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赞美宋词的文章前言:“唐诗宋词在流行歌曲中的化用”不是什么新的学术话题,已经有很多的细心人结合唐诗宋词的化用做了专业的研究了,所以再重复什么理论难免赴了陈词滥调的陷阱,想来研究今年乐坛的流行歌曲应该还不至于落后多少,于是这篇论文的范围缩小了,首先,研究主要对象是近两年流行乐坛的歌曲,其次,研究附加对象是港台和大陆的男歌手。 歌手和歌曲的研究是分不开的,如同诗人和诗歌是分不开的一样。另外,提到“复古歌”,此文中的复古概念与眼下的复古装,复古妆的“复古”概念不一样。 我很纳闷为什么眼下时尚元素中将欧洲宫廷的风格元素称为我们民族的“复古”艺术,且不论它对错,我提到的“复古歌”就是有古感的歌曲。 当今乐坛出现的一批较有才华的年轻男歌手,会写的,能写的总会写上几首古典的歌曲,秀一秀自己的古典文学底蕴 ,事实恰是如此,写再美的再麻的白话词,真不如来几句古典的歌词奏效,毕竟那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经典所在。 与前几十年较有名声的一批随着古装剧一起窜红的歌曲——如《笑傲江湖》的主题曲《沧海一声笑》——相比之下,这些夹杂着新时代特点,新感情内容,新感情表达方式的新歌,又表现出了新的生命力。因为那个时代创作词的大家几乎是中年以上的对诗词古韵熟知的能手,而现代的一批新歌手往往借古典来增加感情效果,“用古典诗词的形式来创作现代流行歌曲,一方面使得词作上继承了传统诗词语言上的提炼与表达方法上的含蓄内敛,另一方面,在主题表达上也无疑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捷径,无论是说家国情怀,还是儿女情思,古典诗词往往具有将语言与情感一同浓缩,从而增添许多回味无穷的空间和意境悠长的韵味”。 因此,现代的歌手大概是发现了这一“捷径”,开始泼一泼古典墨了。于是就有了“歌手要有多种创作风格才叫才子歌手”的舆论导向。 但他们更加讲究词的美,即歌词的艺术效果。 港台的流行歌曲对唐诗宋词的化用与大陆的还是有一定差别的,拿上个世纪90年代的来说,“香港的流行的流行歌曲中古典诗词的渗透却明显超出大陆和台湾两个地方,这可能也是和香港古典武侠剧和历史剧的盛行是扯不断干系的。 另一方面很注重粤语文化的渗透,歌词创作多以广东方言用词造句方式为基础,广东话本身就叫白话,其语言方式与文言有很多类似,所以很多香港词作人的作品,往往是大俗大雅于一身。再看台湾方面,台湾方面的歌词创作更偏重于现代文本,更多关注风花雪月,但这也恰好是许多旧诗文的一个主要素材。” 因此,由于文化氛围和背景的差异,港台和大陆的歌曲定要分开研究。但,文章此处我暂不将两地作品分开,因为无论是大陆歌曲还是港台歌曲对唐诗宋词的化用,即是化用,便离不开几个基本化用方式。 于是我先将一些炙手可热的作品揪出来凉凉。 首先,有些流行歌曲是对唐诗宋词的直接化用。 我定义为“化诗”。当今歌手直接引用诗句的流行歌曲并不多,老一辈的作词家会直接将整首诗歌拿来配曲,于是便产生了一系列古装剧的主题曲。 但是时下,拿整首诗歌出来配曲便不具有一定的流行性,因为诗歌本身就有一定的时代性色彩和传统色彩,全盘拿诗歌作曲的行为便体现不出作词人的天赋,再好听也不过是曲子旋律好罢了。因此歌手往往选择化用一句或者几句与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呼应的诗句来增添韵味。 拿花儿乐队的《鹊桥仙》来说: 心有灵犀一点通体/只盼做鸳鸯不羡仙境/愿得一心白头不离/如春蚕到死丝方而尽/春烟柳绿不如望你/叹这天下谁人不识君/流水无情佳人有意/不与你合最难为天理/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我在想着谁/路边的野花不理会/只盼双双鹊桥会/ 花儿乐队是大陆较能“搞”的一个年轻乐队。说他们能搞是公认的。 这首歌的词也是他们所创,确切的说,更像是一个东拼西凑的结合体。“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出自于李商隐的《无题》。 同来自于李商隐的还有《无题》之一:“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另外还有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些古代情感名句被他们拿来拼拼竟也成了压韵的一曲。其实这不难,古代诗歌表达感情的诗句大都写的很美,很隐约,很委婉,拿来后加个字减个字就容易把意思疏通了,而这一加字一减字后诗句本身的浓浓爱意似乎也减少了,毕竟没有了原诗中的感情的承接和呼应后,诗的韵味便少了个背景环境或者说氛围,于是在这首歌里诗句剩下的只有它们的含义和些许的古典气息了。 因此,这首歌的词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文采艺术感可言,到是曲配的不错。 同样是用诗词,去年的一首耳熟能详的歌——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的高传唱度得益于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寂寞沙洲冷。”,但到了周传雄的手里,“寂寞沙洲”的冷不再是苏轼的不得志,而改为缘起红尘。 听来并不怪异,反到是用的满合恰。周把“寂寞沙洲冷”作为歌曲的。 2.赞美诗词的句子绿阴 宋 姚勉 红满芳蹊绿满丛,未须惆怅怨东风。 绿阴正耐经秋看,不比花才十日红。 绿阴 宋 汪莘 绿阴窗底蔚蓝光,习习清风入座凉。 五月人间同此意,故知彭泽到羲皇。 绿阴 宋 苏?s 佳木丰交午荫稠,门阑青草没阶头。 道人洗净筝琶耳,睡起一声黄栗留。 绿阴 宋 舒岳祥 絮尽花空碧涨当,幅巾藜杖度前林。 提壶有我烦三请,拼与长瓶卧绿阴。 绿阴 宋 舒岳祥 野色蒙茸翠羽盖,山光澹荡碧油幢。 午烟时引煎茶灶,晓雾还沾读易窗。 隐映掷金莺点点,分明藉玉鹭双双。 莫疑蛇动杯中影,一笑开襟钓大江。 绿萍 宋 吕徽之 密密绵绵满草堂,不容红日下沧浪。 却因风扫沾泥土,燕子衔来上画梁。 绿阴 宋 顾逢 夏木千重裹,春无迹可窥。 静如云聚处,动似雨来时。 坐对清相逼,行吟暑不知。 幽禽啼复歇,难认着巢枝。 绿阴 宋 陈著 风枝雨叶渐成阴,扫退浮红浪紫尘。 惭我老苍留本色,安排晚景见新春。 句 宋 朱翌 四野绿回春补阙,乱山尘净雨修容。 句 宋 周月船 紧去门前栽柳树,逢春先绿向阳枝。 句 宋 赵不敌 春山是处箨龙新,不似清凉绿笋珍。 句 宋 张顺之 暗绿不遮春去路,乱红翻作雨来天。 句 宋 许景迂 野店青辟户,春船绿涨篙。 句 宋 王琪 疾风甚雨青春老,瘦马疲牛绿野深。 句 宋 梅询 鹤楼试望晴霞断,鹦渚行吟绿蕙春。 句 宋 李宗谔 一溪晓绿浮鸂?,万树春红叫杜鹃。 句 宋 李孚 宫柳不知兴废事,春来还是绿纤纤。 句 宋 王安石 浓绿万枝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 喜迁莺 宋 无名氏 芳春天晓。 听绿树、数声如簧莺巧。 失调名 宋 黄庭坚 旧家杨柳依依绿,长锁春来庭院。 四言诗 现代 ** 春草碧色,春水绿波。 送君延安,快如之何! 。 3.古代赞美德兴的诗词文章1、维德之行 先秦 诗经 《大明》 2、不过行俭德 唐 杜甫 《有感五首》 3、仲德在鸳行 唐 卢纶 《送乐平苗明府》 4、德山行 宋 王安石 《诉衷情·营巢燕子逞翱翔》 5、德山行 宋 王安石 《诉衷情·莫言普化祗颠狂》 6、躬行四德 宋 无名氏 《十二时/忆少年》 7、儒雅皆传德教行 唐 唐思言 《和主司王起》 8、--行式旧德推三友 唐 裴度 《西池送白二十二东归兼寄令狐相公联句》 9、学行可师贺德基 *** 《二贺诗》 10、今大行太皇太后亦兼此二德 宋 苏轼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11、漫行恐污德 宋 黄庭坚 《漫尉》 12、德人经行地 宋 陈与义 《再和》 13、空费行苇德 南北朝 鲍照 《从过旧宫诗》 14、德星行斗牛 宋 蔡肇 《送王左丞五绝》 15、脱遗皮行见骥德 宋 陈长方 《题赵坦之唐人所画二马》 16、身行建德欢谣里 宋 陈造 《再次韵赠张德恭》 17、家德户行 宋 方回 《赵氏鄮山书院诗》 18、行增前德光 宋 郭印 《送计敏夫赴阙》 19、行高德钜齐回骞 宋 金君卿 《范资政移镇杭州一百韵》 20、行德自谓心无欺 宋 李石 《次韵何思召求中江县学额》 21、行不纯德 宋 欧阳修 《赠李士宁》 22、宣室行闻盛德诗 宋 强至 《送张如莹》 23、笃行舜德与尧仁 宋 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四首》 24、临济德山行棒喝 宋 释守净 《偈二十七首》 25、但行慈德解仇冤 宋 释印肃 《活人歌》 26、行以德绍 宋 释祖钦 《绍隆上人》 27、懿德贤行 宋 宋高宗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28、纯德备行 宋 宋高宗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29、不过行俭德 宋 苏泂 《简寄》 30、躬行盛德基王化 宋 汪应辰 《端午帖子词皇帝合》 31、德邵年高前辈行 宋 王义山 《挽介堂胡知郡》 32、六德六行惟俱全 宋 阳枋 《回陆主簿贺生日诗》 33、制行有成德 宋 赵蕃 《悼刘仲远》 34、德水行穿竹影斜 宋 周燔 《定林寺》 4.有没有赞美秋天的诗词或文章好多好多呀。 先给你这几首。看你喜欢那个了《天净沙 秋思》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词》唐。 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秋思》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夜曲》 唐 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子夜秋歌》 唐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