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剪梅的诗句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词之妙,前在虚实,后在词工,上片一句"云中谁寄锦书来"甚妙,不然,"玉簟""西楼"俱元所借力。下片"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把相思写得有模有样,有动有静。遍观古今词,只有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堪敌;然又不如,剪不断理还乱的是纷线乱麻,有形而无意,有静而无动。 2.李清照一剪梅中形容韶华易逝的句子原文: 李清照《一剪梅》赏析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红藕香残玉簟秋 形容韶华易逝 “红藕香残”,虽然是表示出秋来了荷花凋谢,其实,也含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玉簟秋”,虽然是暑退秋来,所以竹席也凉了。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 3.谁知道古诗《一剪梅》的赏析一剪梅(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dian)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有?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内容·鉴赏 【注1】“裳”,古汉语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诗经·邶风·绿衣》:“绿衣黄裳。”(衣:上衣。)(引)泛指衣服。《水经注·江水》:“猿鸣三声泪沾裳。”【注意】古代男女都穿“裳”,不是裤子,是裙的一种,但不同于现在的裙子。(摘自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典(第4版)》) [1]【译文】 红藕香残,鲜艳的荷花凋谢了,从竹席上感到深深的凉意,轻轻提起下薄纱罗裙,独自划着一叶兰舟。天空中雁群排成队形飞回来,(有没有)传回谁的家书?鸿雁飞回的时候,(转眼间)已是夜晚,如洗的月光倾泻在西楼,(我这在这盼望着)。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4.描写春愁的诗句1、 夜愁曲 【唐】施肩吾 歌者歌未绝,愁人愁转增. 空把琅玕枝,强挑无心灯. 2、 愁 【唐】韦庄 避愁愁又至,愁至事难忘. 夜坐心中火,朝为鬓上霜. 不经公子梦,偏入旅人肠. 借问高轩客,何乡是醉乡? 3、 春愁 【唐】韦庄 寓思本多伤,逢春恨更长. 露沾湘竹泪,花堕越梅妆. 睡怯交加梦,闲倾潋滟觞. 后庭人不到,斜月上松篁. 4、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5、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闻道成都酒,无钱亦可求. 不知将几斗,销得此来愁. 客愁看柳色,日日逐春深. 荡漾春风起,谁知历乱心. 客愁看柳色,日日逐春长. 凭送湘流水,绵绵入帝乡. 长乐坡送人赋得愁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