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汉》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江汉唐·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江汉:指长江和汉水。此诗为杜甫在历三年(768)秋漂泊于江陵时所作。江陵属于江汉流域地区,故取以为题。/ 思归客、腐儒:均作者自谓。腐儒:迂腐无用的儒生(读书人)。/乾坤:天地。/ 远:遥远,远浮。/ 永夜:长夜。/ 孤:孤独,孤悬。“片云”二句,言自己与片云同在远天,与孤月共度长夜,处境寂寞凄凉。/ 落日:日薄西山的意思,这里比喻自己已近暮年。/ 苏:复苏。此有康复意。“秋风”一句,化用李白的“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以表现自己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思想。/ 存:收养。/ 老马:作者自比,用《韩非子·说林上》“老马识途”的故事。“古来”二句,通过说对于老马应该取其善于识途的长处,而不必要它效奔驰 这是一首咏怀诗,抒发了诗人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思。首联自叙身份,写自己漂泊流徙的窘境,思归未得、沦落天涯的辛酸。“腐儒”乃沉郁愤激语,含有“自鄙兼自卑”之意。颔联绘景,举目但见片云远飘天涯,孤月高悬夜空。诗人借片云孤月比喻自己寂寞凄凉的处境。颈联明志,自己虽至垂暮之年,身处逆境,依然雄心犹壮,面对飒飒秋风,非但无悲秋之感,反觉病身似欲康复。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何其昂扬!尾联提出希望,诗人自比为“老马”,以古人收养老马以用其善于识途之智而非用其长途驱驰之力,希望朝廷能给予自己竭智效国之机,诗人在抒发老当益壮的情怀之时,何尝没有怀才不遇的深沉怨愤呢?诗人虽怀才见弃、沦落天涯,依然孤忠仍在、壮心犹存,其老当益壮、顽强不息的精神,令人敬佩。诗中名句“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在如何对待人才问题上给人以深刻启示:人非完人,用人者应善于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作用,以促进事业的发展、进步。 诗人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此联表面上写片云孤月,实则写诗人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象孤月一样的皎洁。 “落日”比喻“暮年”,“秋风”是写实。年老的诗人飘流江汉,面对飒飒秋风,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快要好了,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拳拳之心已表露无遗。 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见“落日”( 比喻“暮年”)而雄心犹壮。临“秋风”,反觉“病欲苏”,表现出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将诗人的感情和身外景物融为一体,表明了诗人虽然远在天涯,一片忠心却象孤月一样皎洁的报国思用之情。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老当益壮,愿为国效力。4、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思归之情。 2.用跃跃欲试一词怎么造句◎ 他的内心涌动着一种不可遏制的对新生活的跃跃欲试,对更宏远目标的追求。 ◎ 所以对新纳粹的跃跃欲试尤为警惕。 ◎ 英美赛车队本月6日在自己的总部举行了盛大揭幕仪式,两位车手及几位车队高级官员的发言透露出了他们跃跃欲试的心情。 ◎ 接到杨虎城的邀请,于右任那悲凉的心际,重又升腾起跃跃欲试的火焰,他在方里一刻也呆不住了。 ◎ 那些跃跃欲试的年轻人嚷道:"对呀,我们能打垮**,也能打开舍莫山!" ◎ 她们心想这是怎么了,这样一个英俊的人儿居然还打着单身?她们中的一些人不由地兴奋起来,按照女人富于幻想的特性甚至做起了与罗同床共枕的好梦,随之便跃跃欲试,以为发现了一只可以追逐并加以捕捉的猎物。 ◎ 那时阿妈看我跃跃欲试,很是兴奋无奈的样儿,总是安抚我说,"等你长大一点,再让你试试。" ◎ 看着江**跃跃欲试的神情,王昆、李谷一回答他:"你吹不响的。" ◎ 假如现在是三十年前,在三十年前的某个春天的早晨,你就会看到几个男孩子拿着土坷垃和石块躲在这样的井座后面,小猎狗那样翘起了跃跃欲试的鼻子。 ◎ 突然想起,说,大姐,您到那儿去,干什么呀?沈若鱼跃跃欲试,想测验一把自己是否已进入角色,就说,我就是去戒毒的人啊!司机嘎的一脚踩死了刹车。 ◎ 谁愿意错过这样的机会呢?动物们都跃跃欲试。 ◎ 当时"日兵在奉,蚁屯云集,其全部为三师弱,有二万人,观其耀武扬威之情,似有跃跃欲试之心"。 ◎ 这些东西使一些人不甘寂寞,望眼欲穿,机关算尽,跃跃欲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