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描写金陵的诗句

1.有哪些关于金陵的古诗

《初至金陵》

年代: 宋 作者: 苏辙

山川过雨晓光浮,初看江南第一州。

路绕匡庐更南去,悬知是处可忘忧。

《金陵怀古》

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秦莫恃栈阁,吴莫恃壍江。

不能恃以德,二国竟亦降。

迩来屡兴废,由险轻万邦。

谁知荒凉城,空存如刳腔。

我今经其下,吊古语愧哤。

嗟哉石头潮,助怒常舂撞。

《金陵雪中》

年代: 宋 作者: 刘过

风幻寒威夜扑人,晓看云脚四垂阴。

牧羝塞上功名泪,骑马蓝关窜逐心。

冷面不春愁菀结,冻须如铁恐萧森。

书炉醉拨灰为子,不为间思暖帐金。

《金陵夜泊》

年代: 唐 作者: 罗隐

冷烟轻淡傍衰丛,此夕秦淮驻断蓬。

栖雁远惊沽酒火,乱鸦高避落帆风。

地销王气波声急,山带秋阴树影空。

六代精灵人不见,思量应在月明中。

《金陵道上》

年代: 宋 作者: 释斯植

一望江山去不回,断碑荒草旧宫台。

六朝陈迹皆如梦,夜夜寒潮送月来。

2.李白写的关于金陵的诗

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李白】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未知】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释】:这首诗的大意是: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京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停。

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宫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中,化为一抔黄土。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

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我们在李白〈鹦鹉洲〉诗提到,李白读了崔颢的〈黄鹤楼〉诗后,写了〈鹦鹉洲〉诗,想与崔颢一较长短。

写完后,李白自己读了觉得比不上崔颢,便在黄鹤楼上题下一首打油诗:「一拳击碎黄鹤楼,两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上头。

」掷笔而去。因为诗人看见美丽的风景,总忍不住要写首诗歌颂一番,李白自然也不例外,于是写了〈鹦鹉洲〉诗,自觉果然比不上,回家之后,越想越不甘心,于是又写〈登金陵凤凰台〉诗,才觉满意。

由于白的作品发表于崔颢之后,两首诗又都样是押平声尤韵的七言律诗,所以后人更认为李白有意与崔颢一比高下,因而有前面所举那首打油诗的传说。 事实上根据日本人森大来的考证认为,那首打油诗不是李白作的,李白写〈登金陵凤凰台〉也是因为感慨时事而作,无意与崔颢争胜。

唐代安禄山之乱,迫使唐玄宗迁蜀避难,太子即位于灵武,李白也因永璘王事件被流放到夜郎。李白年轻时豪情万丈,希望能替国家做一番大事,但始终不曾得到皇帝重用。

安史之乱,眼见大唐江山,遭胡兵蹂躏,李白心中的感慨可想而知,于是他写此诗时首句用:「凤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引出全诗,因为传说中,凤凰鸟只有在天下清平的治世才出现,因此古代都以凤凰鸟的出现做为祥瑞的象征。

李白眼看安禄山危害唐室,想念昔时凤凰鸟憩息凤凰台的传说,而今凤凰鸟不再来,只有江水依旧向东流。 金陵为三国时孙权建都之地,晋朝永嘉之乱,晋室南渡之后也建都于凤凰台所在地金陵城的东南,李白在台上想象当年吴宫的繁华景象,以及晋代那些达官贵人曾有过的风光事迹,如今都隐于幽径,成为古丘。

一个朝代弱了、亡了,马上有另一个朝代兴起,唐代太平盛世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也成了过去,安史之乱起,唐室岌岌可危,怎不令李白忧心?站在台上,看到远处的三山及白鹭洲,而长安城呢?李白最后一句:「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在诗词里常以浮云指小人,以白日比喻君主。

浮云蔽白日是指奸邪之小人,围绕于君王四周,向君王进谗言陷害贤臣,使忠臣没有机会向皇帝进谏言。下句「长安不见使人愁」,指李白感叹自己被放逐,眼见天上浮云杳杳,不见长安,忧愁自己再也没有机会到长安,或者说,安史之乱,玄宗迁西蜀,太子即位灵武,唐室山河尚未收复,为长安城忧伤。

这个比喻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相传晋明帝小时候坐在晋元帝膝上,元帝问他,长安远还是太阳远,明帝答说长安近太阳远,因为听说有人从长安来,没听说有人从太阳来,元帝为他的聪明高兴,第二天便当着群臣面前再问明帝同样的问题,没想到明帝却答说,太阳近,长安远,因为抬起头来见得到太阳,却见不到长安。 晋代原都长安,永嘉大乱之后南渡,晋元帝时改都金陵。

与唐代因为安使之乱而迫使太子即位于灵武的情况很类似,因此李白诗末二句「浮云蔽白日」也是指玄宗宠幸杨贵妃、杨国忠,茺废朝政,而导致安史之乱,长安沦入胡人手中。李白写这首诗纯粹是由怀古而引发怀君之思,加以感伤自己因遭小人谗言所害而被贬谪,登上凤凰台,望不见长安,一时触景伤情而写下这首诗,并没有与崔颢争胜之意,两人争胜之说全是后人附会的。

而前面所举打油诗的由来,是因李白被流放夜郎,中途又赦回,路过江夏,曾写过一首〈江夏赠韦南陵冰〉诗说:「我且为君捶谇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

」李白因心情忧愁郁闷,故意写这种豪快语,以解心中不平之气。后来又写一首〈醉后答了十八〉诗,以对应捶碎黄鹤楼诗说:「黄鹤高楼已捶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为自己前首诗的狂放自我解嘲,本来只是文人的游戏文章,没想到唐末五代时有位禅僧经过黄鹤楼,便摘取李白这两首诗的句子写成这首:「一拳击碎黄鹤楼,两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打油诗,旁边有一同来游玩的僧人也题了一句:「有意气时消意气,不风流处转风流。

」另外一位僧人又加一句:「酒逢知己,艺压当行。」而使得后人误以为李白作〈登金陵凤凰台〉诗是与崔颢的〈黄鹤楼〉诗争意气、争长短,并留下这首有趣的打油诗。

事实上全是后人穿凿附会的。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

3.描写金陵的诗词

石头城

作者:刘禹锡 [唐]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

作者:刘禹锡 [唐]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临江仙

作者:李清照 [宋] 1084-约1151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渔家傲

作者:苏轼

千古龙蟠并虎踞。

从公一吊兴亡处。

渺渺斜风吹细雨。

芳草渡。

江南父老留公住。

公驾飞车淩彩雾。

红鸾骖乘青鸾驭。

却讶此洲名白鹭。

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

南乡子

作者: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

作者:文天祥

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

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

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

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

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八声甘州

作者:辛弃疾

把江山好处付公来,金陵帝王州。

想今年燕子,依然认得,王谢风流。

只用平时尊俎,弹压万貔貅,依旧钓天梦,玉殿东头。

看取黄金横带,是明年准拟,丞相封侯。

有红梅新唱,香阵卷温柔。

且华堂、通宵一醉,待从今、更数八千秋。

公知否,邦人香火,夜半才收。

金陵三首(一)

作者:李白

晋家南渡日,次地旧长安。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

醉客回桡去,吴歌且自欢。

金陵三首(二)

作者:李白

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

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

亡国生春草,离宫没古丘。

空余后湖月,波上对江洲。

金陵三首(三)

作者:李白

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

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

古殿吴花草,深宫晋绮罗。

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

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浪淘沙

作者:李煜

往事只堪哀!

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4.形容金陵的诗句

金陵三首(一)

作者:李白

晋家南渡日,次地旧长安。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

醉客回桡去,吴歌且自欢。

金陵三首(二)

作者:李白

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

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

亡国生春草,离宫没古丘。

空余后湖月,波上对江洲。

金陵三首(三)

作者:李白

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

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

古殿吴花草,深宫晋绮罗。

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

5.和南京有关的诗句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释】 ①泊船——停船.②瓜洲——地名,在江苏省邗江县的长江北岸,与镇江隔江相望.③京口——在长江南岸,就是今天的江苏省镇江市.④间——之间,相间隔.⑤钟山——在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的东郊.作者的家就在这里.⑥绿——吹绿了.⑦江南——长江以南的地区.⑧还——返回原来的地方.这里是指回家.【译文】 京口与瓜洲只一水相隔,与紫金山也只隔着几座大山.春风又吹绿了江南的堤岸,明月何时照着我回还.。

6.【谁能解答我这几题啊1.关于南京的诗句和故事(故事不多于100字)2

2.【画饼充饥】4.【看门狗】【丧家犬】【落汤鸡】(楼上的议建)5.【妄自尊大】:【形容人狂妄地夸大自己,以为自己了不起,轻视别人.】 【遮天蔽日】:【遮天蔽日的意思是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或形容生长茂盛,多指树木.】6.【罗贯中】【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题?你多打了一个括号?)【故事】:【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草船借箭】【六出祁山】【火烧赤壁】【官渡之战】【合肥之战】(三国)/【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大闹天宫】(西游)/【三打祝家庄】【杨志卖刀】【倒拔垂杨柳】【斗杀西门庆】【智取生辰纲】(水浒)/【红楼梦】本人没看过7.【徐嗻进曹营】——【一言不发】【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唐僧看书】——【一本正经】【林冲上梁山】——【逼出来的】8.【自己想】!【【采纳吧】】。

7.描写金陵的古诗词

《金陵古城》[原] (七绝) 吴城越邑古场州,十代京都战未休;百万雄师平宇内,金陵从此展红旒。

《游钟山》[原] (七律) 钟灵毓秀紫金山,福地原来别有天;近水楼台晴亦雨,矗崖宝塔夏犹寒; 先生陵墓呈祥气,灵谷禅堂结佛缘;游客熙熙人浪涌,醉人美景尽兴看。 《秦淮河》[原] (七律) 十里秦淮灯火灿,楼台亭榭绕河堤;笙歌浓酒盈朱雀,古籍奇珍满乌衣; 肃穆庙中拜孔子,庄严院内偈贤耆;升平盛世游人醉,漫步棂星八绝奇。

《秦淮春趣》[原] (五绝) 曲径生幽溆,花开溢酒香;旗亭春弄笛,画舫晚鸣榔。 《阅江楼》[原] (七绝) 有记无楼六百载,平砥空对大江咽;喜逢盛世华楼起,笑迎波涛直矗天。

《登阅江楼怀古》[原] (长短句) 六朝古都,城谓石头。 临滔滔东去江水,登巍巍金碧高楼,心潮逐波流。

忆英武吴侯,霸江东,拒曹、刘,黄须碧眼阿瞒愁! 叹晋、宋偏安,清谈误国,霄小当道忠良囚; 央央华夏,忍看中原丧敌手,羞羞! 朱明洪武率貔貅,灭群雄,驱胡酋; 建都于斯,一统九洲。 赞龙蹯虎踞,看秦淮风月,悠悠! 《金山寺》[原] (五律) 山上金山寺,金山寺里山;江天呈一色,泠水称元泉。

法海袈裟舞,蛇仙碧浪掀;前生情缘定,何必论妖仙? 《游焦山》[原] (七律) 碧玉浮江文化山,中流砥柱峙湍川;江天佛国香林刹,峭壁书廊宝墨轩。 千树裹山山裹寺,万竿遮寺寺遮庵;风平浪静神仙岛,海不扬波小竺天。

《燕子矶》[原] (五绝) 燕矶突兀砻,展翅欲凌空;石垒江边峙,惊涛脚下汹。 《船过江阴》[原] (七律) 江尾海头古暨郡,天然良港富铙乡;南连震泽千顷浪,北控长江万里航。

鹅鼻嘴边舟行急,惠山峰顶雁飞忙;索桥飞架舞银练,寥阔江天染夕阳。 六朝古都,城谓石头。

临滔滔东去江水,登巍巍金碧高楼,心潮逐波流。 忆英武吴侯,霸江东,拒曹、刘,黄须碧眼阿瞒愁!叹晋、宋偏安,清谈误国,霄小当道忠良囚;央央华夏,忍看中原丧敌手,羞羞! 朱明洪武率貔貅,灭群雄,驱胡酋;建都于斯,一统九洲。

赞龙蹯虎踞,看秦淮风月,悠悠。

8.赞美金陵的诗句有哪些

1.《示金陵子 》诗人: 李白 朝代: 唐代

金陵城东谁家子,窃听琴声碧窗里。落花一片天上来,随人直渡西江水。楚歌吴语娇不成,似能未能最有情。谢公正要东山妓,携手林泉处处行。

2.《金陵驿》诗人: 程珌 朝代: 宋代

铁瓮高资只半程,柴沟晓发暮金陵。莫言三宿何濡滞,已觉匆匆役此生。

3.《金陵其二》诗人: 李白 朝代: 唐代

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 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亡国生春草。离宫没古丘。空余后湖月。波上对江洲。

4.《金陵新亭》诗人: 李白 朝代: 唐代

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5.《题金陵渡》诗人: 张祜 朝代: 唐代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6.《金陵览古 秦淮》诗人: 朱存 朝代: 唐代

一气东南王斗牛,祖龙潜为子孙忧。金陵地脉何曾断,不觉真人已姓刘。

7.《金陵览古·秦淮》诗人: 朱存 朝代: 宋代

一气东南王斗牛,祖龙法潜为子忧。金陵地脉何曾断,不觉真人已姓刘。

诗人: 朱存 朱存的诗 朝代: 宋代 体裁: 无

8.《途中再咏金陵》诗人: 汪莘 朝代: 宋代

石头城上望斜晖,览尽金陵寂寞归。叹息青天如许大,可无一个凤凰飞。

9.《金陵其一》诗人: 李白 朝代: 唐代

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醉客回桡去,吴歌且自欢。

10.《宋颂九首·金陵》诗人: 石介 朝代: 宋代

金陵峨峨,长江万里。谁为巢穴,养此蛇豸。天岂作限,而险而恃。不顺不臣,敢亢天子。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