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诗句“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船与我俱东”中,“云与我俱东”所选(⊙v⊙)嗯太阳嘛,有点说不过去,因为太阳也是运动的,而且广度完全不同.但问题是,堤岸应该是可以的.1、船与我相对静止,云与我具东,说明运动向东,所以,相对堤岸来说,和相对地面一样,因为堤岸和地面相对静止,所以,毋庸置疑,B和C都是可以的.物理里边的选择题一般没规定是单还是多选,所以,本题可选B和C. 我就是按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理解的只要C对,B一定对!现在读到大学物理了,这个问题还是请相信我,更是相信你自己.我从来就不认为书上的一定对,尤其是今天鱼龙混杂的参考书.。 2.关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古诗词绝句 傅翕 空手把锄头, 步行骑水牛. 牛从桥上过, 桥流水不流. 傅翕是梁武帝时代的高僧,号称傅大士.这首绝句是他的偶作.诗中借农人骑牛过桥之景,用俗世生活与自然现象的散淡悠闲与流畅和谐,表达了僧人对世俗的超脱与内心的空灵恬淡,诗中的“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两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讲,“牛从桥上过”时若以桥下的水流作为参考系,自会“桥流水不流”.诗人以自然现象的相对性,揭示了世事的相对性. 之二: 望天门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群峰夹岸,舟行江中,看似山动船不动,两岸青山由远及近而来,这并非错觉.以江中的行舟作为为参考系,自然是两岸青山“相对出”,诗人以滔滔江水与随水漂流的“孤帆”为背景,把静止的青山变成了动态的生命,它们从远处走来,又从船旁徐徐向后退去,似乎忙于列队迎候客人. 之三: 浣溪沙 五两竿头风欲平, 张帆举棹觉船轻. 柔橹不施停却棹, 是船行. 满眼风光多闪烁, 看山恰似走来迎. 仔细看山山不动, 是船行. (摘自唐人写本《敦煌曲子词》) 和李白的《望天门》一样,词中描写的也是青山夹江,舟行江上的景象.上阕中的“是船行”是以青山为参考系的结果,下阕中的“看山恰似走来迎”则是以流逝的江水或行舟为参考系的结果.“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则是参考系变化所带来的运动的变化. 之四: 襄邑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在乱花芳菲的季节,诗人惬意的卧在舟中,透过斑斑榆阴,看天上云卷云舒,想人生宠辱不惊.由于我向东,云亦向东,两者相对大地的速度相同,诗人的目光瞥过船舷,自是以船为参考系,才有“卧看满天云不动”的感觉.当诗人望云略生倦意,行赏百里榆堤时,醒悟“我看满天云不动,原是”不知云与我俱东”.就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