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的问题

1.古诗的问题求情诗10首,要伤感的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冒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上 邪 (汉)乐府民歌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子夜四时歌 《南朝乐府民歌》 秋风入窗里,罗账起飘扬。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华山畿 《南朝乐府民歌》 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 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折杨柳歌辞 《北朝乐府民歌》 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 出入擐郎臂,蹀坐郎膝边。

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 子夜吴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欲不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怨情 (唐)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闺情 (唐)李端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江南行 (唐)张潮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

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 江南曲 (唐)于鹄 偶向江边采白菽,还随女伴赛江神。

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 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望夫石 (唐)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竹枝词(一)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二)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梦江南 (唐)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馀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菽洲! 思帝乡 (唐)韦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寄人 (唐)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江陵愁望有寄 (唐)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江南行 (唐)张潮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 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

江南曲 (唐)于鹄 偶向江边采白菽,还随女伴赛江神。 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

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望夫石 (唐)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竹枝词(一)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二)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梦江南 (唐)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

馀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菽洲! 思帝乡 (唐)韦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寄人 (唐)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江陵愁望有寄 (唐)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相见欢 (五代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相思怨 (李冶)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卜算子 答施 (宋)乐婉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

要见无因见,拼了终难拼。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生查子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卜算子 (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武陵春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丑奴儿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不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长相思(宋)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

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蝶恋花(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能会凭阑。

2.关于古诗的问题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3。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4。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5。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6。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7。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8。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杂诗》) 9。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聂夷中《咏田家》) 10。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1。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白居易《卖炭翁》〕 12。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13。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送别》) 1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15。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杜甫《石壕吏》) 16。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17。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焕《登鹤雀楼》) 18。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悯农》) 19。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无名氏《哥舒歌》) 20。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1。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22。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3。

飞流直下(三千 )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24。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25。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6。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7。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28。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29。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30。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

3.关于古诗的问题

应该是何不秉烛游 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 -------------------------------------------------------------------------------- 年代:汉 作者:汉无名氏 作品:古诗十九首 内容: 生年不满百, 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 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 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 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 难可与等期。

注释: 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十五。 人生价值的怀疑,似乎常是因了生活的苦闷。

在苦闷中看人生,许多传统的观念,都会在怀疑的目光中轰然倒塌。这首诗即以松快的旷达之语,给世间的两类追求者,兜头浇了一桶冷水。

首先是对吝啬聚财的“惜费”者的嘲讽,它几乎占了全诗的主要篇幅。这类人正如《诗经·唐风》“山有枢”一诗所讥刺的:“子有衣裳,弗曳弗娄(穿裹着);子有车马,弗驰弗驱。

宛其死矣,他人是愉”---只管苦苦地聚敛财货,就不知道及时享受。他们所忧虑的,无非是子孙后代的生计。

这在诗人看来,简直愚蠢可笑:“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纵然你能活上百年,也只能为子孙怀忧百岁,这是连小孩都明白的常识;何况你还未必活得了百年,偏偏想忧及“千岁” ,岂非愚不可及!开篇落笔,以“百年”、“千年”的荒谬对接,揭示那些活得吝啬的“惜费” 者的可笑情态,真是妙不可言。接着两句更奇:“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游”者,放情游乐也。

把生命的白昼,尽数沉浸在放情游乐之中,已够耸人听闻的了,诗人却还“苦”于白昼太“短”,竟异想天开,劝人把夜晚的卧息时间,也都用来行乐,真亏他想得出来!夜晚黑灯瞎火,就不怕败了游兴?诗人却早备良策:那就干脆手持烛火而游!――把放情行乐之思,表述得如此赤裸而大言不惭,这不仅在汉代诗坛上,就是在整个古代诗歌史上,恐怕都算得上惊世骇俗之音了。至于那些孜孜追索于藏金窑银的守财奴,听了不更要瞠目咋舌?这些是被后世诗论家叹为 “奇情奇想,笔势峥嵘”的开篇四句(方东树《昭昧詹言》)。

它们一反一正,把终生忧虑与放情游乐的人生态度,鲜明地对立起来。 诗人似乎早就料到,鼓吹这样的放荡之思,必会遭到世俗的非议。

也并非不想享受,只是他们常抱着 “苦尽甘来”的哲学,把人生有限的享乐,推延到遥远的未来。诗人则断然否定这种哲学:想要行乐就得 “及时”,哪能总等待来年?为何不能等待来年?诗中没有说。

其弦外之音,却让《古诗十九首》的另一首点着了:“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安知你“来兹”不会有个三长两短,突然成了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的 “陈死人”(《驱车上东门》)?那时再思享乐,岂非晚矣!这就是在诗人世间 “及时”行乐的旷达之语后面,所包含着的许多人生的痛苦体验。从这一点看, "惜费"者的终日汲汲无欢,只想着为子孙攒点财物,便显得格外愚蠢了。

因为他们生时的 “惜费”,无非养育了一批游手好闲的子孙。 当这些不肖子孙挥霍无度之际,难道会感激祖上的积德?也许他们倒会在背底里,嗤笑祖先的不会享福哩!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二句,正如方廷 所说: “直以一杯冷水,浇财奴之背”(《文选集成》)。

其嘲讽辞气之尖刻,确有对愚者的确良 “唤醒醉梦”之力。 全诗抒写至此,笔锋始终还都针对着陆 “惜费”者。

只是到了结尾,才突然 “倒卷反掉”,指向了人世的另一类追求:仰慕成仙者。对于神仙的企羡,从秦始皇到汉武帝,都干过许多蠢事。

就是汉代的平民,又何尝津津乐道于王子乔被神秘道士接上嵩山、终于乘鹤成仙的传说?在汉乐府中,因此留下了“王子乔,参驾白鹿云中遨。下游来,王子乔”的热切呼唤。

但这种得遇神仙的期待,到了苦闷的汉末,也终于被发现只是一场空梦(见《驱车上东门》:“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所以,对于那些还在做着这类“成仙”梦的人,诗人便无须多费笔墨,只是借着嘲讽“惜费”者的余势,顺手一击,便就收束:“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这结语在全诗似乎逸出了主旨,一下子岔到了“仙人”身上,但诗人之本意,其实还在“唤醒”那些“惜费”者,即朱筠《古诗十九首说》指出的:“仙不可学,愈知愚费之不可惜矣”。只轻轻一击,即使慕仙者为之颈凉,又照应了前文“为乐当及时”之意:收结也依然是旷达而巧妙的。

这样一首以放浪之语抒写“及时行乐”的奇思奇情之作,似乎确可将许多人们的人生迷梦“唤醒”;有些研究者因此将这类诗作,视为汉代“人性觉醒”的标志。但仔细想来,“常怀千岁忧”的“惜费”者固然愚蠢;但要说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及时满足一已的纵情享乐,恐怕也未必是一种清醒的人生态度。

实际上,这种态度,大抵是对于汉末社会动荡不安、人命危浅的苦闷生活的无力抗议。从毫无出路的下层人来说,又不过是从许多迷梦(诸如“功业”、“名利”之类)中醒来后,所做的又一个迷梦而已---他们何尝真能过上“被服纨与素”、“何不秉烛游”的享乐生活?所以,与其说这类诗表现了“人性之觉醒”,不如说是以旷达狂放之思,表现了人生毫无出路的痛苦。

只要看一看文人稍有出路的建安时代,这种及时行乐的吟叹,很快又为悯伤。

上一篇
唐宋词短
下一篇
唐诗短的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