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古诗文的意义与作用学习古诗的意义: 第一,学习古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古诗具有简洁、抒情、篇幅短小而丰富的特点。在学习中,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去补充和领悟,这就需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同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利用古诗作为一个起点,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设想象中的图画。古人云: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即是这个道理。 第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古诗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发展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再创造。学生在读古诗时,对诗中描绘的各种形象大都见过,然后利用想象根据诗意把大脑中记忆的各种意象进行再造组合,从而在大脑中创造一个新的画面。 这样不仅对诗意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古诗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情”、“诗中有理”,既闪耀着美的光彩,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既抓住“亦画、亦情、亦理”的特点,又引发学生思想情操上受到美的陶冶和升华。因此小学古诗教学的过程其实是鉴赏美的过程。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审美体系,对于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往往凭借外部表象去下定论,而不能分析其内在的美和价值。通过古诗教学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点,因为古诗往往反映一种内化的、含蓄的情感,诗人把自己的意志和感情寓含在诗文中,正所谓“诗以道志”。 教师可以通过对古诗的讲评,扩展学生的审美视野,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经验,得出正确的审美标准。 第四,古诗教学可以汲取古诗的有益精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古诗不仅体现诗人对社会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结晶。它能让学生珍惜新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思乡惜友之情,同时教给学生阐事明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同时,它还可以培养学生在音乐、建筑、绘画等方面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习古诗文的好处 1学习古诗文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在学诗的同时,还可以学到很多有关历史、地理及文化方面的各类知识能够终生收益无穷。 2古文的名篇佳作,不仅是教育人的宝贵精神食粮,而且作为文学艺术范本,可以教会一代学子写文赋诗,提高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语言能力。 3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长大以后在学习、工作、待人接物中能自然地运用出来。 4背诵古诗文不仅是要让他们学习很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民族性格的熏陶。 要继承温柔敦厚、乐儿不淫、哀而不伤的诗教,使孩子们养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刚的人格。 5学习古诗文,尤其那些名篇、名句都是人生哲理、中国魂,字不虚设,一篇顶若干篇,优秀的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到每一个人的心中。 学习古诗文的作用 古诗文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古诗文的学习,这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正高中语文学科中,古诗文占很大的比例,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养成良好文学素养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古诗文教学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学素材,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古诗的意义古代人所作的诗。 附资料。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说诗□语》)晋、宋时,这批“古诗”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西晋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东晋陶渊明、宋代鲍照等,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到了梁代,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更从理论上总结评论了“古诗”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探索了它们的作者、时代及源流,并大体确定它们是汉代作品。同时,萧统《文选》,以及陈代徐陵《玉台新咏》又从诗歌分类上确定了“古诗”的范围:凡无明确题目的作品,有作者的称“杂诗”,无名氏者为“古诗”。因此,梁、陈以后,“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而《古诗十九首》便在文学史上占有“古诗”代表作的地位,这一标题也就成为一个专题名称。 [编辑本段]古诗体,又称古风。 俗话说:唐诗、宋词、元曲,可见唐诗多么重要! 唐代以前的古诗体是一种不讲究格律,也没有字数句数限制的诗体。唐以后,由于近体诗的产生,诗人为了将古体诗与新兴的格律诗相区别,便有意模仿汉魏六朝古诗的写法,在某些方面加以限定,从而形成了唐代古体诗的固定模式。其结果就是把唐以前完全自由的诗体,变成一种处于格律诗与自由诗之间的半自由诗。 古体诗的字数和诗行: 古体诗没有固定的诗行,也不会有固定的体式。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四言诗,远在《诗经》时代就已被人们采用了。但至唐代却逐渐衰微,写它的人很少了。所以古体诗仍以五言、七言为代表。 五言古诗,是古体诗的正统,写的人很多。 七言古诗,不是古体诗的主流,这是它起源较晚的缘故。所以,七言股风颇受七言近体诗的影响。 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都是字数整齐的古体诗。另有一类杂言古诗,诗行里的字数长短相杂,参差不齐。 古诗词包括以下内容: 从时间上说指1840年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词是宋代人的发明,又叫长短句。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古体诗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就是我们所说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唐代以及其后的诗人仍有写古体诗的。 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古体诗分为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 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 古诗体式简谈兼对中学课本两处诗体说法的商榷 我国古代诗歌体式繁多,在古诗的分类和叫法上也众说纷纭。尤其是对于乐府、古风、歌行体三类诗,更易混淆。因为,从形式上看,乐府体与古风都是五言体,七言古诗与歌行体都是七言体,很难区分。但是,从古代以来,人们比较一致地承认它们在表达内容、手法、风格特色的区别,对它们有约定俗成的称呼。 3.古诗的意思怎样理解好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粗看起来,这像是一幅一目了然的山水画: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但结合柳宗元当时做诗的背景:此诗大约作于谪居永州时期.当时作者心境应该是很苍凉的(才华横溢却不得重用,而且柳是比较清高得) 呵.再看这诗,画面相当冷清,茫茫天地间,只有他一个人“独钓”,遗世独立,无人欣赏诗的艺术构思很讲究,诗人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千山万径之广远衬托孤舟老翁之渺小;鸟绝人灭之阒寂对比老翁垂钓之生趣;画面之安谧冷寂衬托人物心绪之涌动.孤处独立的老翁实际是诗人心情意绪的写照.寒、冷、寂。 4.含有深刻寓意或象征意义的诗句(古诗)越多越好要出处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井底引银瓶 》白居易释义:只因得到你短暂的恩爱,误了我一生的幸福.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神子/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释义:将会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杜甫释义:用兵器当取强锐之器,擒王则众自降.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陆游释义: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代悲白头翁》刘希夷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一去不再.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贺 释义:兰花衰枯是情使之然,凡是有情之物都会衰老枯谢.别看苍天日出月没,光景常新,终古不变.假若它有情的话,也照样会衰老.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 其一 》陶渊明 释义:要趁着年富力强,勉励自己,多做些应该做的事.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白头吟》释义:要嫁得“一心人”,白头到老,永不分离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红楼梦十二曲——聪明累 》曹雪芹 释义:费心机,弄权术,但结果仍然免不了魂断命消.勿以色敌心,色衰心易迁.《无悔》 梅尧臣 释义:外表的美丽或许可以让人倾心,但是一旦容颜老去,心也就变了.心欢易醉,明月飞来花下睡.醉舞谁知,花满纱巾月满杯.《减字木兰花 》朱敦儒 释义:心里面高兴也是容易醉的,且就醉卧花下.落英缤纷洒在我的身上,月亮也映在我的酒杯中.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黍离(诗经) 》 释义: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 5.如何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涵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2.过程与方法:面向考点分析归纳答题思路和技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词的思想魅力,获得人生启迪.教学重点、难点:归纳主题、赏析语句.教学方法: 归纳法 交流指导 考题演练 一、导语:在中国文学的伊甸园里,古典诗词浩如烟海,许多优秀的古诗词我们已经熟读成诵,请同学们自由背诵喜欢的诗词……鉴赏古诗词,可以提高我们的的思想品位和文化修养;而更为重要的是,它是语文中考的考点之一.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古诗词的思想内涵”的专题学习.二、复习归纳:《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你是如何把握的?抒发作者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奋发乐观的精神.通过分析大海、树木、百草的特点和想象日月星辰宇宙体会寄寓作者的情感,并且结合作品背景理解主题思想.自主归纳:借助意象析情感 结合背景悟情感所谓意象,多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比如湖光山色、高山大海、田园桑麻、大漠孤烟、枯藤老树之类的,都是诗中的意象.意象是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载体.理解诗中蕴涵的情感,参透诗的意境,必须先把握意象.三、下列意象的特定含义应该掌握月亮:对故乡、亲人、朋友的思念 .梧桐:凄凉悲伤萧瑟冷寂 . 杨花:随风飘散,飘零之感.杜鹃:凄凉、哀伤的象征 .竹:虚心、脱俗、孤傲、刚劲 .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四、结合具体诗词浅析如何归纳主题思想.《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望岳》(唐)杜甫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学生分组合作归纳每首诗的主题思想,师生共同赏析主题.五、学法归纳:1.看意象2.找主旨3.读作家诗词作者资料档案:在鉴赏时可先注意作者,联系其生平经历及创作来解读诗词,即借助平时所积累的作者的思想、时代、风格流派等背景材料理解诗歌.杜甫: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早期作品多抒发豪情壮志,经历安史之乱后,诗作表现为忧国忧民的思想对民生疾苦的深厚同情;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深沉忧念.如《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六、课堂演练:《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赏析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学生归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抒发作者感时恨别,忧国思家之情.七、结束语让古诗词穿行语文课堂,让美好的心灵纯净空阔,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出他们的文化向往. ----余秋雨 板书设计: 抓句子 品情感 借意象 析情感 读作者 悟情感 教学反思 古诗词阅读已成为中考语文的考点之一.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这一点作为教学重点.训练学生整理归纳主题思想的能力.一节课下来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也有不足之处:在归纳、浅析主题思想中,由于平时缺乏训练,有些地方学生分析的不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九年级语文组 刘丽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