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中庸的诗句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2.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5.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6.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7.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8.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9.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呼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2.【论语中形容中庸的三个成语】名称:同学一首别子固 作者:王安石 体裁:散文 年代:宋 出自:《王文公文集》原文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曾巩),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 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子固作《怀友》一首遗予,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后已.正之盖亦尝云尔.夫安驱徐行,轥中庸之庭,而造于其室,舍二贤人者而谁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辅而进之其可也. 噫!官有守,私有系,会合不可以常也,作《同学》一首别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