1.描写及笄的诗句《投宿山家》 年代: 宋 作者: 释文珦 山家忘四时,力作倦还息。 鸦鸣知欲曙,鸡栖念当夕。 两男皆长成,尽解供赋役。 季女方及笄,亦复能纺绩。 老翁独无事,醉饱岸巾帻。 喜客到柴扉,扫室具枕席。 枣栗非外求,园蔬更堪摘。 殷勤话生理,颇觉计自得。 我生独何为,转徙常寄食。 语残灯欲死,划际虫啧啧。 《生女》 年代: 宋 作者: 林光朝 贫家生一女,蟋蟀催寒杵。 富家生一女,煖风来玉树。 富家生女才及笄,阿官门前筑新堤。 贫家不生女,饭牛小儿安得妻。 荆钗玉珰各随分,醉中之天无高低。 2.描写寒食节的诗句【唐】张继 闾门即事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宋】王禹俏 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宋】吴惟信 苏堤清明即事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宋】杨万里 寒食上冢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宋】程颢郊行即事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明】高启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明】王磐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唐】杜牧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明末清初】屈大均 壬戌清明作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唐】伍唐珪 寒食日献郡守 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 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唐】武元衡 寒食下第 柳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如何憔悴人,对此芳菲节。 【唐】熊孺登 寒食野望 拜扫无过骨肉亲,一年唯此两三辰。冢头莫种有花树,春色不关泉下人。 【唐】来鹄 寒食山馆书情 独把一杯山馆中,每经时节恨飘蓬。侵阶草色连朝雨,满地梨花昨夜风。 蜀魄啼来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胧。分明记得还家梦,徐孺宅前湖水东。 唐】贯休 寒食郊外 寒食将吾族,相随过石溪。冢花沾酒落,林鸟学人啼。 白水穿芜疾,新霞出雾低。不堪回首望,家在赤松西。 【唐】张籍 寒食看花 早入公门到夜归,不因寒食少闲时。颠狂绕树猿离锁,踊跃缘冈马断羁。 酒污衣裳从客笑,醉饶言语觅花知。老来自喜常无事,仰面西园得咏诗。 3.描写皎月的诗句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每相逢、月夕花朝,自有怜才深意。 ●须知最有,风前月下,心事始终难得。 ●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 ●遇佳景、临风对月,事须时恁相忆。 ●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 ●情知道世上,难使皓月长圆,彩云镇聚。 ●太液波翻,披香帘卷,月明风细。 ●残月朦胧,小宴阑珊,归来轻寒凛凛。 ●霜月夜凉,雪霰朝飞,一岁风光,尽堪随分,俊游清宴。 ●晓月将沈,征骖已鞴。 ●孤棹烟波,小楼风月,两处一般心。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 ●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 ●当暮天、霁色如晴昼,江练静、皎月飞光。 ●回首江乡,月观风亭,水边石上,幸有散发披襟处。 ●彤霞衫遥天,掩映断续,半空残月。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作圆还缺。 ●灯月阑珊嬉游处。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花朝月夕,最苦冷落银屏。 ●放一轮明月,交光清夜。 ●被邻鸡唤起,一场寂寥,无眠向晓,空有半窗残月。 ●凤箫依旧月中闻。 ●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 ●夜夜姑苏城外,当时月,但空照荒台。 ●月华边。万年芳村起祥烟。 ●瑶珂响、起栖乌,金钲冷、敲残月。 ●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 ●小院新晴天气,轻烟乍敛,皓月当轩练净。 ●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 ●映花避月上行廊,珠裙褶褶轻垂地。 ●今生但愿无离别,花月下、绣屏前。 ●春去几时还。问桃李无言。燕子归栖风紧,梨雪乱西园。犹有月婵娟。似人人、难近如天。愿教清影长相见,更乞取长圆。 ●正是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 ●故宫池馆更楼台,约风月、今宵何处。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犹有花上月,清影徘徊。 ●月色透横枝,短叶小花无力。 ●相趁笑声归去,有随人月色。 ●隔帘灯影闭门时。此情风月知。 ●卷帘还喜月相亲,把酒更、花相近。 ●有情谁信道无缘。有似中秋云外月。皎洁。不团圆待几时圆。 ●年年今夜,月花如练,长是人千里。 4.哪些描写钱塘潮的诗句1、《十七日观潮》 宋代:陈师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译文:一望无垠的沙滩上,潮水涌上来了,像一道白色的长虹;我猜想,是不是瑶台仙人,失手把玉杯中的琼浆泼向了人间,如此奔腾汹涌。澎湃的潮水中,蓝天的倒影在水里颠簸摇动;夕阳西坠,浮沉出没在湍急的洪波巨浪中。 2、《颂古》 宋代:释慧空 钱塘潮头来,成都药市集。 叵尀汝州风,吹落毛僧笠。 译文:钱塘潮头来,成都医药市场集。不尀汝州风,吹落毛和尚笠。 3、《酒泉子·长忆观潮》 宋代: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译文:我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他们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后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4、《渔家傲·送台守江郎中》 宋代:苏轼 送客归来灯火尽。西楼淡月凉生晕。明日潮来无定准。潮来稳。舟横渡口重城近。 江水似知孤客恨。南风为解佳人愠。莫学时流轻久困。频寄问。钱塘江上须忠信。 译文:客人走后,灯火尽了,西楼挂着一轮淡月。钱塘江潮水涨潮没有定期。希望潮水的平稳安静,使友人的行舟能够安祥稳当地停泊在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城渡口上。 钱塘江水好像懂得了我这离去友人的“孤客”的苦闷心绪,一阵温暖平和的南风飘然而过。莫要用当今流行的势利眼光轻视那些多年遭受挫折的人。你我要勤向寄书问讯,钱塘上握别的不忘友谊的忠信誓言一定要遵守。 5、《清江引·钱塘怀古》 元代:任昱 吴山越山山下水,总是凄凉意。江流今古愁,山雨兴亡泪。沙鸥笑人闲未得。 译文:群山脚下钱塘江水滚滚,绵延远去的江水仿有说不尽的凄凉。江流满载古今愁绪,山中的雨犹如为国家的衰亡流的泪。江面的沙鸥仿似在嘲笑世人碌碌不得闲。 5.描写迎客松的诗句1、追悲谢灵运,不得殊常封。纵然孔与颜,亦莫及此松。 2、翛然此外更何事,笑向闲云似我闲。 3、扫地物莽然,秋来百草生。飞鸟还旧巢,迁人返躬耕。 4、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古松感兴》【唐】皇甫松 5、《题遗爱寺前溪松》 6、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南轩松》【唐】李白 7、弱质岂自负,移根方尔瞻。细声闻玉帐,疏翠近珠帘。未见紫烟集,虚蒙清露沾。何当一百丈,欹盖拥高檐。——《严郑公阶下新松》 8、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 9、客吟晚景停孤棹,僧踏清阴彻上方。 10、两廊诸岳色,九里乱松声。 11、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 1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3、欲知松老看尘壁,死却题诗几许人。 1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5、大可充栋梁,小亦宜桁福。牵补芘风雨,无复思营筑。 6.描写冰清玉洁的诗句1.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 2.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3.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4.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5.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6.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7.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8.冰肌自是生来瘦,那更分飞后 9.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10.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11.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12.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13.届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14.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 15.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16.袅娜少女羞,岁月无忧愁 17.芳容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 18.珠缨旋转星宿摇,花蔓抖擞龙蛇动 1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0.花心定有何人捻,晕晕如娇靥 7.搜集关于描写战场的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好山好水看不足, 马蹄催趁月明归。 (岳飞《池州翠微亭》)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南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凉州词》)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 (《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