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山水的句子和佳句(各5个)1.苍翠的群山重重叠叠,宛如海上起伏的波涛,汹涌澎湃,雄伟壮丽.2.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蓝色的天边.3.山有雄壮的风采,山也有朴素的品格.山豪迈,山也俊秀.奇险是山,逶迤是山,平坦是山,突兀是山,温柔是山,呼啸是山.山,时而鬼斧神工,时而又平淡无奇.山的性格是刚强的,不惧怕任何压力,但平素却显得和蔼慈祥,文质彬彬,英俊而柔情.因为有山,流水乃为之改道,因为有山,城市才缘依环绕.大山以浑厚坦荡容纳万世汇聚百川.4.人在山顶,你会觉得山再巍峨,人也能把它征服,而此时的山正默默无闻地向你展示,不远处它的伙伴比它更壮观.人在山谷,常会感叹山高不可攀,而此时的山却悄然无声向你披露,很多人正从它的峰头悠然而下.5.山虽无言,然非无声.那飞流直下的瀑布,是它地裂般的怒吼;那潺潺而流的小溪,是它优美的琴声倾诉;那汩汩而涌的泉水,是它靓丽的歌喉展示;那怒吼的松涛,是山对肆虐狂风之抗议;那清脆的滴嗒,是山对流逝岁月之记录.6.挺拔天地,粲然四季,垂范千古,启迪万物.这是山给予我的厚重酬报.我对于门前的山,仿佛读懂了李白与敬亭山,产生了“相看两不厌”的情感.7.山是一部辞典,年轻时读它薄,年长时读它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让人类读了千万年而永远读之不完.山依然那样虚怀若谷,山总是乐于把丰富的宝藏奉献给热爱它的人们.搜寻世上所有的形容词不足以涵括山的睿智.8.山最朴素的品质是石头,而石头从不代表山,山是它身上所有存在的总和.山的身体潜藏无数的财富,金银铜铁,锡铝镍铬,鲜花美玉,矿泉温泉,钻石石墨,木材草药,珍禽异兽,只要你善于发掘,决不会宝山空回.即使普通如石头,也有许许多多的品格.山身上还有人类至今尚未发现的资源.珍贵出于山,平凡出于山,山的身上凝聚着人类物质和精神的丰厚成果.9.大地何其广袤,而山其实更壮阔.山的面积是陆地的三倍.山虽然以石为怀,却从不嫌弃泥土,始终与泥土相依相伴.山虽然雄奇伟岸,却甘愿把泥土表露在自体周围.人们赞叹山之伟大,而山却把泥土捧在自己的峰巅.山因为有泥土,孕育了坚贞不渝的青松,青松以其苍翠葱茏描绘着大山永远不老的情怀.山正因为有泥土为伴,方衬出挺拔茂盛英姿勃发青春常在.描写水的句子:渔火明月交辉,把乌苏里江映得金波滚滚,像是有千万条银蛇在游动.彩虹辉映着湛蓝的晴空,阵阵凉风吹来,美丽的嘉陵江两岸,风光更加动人.嘉陵江像匹墨绿的缎子,在月光下抖动.眼前的漓江,像黑色的缎带,发出幽暗的亮光.汹涌澎湃的金沙江,像一条摇摆飞腾的金龙.熟睡的松花江还在做着甜蜜的梦,发出的鼾声像打雷一样响亮.微风吹来,鸭绿江面上便泛起朵朵浪花,发出有节奏的哗哗声,好像一支乐曲,悦耳动听.岷江就像母亲一样养育着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浇灌着庄稼,哺育着人们.江水汹涌奔泻而来,如箭离弦,如马脱缰,如猛虎出山.江水穿山破壁,气势汹汹奔腾而下;奔腾叫嚣的江水,如瀑悬空,砰然万里.江水像滚沸了一样,到处是泡沫,到处是浪花.涓涓细流,汇在滔滔不绝的大江里;江水像微微拂动的丝绸.极目远眺,江峡如天际银河奔流东去.浩渺的江面,烟波荡漾着山形塔影.滚滚黄河,冲破冰山,切开雪野,艰难曲折而又一往无前地一泻千里.古老的黄河弯弯曲曲,富饶的河套偎依在母亲黄河那宽阔温暖的怀抱里,这里孕育了灿烂的河套文化,这里养育了世世代代质朴勤劳的河套人.黄河水如同一群在狭窄的峡谷里奔腾的骏马,挤在河滩中间那条只有五六十米宽的河道里直泻而下.古桑干河,银波泛泛,晚霞蒙蒙.淮河像一条翡翠缎带,在中原大地金黄色的地毯上飘过;又像一条碧绿的玉带,紧紧系在巨人的袍子上.碧蓝明净的古运河,像一匹美丽的蓝缎,终年不息,缓缓流淌着.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震耳欲聋.晚风拍打着波涛,那柔和的水声,像是有谁抖动着银链,铮铮做响.。 2.描写山水的诗句名句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水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7、“日映青丘岛,尘起邯郸陆。江移林岸微,岩深烟岫复”(《循役朱方道路》) 8、“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开襟濯寒水,解带临清风”(《游沈道士馆》) 9、“长枝萌紫叶,清源泛绿苔。山光浮水至,******犯寒来”(《泛永康江》) 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1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1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6、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17、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1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20、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2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2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6、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2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2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2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3.描写山水的佳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唐代刘禹锡描写登上岳阳楼眺望洞庭湖的美景 2。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同簪,zān〕。----唐朝著名诗人韩愈描写桂林山水 3。 4。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5。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7。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8。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9。 疯疯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10。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栾家濑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1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12。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13。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14。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 15。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争雨来!----曾巩:西楼 。 4.描写山水的古诗文名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5.关于山水的诗词名句1.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唐•赵嘏)唐代诗人赵嘏《钱塘》中的诗句,意思是:中秋夜皎洁明亮的月色普照千里,半夜钱塘江的潮声又如十万大军发出的声音。 主要反映的是月色无边和浙江杭州钱塘江的潮声气势宏大雄壮的特点。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代诗人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意思是:一个人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攻不下)。 反映的是四川广元剑阁县。主要反映剑阁地势险要的特点,形容剑阁易守难攻。 3.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唐代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诗句,意思是:明月映照着二十四桥,你又在何处教歌女吹箫。反映的是江苏省扬州市月夜美景。 后一句是怀念友人。4.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五代十国前蜀韦庄诗人《菩萨蛮》中的诗句,意思是:凡是到过江南的人都说江南的风光无限美好,离家远游的人只愿跟着江南一起终老。 主要反映的是怀念故乡欲归不得的感情。5.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唐代诗人刘禹锡《浪淘沙》中的诗句,意思是: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从天边而来。 主要反映的是来自天边,奔腾千里的黄河的壮丽图景6.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宋代诗人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诗句,意思是:万里长的黄河向东流入大海,千丈高的华山直上青天。主要赞叹了黄河漫长和华山高耸入云的壮观气势。 7.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州唐代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诗句,意思是:高耸的三山有半截露出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分割成二派支流。主要反映的是江苏南京山水的特点8.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时常吼半空雷元代诗人张养浩《观澜亭》中的诗句,意思是:喷薄而出的泉水就象地上积累起很高又不融化的白雪,泉声犹如一年四季在半空中响起的雷声。 主要描写的是山东济南趵突泉泉水的壮观景色。9.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唐代诗人柳中庸《征人怨》中的诗句,意思是:白雪纷飞的暮春三月回到边塞之地青冢,黄河九曲,环绕着沉沉黑山。 主要反映的是边塞之地零落荒凉的景色和寒冷的气候。青冢:王昭君墓,黑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10.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唐代诗人白居易《题浔阳楼》中的诗句,意思是:长江水清见底,青翠的庐山高耸入云。主要反映的是长江和庐山山青水秀、的山水的特点。 大江:指长江。匡山:庐山。 11.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意思是:大沙漠中一道孤烟直冲云霄;黄河的上游的落日圆似车轮。主要反映的是西北奇特、壮丽、雄浑的风光。 长河,指黄河。12.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元代诗人奥敦周卿在元曲《蟾宫曲•西湖》中的诗句,意思是:天上有仙境,人间有苏州和杭州。 主要通过描写西湖之美赞美苏杭像神仙的境界,令人向往。1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代诗人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意思是: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主要反映的是浙江绍兴难以言状美妙的山村自然风光。现在经常用来形容山水复迭的景点。 也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哲理启示——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14.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宋代诗人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词中的诗句,意思是:千里奔流的长江澄碧得如同一匹素白的绸带,两岸苍翠的群峰俊伟峭拔,争相聚集在一起。主要反映的是在南京看到的长江的山形水色。 15.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宋代诗人刘克庄《簪带亭》中的诗句,意思是:数不尽的山峰在桂林四周耸立,漓江围绕城市流过。主要反映的是登高所见桂林的山水的壮丽景色。 16.小楼一夜如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代诗人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诗句,意思是:我在小楼上听了一夜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春雨声,明早又会听到深巷中的杏花叫卖声。主要用听觉反映杭州春天。 1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代诗人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诗句,意思是:壮观的瀑布从非常高的地方急冲直流而下,真使人怀疑这是从天上倾泻下来白色的河流。主要用夸张和比喻表达江西庐山瀑布的气势。 1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中的诗句,意思是: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主要反映的是奉节夔门看见的长江三峡那种气势雄浑宏大、肃杀凄凉的秋景。 19.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唐代诗人徐凝《忆扬州》中的诗句,意思是:天下的明月有三分,那可喜可爱的月色却被扬州占去了二分。主要反映的是江苏扬州月夜景色。 明月而曰“无赖”,乃谓明月恼人,可爱之至之意。20.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明代诗人杨慎《滇海曲》中的诗句,意思是:天气常常就象在二三月的仲春,一年四季像春天一样不断有鲜花开放。 主要反映的是云南昆明春城四季如春的特点。21.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唐代诗人张滨《登单于台》中的诗句,意思是:一轮白日像是从平地跃出,千里黄河像是。 6.描写山水的句子有哪些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7.描写景色的词句和水水天一色、郁郁葱葱、青山绿水 、山青水秀、湖光山色、江山如画 、春暖花开、春雨绵绵、桃红李白、百花争艳、春光明媚、桃红柳绿、蜂飞蝶舞、春意盎然、万紫千红、万物复苏、含苞欲放、花枝招展、五彩斑斓、桃红柳绿 傍花随柳 草长莺飞 吹箫乞食 春风风人 春风和气 春光明媚 春寒料峭 春暖花开 春色撩人 鹅毛大雪 春和景明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春晖寸草 如登春台 秋月春花 秋月春风 皮里春秋 暮云春树 满园春色 丽藻春葩 口角春风 虎尾春冰 寒木春华 大地回春 春雨如油 春蚓秋蛇 春意阑珊 齿牙春色 春蛙秋蝉 春诵夏弦 春生夏长 春深似海 春山如笑 春笋怒发 春色满园 春树暮云 春色撩人 春葩丽藻 春暖花开 春露秋霜 春花秋月 春和景明 春风沂水 春晖寸草 唇色满园 春山如笑 春深似海 春生秋杀 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 春笋怒发 春蛙秋蝉 春意盎然 春意阑珊 春雨如油 寸草春晖 大地回春 雨丝风片 寻花问柳 寒木春华 红情绿意 红衰翠减 阳春有脚 雨后春笋 虎尾春冰 花红柳绿 花香鸟语 雨后春笋 莺啼燕语 口角春风 枯木逢春 流水落花 柳暗花明 流水桃花 轮扁斫轮 落花流水 满园春色 柳绿花红 研桑心计 鸟语花香 前目后凡 秦晋之好 阳光明媚 燕语莺声 如登春台 春梦无痕 阳春白雪 如坐春风 春兰秋菊 四时八节 桃红柳绿 有脚阳春 燕语莺啼 秋季: 秋高气爽 秋菊傲霜 一叶知秋 秋风习习 秋果累累 冬 林寒洞肃 日长一线 松柏后凋 岁寒知松柏 天凝地闭 傲霜斗雪 傲雪凌霜 傲雪欺霜 白屋寒门 碧海青天 冰天雪窑 春寒料峭 春回大地 唇亡齿寒 滴水成冰 风刀霜剑 风雨凄凄 寒蝉凄切 寒蝉仗马 寒花晚节 寒木春华 寒心酸鼻 号寒啼饥 林寒洞肃 凄风苦雨 十冬腊月 霜露之病 岁寒三友 松柏后凋 岁寒知松柏 偷寒送暖 缩手缩脚 岁暮天寒 天凝地闭 啼饥号寒 天寒地冻 雪窖冰天 雪虐风饕 嘘寒问暖 一寒如此 仗马寒蝉 傲霜斗雪 傲雪凌霜 春季:春风和气 春光漏泄 春光明媚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春晖寸草 春回大地 春兰秋菊 春暖花开 春色撩人 春色满园 春山如笑 春深似海 春生秋杀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笋怒发 春蛙秋蝉 春意盎然 春意阑珊 红情绿意 花红柳绿 花香鸟语 枯木逢春 柳暗花明 漏泄春光 满园春色 柳绿花红 鸟语花香 双柑斗酒 寻花问柳 雨丝风片 莺歌燕舞 雨后春笋 有脚阳春 暗香疏影 百花齐放 姹紫嫣红 倡条冶叶 尺树寸泓 出水芙蓉 摧兰折玉 繁花似锦 凡桃俗李 纷纷扬扬 纷红骇绿 风吹雨打 风花雪月 浮花浪蕊 孤标傲世 桂馥兰香 桂林一枝 桂子飘香 含苞待放 含苞欲放 红衰翠减 鸟语花香 夏季:蝉不知雪 簟纹如水 冬日夏云 冬温夏清 浮瓜沉李 寒来暑往 火伞高张 肉山脯林 夏雨雨人 夏日可畏 夏虫不可以语冰 燕雁代飞 秋季:桂子飘香 红衰翠减 金风玉露 噤若寒蝉 九原可作 林寒洞肃 蒲柳之姿 秋风团扇 秋毫无犯 秋风过耳 秋高气爽 秋风扫落叶 秋扇见捐 秋荼密网 天末凉风 望秋先零 望穿秋水 万古长存 万古长青 叶落知秋 一日三秋 一叶知秋 早韭晚菘 冬季:林寒洞肃 日长一线 松柏后凋 岁寒知松柏 天凝地闭 傲霜斗雪 傲雪凌霜 傲雪欺霜 白屋寒门 碧海青天 冰天雪窑 春寒料峭 春回大地 唇亡齿寒 滴水成冰 风刀霜剑 风雨凄凄 寒蝉凄切 寒蝉仗马 寒花晚节 寒木春华 寒心酸鼻 号寒啼饥 林寒洞肃 凄风苦雨 十冬腊月 霜露之病 岁寒三友 松柏后凋 岁寒知松柏 偷寒送暖 缩手缩脚 岁暮天寒 天凝地闭 啼饥号寒 天寒地冻 雪窖冰天 雪虐风饕 嘘寒问暖 一寒如此 仗马寒蝉 傲霜斗雪 傲雪凌霜 鸟语花香、世外桃源 。 8.描写山水景色的诗句王维在隐居辋川时,曾创作了一批精美的山水诗。 他自编为《辋川集》,收入他和友人裴迪互相唱和的五言绝句各二十首,内容主要是描写辋川别业附近的风景,抒发隐居生活的情趣。先看其中的《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寂静的山涧里,辛夷花自开自落,自生自灭,不假外物,不关世事,也无人知晓。 这是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也是诗人王维主客观契合一体的独特意境,简直就是佛家空无寂灭观念的象征境界。所以明代文论家胡应麟说,此诗是“入禅”之作,“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诗薮》内编卷六)王维在这里所创造的意境,生于象外,是一种诗境与禅境的合一体,它具有极大的暗示性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能取得这种艺术成就,不能不说是得利于他对佛学的钻研及佛教思想方式的熏陶。 王维被后人称作“诗佛”。他早年即相信佛教。 母亲崔氏持戒安禅三十余年。王维和弟弟王缙“俱奉佛,居常蔬食,不如荤血”(《旧唐书·王维传》)。 王维于31岁时,妻亡不再娶,孤居一室,屏绝尘累,“迥无子孙”(《责躬荐弟表》)。他还撰有多篇有关佛教的诗文,对佛学有较高的造诣。 在唐代的佛教流派中,王维信仰的是禅宗,而且主要是信仰南宗禅。南宗禅是佛教思想与中国本土的儒道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它的那套随缘任运的人生哲学,为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提供了最新的最完备的处世良方。 而南宗禅的某些修持方法,又和中国特色的诗歌创作有相通相似之处。宋代文论家严羽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沧浪诗话》)。 妙悟即是对禅的识见力,也可表现为对艺术的感受力。诗和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重启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 南宗禅讲“顿悟”,常使用形象的表达方式传法,特别强调直觉、暗示、感应、联想在体悟中的作用。王维参禅有得,自然对这种把握世界的方法深有体会。 他把自己对佛法的理解融汇到人生观中,把宗教情感化为诗思,创造出一种“空”、“寂”、“闲”的诗的意境。禅宗崇尚山林胜景的风格,也对王维自觉地亲近山水,发掘山水的美学价值,具有引导和启示作用。 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这样描写他的内心体验: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长啸,无人知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来相伴。大自然最了解他内心的孤独,明月的清辉带给他一种寂静的快乐。 物我合一而物我两忘,禅意与诗情水**融。《鹿柴》也是这样的: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里寂静无人,只听见深林里飘荡着断续的人声,一缕夕阳透射在密林深处的青苔上,是那样的恍惚而凄清。 这正是王维所追求的那种远离尘嚣的空寂的境界,虽然孤独,却也蕴藉。 清代王渔洋说,王维的这类小诗“字字入禅”,“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蚕尾续文》)。 也就是说,王维的这类山水诗具有禅趣、禅悦、禅味,言有尽而意无穷,传达出了禅的意蕴。自然,也就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美景的独特品味。 王维并不一定只到渺无人迹的所在去寻求禅意,他也把眼光射向茫茫大千世界,射向热闹的农家生活: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新晴野望》 一场春雨,洗涤尘垢,景象一新。农事正忙,人和景物都沐浴在清新的空气中。 “白水”二句把近景和远景组成有层次的画面,水色明亮,峰峦碧翠,光和色的对比十分和谐。表面上,我们看不出这首诗的禅意。 实际上,那场春雨多象是佛家净瓶倾下的圣水,把万物洗涤得明净空灵。只不过万物把禅境和诗境融会得太妙了,他并没有让禅理压倒诗趣。 当然,我们关注的是那种对农家生活的赞美之意,欣赏的是山水美的灵光,而不必孜孜求其禅理。 王维是一位诗歌、音乐、绘画、书法兼长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说:“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其言精辟,切中肯綮。 王维是唐代一位有成就的山水画家。他用萧疏清淡的水墨笔法作画,创水墨山水,自成一家,被后人称作山水画南宗的开山祖。 他的绘画强调写意,追求神似,表达主观情致,故“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难可以形器求也。”(沈括《梦溪笔淡》引张彦远语)所以,王维又被称为中国文人写意画之祖。 绘画能得神似,也就有了诗的情韵和意趣,即画中有诗。用这种绘画思想去凝视自然山水,发为咏叹,造境入诗,必然诗中有画的神韵。 王维在绘画、音乐、书法方面所具有的深厚艺术素养,使他在诗歌创作时,比一般诗人更能精确地、细致地感受到和捕捉到自然界美妙的景色和神奇的音响以及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并将之诉诸笔端。也更会用辞设色,注意诗歌音调的和谐。 诗中有画的意境,诗中有音乐的流畅,诗中有书法的变化。这样就无形中形成了他独有的“诗中有画”和“百啭流莺,宫商迭奏”的诗歌艺术风格。 我们在欣赏他的山水诗时,应紧紧把握这个特色。 王维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