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柳州的罗池祈碑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立碑。碑文是韩愈《柳州罗池庙碑·享神诗》,苏轼的行书。用碑文开头“荔子”为名,以一碑而集"韩诗苏书柳事”,有"三绝碑”的称誉。《享神诗》是仿屈原《九歌》形式的祭歌。描述神奇瑰丽。欧阳修、沈括对文中奇特句式的不同见解,历来为辞章家所乐道。 荔子丹兮蕉黄,杂肴兮进侯之堂。侯之船兮两旗,度中流兮风泊之。待侯不来兮不知我悲。侯乘驹兮入庙,慰我民兮不嚬以笑。鹅之山兮柳之水,桂树团团兮白石齿齿。侯朝出游兮暮来归,春与猿吟兮秋与鹤飞。北方之人兮谓侯是非。千秋万岁兮侯无我违。愿侯福我兮寿我,驱厉鬼兮山之左;下无苦湿兮高无干,粇稌充羡兮蛇蛟结蟠。我民报事兮无怠其始,自今兮钦于世世。 翻译为:红丹丹的荔枝鲜艳啊黄澄澄的芭蕉飘香,捧举果木与肴蔬啊进献于柳侯祠堂。迎接神灵 的船舶啊旗幡飘扬,溯游于中流之上啊停荡泊在风涛中央,久候贤太守不来啊难道不知吾民悲 伤?神明贤良的柳侯啊果然未令我民失望,披素衣乘白马啊飘然降临于庙堂;笑容抚慰我民啊 丝毫没有颦蹙之相。鹅山之麓啊柳水之滨,桂树团团如盖啊白石啮啮(齿,借为啮。侵蚀貌。 )似寝。愿吾侯朝出游观啊暮夜来归;春天与猿猱一起吟啸啊秋天与白鹤同飞。堪笑那些北方 士人啊竟然对柳侯指论是非,孰知千秋万岁啊柳侯与我民心无违。福佑我以衣食啊赐我长寿而 文明,驱逐厉鬼于高山之外啊革除敝俗与愚蒙;使处下之田不再苦湿啊使处高者无虞干旱,让 五谷充盈仓廪啊让蛟蛇从此沉潜。我民勤谨前来报事啊矢志不懈一如初始,对柳侯的仰慕钦敬 啊自今以迄于生生世世。(后一句或译为:我民前来报事啊矢志不懈一如从前,对柳侯的仰慕钦敬啊生生世世以迄于永远。) 2.谁有颜勤礼碑的古诗字帖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楷书,碑文一通。175*90*22厘米。碑四面环 刻,存书三面。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左侧5行,行37字。 右侧上半宋人 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现存西安 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 此碑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颜勤礼乃颜真 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 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见 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元明时被埋入土中, 至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 据宋伯鲁 1923年的题跋称:此碑1922年10月曾由何梦庚得之于西安旧藩廨库堂后土中,时碑 虽已中断,但上下都完好,惟其铭文并立石年月,因宋时作基址而磨灭。初出土拓 本,“长老之口故”之“故”字,当断处有断线纹,但不损笔画。其后“故”字下泐。首行“碑”字右竖笔未损。 3.李白的古诗乙英碑字体蜀道难 作者: 李白 噫吁戏,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虺,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小题1:作者运用六个关于“泪”的典故来写泪。分别写了失宠之泪,别离之泪,伤逝之泪,怀德之泪,身隐异域之泪,英雄末路之泪。 小题2:“未抵”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末两句的意思是:清晨,我来到灞桥边询问不舍昼夜流逝的河水,才知道一切人间伤心事,哪里比得上贫寒之士忍辱饮恨、陪送贵人的痛苦啊!诗到此,令人豁然开朗,原来诗的构思异常新奇独特:前面六句,都是铺垫衬托,最后一联,才是本诗主旨。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的手法的题目,没有直接写“泪”,但引用典故写“类”,实际是考核典故的作用,答题时答出典故表达的情感即可。 小题2: 试题分析:只是一道炼字的题目,炼字可以从炼意、炼境、炼手法、炼结构四个方面考虑,一般的情况都有炼意,景物描写一般都有炼境,此题是诗歌的结尾应从炼结构和炼意的角度考虑,结尾应是卒章显志的手法,从结构上分析,前面都是铺垫,最后一句点明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