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塔的诗句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李白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 鸟拂琼帘度,霞连绣栱张。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与梦得同登栖灵塔 白居易 半月悠悠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 共怜筋力犹堪在,上到栖灵第九层。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杜甫 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刘禹锡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 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 题三义塔 鲁迅 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残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2.形容“塔”的诗词有哪些1、《登飞来峰》宋代诗人王安石 原文: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2、《酒泉子·长忆高峰》宋代诗人潘阆 原文: 长忆高峰,峰上塔高尘世外。 昔年独上最高层。月出见觚棱。 译文:常常回忆起那座高峰,山峰上的高塔好像与尘世隔离。当年独自上到最高处,看见的月出有棱角。 3、《屈原塔》宋代诗人苏轼 原文: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译文:南宾县之前属于楚地,山上有留下来的古塔。这塔应该是侍奉佛祖的僧人担心屈原的精魂就要消散,所以修建的。 4、《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唐代诗人杜甫 原文: 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 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译文:慈恩寺塔高超出穹庐似的青天之外,强劲的风吹得没有休止的时候。假若没有心胸开阔之人的胸怀,登上此楼反而会触景生情,生出许多忧愁。 5、《秋日登扬州西灵塔》唐代诗人李白 原文: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 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译文:宝塔高高,直指苍穹,登上绝顶,饱揽四周风光。塔顶与天空的元气相接合,高耸的标志在海云之上。 3.关于塔的古诗词一、登飞来峰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二、和子由渑池怀旧 【作者】苏轼 【朝代】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译文: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觉得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 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 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 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 三、横塘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译文 :春天到来的时候,这满塘的水就绿了,但水上的石桥和水边的红塔旧色依然。 在每年送朋友上路的横塘里,蒙蒙细雨中,即将远行的画船栓在岸边的垂杨柳上。 四、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 春涨一篙添水面。 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 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 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 看看尝面收新茧。 译文:春来,绿水新涨一篙深,盈盈地涨平了水面。 水边芳草如茵,鹅儿的脚丫满跚,鲜嫩的草色,在微风习习吹拂里,染绿了河塘堤岸。画船轻缓移动,绕着九曲水湾游转,望去,横塘高塔,在眼前很近,却又像启船时一样遥远。 江南水乡,春寒迟迟农事也晚。村北,村南,谷雨时节开犁破土,将田耕种遍。 春麦已结秀穗随风起伏连岗成片,山冈上桑树茂盛,桑叶卖家很贱,转眼就可以,品尝新面,收取新茧。 五、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作者】杜甫 【朝代】唐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译文:来到黄师塔前江水的东岸,又困又懒沐浴着和煦春风。 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我该爱那深红还是爱浅红?。 4.描写塔的古诗句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岑参)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只)缘身在最高层。 与梦得同登栖灵塔(白居易) 半月悠悠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共怜筋力犹堪在,上到栖灵第九层。 5.描写铁塔的句子1.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2. 半月悠悠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共怜筋力犹堪在,上到栖灵第九层。 3. 在接近它时,铁塔不再像是正在勃发中的植物新芽,反而像是绽放中的花卉。往上攀登时宛如进入由空气和钢铁构成的花朵之内,其中有挺直的纤维,参差的花瓣,密密麻麻倾斜的花蕊,铺伸的枝叶,以及把如此复杂有序的物体拉向穹空的运动本身。 4. 曾以为那历经一百多年风雨的锈铁会呻吟,会晃悠颤栗……据说它的最大摆度是十八厘米,此时它却纹丝不动,不必担心它会断裂倒塌。这在工业革命的辉煌中屹立的巨人,似乎雄心勃勃地要同那天边席卷而来的新浪潮作一番耐力的较量。 6.以瞭望塔为话题的作文上星期五,老师带我们到常州淹城春秋乐园去秋游。 一进门,我就看见一只手臂伸在空中,老师说那是瞭望塔,要带领我们去登瞭望塔了。我们兴高采烈地向瞭望塔的方向走去。 哇!这里的人真多呀!排队的人密密麻麻的,把广场挤得水泄不通,简直就是人山人海,我们只好排着队在外面等候。终于轮到我们了,大家争先恐后地往入口涌去。 我们登上瞭望塔,站在了“大手”的“手心”上。“大手”在渐渐上升,离地面越来越远了,我们的双手紧紧地扶住栏杆,激动极了。 我往下一看,地面上的人变得像蚂蚁一样大了,桥变得像一只香蕉了,大树变得像冰淇淋一样矮小了,船变得像一片片树叶,连护城河也变得像一根清清的带子了。多有趣呀!今天我们玩得可真开心啊。 7.描写塔的优美语句铁塔形如春笋,瘦削挺拔,塔顶如盖,塔刹如瓶,颜色似铁,别具一格。 数千年来,它犹如擎天一柱,直插云霄。 塔的全身雕刻着上万个精致的石像,各个佛像姿态不同,但都栩栩如生。 烟雨迷蒙中,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北海白塔的身影。 八角塔的每个角都吊着一个金色的小铃铛,在阳光下闪着灿烂的金光。 整个塔体挺拔高大、古朴雄浑,给人以力的启示,美的感受。 塔顶由绿色琉璃瓦镶边,塔身由米黄色的砖和灰白色的大理石砌成,上面雕有门窗图案。 尖塔挺立在重重的云雾里,似隐似现,可望而不可即,充满庄严雄伟的气势。山顶小塔掩映于绿树之中,隐约可见,来到塔脚,举目仰望,才发现比在远处看见的更雄伟,更伟大。 远看古塔,像巨人矗立在青山绿水之旁;近看似擎天大柱顶天立地。塔耸立在山顶上,它脚下,一缕缕缥缥缈缈的雾气,丝丝缕缕地弥漫于山山岭岭之间。 只见秀丽的石塔沐着玫瑰色的霞光,栩栩如生,仿佛一只鲜嫩的春笋,永远向上生长。从山下望着塔影,就像是贴在天际轮廓上的一幅美丽的图画。 8.描写“塔”的古诗句宋代:王安石《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释义: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唐代: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译文: 黄师塔前的江水向东流去,温暖的春天使人懒洋洋地发困,我倚着和煦的春风缓步前行。 一丛丛盛开的桃花好像没人经管,你喜欢深红色,还是浅红色的桃花?宋代:范成大《横塘》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译文: 春天到来的时候,这满塘的水就绿了,但水上的石桥和水边的红塔旧色依然。 在每年送朋友上路的横塘里,蒙蒙细雨中,即将远行的画船栓在岸边的垂杨柳上。宋代:苏轼《南乡子·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 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 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 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 秋雨晴时泪不晴。 译文: 回头看横亘的远山,已看不见城中的人影,只隐隐看见一座城。 谁像那临平山上的高塔,亭亭伫立,迎送往来的客人。 回家的路上,晚风凄清,枕上初寒,难以入眠。 今夜残灯斜照,微光闪烁,秋雨虽停但泪还未尽。宋代: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译文: 黄昏时分,凭栏何处,思绪才如此飘渺无际?就在那孤山塔后小阁西边幽僻的僧房。 纵目远眺,映入眼帘的森森树林,阴阴寺院,暗淡得像一帧退了色的古画;而葑田块块,在水面上零星飘荡,又仿佛是棋盘上割下来的方格子。 秋色苍然,万物萧索,惟有归鸟偶尔掠过;夕阳西沉,安谧、朦胧,但见寒烟缕缕升起。 更爱它与我的庐舍邻近。等那雪花纷飞之时,我要重来,观赏那银装素裹的景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