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形容花魁的一些词句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里的第二章,这段描述美人姿容的文句,千百年来一直备受推崇,甚至被文坛赞封为“美人图”,足见其描述丽人姿容之细腻生动。 身为一名女子,能被以这样的绝句形容,自然是艳冠群芳,光荣之至。 A 1. 暗送秋波 2. 暗香袭人 B 1. 贝齿 2. 般般入画 3. 百般难描 4. 百年难遇 5. 薄粉敷面 6. 白璧无暇 7. 班姬续史之姿,谢庭咏雪之态 8. 步履轻盈,珊珊作响 9. 鬓云欲度香腮雪 10. 不施粉黛而颜色如朝霞映雪 11. 半妆美人 12. 闭月羞花 13. 冰肌莹彻 14. 冰肌玉肤,滑腻似酥 15. 细润如脂,粉光若腻 16. 巴东有巫山,窈窕神女颜 17. 鬓云乱洒,酥胸半掩(美人睡态) C 1. 楚楚衣衫 2. 豆蔻华年 3. 春半桃花 4. 色艺双全 5. 出水芙蓉 6. 楚楚动人 7. 端丽冠绝 8. 春光外泄 9. 沉鱼落雁 10. 方桃譬李 11. 粉白黛绿 12. 丰容靓饰 13. 丰神冶丽 14. 风风韵韵 15. 风髻雾鬓 16. 风流蕴藉 17. 浮翠流丹 18. 点额寿阳 19. 丹铅其面 20. 点染曲眉 21. 吹箫引凤 22. 唇红齿白 23. 淡扫蛾眉 24. 清喉娇啭 25. 淡雅脱俗 25. 齿如含(齐、编)贝 27. 长眉连娟,微睇绵藐 28. 灿如春华,皎如秋月 29. 黛眉开娇横远岫,绿鬓淳浓染春烟 30. 长颦减翠,瘦绿消红(美人病之态) 31. 灯前目,被底足,帐中音 32. 东山窈窕娘,幽梦恼襄王 33. 长安水边多丽人 34. 唇色朱樱一点 35. 澄妆影于歌扇,散衣香于舞风,拭珠沥于罗袂,传金翠杯于素手 2.带有花魁的诗句1、浣沙溪 宋代:汪莘 属余赋词。 遂以此意赋之。二月初二夜 白日青天蘸水开。 落花江上玉鞭回。东君擎出牡丹来。 独占洛阳春气足,遂中天下作花魁。相知深处举离杯。 使君时擢浙东仓使。 2、菩萨蛮祝寿 宋代:甄良友 希夷本是儒先祖。 云仍来自神仙所。前日一阳生。 德星今夜明。 灵椿殊未老。 仙桂双双好。好是百花魁。 年年称寿杯。 3、雨中花令 宋代:杨无咎 早已是花魁柳冠。 更绝唱、不容同伴。画鼓低敲,红牙随应,著个人勾唤。 慢引莺喉千样转。听过处、几多娇怨。 换羽移宫,偷声减字,不顾人肠断。 4、木兰花慢(丙辰寿叶制相) 宋代:陈允平 江南春信早,问谁是、百花魁。 过揽桂褰蓉,纫兰采菊,独许寒梅。阳和渐回涧底,向水西、先放一枝开。 潇洒织琼瘦玉,化工月翦云裁。 诗催。 付与雪襟怀。消得暗香来。 算知心惟有,青松瘦竹,白石苍苔。年年上林胜赏,捻清芳、蘸入紫金杯。 须信和羹未晚,岁寒聊自徘徊。 5、汉宫春 宋代:卢炳 向暖南枝,最是他潇洒,先带春回。 因何事、向岁晚,搀占花魁。天公著意,安排巧、特地教开。 知道是,仙翁诞节,琼英要泛金杯。 人学寿阳妆面,正梁州初按,羯鼓声催。 年年此花开后,宴启蓬莱。朱颜不老,算难教、绿野徘徊。 消息好,行看父子,和羹鼎鼐盐梅。 汪莘【wāng shēn】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 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 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 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3.杜牧写给花魁的诗是哪首《赠别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牧的组诗作品。第一首着重写扬州一位歌妓的美丽,赞扬她是扬州歌女中美艳第一。首句描摹少女身姿体态,妙龄丰韵;二句以花喻人,写她娇小秀美;三、四两句,以星拱月,写扬州佳丽极多,唯她独俏。手法上强此弱彼,语言精萃麻利,挥洒自如,情感真挚明朗。 第二首着重写惜别,描绘与歌妓的筵席上难分难舍的情怀。首名写离筵之上压抑无语,似乎冷淡无情;次句以“笑不成”点明原非无情,而是郁悒感伤,实乃多情,回应首句。最后两句移情于烛,赋予其人的丰富感情,含思深婉,缠绵悱恻。 赠别二首 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4.古代花魁的服饰描写修长的身姿,衣着随意而暴露,刚好只是将胸前的一对丰满遮掩而住,下身一条仅仅齐及大腿的紫色皮裙,皮裙之下,露出一对令人口干舌燥的圆润长腿,修长的曲线让人目眩神迷,目光移上,那雪白蛇腰,看得人心都是颤了一颤,这个女人,简直就是一个能够令男人为之疯狂的尤物。 轻纱剥落,显出她经过现代化妆的更加美丽的容颜,配上这一身的洁白纱裙,恍若神仙妃子。嘴角轻扬的弧度,犹如天上映雪绽放的红梅,孤高而清冷,清冷中又带着一丝醉人的芬芳。一颦一笑,勾人之极。 悠扬的音乐突然响起,如果一个溅起一圈圈的涟漪的石子。虽然突兀,但是却不会令人烦闷。一个个舞姬穿着粉红的舞衣,薄纱似的衣服隐约可以看见里面的肌肤。丝带飘散,在空中扬成一朵盛开的红花! 随着舞姬丝带的抽落,花瓣洋洋洒洒,铺满了一层。舞姬们的节奏更加的迅速,打着旋儿使地上的花瓣再度扬起。实在令人惊叹。 等到舞姬们合成一处时,一抹淡蓝突然从中出现。万红丛中一抹蓝,着实提起了一干人的兴趣。 很快,大家发现了这个舞姬的不平凡来。每一个动作都切合的恰到好处,可是却是一般的舞姬怎么也做不来的。那盈盈不堪一握的腰间分外柔软。 现在的她就像是一个妖精!这种美色,估计不会有男子愿意放过!世人皆爱美色,何况是如此惊心动魄的美色! 5.牡丹又称花魁,古代有哪些写牡丹的诗句1、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出装唐代:刘禹锡《赏牡丹》 释义: 庭院中的芍药花艳丽虽艳丽,但格调不高;池面上的荷花明净倒是明净,却缺少热情。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2、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出自:唐代 徐凝《牡丹》 释义: 有哪个人不喜欢牡丹花呢,盛开时独占了城中的美景。 莫不是洛水女神在那里翩舞吧,千娇万态如同灿烂的朝霞飞腾。 3、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出自:唐代李商隐《牡丹》 释义: 织锦的帘帷刚刚卷起,是美艳的卫夫人;丝绣的褥被还堆拥着,是俊秀的越鄂君。 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饰正零乱翻动;又像在弯腰而舞,郁金裙子正争相回旋。 它像石崇家的蜡烛,哪须常把烛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体肤,岂用香炉细细染熏? 我是诗人江淹,在梦中得到了那支彩笔,想把清丽的词句,题在花叶上寄给朝云。 扩展资料 《牡丹》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借咏牡丹抒发诗人对意中人的爱慕、相思之情,借绝色艳姝来比拟,以花写人,并暗示意念中的情人如花似玉。 首联结合典故描绘了一幅单株牡丹的特写图,颔联展示牡丹随风摇曳时的绰约丰姿,颈联具体地描写了牡丹的色香,尾联反用梦中传彩笔之典表明诗人心摇神荡的兴奋激动之情。全诗构思巧妙,借物比人,又以人拟物,明写牡丹,暗颂佳人,一实一虚,别具一格。 6."牡丹虽富贵,梅占百花魁."是那句诗里的句子是郑板桥的 牡丹旁边一枝梅, 富贵清寒共一对, 牡丹虽好总有谢, 唯有梅占百花魁。 关于在个诗句的小故事如下: 有一天,郑板桥在盐城一家茶楼里品茗,碰到个财主,两下就闲谈起来。财主说:“我家有个小孩,想请个好先生教教。” "你想请什么好先生呢?” "我想请兴化的郑板桥。据说此人性情离奇,很难请啊!” 郑板桥笑笑说:"我也想找个蒙馆坐坐,你看我怎样?” 财主素有爱才之名,不便当面谢绝,勉强承诺了。 郑板桥到了财主家坐馆,见中堂挂有一幅牡丹图,画得良好,但偏在一边,看起来不顺眼。 一天,郑板桥洗笔时,无意中把笔一甩,牡丹图上呈现了几个小墨点,在旁边的小店主急死了,鼓起嘴说啦:"先生,这幅白牡丹是我爷爷花了五十两银子,请人画的。 "郑板桥抬头一看。也不作声,又拿笔在牡丹图上挥动了几下,小店主一见,不好,赶快去喊老子。 财主跑来一看,大为恼火:"牡丹怎能和梅花在一起呢?” 哪晓得郑板桥并不答话,提起笔来,"唰唰唰",在画上写了一首诗: 牡丹旁边一枝梅, 富贵清寒共一对, 牡丹虽好总有谢, 唯有梅占百花魁。 写完,掏出印章,往下一按。 财主伸颈项,凑上去一看,分明是"板桥郑燮"四个字,大吃一惊,立即讨好道:"先生神笔,能赏我一幅字画否?"郑板桥理也不理,把笔一扔,回身便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