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及解释

1.古诗词意思大全

中国最唯美的9首古老情诗

一、《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二、《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三、《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2.唐诗三百首全集及解释

- 23 - 边塞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后宫词 白居易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赠内人 张祜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集灵台二首之一 张祜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 “录”加竹头) ,太真含笑入帘来。集灵台二首之二 张祜- 24 -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题金陵渡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宫词 朱庆馀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杜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赤壁 杜牧 折戟沈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25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销二乔。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 。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遣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赠别二首之一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赠别二首之二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金谷园 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 26 -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寄令狐郎中 李商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笔。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为有 李商隐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隋宫 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瑶池 李商隐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瑶瑟怨 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马嵬坡 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已凉 韩□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金陵图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27 -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寄人 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杂诗 无名氏 尽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秋夜曲 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长信怨 王昌龄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清平调三首之一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清平调三首之二 李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清平调三首之三 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金缕衣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3.五年级上册5古诗词三首和解释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对面的)京口和(这里北岸的)瓜洲不过是在一条横着的江的距离之内,(再远处的)钟山也就只是隔着几重山峦而已.春风又把(对岸的)江南大地吹绿了,明月啊,你什么时候可以照着我回到(对面江南的)故乡呢.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山一程①,水一程.身向榆关②那畔③行,夜深千帐④灯.风一更⑤,雪一更,聒⑥碎乡心梦不成,故园⑦无此声⑧.一路上爬山涉水,向榆关那边行进.夜深宿营,只见无数行帐中都亮着灯火.挨过了一更又一更,风雪声吵得我乡心碎乱,乡梦难圆,家乡没有这种声音.。

4.十首古诗词,附带意思

《七步诗》(曹植):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译文】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过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把豆渣压干做成豆豉。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你我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赏析】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箕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在这个寂无人声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在地上。

静静的夜晚,使这春天的山林更加空寂。月亮升起,惊动了正在树丛栖息的山鸟,它们清脆的叫声在空旷的山涧中传响。

【赏析】王维写《鸟鸣涧》的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该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首。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或许是一处景点。

《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在王维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表达了作者对山中春景的喜爱。 《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

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

【赏析】《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江畔独步寻花》(唐代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译文】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 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 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欢唱。

【赏析】《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一组绝句诗,共七首。其中最著名的是第六首。

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定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表达了作者赞美、称赞春天,向往宁静的生活的中心思想感情。

《石灰吟》(明代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

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

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竹石》(清代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赏析】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

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

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代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和儿女,平日的忧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

白天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

【赏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763年(唐代宗广德元年)春。

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他的部将李怀仙斩其首来献,安史之乱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

全诗八句。开头。

5.古诗词解释《汴京元夕》(明)李梦阳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

[原诗]明·李梦阳《汴京元夕》① 中山孺子倚新妆②,郑女燕姬独擅场③。

齐唱宪王春乐府④,金梁桥外月如霜⑤。 [注释]①汴京:即今河南开封,五代梁、晋、汉、周及北宋的都城。

②中山:本为春秋战国时国名,汉以后为郡、府,治所在今河北定县。 ③郑、燕:春秋战国时国名,郑国境在今河南,燕国境在今河北、辽宁。

④宪王:指周宪王朱有?酰?379-1439),明太祖朱元璋之孙,精通音律,是著名的戏曲家。⑤金梁桥:汴梁桥名。

[作者]李梦阳(1473-1530)字天赐,又字献吉,号空同子,又号空同山人,庆阳(今属甘肃)人,是明代首倡诗文复古运动的盟主。 在前七子中,李梦阳与何景明并称“李何”,一时诗家坛坫,多为“诗必盛唐”之风气所笼罩。

他的诗强调格调、法式,在复古中未能求创新,后来颇为钱谦益等人訾病,但他毕竟是明代有影响、有成就的诗人,更何况他刚直不阿的人格力量时常融入作品,为作品生色。沈德潜《明诗别裁集》谓其“七言近体开合动荡,不拘故方”,虽主要就七律而言,但应当也兼指七绝。

这首《汴京元夕》,便颇有唐人竹枝词风致。 [赏析]前二句,写来自各地的伶人粉墨登场,表演周宪王朱有?醯脑泳纭V猩缴倌小⒅Q嗌倥忌蒲菹非得鞯笔痹泳绱²嫉氖⒖觥JÖ小耙行伦薄薄ⅰ岸郎贸 庇κ腔ノ募濉V煊?醯脑泳缭谔逯粕匣敬蚱屏嗽؛泳缢恼垡槐炯右蝗酥鞒ص某煞ǎ3鱿趾铣ء⒙殖أ踔恋┏ل锨⒛┏ر鼻蚨硕猿ص刃问剑⑶宜木缱髑柿鞒袈珊托常胖馗栉瑁阌谘莩觯跃」芩南纺谌萆衔奚蹩扇。

茨芄阄ش³ءI倌昴信缰芟芡蹙缰腥宋铮刮颐嵌缘笔本缃绲姆缙挠兴旎帷6昃┳魑ع攀倍蓟幔诶芙鹪ؽ倌阎螅鞒醯男菅⒍指瓷叵址被أ涿袼追缜椋餐ü饬骄浔砺冻隼础? 第三句是前二句的拓展。实际上本文前面说到的表演朱有?醯脑泳纾链瞬耪降愠觥4豪指侵钢焓显泳缰械阕禾Æ绞⑹赖摹扒旌鼐纭被蛐锱邮卣甑摹敖谝寰纭薄W运卧ْ岳矗指W魑ش是谋鹈煊?醯脑泳纭⑸⑶愠啤冻险À指贰!捌氤ء倍郑桃怃秩境鲈ُ肚欤蛎裢值那榫埃说母芯跏俏杼ㄉ狭嫒说难莩،胛杼ㄏ鹿壑诘暮统ْ黄鸾校∶婵隙ㄊ侨饶种¡W詈笠痪浔史嬉诲矗雌鹆讼非硌莩〉嘏越鹆呵磐獾囊咕啊!霸氯缢ء敝謇溆木玻肭懊嫠杌娴幕肚烊饶智榫八坪醪幌辔呛希欢庖痪涫导噬先词鞘È说纳窭粗剩缘³呐ú剩嘣贤鹱أ辔肚畹锰迫酥裰Υ手睢!霸氯缢ء绷钊讼肫鹚斩Æ隆兜祷āっ苤萆显ء反省暗苹鹎寥逡梗髟氯缢أ占巳缁笔铮叨夹丛ُ钍¡⑺沾手小懊髟氯缢ء钡囊庀笫涤邢嗤ùΑN颐遣环寥衔أ赫率宓耐?K明月是喜庆的象征。

“明月如霜”的意象,正体现了“但原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期望人世美好事物永存的普遍心理。 。

6.人教版小学古诗词

给你点练习吧: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填空练习 1、,红掌拨清波。

《咏鹅》骆宾王2、天似穹庐, 。天苍苍,野茫茫, 。

《敕勒歌》北朝民歌3、,花落知多少?《春晓》孟浩然4、儿童相见不相识, 。《回乡偶书》贺知章5、,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李白6、日出江花红胜火, ,能不忆江南?《忆江南》白居易7、慈母手中线, ,谁言寸草心, 。《游子吟》孟郊8、,桂树何团团。

,问言与谁餐?《古朗月行》李白9、,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 。

《元日》王安石10、,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王之涣11、,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李白12、两岸猿声啼不住, 。〈早发白帝城〉李白13、黄四娘家花满蹊, 。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14、。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15、,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16、昼出耘田夜绩麻, 。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17、,汗滴禾下土。 ,粒粒皆辛苦。

〈悯农〉李绅18、,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贺知章19、接天莲叶无穷碧,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20、,春风花草香。 ,沙暧睡鸳鸯。

〈绝句〉杜甫21、,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王维22、,一岁一枯荣。

,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23、空山不见人, 。

〈鹿柴〉王维24、,欲饮琵琶马上催。〈凉州词〉王翰25、,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高适26、秦时明月汉时关, 。

《出塞》王昌龄27、,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李白28、停车坐爱枫林晚, 。

〈山行〉杜牧29、阳春布德泽, 。常恐秋节至, 。

百川到东海, ? , 。〈长歌行〉汉乐府30、,一行白鸳上青天。

〈绝句〉杜甫31、,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

〈竹里馆〉王维32、墙角数枝梅, 。遥知不是雪, 。

〈梅花〉王安石33、,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 。

〈石灰吟〉于谦34、独在异乡为异客,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35、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 。〈七步诗〉曹植36、,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刘禹锡37、,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苏轼38、横看成岭侧成峰, 。

不识庐山真面目, 。〈题西林壁〉苏轼39、,只是近黄昏。

〈乐游原〉李商隐40、,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李 白41、,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42、平明寻白羽, 。〈塞下曲〉卢纶43、,浪淘风簸自天涯。

〈浪淘沙〉刘禹锡44、西塞山前白鸳飞, 。青箬笠,绿蓑衣, 。

〈渔歌子〉张志和45、,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

〈江雪〉柳宗元46、,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叶绍翁47、柴门闻犬吠,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48、,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

〈竹石〉郑燮49、,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 。

〈独坐敬亭山〉李白50、,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

〈枫桥夜泊〉张继5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 。

〈寻隐者不遇〉贾岛52、不要人夸好颜色, 。〈墨梅〉王冕53、,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李绅54、,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清明〉杜牧5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寒食〉韩翃56、,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朱熹57、野旷天低树, 。《宿建德江》孟浩然58、欲把西湖比西子, 。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59、,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昌龄60、,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61、白发三千丈, 。《秋浦歌》李白62、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 。《商山早行》温庭筠63、洛阳亲友如相问, 。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64、,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杜 甫65、,上有黄鹏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滁州西涧》韦 应物66、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乌衣巷》刘 禹锡67、,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江南春》杜牧68、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 。《竹枝词》刘 禹锡69、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秋夕》杜牧70、,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赠花卿》杜甫71、,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临安邸》林升72、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 。军听了军愁, 。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73、,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示儿》陆游74、,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75、,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76、,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李清照77、,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州》王安石78、白日放歌须纵酒, 。

即 从巴峡 穿巫峡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7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春夜喜雨》杜甫80、,不拘一格降人才。

《己亥杂诗》龚自珍。

7.20

一、《送别》 作者:唐代王维 1、原文 下马饮君酒, 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 2、翻译 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 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

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白云正无边飘荡。 3、赏析 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全诗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

二、《终南望馀雪》 作者:唐代祖咏 1、原文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2、翻译 从长安望终南山北景色秀美,远看岭上积雪似乎浮在云端。 雨雪晴后夕阳微光染亮树梢,长安城中傍晚反增阵阵轻寒。

3、赏析 这首诗句句咏雪,句句从“望”字着眼,描写终南山的雪景和雪后增寒的感受。起句写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的整体印象。

次句写终南山的余雪,由于阴岭高出云端,远远望去,其上的皑皑积叶仿佛浮在空中。 第三句转笔写雪霁初晴时始见终南山的真实面门,“霁”字真实而传神地写出了夕阳的余光平射在山上,染红了林表的美丽画面。

末句承上句的夕阳,写因望见终南山余雪而更感冬天的寒冷。 三、《八阵图》 作者:唐代杜甫 1、原文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2、翻译 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3、赏析 此诗前二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后二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

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四、《送方外上人》 作者:唐代刘长卿 1、原文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2、翻译 野鹤驾着孤云高飞天空,岂肯在人间居住? 你不必到著名的沃洲山福地,那可是人们最熟悉的去处。 3、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以凌云的野鹤形容僧人,贴切有味,理应不失孤云野鹤般脱俗的品性;末两句写诗人对方外上人的讽喻规劝,劝上人隐居冷寂的深山,而不要到热闹的名胜去沽名钓誉。

这首诗语言妙趣横生,闲散淡远,构思精巧。 五、《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作者:唐代韦应物 1、原文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2、翻译 怀念你竟在这深秋的夜晚,散步咏叹多么寒凉的霜天。

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 3、赏析 此诗表达作者在秋夜对隐居朋友的思念之情。

前半首写作者自己,即怀人之人;后半首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丘丹,即所怀之人。 全诗不以浓烈的字词吸引读者,而是从容落笔,浅浅着墨,语淡而情浓,言短而意深,格调古朴雅致、安闲恬淡,给人玩味不尽的艺术体验。

六、《望天门山》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翻译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3、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 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

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七、《赠汪伦》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翻译 李白乘舟将要离别远行,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3、赏析 此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 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八、《凉州词》 作者:唐代王之涣 1、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翻译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3、赏析 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

8.古诗词以及意思

《步出夏门行之一 观沧海》东临碣石(jie第二声),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dan第四声),山岛竦峙(songzhi三声 四声)。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者曹操。

现代文翻译如下: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次北固山下①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③。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翻译]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碧绿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显得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的春天早在年底就春风拂面。

家书要传到哪里呢?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意思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天净沙·秋 》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枯藤缠绕的老树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 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孤独的瘦马。 夕阳已经朝西落下,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天涯。

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龟虽寿》 【三国】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我非常高兴,要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老朋友准备好了饭菜,邀请我到他朴实的田家作客。

村子外围被一片绿树环抱,而郊外则是苍翠碧绿的小山包平斜着。 打开窗户面对着的是打谷场和菜园,我们两个端着酒杯边喝酒边谈论庄稼的长势。

等到重阳节的那一天,就再来这里边欣赏菊花畅饮美酒。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清晨,当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 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

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 万物一片静寂,只能听到那悠悠敲钟的回声。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泊秦淮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秦淮河上的秋水荡漾,暮霭象轻纱般的舒卷飞翔。 秋水披一身迷人的烟雾,两岸金沙随夜色沉入溶溶的月光。

我在停泊的小船上静静眺望,对岸酒家的灯火一片辉煌。 歌女如春,“游客”颠狂,《后庭花》的歌声弥漫江上,可有谁想到了国破家亡?【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 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 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 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 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 浣溪沙 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 文 听一曲以。

9.古诗词解释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高的两座山峰.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的湖光与秋天的月光相融和,水面风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的山山水水一片翠绿,好似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田螺。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10.古诗75首及意思

小学古诗词必背75首原文加翻译 小学一年级 山村 【宋】 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译文:我到外面游玩,不知不觉离家已有两、三里地,看到不远处的小村庄里,有四、五户人家已经冒起了炊烟。

我信步走去,又看到路边有六、七处精美的亭台楼阁,独自静静观赏,才发现身边的树枝上挂着……八朵、九朵,十朵花,真是赏心悦目! 咏鹅【唐】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桨一样。

登鹳雀楼 【唐】 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古朗月行 (节选)【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译文: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将它呼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境,飞到了天上。

锄禾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梅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坐在井床上看天上明月洒在地上的月光,宛如层层的白霜。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

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绝句【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

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鸟【唐】 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译文:谁说这群小鸟的生命微小,与所有的生命一样都有血有肉。劝你不要打枝头的鸟,幼鸟正在巢中等候着母鸟回来。

春夜喜雨(节选)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译文: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

桃花潭水纵然有一千尺那么深,也深不过汪伦送别我的一片真情啊。 长歌行(节录)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边?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 小学二年级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停下来欣赏着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译文: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似乎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天上的神仙。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阳光照在香炉峰上,腾起一片紫色的雾烟,远远望去迷人的瀑布就像挂在前面的壁川。

这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奇妙景观啊,恍惚之中疑惑它是银河来自于九重之天。 风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文:风能吹落秋天树上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的美丽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树倾斜。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回乡偶书【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离别家乡已很长时间了,回家后才知道家乡的人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只有门前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依然像往日那样漾着清波。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