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雁荡山的诗词有哪些1. 贺新郎(乙亥春题雁荡山) 宋代:王义山 雅有登山癖。觉老来、尚可跻攀,浪游蹑屐。险怪嶕峣称雁荡,争秀群山第一。更耸出、穹崖千尺。景物深藏长谷里,最上龛,水凿时冲激。硉矹处,钜石。 地生天作谁能识。睹江山如故,恨无一时人物。灵运当年为太守,佳处都曾游历。独不见、此山脚迹。风月直须人管领,怎不移、石壁题岩壁。今且著,老夫笔。 2. 题某公宅 唐代:贯休 宅成天下借图看,始笑平生眼力悭。地占百湾多是水,楼无一面不当山。荷深似入苕溪路,石怪疑行雁荡间。 只恐中原方鼎沸,天心未遣主人闲。 3. 江神子(孙虚斋作四云庵俾余赋之两云之间) 宋代:张炎 奇峰相对接珠庭。乍微晴。又微阴。舍北江东,如盖自亭亭。翻笑天台连雁荡,隔一片、不逢君。 此中幽趣许谁邻。境双清。人独清。采药难寻,童子语山深。绝似醉翁游乐意,林壑静、听泉声。 4. 沁园春(送马正君归东嘉) 宋代:陈人杰 尽典春衣,换酒津亭,送君此行。叹清朝有道,何曾逐客,有司议法,忍及书生。归去来兮,噫其甚矣,见说江涛也不平。君之友,岂都无义士,剖胆相明。 挑诗行李如冰。正趁得越山桃李春。把从前豪举,著些老气,不应造物,到底无情。雁荡烟霞,凤城风雨,两地相思魂梦清。重来否,算海波未窄,犹可骑鲸。 5. 沁园春(绍兴丁巳五月六夜,梦与一道人对歌数曲,遂成此词) 宋代:张元干 神水华池,汞铅凝结,虎龙往来。问子前午后,阳销阴长,自然炉鼎,何用安排。灵宝玄门,烟萝真境,三日庚生兑户开。泥丸透,尽周天火候,平步仙阶。 蓬莱。直上瑶台。看海变桑田飞暮埃。念尘劳良苦,流光易度,明珠谁得,白骨成堆。位极人臣,功高今古,总蹈危机吞祸胎。争知我,办青鞋布袜,雁荡天台。 2.关于雁荡山的诗句《雨中宿灵峰寺》 年代: 宋 作者: 陈与义 雁荡山中逢晚雨,灵峰寺里借绳床。 只应护得纶巾角,还费高僧一炷香。 《大龙湫》 年代: 宋 作者: 楼钥 北上太行东禹穴,雁荡山中最奇绝。 龙湫一派天下无,万口赞扬同一舌。 行行路入两山间,踏碎苔痕屐将折。 山穷路断脚力尽,始见银河落双阙。 矩罗宴坐看不厌,骚人弄词困搜抉。 谢公千载有遗恨,李杜复生吟不彻。 我游石门称胜地,未信此湫真卓越。 一来气象大不侔,石屏倚天惊鬼设。 飞泉直自天际来,来处益高声益烈。 从他倒泻三峡流,到此谁能定优劣。 雁山佳趣得要领,一日尽游神恶亵。 骊龙高卧唤不应,自媿笔端无电掣。 轮囷萧索湍不怒,非雾非烟亦非雪。 我闻冻雨初霁时,喷击生风散空阔。 更期雨后再来看,净洗一生烦恼热。 《送同年曾南仲寺丞知温州》 年代: 宋 作者: 袁说友 久同朝迹又同年,更送旌麾过海边。 多士向来亲戴席,斯民今幸得苏天。 潜心阁上书千卷,雁荡山中草一川。 小待公余寻旧迹,便归玉笋听鸣鞭。 《赋介轩半村新居》 年代: 宋 作者: 周耕云 近谋吟屋傍浔溪,雁荡山深云未归。 怕恼春光花种少,爱延月色竹栽稀。 宝藏书册教儿读,土视功名与世违。 不是诗人相过处,昼长应是掩柴扉。 3.描写雁荡山的诗句(名句)斤竹涧 南北朝· 谢灵运 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 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 逶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 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 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 苹萍泛溶深,菰蒲冒清浅。 企石挹飞泉,攀树摘叶卷。 想见山中人,薜萝若在眼。 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 情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 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 雁山 南宋·王十朋 三宿山中始出山,出山身尚在山间。 浮名夺我林泉趣,不及山僧一昧闲。 净名寺 南宋·王十朋 净名却见老维摩,道眼相逢语不多。 待我衣冠挂神武,杖藜来此老岩阿。 题灵峰寺三绝 南宋·王十朋 (一) 家在梅溪水竹间,穿云蜡屐可曾闲。 雁山新入春游眼,却笑平生未见山。 (二) 洞中大士半千身,住世端能了世因。 应笑玉箫峰下客,马蹄长践利名人。 (三) 三宿灵峰不为禅,茶瓯随分结僧缘。 明朝杖屐丹邱去,带得烟霞过海船。 4.关于雁荡山的古诗1,《题雁荡山》宋代 范宗尹 一径入幽,随山几萦盘。 云树深蓊蔚,石溪响潺湲。 译文:一条小路通向山林深处,随着山道回转险峻。 茂密的树木在山林深处,溪水缓缓的流淌撞击石头发出声响。 2,《过北雁荡山下》宋代 林景熙 驿路入芙蓉,秋高见早鸿。 荡云飞作雨,海日射成虹。 译文:这个管道进去芙蓉花群,秋高气爽,鸿雁早早的在空中飞翔。 飞过云层像雨水一样流畅,海面上的太阳形成了彩虹。 3,《游雁荡山八首·大龙湫瀑布》宋代 徐照 飞下数千尽,全然无定形。 电横天日射,龙出石云腥。 译文:飞流直下数千尺长,全部没有固定的形状。 像闪电从天上射下来,又像长龙游过,石头都有腥味了。 4,《入雁荡山》宋代 李光 梦想清游觉又非,十年云水与心违。 名山今属分符客,不羡凌空振锡飞。 译文:像实现自己梦想可是事与愿违,十年的游山玩水与自己内心相违背。 雁荡山现如今属于每个游客,不羡慕可以腾空高飞。 5,《游雁荡山 灵峰》宋代 徐照 我来无一语,闲认昔游踪。 谁种路傍树,却遮山上峰。 译文:我来到这里被景色所吸引,竟无法用语言表达这里的美景,抽出空想认出我以前来过的踪迹。 谁在路旁种了那么多的树木,竟然遮蔽住了山峰。 5.描写雁荡山的诗句(名句)斤竹涧 南北朝· 谢灵运 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 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 逶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 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 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 苹萍泛溶深,菰蒲冒清浅。 企石挹飞泉,攀树摘叶卷。 想见山中人,薜萝若在眼。 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 情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 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 雁山 南宋·王十朋 三宿山中始出山,出山身尚在山间。 浮名夺我林泉趣,不及山僧一昧闲。 净名寺 南宋·王十朋 净名却见老维摩,道眼相逢语不多。 待我衣冠挂神武,杖藜来此老岩阿。题灵峰寺三绝 南宋·王十朋 (一) 家在梅溪水竹间,穿云蜡屐可曾闲。 雁山新入春游眼,却笑平生未见山。 (二) 洞中大士半千身,住世端能了世因。 应笑玉箫峰下客,马蹄长践利名人。 (三) 三宿灵峰不为禅,茶瓯随分结僧缘。 明朝杖屐丹邱去,带得烟霞过海船。 6.求写"温州雁荡山的"那篇散文原文,古文啊还有作者雁 荡 山 作者:沈括 原文: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 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此时尚未有名。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 唐僧贯休为《诺矩罗赞》,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之句。此山南有芙容峰,峰下芙蓉驿,前瞰大海,然未知雁荡、龙湫所在,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下有二潭水,以为龙湫。山顶有一个大湖,据说是叫雁荡;山下有两个水潭,把它叫做龙湫。 又有经行峡、宴坐峰,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 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 如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之穴。自下望之则高岩峭壁,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以至诸峰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 世间沟壑中水凿之处,皆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 既非挺出地上,则为深谷林莽所蔽,故古人未见,灵运所不至,理不足怪也。 译文:温州雁荡山(是)天下奇特、秀丽(的一座山),但是自古以来的地图地理资料(对雁荡山)都不曾有记载。 (宋代)祥符年间,因为要建造玉清宫,开山砍伐木材,才有人发现这座山,这时还没有山名。根据西域书记载,罗汉(名叫)诺矩罗的,住在中国东南大海边的雁荡山芙蓉峰的龙湫。 唐朝和尚贯休写《诺矩罗赞》,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的诗句。这(座)山南有芙蓉峰,峰下(有)芙蓉驿,向前(可以)俯视大海,但(当时一般人)不知道雁荡、龙湫所在的地方,后来(宋代)因为采伐木材,才开始见到这(座)山。 山顶有(一个)大湖,传说把它当作雁荡;(山)下有两(个)水潭,就把它当作(大、小)龙湫。还有经行峡、宴坐峰,都(是)后来人们根据贯休的诗句来命名的。 (南唐诗人)谢灵运任永嘉太守的时候,所有永嘉(一带)的山水,几乎都游历遍了,唯独没有谈到这(雁荡)山。(这是)因为当时还没有雁荡山这个名称。 我观察雁荡山许多山峰,都(是)陡峭、挺拔、险峻、怪异,向上耸立(约)千尺(高),高大的山崖和巨大的沟谷,不像其他的山。(雁荡山许多山峰)都包容在(周围的)一些山谷里面。 从周围山地外面远望这些山峰,什么也看不到;走到山谷里面,(才看到这些山峰)峭拔林立,直冲云霄。推究它(形成)的道理,应当是被山谷里的大水冲刷,沙土都冲走了,唯独(剩下这些)巨大的岩石巍然挺立(在那里)。 像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也)都(是)水流冲刷(而成)的洞穴。从下面望这些山峰,(是)高耸的岩石峭壁;从上面观察,(山谷里的山峰峰顶却又)恰好跟周围山地一样高,(甚至这)许多山峰的顶部还低于周围山地的地平面。 世界上溪谷里水流冲刷的地方,都有高耸直立的土层和底部凹陷像神龛的岩石,也(就是)这一类(情况)罢了,(它们和雁荡山谷里的许多山峰的成因,原理是相同的。)现在的成皋、陕州以西的大沟谷里高耸直立的土层往往高达百尺,高高地耸立着,也(可算是)形体齐备而规模较小的雁荡山的许多山峰,只是这里是黄土的,那里是石质的罢了。 (雁荡山许多山峰)既然不是挺立在平地之上,而是被深谷老林所掩蔽,所以古人没有发现它,谢灵运没有到过(这里),从事理上说是不奇怪的。 7.形容雁荡山的语句来到雁荡山,首先就得去三绝之一大龙湫看看。 大龙湫果然名不虚传,全高197米。在雨中的大龙湫显得更壮观了。 从山顶流下的泉水再加上雨点的点缀,仿佛显得更有活力了。往下看,大龙湫的水清澈见底,就连水中有几只小鱼也能数的清。 在大龙湫的上面有一个山洞。山洞里爬着一只栩栩如生的乌龟。 听导游介绍,只要用大龙湫的水摸摸这只乌龟就能保平安。雁荡山最有名的是灵峰,吸引了不少游客。 那里有不少奇峰怪石,有情侣峰、老虎岩、双**、睡美人、西牛望月、婆婆峰、牧童偷看等等。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吧!情侣峰上有一个长得像男人和一个长得像女人,女人长长的头发,穿着连衣裙,好像他们站在那儿说话:丈夫,你可要早去早回呀!别把我和孩子扔下不管呀!我会早去早回的,我一定不会把你和孩子抛弃的,请放心吧!然后就嘴对着嘴亲着对方。 8.关于雁荡山的好词温州是我国首批列为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是浙江南部的政治,文化,经济,交通,旅游中心,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城市。 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通丽水,北通台州,330,104国道十字交汇,贯穿而过,温州现管辖鹿城,瓯海,龙湾三区,瑞安,乐清二市,苍南,平阳,文成,泰顺,永嘉,洞头六个县,全市陆地面积11784平方公里,人口713万。 温州素有“东瓯名镇”美称,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春秋战国时期,已是我国九大港口之一,西汉年间,是东瓯王绉瑶的封地,东晋时期,著名学者郭裴选址始建温州城,古名“永嘉郡”。 相传,建城时,有只白鹿衔花跨城而过,所到之处一片鸟语花香,祥云腾飞,又名“鹿城”。 温州具有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雁荡山,楠溪江,南鹿列岛,乌岩岭等都是大家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北宋科学家沈括游雁荡山后得出了流水对地形侵蚀作用的学说,这比欧洲学术界关于侵蚀学说的提出早600多年。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破火山。 它的科学价值具有世界突出的普遍的意义。 雁荡山,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历史上称为我国“东南第一山”,以山水奇秀驰名中外,被列入名山行列,山中环境怡人,冬暖夏凉,泉水清澈,空气新鲜,是游览,避暑,修养的好地方,82年被**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雁荡山山体构成多以火山岩为主,形成众多的深谷,峰林,有着“造型地貌博物馆“之称。整个景区方圆450平方公里,8大景区。 楠溪江 北雁荡山*灵峰夜景 灵峰的奇峰异石在月光和夜色的映衬下,犹如涂上了神秘的色彩,构成了一幅幅线条鲜明的泼墨画,灵峰夜景更具形象美,意境美。 怎样才能更好地欣赏夜景呢?这需要三个最佳:最佳时间,最佳位置,最佳想象力。 请大家抬头仰望左边的山峰:前面的山颠上,一头老牛昂首向东,好象在等待着什么,思念着什么?现在,请大家听一个迷人而凄凉的民间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雁荡山脚下住着一位非常富有的财主。 财主家有一位没有父母的六岁小姑娘,名字叫玉贞。小玉贞白天给财主放牛,晚上跟老牛睡在一起,老牛与玉贞相依为命。 冬天老牛用身子给她御寒,夏天老牛用尾巴替她赶蚊子。就这样小玉贞与老牛结下了深厚的情感。 转眼间“十八的姑娘一朵花”。 人说漂亮是件好事,可坏就坏在财主心怀歹意。 一天晚上,财主带了很多家丁,到牛棚里想把玉贞姑娘抢来做小妾。此事被通人性的老牛知道了,趁着夜深人静,老牛驮着姑娘便跑,可到前面的山颠上,无路可逃,怎么办呢?这时老牛显灵了,对玉贞说:“姑娘,你站在我的角上,我用角送你到月宫去。” 没等姑娘答应,老 牛便忍痛把角往前面岩石上一扣。只听“轰”地一声,老牛一只角断了下来,变成了弯弯的小船,把玉贞送到月宫,而老牛只剩下一只角,天天都在这里仰首遥望着月亮,思念着玉贞姑娘。 每当皓月当空的晚上,称为“犀牛望月”;月有阴晴圆缺,假如没有了月亮,则称为“犀牛盼月”。观赏此景最佳时间应在农历八月十五晚上,因为那时,月最圆,情最真,人团圆。 请大家站在屋檐底下,抬头仰望,只见一只硕大的雄鹰,凝神伫望,象一尊保护神,守卫着灵峰这一方净土。60年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观此峰后,诗兴大发,挥笔道:“雄鹰踞奇峰,清晨化为石;待到黄昏后,雄鹰看又活。” 峰随步转,景随步移,请各位再往前行,看看“雄鹰敛翅”还有何变化? 最神圣,最伟大的双**。双**不仅孕育了如诗如画的雁荡山水,而且也孕育了勤劳智慧的雁荡人民,因此,雁荡人民还赠给她一个雅称,“东方维纳斯”。 山峰的左侧,一少女背倚灵峰,脸朝东北方,流海高卷,身着旗袍,体态匀称,温文尔雅。向人们显示着东方少女的腼典和婀娜,真不失为一位大家闺秀。 如果你用心去感悟,会发现,她朝者远方,面带愁容,眼露悲意,望眼欲穿,似乎正在思恋着未归的情郎。真可谓“自古多情伤别离”让我们真诚地祝愿这为相思女等到自己的意中人。 大家抬头望右边的山峰,有一峰如童,卓立山背上,而它下面的山背,恰似一条巨大的鲸鱼,合在一起,就是“牧童骑鲸鱼”。 相思女终于盼到了心上人。 请大家抬头看合掌峰,左边的少女留着波浪式的发型,一身得体大方的服装。此时她踮起了脚尖,扬起了脸,双手楼着右边小伙子的脖子。 小伙子天庭饱满,眉清目秀,刚从远方回来,来不及卸下身上的包袱,双手楼住了恋人的纤腰。这就是雁荡山驰名中外的“情侣峰”,此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为了不打扰他们,我们的队伍还是继续前进。 雁荡山的民谣:“牛眠灵峰静,情侣月下恋,牧童偷偷看,婆婆羞转脸。”到了夜里,靠路边的大岩石,酷似一老婆婆。 后脑勺一个发髻,稀疏的头发,宽额头,高罐骨,瘪嘴巴构成了一位生动逼真的老婆婆形象。 “公公峰”出现了,其实公公与婆婆是同一块山峰的不同角度观看的形象。 你看,刚才婆婆的发髻不见了,脸型拉长了,深陷的双眼,弯曲的卷发,高凸的罐骨。有点象洋公公。 请各位看路左边的崖嶂上,雁荡山观音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