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季节的诗句有哪些*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11.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乐府:《长歌行》) 12.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1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1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 食>>) 1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17.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18.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1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贺知章:《咏柳》) 2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2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11.秋丛饶舍似陶家,遍饶篱边日渐斜. (元稹<菊花>) 10.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1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 12.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 (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 (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 (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描写春天的古诗: 1、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描写夏天的古诗: 1、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2、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描写秋天的古诗: 1、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描写冬天的古诗: 1、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幕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 2.关于节日诗句1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且当醉,一滴何曾到黄泉。”---清明节,出自高菊荀《清明》 2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绝。 王建《十五夜望月》赏析 【作者】吴庚舜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赏析 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绝。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赞王维诗“着壁成绘”,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诗中有画”。这一评语也可移之于评一切有意境的唐诗。正因为如此,所以历代画家喜作唐人诗意画。明《唐诗画谱》中就有以这首诗为题材的版画。它的背景为曲岸远山,长空明月。画面中心是一处临水的胜游之地,曲栏围着竹木太湖石,一株高大的落叶梧桐树上有几只栖鸦,树旁生长着枝叶婆娑的秋桂。树下五人,两人望月而语,谈兴正浓。旁一戴幞头挥扇的官员和一带方巾倚童而立的老者正全神贯注地聆听他们谈天。整个画面远近主从。层次井然,有动有静,和谐统一,颇为传神。但这幅版画仅是画家别出心裁构想出的意境,和王建原作并不一一吻合,而且它对全诗点睛之笔——秋思未作充分表达,实是美中不足。在这一点上,诗歌语言艺术显示了它的不可代替性。 在民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据《周礼》记载,当时人已在中秋之夜击鼓奏乐以迎寒。到后代节日气氛愈来愈浓,此夜常是家人或亲友团聚在一起赏月。所以一旦离别,总会使人逢节思亲。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曾抒发过他的秋思:“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王建也是望月兴叹,但写法完全不同,很有创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王诗原题“十五夜望月”下有的版本尚有“寄杜郎中”四宇,似是寄友人杜元颖的。在诗题下又注云:“时会琴客”,说明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 “中庭地白树栖鸦”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炼而含蓄。它象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首句一样借助特有的景物一下子就将萧瑟苍凉之景推到读者眼前,予人以难忘的印象。这是一座朴素的住宅,夜深了,诗人偕客步出厅堂来到庭院。低头但见地上月华如水。一片白色。庭树的影子枝叶扶疏,象是纸上的水墨画。步月者循声望去,树冠间影影绰绰有宿在枝头的几只乌鸦。全句无一字提到人,而又使人处处想到清宵的望月者。 第二句“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借助感受进一步渲染中秋之夜。在桂花诸品中,秋桂香最浓。在皎洁的月亮上某些环形火山的阴影曾使富于幻想的人赋予它美好的形象,说它是月宫里的桂树。有的传说还说人间的桂树是天上落下来的种子生成的。宋之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灵隐寺》)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王建这句诗因桂香袭人而发。古人以为霜露之类似雨雪都从天而降,因而诗人探桂时奇怪冰凉的露水把花枝沁得这么湿却没听到一点声音。如此落笔,既写出了一个具体可感的中秋之夕,又表现了夜之深和静,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觉得桂香与寒气袭人而来了。 第三四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作者的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曾写到游子思妇的月下相思。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望月怀远》)写望月思人之情,溢于言表。天下离人千千万万,怀人愁绪如绵绵秋草,逐处丛生;诗人在思谁是确定的,人人所思也是确定的,说“不知秋思落谁家”并非真不知,而是极写秋思的浩茫浑涵,似虚而实,深得诗歌含蓄之美。对比他用赋体写的《和元郎中从八月十一至十五夜玩月五首》及唐人其它中秋望月诗,尤能显出它那以少胜多的特色。 【原载】 吴庚舜 陆永品等主编《唐诗名篇赏析》,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3.【描写季节的诗句有哪些*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11.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乐府:《长歌行》) 12.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1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1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 1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17.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18.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 1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贺知章:《咏柳》) 2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2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11.秋丛饶舍似陶家,遍饶篱边日渐斜. (元稹) 10.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1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 12.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 (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 (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 (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描写春天的古诗: 1、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描写夏天的古诗: 1、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2、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描写秋天的古诗: 1、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描写冬天的古诗: 1、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幕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杜甫:《小至》)四季均有,~~~。 4.描写节日的古诗有哪些我国的传统节日目前主要有八个,下面按照日期次序,将每个传统节日的日期、相关习俗、相关诗歌名句摘录如下,供楼主参阅。 1.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2月2日)。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描写除夕的诗句有: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3日)。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描写春节的诗句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17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清明节——农历三月初三(公历4月5日)。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6日)。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公历8月6日)。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描写七夕节的诗句有: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公历9月12日)。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公历10月5日)。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赏菊赋诗、插茱萸、吃重阳糕等风俗。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说明:公历日期都是按照2011年。因为中国传统节日在习惯上按照农历计算,所以公历日期每年会有一些差异。 5.欢度佳节的诗句有哪些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蔼,民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 岁月悠悠莫教真, 出新创意自推陈; 休云冬夜寒风劲, 一唱雄鸡又是春。 > 彩凤鸣春开玉宇 金猴献瑞焕新天 > 赤日出重霄,元春开美景; 东风回百里,雨水品香茶。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国庆又逢仲秋月圆,伟大祖国大好河山,蒸蒸日上繁荣富强,神州共奔富丽康庄。 端一杯杯美酒送与你,愿你生活富裕幸福温馨;摘一束束鲜花献给你,愿你心情永远快乐愉悦;点一盏盏心烛送给你,愿你身体健康好运相伴。 祝你节日快乐! 改革开放气象新,政策深入暖人心,家家生活享温馨,月月单位发高薪,日子越过越顺心,人们越活越年轻,吃水不忘挖井人,党的恩情永记心! 月到双节分外明,节日喜气伴你行。人逢喜事精神爽,人团家圆事业成。 节日愉快身体硬,心想事成您准赢。 欢度佳节的古诗、格言、警句 :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 杜甫《偶题》 ωa??0 2.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戏赠友人》 羄缈翮靇? 36.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元。 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 k踀?z;?? 37.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 白朴《阳春曲。 题情》 喽?R??H 38.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明。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 3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 赵翼《论诗》 ?Na; ]?? C蚴1珿?Z? 古诗名句分类三:友谊爱情 ?5?狢v\; ?%??貉 1.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 小雅。 伐木》 ?鹠铜鎀?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 抑》 ّf?p?æ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 木瓜》 {??时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G╰? ?T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 魏。 曹植《赠白马王彪》 ?0'蜘)v?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s侩?g~? 7.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 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HWB??? 8.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 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竺 踙 9.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 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1???駄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霶?Q觊9瘂 11.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 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Kx?甂地A0 12.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徒步归行》 #S\5u&?S? 13.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 翁照《与友人寻山》 d??^y? 14.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 王风。 采葛》 ??X6?? 15.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z痔?"J 16.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m*q豤魇A? 17.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 王维《相思》 p?@繲? 18.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唐。 李白《长干行》 o?W?箝 1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 。 6.描写我国传统佳节的诗句有哪些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七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重阳: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春节: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来更长的 嘿嘿 元宵节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折桂令 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 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 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 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元宵节诗词】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注:一说此诗为朱淑真所写。)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折桂令 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 7.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词有哪些海上升明月 天涯共此时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关于 中秋的诗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全唐诗》)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全唐诗》)刘禹锡(772-842),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全唐诗》)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全唐诗》)皮日休(约833--?),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青荧灭没转山前,风回岂复坚.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宋诗钞》)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对月题诗有几人"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