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北古诗词

1."北"开头的诗句

一、回答:“北”字开头的诗句如下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高适《别董大二首》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 陆游《除夜雪》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 曹操《苦寒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张耒《示禾巨秸》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白居易《村居苦寒》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李延年《李延年歌》

二、扩展知识:咏物诗

1、概念: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古人很喜欢咏物,据统计,仅《全唐诗》已存咏物诗626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

2、对象: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2.关于北字的诗句

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4、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7、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8、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唐彦谦《春草》)

9、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李端《拜新月》)

10、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11、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12、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杜甫《寄韩谏议注》)

13、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高适《燕歌行》)

14、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燕歌行》)

15、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杜甫《兵车行》)

16、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杜甫《哀江头》)

17、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杜甫《哀王孙》)

18、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19、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20、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有怀》)

3.急求带“北”字的古诗词,不要愁苦意境

奉上6000首。

/search.asp?RR=1&TT=%B1%B1&scommand=%CB%D1%CB%F7

车船 无名

北人善驾车,南人善使船。

易地而为之,船覆车也颠。

人生不相习,勉绝也徒然。

游镜泊湖 **

泛舟南北两湖头,到处青幽不用求。

水碧山青宜入画,游人欣赏愿勾留。

题武夷 戚继光

一剑横空星斗寒,甫随平北复征蛮。

他年觅得封侯印,愿学幽人住此山。

扬子江 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4.写北方的诗词

北珠怨

年代:【宋】 作者:【方回】

北方有奇蚌,产珠红晶荧。

天鹅腹中物,万仞翔冥冥。

此贪孰能致,俊鹰海东青。

钩戟为爪喙,利刀以为翎。

采之肃慎氏,扶桑隔沧溟。

无厌耶律家,苛取不暂停。

中夏得此珠,艳饰生芳馨。

辽人贸此珠,易宝衔□軿。

东夷此为恨,耻罍嗟罄瓶。

渡兵鸭绿水,犁扫黄龙庭。

夹山一以灭,河朔无锁扃。

幽燕及淮江,赤地战血腥。

徒以一珠故,百亿殃生灵。

两国失宗社,万乘栖囚囹。

旅獒戒异物,圣人存为经。

徒以一珠故,天地生虫螟。

此事有本原,獾郎柄熙宁。

力行商君法,诡勒燕然铭。

延致众奸鬼,坏败先乾廷。

焉得致渠魁,轘裂具五刑。

钟山有遗瘗,漾这江中泠。

我作北珠怨,哀歌谁忍听。

喜雨

年代:【宋】 作者:【刘过】

北方旱气与兵连,犹恐淮州亦蔓延。

数日下田新雨足,不应千里不同天。

5.北关于爱情的诗句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白居易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白头吟》卓文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五首·其四》元稹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张籍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玉楼春·春恨》晏殊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明月上高楼》曹植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卜算子·答施》 乐婉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

6.5首古诗词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

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

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

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

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

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

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

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

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无赖:百无聊赖。

穷秋:深秋。 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小轩;有窗槛的小室。

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

宋·秦观《木兰花》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衰草:枯草。画角:军中用的号角。

断:尽。谯门:城上鼓楼,用以了望敌情。

三句写孤城秋景。 宋·秦观《满庭芳》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可人:合人意。红蕖(音同“渠”):荷花。

却:开尽。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壑(音同“贺”):山谷。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

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败荷:残荷。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变秋声:江流随着夏去秋来而改变声响。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