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古藤的诗句

1.形容古藤的诗句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马致远(约1250—1324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年轻时热衷过功名,但仕途并不得意,后隐居杭州。他工于杂剧,与关汉卿、白仁甫、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有《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孤雁汉宫秋》等。其散曲豪迈、清逸,被推崇为“元人第一”。这首《天净沙。秋思》最为著名。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小令定格》说此曲为“秋思之祖”。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曰:“廖廖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顾曲麈谈》也赞其“直空今古”,“明人最喜摹仿此曲,而终无如此自然,故余以为不可及者此也。”

是马致远散曲的代表作之一.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它字字写秋光秋色,又字字写人意人情,以“秋”染“思”,又以“思”映“秋”,紧紧扣住“思”字,含蓄深挚地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凄寂、苦闷和无法解脱的“断肠”之情。

首句“枯藤老树昏鸦”,很形象地写出了晚秋和晚秋黄昏的景与境。深秋时节,万物肃杀,青藤枯老,黄叶落尽,被枯藤缠绕着的老树上,栖落的一只乌鸦瑟缩着,在傍晚的静寂中,不时发出几声嘶哑的叫喊。这里的“老”字,既是言树木年纪之“老”,枝干之“老”,形态之“老”,又是形容秋天片叶不存的树木饱经风霜,几历沧桑的萧疏、凄凉的状态,从而透视出结句“断肠人”当时的心境和经历。“昏鸦”的“昏”字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黄昏时分;二是形容乌鸦觅食一天,黄昏时已无力、没精打采,幸好找到一处栖息之地,那昏昏欲睡的样子在游子的眼中是可怜又甜蜜的。因为它们毕竟还有个“巢”啊!

次句,在昏重得几乎叫人难以喘息的时候,忽现“小桥流水人家”。只见一架小桥,桥下一弯秀水,潺潺流淌,水边桥头,几间小屋错落有致,小屋上缕缕炊烟袅袅飘起,显得那么安恬、温馨。这一切使游子的眼睛一亮,但马上又黯淡了。他的孤寂与这温恬显得是那么格格不入,他企盼的、看到的,恰恰是他不可能得到的!这里的“小”,并不是实写桥的大小,而是就视觉形象而言的“小”。“流水”只写水动而未闻水声,也是因水远之故。从构图上讲,“流水”又恰与“小桥”动静相对,动静相生,无声之动更显其静。“人家”一语,用得极妙,由于距离极远,又在黄昏中,房屋、人物分辨不清,只是炊烟袅绕才告诉天涯游客,那是有人居住的屋舍。这一句全为远视所见,不仅写景上有了新的扩展,而且在心理上很细微地传达了羁旅天涯者对安居家乡的生活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受。接着现出“古道西风瘦马”的画面。在一条黄尘漫漫、秋风飒飒的古驿道上,一匹瘦骨嶙峋、精疲力竭的马迟缓地走着。一个“古道”。让人马上想到路途的曲折而漫长,古往今来这古老的道路上不知走过多少匹这样的“瘦马”,拨响了读者心中那通往遥远过去,与古人共鸣的琴弦,“瘦马”一词在全曲中的地位比较重要。秋高草长的时日刚刚过去,按理马是不该“瘦”的,但作者这里是以马自比,写马旨在托人,马瘦人更瘦。马都很难再忍受背井离乡的飘泊之苦,骑在它背上有思想、重感情的人就更无法坚持了。

前面都是写地上的景物,接下来作者把笔锋一扬,画出“夕阳西下”的天空,为地上的景物绘就了一轮血红的西坠的夕阳作景幕。落日残照,本易引人惆帐、感伤,却又偏偏“西下”,就更增添了一层怆神寒骨的迷离之意。“夕阳西下”又与“昏鸦”“西风”一起点明时光紧迫,已到暮晚,季节上到了游子归家的季节,可这个时节、这种时辰却仍有“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怎不叫无家可归之人痛断愁肠?一个“断肠”。把“天涯沦落人”的无法言传只可意会的感受与苦楚传达得淋漓尽致。

马致远就是以这样一支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

2.古诗词中描写青松古藤的句子

松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晋太康·左思)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唐·白居易)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陈毅) 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唐·寒山子) 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

(唐·皇甫曾) 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唐·许浑) 松间石上定僧寒,夜半犹溪水声急。

(唐·陆龟蒙) 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宋·夏竦) 松风吹茵露,翠湿香袅袅。

(宋·苏轼) 两廊诸岳色,九里乱松声。(宋·洪适) 应有山神长守护。

松风时为扫埃尘。(宋·史太章) 微吟海月生岩桂,长笑无风起涧松。

(宋·何孙)。

3.关于藤蔓的诗句

1、藤蔓曲藏蛇唐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2、藤蔓野人家唐苏颋 《经三泉路作》3、涧鼠喧藤蔓唐常衮 《和考功员外杪秋忆终南旧宅之作(以下六首,》4、柳条藤蔓系离情唐戎昱 《移家别湖上亭》5、涧鼠喧藤蔓唐卢纶 《和考功王员外杪秋忆终南旧居(一作岑参诗,》6、藤蔓乱萦篱宋卢炳 《诉衷情·柴扉人寂草生畦》7、藤蔓覆梨张谷暗唐许浑 《怀旧居》8、藤蔓阴阴著雨香唐陆龟蒙 《药名离合夏日即事三首》9、藤蔓参差惜不科唐无可 《题崔驸马林亭》10、藤蔓缚其肘宋苏轼 《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11、东邻已藤蔓元王冕 《今朝》12、洞门藤蔓锁烟霞宋苏辙 《和毛君州宅八咏 李八百洞》13、宛转若藤蔓宋陈宓 《安溪送泉粹》14、绕墙藤蔓实堪储宋陈藻 《经锄》。

4.描写“枯木逢春”的诗句有哪些

1. 唐•崔道融 《古树》

古树春风入,阳和力太迟。

莫言生意尽,更引万年枝。

2. 唐•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 明末清初•吕留良 《述怀》

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

寒冰不能断流水,枯木也会再逢春。

4. 元•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 唐•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5.有关彼岸花、三生石的诗句

《黄泉·忘川》 作者:忘川 魂萦三途川,只怜彼岸花; 生生两不见,相念永相失。

饮我忘川水,不识断肠人; 无奈奈何桥,缘断望乡台。 《浮世·呓语》 作者:张秋羽 魂入忘川河,千年守君生。

彼岸花成海,此地空素年。 《此生》 作者:邓继明 步及黄泉路,踏上奈何桥; 又见忘川河,相聚望乡台。

颤刻三生石,一碗孟婆汤; 前世未厮守,今生亦无缘。 《此生》 作者:邓继明 步及黄泉路,踏上奈何桥; 又见忘川河,相聚望乡台。

颤刻三生石,一碗孟婆汤; 前世未厮守,今生亦无缘。 奈何桥上奈何魂,忆思前尘奈何生。

孟婆汤下红尘忘,唯盼来世不逢君。《黄泉路》 奈何桥上道奈何, 是非不渡忘川河。

三生石前无对错, 望乡台边会孟婆。 叹十年波浪,悠悠何补,三生石上,种种无缘。

白发来呵,朱颜去也,一曲狂歌落酒边。(沁园春 刘辰翁) 感通未合三生石,骚雅欢擎九转金。

(酬张相公见寄 贯休) 向三生石上纵挥犀。回首不胜魂断,夕阳芳草萋萋。

(木阑花慢 邵亨贞) 自抛南岳三生石,长傍西山数片云。(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三首 齐己) 三生石上精魂。

一自心盟重订,便神交契合,随寓吾真。(汉宫春 赋吕子敬梅齐月 朱唏颜 ) 感慨 其四 王冕 昨访三生石,今登二老亭。

痴烟含树黑,野草满山青。 归鸟还知倦,悲笳不忍听。

又闻龙臆马,趁逐豹文□。 三生石上梦,天乐鸣我侧。

(次韵章禹直开元寺观画壁兼简李德素 黄庭坚 ) 三生石上梦,记是复疑不。(和答莘老见赠 黄庭坚 ) 周苍崖入吾山作图诗赠之 文天祥 三生石上结因缘,袍笏横斜学米颠。

渔父几忘山下路,仙人时访岭头船。 乌猿白鹤无根树,淡月疏星一线天。

为我醉呼添蒙澒,倦来平卧看云烟。 印老索印庵诗 陈与义 人言融公懒,床上揖宾客。

我来两忘揖,团团一庵白。 戏谈邓州禅,分食天宁麦。

竹风亦喜我,萧瑟至日夕。 出家丈夫事,轩裳本儿剧。

愿香惊余烟,世故感陈迹。 固应师未钝,使我不安席。

时求一滴水,为洗三生石。 三生石上旧精灵, 赏月吟风莫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 此身虽异性常存 身前身后世茫茫 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山川已寻遍 却回烟棹上瞿塘 金玉盟 作者:子雁 一世岩石出,化作英雄冢,情意无可摧。

二世磐石破,摆渡姻缘桥,鸳鸯两双飞。 三世玉石焚,誓守金玉盟,生死永相随。

上联:三生石上定三生,三生庙前许三生。 下联:三世情缘圆三生,三世缱绻情三生。

横批:情深缱绻共三生,缘起不灭恋三生 三生石 三生石 作者:日暮 三生石上望三生,流水年年江月横。 曾是天家仙人客,只随江流无痕迹。

别来春月无数山,春江有水春江潸。 春江山水难慰我,春月无边空婀娜。

我望远山数芳菲,远山望我似依稀。 几番追光春愁尽,一瞬年华相思引。

金乌流火只无名,魂随汗发何其轻。 时来秋风勾叶落,秋风萧杀只漠漠。

莫道红叶好相思,无数相思难载词。 思来飞雪似可待,落红纷纷无人采。

苍山可怜白云深,戚戚无声恨无心。 死去来生犹不易,别是春风又一夕。

三生石上三生缘,底事年年不见还? 只今风做三生石,生生相望不相识。 三生石赋 作者:秋硕 川江水碧东流急,上有白鹭双展翅。

抵喙对鸣盈盈语,吻颈相戏绵绵意。 举翅欲飞还徘徊,留连嘻戏又迟疑。

双双高飞望巫山,巫山道远阴云雨。 巫峡枫叶红如火,欢啼双飞隐秋荻。

日暮双栖在江边,江边石上理细羽。 羽细如锦白如雪,交喙互理诉情意。

双眸凝视情意久,江石有灵记三生。 蜀江水碧蜀山青,巴山蜀水蕴灵气。

巴男手巧苇做笛,巴女歌喉婉如水。 妹骑牛背唱竹枝,郎吹竹叶声相随 。

少小不曾弄青梅,自幼牧牛偕同归。 同慕天边双飞鸟,共觅石间并蒂枝。

巴山高远人迹少,两心相许有天知。 曾向青天立重誓,地老天荒不相离。

家中阿爹怜阿女,富户豪门觅佳婿。 欲嫁巴女出巴山,山高水阔远别离。

震雷惊碎鸳鸯梦,长跪门前哀求乞。 此生愿同尘与灰,天踏地陷死难离。

生难双飞何惜死,来世为弟伴阿姐。 瞿塘浪高蜀水恶,断魂悠悠无归期。

巴山秋雨细如织,梧桐叶落孤雁栖。 独对蜀山空垂泪,猿啼声哀泪沾衣。

来年家中添阿弟,眉目宛似断魂人。 喃喃私语诉前事,默默凝视叹今生。

前世悠悠堪可叹,今生漫漫空遗恨。 堪羡江上双飞鸟,双飞双栖两情深。

愿化双鸟续前缘,岂抱孤枕了残生。 日隐云间不忍看,江涛拍岸猿啼紧。

三生石空江自流,魂魄不见水悠悠。 俄见双鹭出江面,循江绕石久盘旋。

低飞低鸣诉三生,惊天泣地三生恋。 生难相拥共枕眠,死亦同飞比翼展。

生生世世不相离,笑煞七夕长生殿。 一条路,叫黄泉,布满哀伤。

一条河,名忘川,流溢凄凉。一座奈何,承载忘川。

一碗孟婆汤,可以忘却今生换取来世。一块石头,立于忘川之畔,名曰三生。

一口井,指明来世。一个熟悉的身影,欣然跃下。

一次轮回,来生,为谁而活?一张面孔,下辈子,迷茫。 此石当襟尚可扪,石旁斜插竹千根。

清风不改疑圆泽,素质难雕信李源。 驱入烟中身是幻,歌从川上语无痕。

两言入妙勤修道,竹院云深性自存。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用论。

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山前庙后独愁索,哲学自己陷迷惑。

不知前世谁是我,此生过后又为何! 生老病。

6.描写“枯木逢春”的诗句有哪些

唐•崔道融 《古树》 古树春风入,阳和力太迟。

莫言生意尽,更引万年枝。唐•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明末清初•吕留良 《述怀》 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

寒冰不能断流水,枯木也会再逢春。元•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唐•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7.古藤 阅读题答案

是将写物和抒发作者情感结合起来的精美散文。质朴、简单的意象,自然、灵动的文字,留给了读者美的享受,同时也势必会在每个人的内心产生巨大的震撼。

《古藤》则描写了一株失去了大树的依托,但却并不因此而丧失了生存意志的古藤。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坚强、独立,历尽苦难而不屈的生命的敬重之情。

都综合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古藤》中这样的句子也不少,如文章开篇对古藤的描写,作者就运用了反复、比喻、拟人三种手法。形象地刻画出“古藤”外形的怪异,渲染了“古藤”生命中遭遇的磨难,也为下文的叙述和议论张本。

《古藤》是一篇抒情散文,在表达方式上的特色是鲜明的。它以抒情为主,融抒情、描写、叙述、议论为一体。文章开头运用描写,交代出文章的抒情对象,在描写之中,融入了作者对古藤的惊奇感受。为了更好揭示出古藤神奇的特征,作者又插入叙述古藤由来的美好神话,在叙述之中巧妙地融入作者的喜爱之情。为了更好的抒发作者的敬慕之情,作者围绕古藤的艰难命运展开议论,同时联想到与古藤有着类似遭遇的人事展开叙述和议论。由物及人,升华主题。

《古藤》中安排的两个故事,也值得我们品读。叙述何仙姑与吕洞宾的传说为古藤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同时为下文表达作者对古藤的敬慕之情作了铺垫。年老的女人与古藤相互映衬阐述了只要生命一息尚存,就要孕育新生的哲理,突出了古藤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读这文章,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从文学的角度去赏析,更重要的我们应该用心去体味文中作者真挚的情感。 就这些 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帮助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