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诗句名言

一、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意思是: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对别人的老人不好;敬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别人的老人。出自《孝经。

天子章》 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意思是:不向老师学习,这等于开始渐渐地放弃对学问的追求。

出自《吕衡州文集·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意思是: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出自《苟子》。

古之学者必有师。 意思是:古来学习的人必须有老师教导。

出自韩愈《韩昌黎集·师说》。 疾学在于尊师。

意思是:要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敬老师。出自《各氏春秋·劝学》。

君子隆师而亲友。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尊敬老师并和善地对待朋友。

出自“《荀子·修身篇》。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研究学问、说明道理时必称老师是如何教导的,并努力发扬光大。出自《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意思是:重视教育是建国的根本,培养人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

出自《朱舜水集·劝兴》。 人不可以不就师矣。

意思是:人不能没有老师指导学习。出自(汉)王符《潜夫论·赞学》。

就:靠近。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意思是:人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怎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了疑问不向老师请教,最后还是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出自〔唐〕韩愈《师说》。

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意思是:人希望自己的子孙有作为,却不知道重视老师的作用,这就好比想保养自己的身体。

但又不穿衣,不吃饭似的。出自(清)王卓《今世说》卷一。

冀:希望。敬:重视;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意思是:人即使本质很好,又有聪明才智,但也要向老师学习,这择高尚的朋友互相帮助。出自《荀子·性恶》。

辨:慧。 若要好,问三老。

意思是:要想把事情办好,要向有经验的老年人请教。见于(明)唐海《中山狼》第三出。

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意思是:拜师解答疑难,交友辨析疑难,师、友对做学问很有帮助。出自(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 意思是:师友之间贵在尊敬和亲热,考察古代文化应当反躬自问。

出自(宋)刘过《湖学别苏召叟》。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

意思是:教师得到敬重,然后知识才有较高的地位,百姓才能重视学问。出自(汉)韩婴《韩词外传》。

师者,人之模范也。 意思是;当老师的人,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 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

意思是:老师呀老师,简直是儿童的生命,致力于求学,不如下功夫去找寻好的老师。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

师道立则善人多。 意思是: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则具有良好行为的人就多。

出自《海瑞集·赠陈元山任古田司训序》。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三个人同路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师长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把他们的缺点作为自己的借鉴而改掉。出自《论语·述而》。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不用老师费大劲就能收到双倍的效果,并感谢老师的功劳;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辛勤地教,结果却事倍功半,他不检查自己,反而埋怨老师。

出自《礼记·学记》。逸:安逸;轻松。

庸:功劳。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 爱 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明 志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持 节 24.三军可夺帅也,。

二、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一句名言警句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 爱 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明 志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持 节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微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桓宽《盐铁论·地广》 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赐萧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气歌》 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燮(xiè)《题画·竹石》 自 强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

——《孟子·告子下》 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商君书·画策》 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乌江》 5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诚 信 52.修辞立其诚。

——《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5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鱼父》 5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5.轻诺必寡信。

——《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5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60.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果:果断 61.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知 耻 62.记己有耻。

——《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6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 6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6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66.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 6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6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69.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70.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

——龚自珍《明良论二》 改 过 71.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72.改过不吝。

——《尚书·仲虺(huǐ)之诰》 7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7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7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

三、一些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文,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两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

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红粉佳人休使老,风流浪子莫教贫。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 黄金无假,阿魏无真。

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

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闹里有钱,静处安身。

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

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 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 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山中也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 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 平生莫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 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 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 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出家如初,成佛有余。 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 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 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

白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

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 百年成之不足,一旦败之有余。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善化不足,恶化有余。

水太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知者减半,省者全无。

在家由父,出家从夫。 痴人畏妇,贤女敬夫。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竹篱茅舍风光好,道院僧堂终不如。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

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初。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

会说说都是,不会说无礼。 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

求财恨不得,财多害自己。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有福伤财,无福伤己。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

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 妒财莫妒食,怨生莫怨死。

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 多少少年亡,不到白头死。

墙有逢,壁有耳。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贼是小人,知过君子。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

贫穷自在,富贵多忧。 不以我为德,反以我为仇。

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晴天不肯去,只待雨淋头。

成事莫说,覆水难收。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

黑发不知勤学早,看看又是白头翁。 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 路逢险处难回避,事到头来不自由。

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 人贫不语,水平不流。

一家有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 有花方酌酒,无月不登楼。

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深山毕竟藏猛虎,大海终须纳细流。

惜花须检点,爱月不梳头。 大抵选他肌骨好,不擦红粉也风流。

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莫待是非来入耳,从前恩爱反为仇。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休别有鱼处,莫恋浅滩头。

去时终须去,再三留不住。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

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将来寻死路。 生不论魂,死不认尸。

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 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

四、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忠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孝黄香温席,孔融让梨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义奉承是一枚依靠我们的虚荣才得以流通的伪币。

拉罗什福科 决不要陷于骄傲。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丧失客观标准。

巴甫洛夫 不管我们的成绩有多麽大,我们仍然因该清醒地估计敌人地力量,提高警惕,决不容许在自己的队伍中有骄傲自大、安然自得和疏忽大意的情绪。 斯大林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 骄傲的人喜欢见依附他的人或谄媚他的人,而厌恶见高尚的人。……而结果这些人愚弄他,迎合他那软弱的心灵,把他由一个愚人弄成一个狂人。

斯宾诺莎 自卑虽是与骄傲反对,但实际却与骄傲最为接近。-- 斯宾诺莎 我首先要求诸君信任科学,相信理性,信任自己,并相信自己。

黑格尔 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 --毕达哥拉斯 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两种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规则,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

-- 约翰·洛克 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牛顿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 --孔繁森 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

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 陈毅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 鲁迅 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 —— 葛洪 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

—— 魏相 放荡功不遂,满盈身必灾。 —— 张咏 虚已者进德之基。

—— 方孝孺 满盈者,不损何为?慎之!慎之! —— 朱舜水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 王阳明 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

—— 谭嗣同 人生至愚是恶闻已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 申居郧 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

—— 张廷玉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 老舍 昂着头出征,夹着尾巴回家,是庸驽而又好战的人的常态。

—— 冯雪峰 我们不要把眼睛生在头顶上,致使用了自己的脚踏坏了我们想得之于天上的东西。 —— 冯雪峰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 ** 我们不能一有成绩,就象皮球一样,别人拍不得,轻轻一拍,就跳得老高。成绩越大,越要谦虚谨慎。

—— 王进喜 “骄傲”两个字我有点怀疑。凡是有点干劲的,有点能力的,他总是相信自己,是有点主见的人。

越有主见的人,越有自信。这个并不坏。

真是有点骄傲,如果放到适当岗位,他自己就会谦虚起来,要不然他就混不下去。 —— **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 莎士比亚 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 —— 培根 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

—— 孟德斯鸠 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 —— 加尔多斯 谨慎比大胆要有力量得多。

—— 雨果 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 列夫·托尔斯泰 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对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见,只要看出同真理冲突,都愿意放弃。 —— 斯宾塞 谦逊可以使一个战士更美丽。

—— 奥斯特洛夫斯基 国民的感情中最难克服的要数骄傲了,随你如何把它改头换面,与之斗争,使之败阵,扑而灭之,羞而辱之,它还会探出头来,显示自己。 —— 富兰克林 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 泰戈尔 自负对任何艺术是一种毁灭。骄傲是可怕的不幸。

—— 季米特洛夫 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 —— 柏格森 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

—— 黄石公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 诸葛亮 气忌盛,新忌满,才忌露。

—— 吕坤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 —— 魏徵 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

—— 申居郧 虚心不是一般所谓谦虚,只是表面上接受人们的意见,也不是与人们无争论无批评,把是非和真理的界线模糊起来,而必须保持自己的政治立场,当自己还未了解他人意见时不盲从。 —— 徐特立 一分钟一秒种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

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

—— 徐特立 真正的虚心,是自己毫无成见,思想完全解放,不受任何束缚,对一切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分析情况对于任何方面反映的意见,都要加以考虑,不要听不进去。 —— 邓拓 为了彻底防止和克服思想上不同程度的主观主义成分,我们惟有要求自己,遇事都一定要保持真正的虚心。

—— 邓拓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

五、一些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文,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两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

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红粉佳人休使老,风流浪子莫教贫。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 黄金无假,阿魏无真。

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

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闹里有钱,静处安身。

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

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 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 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山中也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 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 平生莫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 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 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 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出家如初,成佛有余。 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 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 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

白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

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 百年成之不足,一旦败之有余。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善化不足,恶化有余。

水太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知者减半,省者全无。

在家由父,出家从夫。 痴人畏妇,贤女敬夫。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竹篱茅舍风光好,道院僧堂终不如。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

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初。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

会说说都是,不会说无礼。 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

求财恨不得,财多害自己。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有福伤财,无福伤己。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

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 妒财莫妒食,怨生莫怨死。

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 多少少年亡,不到白头死。

墙有逢,壁有耳。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贼是小人,知过君子。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

贫穷自在,富贵多忧。 不以我为德,反以我为仇。

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晴天不肯去,只待雨淋头。

成事莫说,覆水难收。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

黑发不知勤学早,看看又是白头翁。 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 路逢险处难回避,事到头来不自由。

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 人贫不语,水平不流。

一家有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 有花方酌酒,无月不登楼。

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深山毕竟藏猛虎,大海终须纳细流。

惜花须检点,爱月不梳头。 大抵选他肌骨好,不擦红粉也风流。

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莫待是非来入耳,从前恩爱反为仇。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休别有鱼处,莫恋浅滩头。

去时终须去,再三留不住。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

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将来寻死路。 生不论魂,死不认尸。

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 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

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1、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朱柏庐 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3、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礼记》 4、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5、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礼记》 6、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7、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 8、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9、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孝经·圣至章》 10、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11、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12、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三国志·魏书》 13、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荀子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 1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 16、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17、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李毓秀《弟子规》 18、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论语·学而》 19、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七、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古文诗句

爱 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明 志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持 节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微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桓宽《盐铁论•地广》 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赐萧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气歌》 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燮(xiè)《题画•竹石》 自 强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商君书•画策》 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乌江》 5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诚 信 52.修辞立其诚。

——《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5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鱼父》 5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5.轻诺必寡信。

——《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5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60.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果:果断 61.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八、中华传统美德名言警句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意思是: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对别人的老人不好;敬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别人的老人。出自《孝经。

天子章》 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意思是:不向老师学习,这等于开始渐渐地放弃对学问的追求。

出自《吕衡州文集·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意思是: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出自《苟子》。

古之学者必有师。 意思是:古来学习的人必须有老师教导。

出自韩愈《韩昌黎集·师说》。 疾学在于尊师。

意思是:要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敬老师。出自《各氏春秋·劝学》。

君子隆师而亲友。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尊敬老师并和善地对待朋友。

出自“《荀子·修身篇》。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研究学问、说明道理时必称老师是如何教导的,并努力发扬光大。出自《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意思是:重视教育是建国的根本,培养人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

出自《朱舜水集·劝兴》。 人不可以不就师矣。

意思是:人不能没有老师指导学习。出自(汉)王符《潜夫论·赞学》。

就:靠近。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意思是:人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怎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了疑问不向老师请教,最后还是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出自〔唐〕韩愈《师说》。

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意思是:人希望自己的子孙有作为,却不知道重视老师的作用,这就好比想保养自己的身体。

但又不穿衣,不吃饭似的。出自(清)王卓《今世说》卷一。

冀:希望。敬:重视;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意思是:人即使本质很好,又有聪明才智,但也要向老师学习,这择高尚的朋友互相帮助。出自《荀子·性恶》。

辨:慧。 若要好,问三老。

意思是:要想把事情办好,要向有经验的老年人请教。见于(明)唐海《中山狼》第三出。

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意思是:拜师解答疑难,交友辨析疑难,师、友对做学问很有帮助。出自(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 意思是:师友之间贵在尊敬和亲热,考察古代文化应当反躬自问。

出自(宋)刘过《湖学别苏召叟》。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

意思是:教师得到敬重,然后知识才有较高的地位,百姓才能重视学问。出自(汉)韩婴《韩词外传》。

师者,人之模范也。 意思是;当老师的人,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 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

意思是:老师呀老师,简直是儿童的生命,致力于求学,不如下功夫去找寻好的老师。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

师道立则善人多。 意思是: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则具有良好行为的人就多。

出自《海瑞集·赠陈元山任古田司训序》。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三个人同路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师长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把他们的缺点作为自己的借鉴而改掉。出自《论语·述而》。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不用老师费大劲就能收到双倍的效果,并感谢老师的功劳;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辛勤地教,结果却事倍功半,他不检查自己,反而埋怨老师。

出自《礼记·学记》。逸:安逸;轻松。

庸:功劳。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 爱 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明 志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持 节 24.三军可。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