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全宋词吴潜

1.求诗句,要包含“盈盈”或谐音的

第160卷128首〖赋得盈盈楼上女〗

书名:《全唐诗》 作者:孟浩然

夫婿久离别,青楼空望归。妆成卷帘坐,愁思懒缝衣。

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空床难独守,谁为报金徽。

卷370.【卜算子】

书名:《全宋词》 作者:吴潜

苕霅水能清,更有人如水。秋水横边簇远山,相对盈盈里。

溪上有鸳鸯,艇子频惊起。何似收归碧玉池,长在阑干底。

卷412.【虞美人】

书名:《全宋词》 作者:利登

当时养士知何许。总把降幡去。汉家王气塞乾坤。一树盈盈、不为汉家春。

(下缺)

卷429.【捣练子】(晓起)

书名:《全宋词》 作者:陈著

花影乱,晓窗明。莺弄春笙柳外声。和梦卷帘飞絮入,牡丹无语正盈盈。

卷451.【长相思】

书名:《全宋词》 作者:谭宣子

净亭亭。步盈盈。蝉影明绡傅体轻。水边无限情。

翠尊倾。翠鬟倾。归去如何睡得成。西风吹酒醒。

卷580.【长相思】

书名:《全宋词》 作者:无名氏

绣停针。泪盈盈。断肠梁燕语声频。

卷068.【虞美人】

书名:《全宋词》 作者:仲殊

一番雨过年芳浅。袅袅心情懒。章台人过马嘶声。小眉不展恨盈盈。怨清明。

烟柔露软湖东岸。恼乱春风惯。一声莺是故园莺。及至如今□闻处、又多情。

太多了自己去看吧

2.南宋的诗人有哪些

找了一下,大概有名的有这么多 1、陆游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

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

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2、曾几 中国南宋诗人。

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赣州(今属江西)人,徙居河南洛阳。

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

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

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

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

《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3、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今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

4、范成大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郡治在今江苏吴县)人。

南宋诗人。 5、尤袤 字廷之,小字季长,号遂初居士,晚年号乐溪、木石老逸民,宋靖康二年(1127)二月十四日生于无锡一个书香门第中。

尤袤自小受家学熏陶,5岁能为诗句,10岁有神童之称。 6、叶绍翁 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人氏(1200年前后在世)。

原姓李,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 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其《游园不值》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脍灸人口,成千古绝唱。

7、赵必橡(1245——1294),宋宗室,濮安懿王之后。祖父赵汝拾,任广东盐干,遂家于莞城,栅口(今莞城三中附近)。

宋咸淳元年(1265),赵必橡与父赵崇同榜进士。在广东,自科举以来,父子同榜进士的仅此一次。

赵必橡词集名《覆瓿集》,常见者为诗雪轩校刊《粤十三家集》本,共四卷。卷一律诗,卷二古风、长短句,卷三启札,卷四文类,卷末附名公祭文、名公挽诗。

8、陈纪(1254~1315),莞城亭头(今莞城宾馆停车场)人。父陈益新,宋末哲学家。

兄陈庚,第一部《宝安志》即《东莞县志》编撰者。陈纪于咸淳九年(1273)考中举人。

陈纪工诗善词,诗集有《越吟斐稿》(已佚)。杨宝霖先生历年搜求,得二十六首,词集有《秋江欸乃》。

; 永嘉四灵 9、徐玑(1162~1214) 字文渊,一字致中,号灵渊,永嘉人,有《二薇亭诗集》。 10、徐照(?~1211) 字道晖,一字灵晖,号山民,永嘉人,有《芳兰轩集》。

11、翁卷(生卒年不详) 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人,有《苇碧轩集》。 12、赵师秀(1170~1220) 字紫芝,号灵秀,永嘉人,有《清苑斋集》。

13、叶适 (1150~1223) 南宋哲学家、文学家。字正则,号水心。

瑞安(今浙江温州)人。淳熙五年(1178)进士。

历仕于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官至权工部侍郎、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他力主抗金,反对和议。

南宋大臣韩侂胄伐金失败,叶适以宝谟阁待制主持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因军政措置得宜,曾屡挫敌军锋锐。金兵退,他被进用为宝文阁待制,兼江淮制置使,曾上堡坞之议,实行屯田,均有利于巩固边防。

后因依附韩侂胄被弹劾夺职。卒谥忠定。

; 江湖派 14、姜夔 15、刘克庄 (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

莆田(今属福建)人。 16、戴复古 南宋著名的江湖派诗人。

字式之。尝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汉族。

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其诗词格调高朗,诗笔俊爽,清健轻捷,工整自然。 17、刘过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

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刘过也工于诗,古体、律诗兼备。

诗多悲壮之调。如《夜思中原》“独有孤臣挥血泪,更无奇杰叫天阊”,《登多景楼》“北固怀人频对洒,中原在望莫登楼”。

也有的诗写山水景物,清新秀美。 18、刘辰翁 19、文天祥(1236~1283) 字履善,一字宋瑞,自号文山,吉水人,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吟啸集》 20、李清照 21、周密 (1232-1298), 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

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

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

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

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22、曾原一 字子实,宁都梅江镇人,是南宋较有影响的诗人。

一生诗著颇丰,有《苍山诗集》、《选诗衍义》等问世 23、谢枋得 (1226—1289) 字君直,号叠山,弋阳人。南宋诗人。

进士。

3.文学材料有什么分类

先秦文学 * 神话:女娲神话,伏羲神话,黄帝神话,帝俊神话,羿神话,夸父神话,嫦娥神话等。

* 先秦诗歌 ** 《诗经》:《国风》,《雅》,《颂》等。 ** 文体 *** 四言诗:《诗经》研究,《诗序》,《毛诗故训传》,《毛诗传笺》,《诗谱》,《毛诗正义》,《诗总闻》,众诗集传》,《诗缉》,《诗经.通论》,《毛诗后笺》,《毛诗传笺通释》,《诗毛氏传疏》,《诗古微》,《诗经原始》,《诗三家义集疏》,《诗经通解》等。

*** 古谣谚 *** 逸诗 *** 楚辞 **** 辞赋家:屈原,宋玉等。 **** 作品:《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九辩》,《招魂》,《大招》等。

**** 文体:骚体,赋等。 *** 《楚辞》研究:《楚辞章句》,《楚辞音》残卷,《楚辞补注》,《楚辞集注》,《楚辞通释》,《楚辞灯》,《山带阁注楚辞》,《屈原赋注》,《屈骚指掌》,《屈子章句》,《屈赋微》等。

* 先秦散文: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周易》,《尚书》,《春秋》,《左传》,《国语》,《论语》,《孙子》,《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商君书》,《韩非子》,《晏子春秋》,《吕氏春秋》,《战国策》,《穆天子传》,《礼记》,《列子》等。 * 先秦寓言 * 先秦文学理论批评 ◆ 秦汉文学 * 汉代诗歌 * 两汉乐府 ** 诗人:韦孟,梁鸿,张衡,马融,孔融,秦嘉、徐淑,郦炎等。

** 作品:《古诗十九首》,苏李诗,《孔雀东南飞》等。 ** 文体:楚歌,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等。

* 汉赋 ** 辞赋家:贾谊,枚乘,淮南小山,司马相如,东方朔,王褒,扬雄,冯衍,班固,班昭,傅毅,张衡,王延寿,蔡邕,赵壹,祢衡等。 ** 文体:古赋 * 秦汉散文 ** 散文家:李斯,陆贾,贾谊,晁错,邹阳,董仲舒,司马迁,刘向,班彪,王充,王符,仲长统,荀悦等。

** 作品:秦刻石,《淮南子》,《史记》,《盐铁论》,《韩诗外传》,《汉书》等。 * 汉代文学理论批评: ** 理论批评家:扬雄,王充等。

◆ 三国两晋文学 * 三国两晋诗 ** 诗人:曹操,曹丕,曹植,陈琳,王粲,刘桢,阮踽,徐斡,蔡琰,应璩,缪袭,阮籍,嵇康,嵇含,傅玄,张华,傅咸,左思,左棻,陆机,陆云,潘岳,潘尼,石崇,欧阳建,张载,张协,孙楚,刘琨,郭璞,王(言赞),张翰,杨方,曹毗,庾阐,许询,孙绰,支遁,谢混,殷仲文,谢道韫,陶渊明,湛方生等。 ** 风格流派:建安七子,竹林七贤,正始体,太康体,玄言诗等。

* 十六国文学 * 三国两晋赋 ** 辞赋家:曹丕,曹植,王粲,何晏,向秀,刘伶,成公绥,束皙,木华等。 * 三国两晋散文 ** 散文家:曹丕,陈琳,阮瑀,徐干,嵇康,诸葛亮,李康,陈寿,李密,羊祜,杜预,陆机,夏侯湛,皇甫谧,鲁褒,王沈,袁宏,庾亮,李充,王羲之,陶渊明等。

** 作品:《三国志》 * 三国两晋文学理论批评 ** 理论批评家:曹丕,陆机等。 ** 理论批评著作:《典论·论文》,《文赋》,《文章流别论》,《抱朴子》等。

◆ 南朝文学 ◆ 北朝文学 * 南朝诗歌 * 北朝诗歌 ** 诗人:谢灵运,颜延之,刘铄,王僧达,王微,鲍照,鲍令晖,汤惠休,吴迈远,沈约,江淹,谢跳,王融,虞炎,陆厥,刘绘,孔稚跬,虞羲,萧衍,范云,丘迟,吴均,何逊,柳恽,王僧孺,萧统,王筠,刘骏,刘孝绰,刘孝仪,刘孝威,徐悱,刘令娴,王籍,陶弘景,萧纲,萧绎,徐摛搞,庾肩吾,萧子显,萧子云,阴铿,张正见,江总,周弘正,常景,郑道昭,温子昇,邢劭,魏收,刘逖,庾信,王褒,萧憨等。 ** 风格流派:元嘉体,宫体诗,徐庾体等。

** 总集和选本:《玉台新咏》,《乐府诗集》,《古诗纪》,《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古诗选》,《古诗源》,《采菽堂古诗选》,《八代诗选》,《汉魏乐府风笺》等。 ** 文体:乐府诗体,杂体诗,联句等。

* 南朝乐府 * 北朝乐府 ** 作品:《木兰诗》 * 南朝辞赋 * 北朝辞赋 ** 辞赋家:谢惠连,谢庄,鲍照,江淹,庾信等。 ** 总集和选本:《七十家赋钞》 ** 文体:俳赋 * 南朝文 * 北朝文 ** 散文家、骈文家:傅亮,王微,谢庄,鲍照,王俭,沈约,江淹,谢脁,张融,任昉,刘峻,丘迟,孔稚硅,陶弘景,裴子野,苏绰,徐陵,庾信等。

** 作品:《后汉书》,《水经注》,《洛阳伽蓝记》《弘明集》,《颜氏家训》等。 ** 总集和选本:《文选》,《古文苑》,《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骈体文钞》,《六朝文絮》等。

** 文体:骈文 * 汉魏六朝小说 ** 作品:《燕丹子》,《博物志》,《西京杂记》,《搜神记》,《拾遗记》,《世说新语》,《神仙传》,《神异经》,《十洲记》,《汉武帝内传》,《汉武洞冥记》,《飞燕外传》,《幽明录》,《异苑》,《述异记》,《续齐谐记》等。 * 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 ** 理论批评家:刘勰,钟嵘等。

** 理论批评著作:《文心雕龙》,《诗品》等。 * 汉魏六朝文学史料:《华阳国志》,《高僧传》,《建康实录》等。

◆ 隋唐五代文学 * 隋唐五代诗 ** 诗人:杨广,杨素,卢思道,薛道衡,王绩,李世民,王梵志,王勃,杨炯,卢照邻。

4.宋代关于思乡的诗或词

哪些宋代作家写的关于思乡的作品比较多? 苏轼、李清照 思乡作品中哪些意象出现较多? 主要有:月亮、鸿雁、莼羹鲈脍、双鲤、捣衣等。

还有嫦娥、玉兔、蟾蜍、桂树、月宫、琼楼等。 在《全宋词》中收有中秋词210首,其中标有“中秋”字样的就有178首,其内容大多描写【月色、思乡、思亲,其中常提到嫦娥、玉兔、蟾蜍、桂树、月宫、琼楼等】。

在《全宋词》中收有中秋词210首,其中标有“中秋”字样的就有178首,其内容大多描写月色、思乡、思亲,其中常提到【嫦娥、玉兔、蟾蜍、桂树、月宫、琼楼等。】 宋代写赏月诗最好的是苏轼,他有中秋词三首,都是名作,其中《水调歌头》最为脍炙人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只是文人喜欢在中秋之夜赏月赋诗,许多寻常百姓也有此雅兴。宋代写赏月诗最好的是苏轼,他有中秋词三首,都是名作,其中《水调歌头》最为脍炙人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只是文人喜欢在中秋之夜赏月赋诗,许多寻常百姓也有此雅兴。 民间广为流传的三个女婿或三个儿子中秋赛诗的故事就是这种习俗的反映。

民间广为流传的三个女婿或三个儿子中秋赛诗的故事就是这种习俗的反映。 --------------- 【思乡类意像概括】参见: ======================= 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胡仔《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历代选苏轼词的也总选到这一首。

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现代唱的人很多,印象中王菲唱过,还有就是《河东狮吼》里苏永邦的搞笑版。

---------------------- 李清照《一剪梅》赏析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

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 词的上阕首句“红藕香残玉簟秋” 写荷花凋谢、竹席浸凉的秋天,空灵蕴藉。

“红藕”,即粉红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席。

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萧疏秋意的时节,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表面上写出荷花残,竹席凉这些寻常事情,实质上暗含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人去席冷”之意境。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赞美此句“有吞梅嚼雪,不失人间烟火气象”。“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写其白天泛舟水上之事:词人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

“轻解”与“独上”,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她的神态、举动。 “轻”,写手脚动作的轻捷灵敏,表现出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少妇心情。

正因为是“轻”,所以谁也不知道,连侍女也没让跟上。 “独”字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点明了下阕“愁”字的症结。

“独上兰舟”,正是她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昔日也许双双泛舟,而今独自击楫,恩爱情深、朝夕相伴的的丈夫久盼不归,怎不教她愁情满怀。

“云中谁寄锦书来?”惦念丈夫,望眼欲穿,真是一封“家书抵万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她思夫的迫切心情,突然自现的外在表现。

作者借助于鸿雁传书的传说,画面清晰,形象鲜明,它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月满西楼”写月夜思妇凭栏望眺。

月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极。 盼望音讯的她仰头叹望,竟产生了雁足回书的遐想。

难怪她不顾夜露浸凉,呆呆伫立凝视,直到月满西楼而不知觉。 下阕“花自飘零水自流”,言眼前的落花流水可不管你的心情如何,自是飘零东流。

其实,这一句含有两个意思:“花自飘零”,是说她的。

5.人间词话中“梦窗,梅溪,玉田,草窗,西麓”是谁

张炎,字叔夏,号玉田,南宋词人。

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南宋词人。 陈允平,字君衡,号西麓,南宋词人。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南宋词人。 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南宋词人。

这句话出自王国维《人间词话》第四十六段:“苏辛,词中之狂。白石犹不失为狷。

若梦窗、梅 溪、玉固、草窗、西麓辈,面目不同,同归于乡愿而已。” 扩展资料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

汉族,浙江省海宁州(今浙江省嘉兴市海宁)人 。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人间词话》作于1908~1909年,最初发表于《国粹学报》。

该作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 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

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深远。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王国维以“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高度评价了李煜的词,说它“神秀”,韦庄的词被称为“骨秀”,温庭筠的词称作“句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间词话。

6.人间词话中“梦窗,梅溪,玉田,草窗,西麓”是谁

张炎,字叔夏,号玉田,南宋词人。

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南宋词人。

陈允平,字君衡,号西麓,南宋词人。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南宋词人。

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南宋词人。

这句话出自王国维《人间词话》第四十六段:“苏辛,词中之狂。白石犹不失为狷。若梦窗、梅

溪、玉固、草窗、西麓辈,面目不同,同归于乡愿而已。”

扩展资料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海宁州(今浙江省嘉兴市海宁)人 。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人间词话》作于1908~1909年,最初发表于《国粹学报》。该作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

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深远。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王国维以“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高度评价了李煜的词,说它“神秀”,韦庄的词被称为“骨秀”,温庭筠的词称作“句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间词话

7.宋词的重要作家有哪些

1、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2、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

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

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3、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4、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

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

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

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

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

有《小山词》留世。 5、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省高邮市人,字少游,号太虚,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

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北宋婉约词人。 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

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他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尤以婉约之词驰名于世。

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3卷、《劝善录》、《逆旅集》等。为“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词。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