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井关的诗词亲过天井关,并留有诗词的文人骚客包括西汉的刘歆、蔡邕等;魏晋的曹操、刘琨等;唐代的李隆基、王维、李贺、李白、白居易、刘长卿、张九龄、苏頲、张说、柳宗元、韩愈、程浩、徐范等;宋代的司马光、徐范、李若水、苏舜钦等;金代的李俊民、郝经、元好问等;明代的 王国光、贝琼、王世贞、李梦阳、于谦、李攀龙、吴骃、刘龙、谢肃等;清代的赵执信、陈廷敬、朱樟等,共留下诗文、碑碣数百首(篇)。 其中,描写战争题材的:唐代李贺的《长平箭头歌》等。 描 写自然风光的有李隆基的《早登太行山中言志》;宋代徐范的《过太行山》《上太行》;明代刘龙则的《星轺驿和于少保韵》;韩愈的《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 两章歌以和之》;于谦的《到泽州》《上太行》《秋日经太行》《山行》《登星轺驿楼》;吴骃的《登星轺驿楼》;董其昌的《孟门行》;赵执信的《太行绝巅望黄 河歌》;明代刘龙的《星轺驿和于少保韵》等。 描写山高路险的:唐代李白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唐代白居易的《初入太行路》;金代李俊民的《过星轺驿》;宋若水的《太行道中》;苏舜钦的《太行道》;刘长卿的《太行苦热行》;李锡龄《天井关》;元好问的《羊肠阪》;明代王国光的《上太行》。 描写抒情感怀的:西汉刘歆的《遂初赋》;傅淑训的《重过太行》;陈廷敬的《太行四首》;刘琨的《扶风歌》;王维《偶然作六首之一》;李白《北上行》;李贺的《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司马光的《送仲更归泽州》;于谦的《夏日过太行》、《登太行思亲》;陈廷敬《太行四首》等。 描写旅途艰辛的:曹操的《苦寒行》。 描写事情发展的:唐代程浩的《天井关夫子庙堂记》;元徐亮的《宣圣庙新增本息记》;元白处善《重修夫子回辙庙记》;明陈棐《先师孔子回车庙解》;清孔衍珻《回车庙碑记》;姚学瑛《移建天井关孔子庙记》,蒋琦龄《增修太行碗子城记》等。这些诗词歌赋从一个侧面为我们展现了早已埋入历史烟尘中的太行往日风华,描述了太行道承载上千年的民族兴衰。 [西汉] 刘歆《遂初赋》 驰太行之严防兮,入天井之乔关。历冈岑以升降兮,马龙腾以超摅。 无双驷以优游兮,济黎侯之旧居。心涤荡以慕远兮,回高都而北征。 [东汉末年] 曹操《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盛唐] 李隆基《基早登太行山中言志》 清跸度河阳,凝笳上太行。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白雾埋阴壑,丹霞助晓光。涧泉含宿冻,山木带余霜。 野老茅为屋,樵人薜作裳。宣风问耆艾,敦俗劝耕桑。 凉德惭先哲,徽猷慕昔皇。不因今展义,何以冒垂堂。 [金]元好问《天井关》 石磴盘盘积如铁,牛领成创马蹄穴 。老天与世不相关,玄圣栖栖此回辙。 二十年前走大梁,当时尘土困名场。山头千尺枯松树,又见单车下太行。 自笑道涂头白了,依然直北有羊肠。 [明]于谦《登星轺驿楼》 驿楼高架与云齐,晓日登临思不迷。卷幕全无三伏暑,凭栏转觉众山低。 闲花故向吟边落,野鸟偏于静处鸣。 十六年来成一梦,后人谁为继新题。 二、有关五言诗·井的故事关于**的这首诗的具体的解释如下: 一、原诗如下: 五言诗·井 诗人:** 朝代:近代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二、【注释】 ①天井:四周或三面房屋和围墙中间的空地。其形如井而露天,故以之为名。 ②囿:拘泥,局限。《庄子·徐无鬼》:“皆囿于物者也。” 三、【译文】 四四方方的一个天井,周围全是高墙。水清澈可见卵石,水鱼儿被困在中央。 如只喝井中水,就会永远长不长。 四、相关的故事以及赏析: 此诗曾见于《韶山导游》《**轶事》等书,又见于香港刘济昆所编《**诗词全集》及胡忆肖等编著的《**诗词白话全译》。 《**大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版﹚录载此诗,诗题为《赞井》。这是目前所见**写的最早的一首诗,作于1906年(13岁)。 据肖三所著《**同志的青少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动》一书中说,**8岁开始上学,先在离家很近的南岸私塾,两年后转入桥 头湾、井湾里等地私塾,直到13岁才离开。此诗作于1906年,**当时也刚好13岁,正在韶山井湾里私塾读书。 有一次,老师毛宇居外出,临走前规定学生必须在室内背书,不准走出私塾房间。老师前脚一走,**后脚就跨出了门。 他背 着书包爬到屋后山上去了。他一边背书,一边摘毛栗子,书背熟了,毛栗子也摘了一书包。 回到私塾,给每个同学送上几粒毛栗子,也 孝敬已回来的先生一份。毛宇居却不领情,责问道:“谁叫你四处乱跑?”**回答说:“闷在屋内头昏脑胀,死记硬背也是空的。” 毛宇居听了十分恼火。**就说:“那我就背书给你听好了。 ”毛宇居知道背书难不倒这个学生,心生一计,来到院子中央,指着 天井道:“我要你赞井!”**沿着天井转了两圈,便口占一首《五古》间接地批评了毛宇居老师,从而也批评了这压制学生的教育 方法。 诗人从小就认识了这种封闭式教育的危害性,指出正在成长的“小鱼”(小鱼喻指小学生们,正处于长身体,长见识的好时光) 被困在四面都是高墙的天井里,如此这般下去,就永远也不会真正长大,心灵也不会真正成熟。 诗人在少年时代所确立的教育思想在后来他所进行的大胆的教育改革中更为突出地表现了出来。比如诗人提出学生应该除学习外, 还要学工、学农、学军、学生们应该走出去,到广阔天地去,去与工农兵相结合,去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及科学试验相结合。 总而言 之,诗人一直反对经院式教育,反对填鸭式教育,强调教育的生动性、实用性、实践性及革命性。 三、古诗中的天井关又称什么关天井关,又称为太行关,位于今山西晋城南太行山顶。 由于在关南有三 处天井泉而得名。 天井关形势险峻,是太行山南北要冲。 清代名相陈廷敬有诗称赞:“天 井关门跨碧空,太行开辟想神功。遥连绝塞羊肠尽,下视中原虎踞雄。 嵩岳诸 峰元拱北,河源万里远随东。 驿楼斜日凭轩意,回首萧萧落木风。” 详尽地描 述了太行山的雄奇险峻,突出了天井关南控中原、北扼上党的重要战略位置。 最初设立天井关的时间应是西汉时期,在历史上天井关曾多次更改名 称。 唐时称太行关,宋时改称雄定关,元末时又叫平阳关。 天井关一带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在此曾发生过多次战争。 战国时候,为争夺上党地区秦国与韩、魏两国曾多次在此地激战。西汉阳朔三 年(前22年),爆发天灾,很多灾民聚集在这里。 为了防止饥民聚众闹事, 汉成帝刘骜下诏,禁止流民在天井关附近久留。东汉建武元年(25年),更 始帝手下大将李轶镇守洛阳,冯异从河南武陟县出兵时,招降了李轶,冯异攻 克了天井关,夺取了上党的两座城池,又接连南下河南夺得十三个县,俘虏更 始帝等十余万人。 后来天井关被更始帝部将田邑所占领,汉光武帝刘秀虽经浴 血奋战但始终未能占领,直到更始帝灭亡后,天井关守将田邑方投降献关。 唐朝为了控制太行山以东的广大地区,护卫东都洛阳,专门在天井关设 置了泽州和潞州节度使。 唐会昌三年(843年),刘稹占领泽州和潞州两镇发 动叛乱。 朝廷派统帅王宰前去征讨,才把天井关攻下。 五代时,后梁开平二年 (908年),晋王李存勖攻打潞州,后梁守将牛存节从天井关发兵,击退了围 城的晋军。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上党地区通往中原的门户,主要由羊肠坂和碗子城组 成。 从中原北上太行,只有经过碗子城后,沿一条不足3米宽的羊肠小道,历 经千难万阻才能到达天井关,最终进人到上党地区。 羊肠坂小道蜿蜒曲折,全 线穿梭于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之间。 所经之处,峭壁鸿沟,峻险异常,瀑布悬 流,道路非常难行,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白居易曾行走于古羊肠坂小道,因道路艰险行走困难,他写下了《初人 太行路》:“天冷日不光,太行峰苍莽。 尝闻此中险,今我方独往。马蹄冻且 滑,羊肠不可上。 若比世路难,犹自平于掌。” 唐诗中提及“天井关”的有许浑《晓发天井关寄李师晦》:“山在水滔 滔,流年欲二毛。 湘潭归梦远,燕赵客程 劳。”韦庄《天井关》:“太行山上云深 处,谁向云中筑女墙?短绠讵能垂玉瓮, 缭垣何用学金汤。 ” 。 四、和姣有关的诗词雪毫州 曾巩 欲下苍凉日,全低黯霮天。 飘飖投夜急,琐碎得风儇。 秽壤弥缝遍,枯荄点缀妍。 繁英飞面旋,艳舞起翩跹。 已压穿林竹,还冰落涧泉。 抵?t轻自肆,乘隙巧争先。 壅隔书邮断,侵凌客履穿。 恐倾贫巷屋,觉重溯溪船。 ??有颜空姣,洵无质可镌。 包藏兼海岳,蒙蔽匝坤乾。 枚叟招何晚,袁安卧正坚。 会须逢见?,万里豁晴川。 《感遇诗三十八首》 陈子昂 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 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乃属放?翁。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市人矜巧智,于道若童蒙。倾夺相夸侈,不知身所终。 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然遗天地,乘化入无穷。 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 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沉冥。 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昆仑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茫茫吾何思,林卧观无始。 众芳委时晦,?鴂鸣悲耳。鸿荒古已颓,谁识巢居子。 吾观昆仑化,日月沦洞冥。精魄相交会,天壤以罗生。 仲尼推太极,老聃贵窈冥。 西方金仙子,崇义乃无明。 空色皆寂灭,缘业定何成。名教信纷藉,死生俱未停。 圣人秘元命,惧世乱其真。如何嵩公辈,诙谲误时人。 先天诚为美,阶乱祸谁因。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 赤精既迷汉,子年何救秦。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 深居观元化,悱然争朵颐。 谗说相啖食,利害纷口疑口疑。 便便夸毗子,荣耀更相持。务光让天下,商贾竞刀锥。 已矣行采芝,万世同一时。知 吾爱鬼谷子,青溪无垢氛。 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 七雄方龙斗,天下久无君。 浮荣不足贵,遵养晦时文。 舒可弥宇宙,卷之不盈分。 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呦呦南山鹿,罹罟以媒和。 招摇青桂树,幽蠹亦成科。 世情甘近习,荣耀纷如何。 怨憎未相复,亲爱生祸罗。 瑶台倾巧笑,玉杯殒双蛾。 谁见枯城蘖,青青成斧柯。 林居病时久,水木澹孤清。 闲卧观物化,悠悠念无生。 青春始萌达,朱火已满盈。 徂落方自此,感叹何时平。 临岐泣世道,天命良悠悠。 昔日殷王子,玉马遂朝周。 宝鼎沦伊谷,瑶台成古丘。 西山伤遗老,东陵有故侯。 贵人难得意,赏爱在须臾。 莫以心如玉,探他明月珠。 昔称夭桃子,今为舂市徒。 鸱鸮悲东国,麋鹿泣姑苏。 谁见鸱夷子,扁舟去五湖。 圣人去已久,公道缅良难。蚩蚩夸毗子,尧禹以为谩。 骄荣贵工巧,势利迭相干。燕王尊乐毅,分国愿同欢。 鲁连让齐爵,遗组去邯郸。伊人信往矣,感激为谁叹。 幽居观天运,悠悠念群生。终古代兴没,豪圣莫能争。 三季沦周赧,七雄灭秦嬴。复闻赤精子,提剑入咸京。 炎光既无象,晋虏复纵横。尧禹道已昧,昏虐势方行。 岂无当世雄,天道与胡兵。咄咄安可言,时醉而未醒。 仲尼溺东鲁,伯阳遁西溟。大运自古来,旅人胡叹哉。 逶迤势已久,骨鲠道斯穷。岂无感激者,时俗颓此风。 灌园何其鄙,皎皎於陵中。世道不相容,嗟嗟张长公。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玄天幽且默,群议曷嗤嗤。 圣人教犹在,世运久陵夷。 一绳将何系,忧醉不能持。 去去行采芝,勿为尘所欺。 蜻蛉游天地,与世本无患。 飞飞未能止,黄雀来相干。 穰侯富秦宠,金石比**。 出入咸阳里,诸侯莫敢言。 宁知山东客,激怒秦王肝。 布衣取丞相,千载为辛酸。 微霜知岁晏,斧柯始青青。 况乃金天夕,浩露沾群英。 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 云海方荡??,孤鳞安得宁。 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林。 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 杀身炎州里,委羽玉堂阴。 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 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 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 挈瓶者谁子,姣服当青春。 三五明月满,盈盈不自珍。 高堂委金玉,微缕悬千钧。 如何负公鼎,被夺笑时人。 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 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 瑶台有青鸟,远食玉山禾。 昆仑见玄凤,岂复虞云罗。 荒哉穆天子,好与白云期。 宫女多怨旷,层城闭蛾眉。 日耽瑶池乐,岂伤桃李时。 青苔空萎绝,白发生罗帷。 朝发宜都渚,浩然思故乡。 故乡不可见,路隔巫山阳。 巫山彩云没,高丘正微茫。 伫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 岂兹越乡感,忆昔楚襄王。 朝云无处所,荆国亦沦亡。 昔日章华宴,荆王乐荒淫。 霓旌翠羽盖,射兕云梦林。 ?A来高唐观,怅望云阳岑。 雄图今何在,黄雀空哀吟。 丁亥岁云暮,西山事甲兵。 赢粮匝邛道,荷戟争羌城。 严冬阴风劲,穷岫泄云生。 昏?宋拗缫梗鹣聪嗑ء? 拳跼竞万仞,崩危走九冥。籍籍峰壑里,哀哀冰雪行。 圣人御宇宙,闻道泰阶平。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 可怜瑶台树,灼。 五、求与风有关的诗句谢谢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舟》)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杜牧《赠别》)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李白《清平调》)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杨万里《兰花》)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 (杨万里《腊前月季》)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袁枚《春风》) 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风。 蒋锡震《梅花》 连夜深山雨,春风应未多。 (恽格《晓起》 紫恨红愁千万种,春风吹入此中来。(沈固《折花仕女》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于谦《除夜宿太原寒甚》) 相看莫厌秋情薄,若在春风怨更多。(徐贲《雨后慰池上芙蓉》) 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 (方岳《春思》) 春风虽自好,春物太昌昌。(李商隐《春风》)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李白《春思》) 春风何处好,别殿饶芳草。(温庭筠《嘲春风》)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白居易《春秋》) 总向高楼吹舞袖,秋风还不及春风。 (王建《未央风》) 惟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杨巨源《和练袖才杨柳》) 春风知别苦,不谴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宋 王禹称)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 六、关于四合院的诗句1、李宣章《四合院》 一片片土瓦, 为远古牵线。 将淳朴凝聚, 睦邻亲情融合。 欢声笑语, 在老屋檐缠绵。 虽然低矮, 难同现代比肩。 但温暖而清新的, 泥土气息, 能将人心拉近, 远离孤独, 美梦常留心间。 2、戚秦《四合院》 清风杨柳芊,院庭四合间。房脊琉璃苫,天井座中间。民风格律远,还古续今观。屋里清香漫,茶盏对八仙。 3、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译文: 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谁见到幽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飘渺的身影。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扩展资料: 正式的四合院,一户一宅,平面格局可大可小。房屋主人可以根据土地面积的大小、家中人数的多少来建造,小到可以只有一进,大可以到三进或四进,还可以建成两个四合院宽的带跨院的。小者,房间为13间;一院或二院者,房间为25间到40间。 厢房的后墙为院墙,拐角处再砌砖墙。大四合院从外边用墙包围,墙壁高大,不开窗户,以显示其隐秘性。从制式上来说,许多王府和寺庙也是按照四合院的布局进行设计和建造的。 最小的一进院,进了街门直接就是院子,以中轴线贯穿,房屋都是单层,由倒座房、正房、厢房围成院落,其中北房为正房,东西两个方向的房屋为厢房,南房门向北开,故称为“倒座房”。四合院中植花果树木,以供观赏。 两进四合院分为前院和后院,后院又叫作内宅。前院由门楼、倒座房组成,连接前后院的一般为垂花门,一些相对朴素的住宅则用月亮门,后院由东西厢房、正房、游廊组成。也有的两进四合院,例如北京茅盾故居,并没有垂花门隔出前院,而是在正房后加后院,建专供女眷居住的后罩房。 完整的四合院为三进院落,第一进院是垂花门之前由倒座房所居的窄院,第二进院是厢房、正房、游廊组成,正房和厢房旁还可加耳房,第三进院为正房后的后罩房,在正房东侧耳房开一道门,连通第二和第三进院。 在整个院落中,老人住北房(上房),中间为大客厅(中堂间),长子住东厢,次子住西厢,佣人住倒座房,女儿住后院,互不影响。这其中也有反映“男外女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影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合院 七、和耧有关的诗句有那些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射。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望黄鹤楼》 李白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处为:搴手换足】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岳阳楼晚望》 唐 崔珏 乾坤千里水云间,钓艇如萍去复还。 楼上北风斜卷席,湖中西日倒衔山。 怀沙有恨骚人往,鼓瑟无声帝子闲。 何事黄昏尚凝睇,数行烟树接荆蛮。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者,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八、与弱冠有关的诗词唐代诗人 刘禹锡的诗--《重答柳柳州》弱冠同怀长者忧,临岐回想尽悠悠。 耦耕若便遗身老,黄发相看万事休。《咏史》年代: 魏晋 作者: 左思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送李大夫赴广州》年代: 唐 作者: 钱起一贤间气生,麟趾凤凰羽。 何意人之望,未为王者辅。出镇忽推才,盛哉文且武。 南越寄维城,雄雄拥甲兵。鼓门通幕府,天井入军营。 厥俗多豪侈,古来难致礼。唯君饮冰心,可酌贪泉水。 忠臣感圣君,徇义不邀勋。龙镜逃山魅,霜风破嶂雪。 征途凡几转,魏阙如在眼。向郡海潮迎,指乡关树远。 按节化瓯闽,下车佳政新。应令尉陀俗,还作上皇人。 支离交俊哲,弱冠至华发。昔许霄汉期,今嗟鹏鷃别。 图南不可御,惆怅守薄暮。《马秀才草书歌》年代: 唐 作者: 权德舆伯英草圣称绝伦,后来学者无其人。 白眉年少未弱冠,落纸纷纷运纤腕。初闻之子十岁馀,当时时辈皆不如。 犹轻昔日墨池学,未许前贤团扇书。艳彩芳姿相点缀,水映荷花风转蕙。 三春并向指下生,万象争分笔端势。有时当暑如清秋,满堂风雨寒飕飕。 乍疑崩崖瀑水落,又见古木饥鼯愁。变化纵横出新意,眼看一字千金贵。 忆昔谢安问献之,时人虽见那得知。《满庭芳·梅拆数枝》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梅拆数枝,蓂舒四荚,二阳始觉来临。 五云呈瑞,渤海复生申。信道当年庆诞,人推天上石麒麟。 果然是,名驰雁塔,弱冠绿袍新。鸾栖,虽小试,仕途发轫,现宰官身。 信倚需一札,飞下天庭。自是调羹大手,环召也、快展经纶。 称觞处,彩堂具庆,芳桂对萱椿。《沁园春·弱冠离家》年代: 元 作者: 许有壬弱冠离家,浪走人间,馀三十年。 柰救时才短,虚尘政府,读书功少,深负经筵。风月西清,冰霜柏署,一岁中间漫几迁。 君恩重,便不教覆*,直许归田。丰碑高表洹阡。 又飞上吴头万里船。把家传图史,拂除尘蠹,旧栽松竹,收贮云烟。 大别嵯峨,鹄逢缥缈,尽在先生几案前。闲人事,但登楼小酌,闭户高眠。 《拟行路难》年代: 南北朝 作者: 鲍照诸君莫叹贫。富贵不由人。 丈夫四十强而仕。余当二十弱冠辰。 莫言草木委冬雪。会应苏息遇阳春。 对酒叙长篇。穷途运命委皇天。 但愿樽中九酝满。莫惜床头百个钱。 直得优游卒一岁。何劳辛苦事百年。 1、弱冠弄柔翰魏晋左思 只查询左思的结果 《咏史》2、弱冠燕赵来唐李白 只查询李白的结果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3、弱冠相知早唐沈佺期 只查询沈佺期的结果 《饯高唐州询》4、弱冠偶良晨唐储光羲 只查询储光羲的结果 《秦中初霁献给事二首》5、弱冠遭世难唐韦应物 只查询韦应物的结果 《京师叛乱寄诸弟》6、差池弱冠年唐杜甫 只查询杜甫的结果 《哭韦大夫之晋》7、弱冠至华发唐钱起 只查询钱起的结果 《送李大夫赴广州》8、弱冠被华缨唐卢纶 只查询卢纶的结果 《纶与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苗员外发崔补阙峒》9、弱冠駸駸暮齿宋刘辰翁 只查询刘辰翁的结果 《念奴娇·先生自寿》10、年弱冠宋无名氏 只查询无名氏的结果 《江神子/江城子》11、弱冠绿袍新宋无名氏 只查询无名氏的结果 《满庭芳·梅拆数枝》12、弱冠无所就唐权德舆 只查询权德舆的结果 《寓兴》13、白眉年少未弱冠唐权德舆 只查询权德舆的结果 《马秀才草书歌》14、弱冠游咸京唐刘禹锡 只查询刘禹锡的结果 《谒柱山会禅师》15、弱冠游灵台唐孟郊 只查询孟郊的结果 《送黄构擢第后归江南》16、年过弱冠风尘里唐刘得仁 只查询刘得仁的结果 《山中寻道人不遇》17、年逾弱冠即为老唐韩偓 只查询韩偓的结果 《惜春》18、弱冠离家元许有壬 只查询许有壬的结果 《沁园春·弱冠离家》19、只今年逾弱冠元凌云翰 只查询凌云翰的结果 《木阑花慢 寿侄云达时七下四日也》20、只今年逾弱冠元凌云翰 只查询凌云翰的结果 《木阑花慢 寿侄云达时七下四日也》21、弱冠逢世阻魏晋陶渊明 只查询陶渊明的结果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22、弱冠参戎魏晋曹摅 只查询曹摅的结果 《赠欧阳建》23、弱冠休风魏晋陆云 只查询陆云的结果 《赠顾骠骑诗 有皇》24、弱冠慷慨魏晋陆云 只查询陆云的结果 《答兄平原诗》25、余当二十弱冠辰南北朝鲍照 只查询鲍照的结果 《拟行路难》26、弱冠参多士南北朝鲍照 只查询鲍照的结果 《拟古诗》27、弱冠慕前踪南北朝沈约 只查询沈约的结果 《怀旧诗 伤王融》28、弱冠阙师友南北朝萧衍。 九、与“夜月”有关的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太多太多了! 咏月最绮丽当属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首乐府诗在古文学中评价很高,全诗共13个月字,被誉为描写月亮的化腐朽为神奇之作。全篇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诗中写游子思妇之情也处处用月色来烘托,月光触处生辉,给全诗笼罩上一层空明而迷幻的色调,创造出一个美丽幽邃澄清渺远的迷人意境。如:江海潮生,月随潮生,水光月色,交相辉映,万里春江一片空明境界,壮丽雄伟,令人神往。“月照”“空里”两句用两个喻象表现月光的皎洁、明亮、柔和、细腻十分贴切,“汀上”句通过白沙的看不见来表现月色的洁白尤为奇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