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放生桥诗句

1.描写瀑布的诗句10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 ——[唐]李白《庐山谣》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唐]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万里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 ——[清]沈德潜《月夜渡江》 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 ——[北宋]范仲淹的《瀑布》 五叠六叠势益高,一落千丈声怒号。

如旗如布如狂蛟,非雷非电非笙匏。 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

势急欲下石阻挠,回澜怒立猛欲跳。 逢逢布鼓雷门敲,水犀军向皋兰鏖。

三千组练挥银刀,四川崖壁齐动摇。 伟哉铜殿造前朝,五百罗汉如相招。

——[清]袁枚《到石梁观瀑布》 瀑布之水源何来,划然下裂长峰开。 下士目骇自天落,绝顶乃有千盘回。

青山断缺耸双剑,元气直泻岩头摧。飞流已出不肯下,一线中折分潆洄。

隐现数折蓄精锐,失势一落如奔雷。跳波乱击潭水立,怪物潜伏宁髻顋。

音声顷刻逐千变,万马赴敌金鼙催。天光半壁照空谷,此地万古无阴霾。

峰顶积雪挂千仞,山中猿鹤犹惊猜。 银花下散布水台,混沌凿破山根隈。

擘窠大字洗不尽,铁画满地镌青苔。太白已往老坡死,我辈且乏徐凝才。

恶诗走笔不敢写,册亭煮汲烧松钗。来朝竹杖青芒鞋,凌风踏碎烟云堆。

飞泉三叠绝倚旁,坐观一洗尘氛怀。 ——[清]蒋士铨《开先瀑布》 万里水汇一水大,訇訇声闻十里外。

岩口逼仄势更凶,夺门而出悬白龙。 龙须带雨浴日红,金光玉色相荡舂。

雪净鲛绡落刀尺,大珠小珠飘随风。 风折叠之绘变相,三降三升石不让。

——[清]严遂成《白水岩瀑布》 禹功疏凿最先径,一线奔流若建瓴。石堑横分薄烟雾,天瓢倒海吼雷霆。

——[清]崔光笏《壶口》 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 ——[明]陈维藩《壶口秋风》 云烟雨雪银河虹,玉尘冰縠珠帘栊。

万象变幻那足比,若涉拟议旨非工。 ——[清]阮元在《大龙湫歌》 飞帘如玉帘,直下数千尺,新月如帘钩,遥遥挂碧空。

——[元]赵孟頫 龙湫山高势绝天,一线瀑布兜罗绵。 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

况复百丈与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初疑天孙工织素,雪梭抛掷银河边。

继疑玉龙耕田倦,九天咳唾唇流涎。 ——[清]袁枚的《大龙湫》 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

——[宋]王安石《咏千丈岩瀑布》 九层峭壁划青空,三级鸣泉飞暮雨。 ——[宋]白玉蟾《三叠泉》 翠屏横截万里天,悬水落成千丈玉。

——[元]王季文《九华谣》 尚疑银河忽溃决,还惊长鲸吸百川。水帘横空垂不卷,万斛雪浪涌山根。

——[清]黄休仲《咏潮音瀑》 。

2.描写耗的句子

古风----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古风)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陆游《后赤壁赋》 夕阳山外山,春水渡边渡。(一个对联)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百川沸腾,山冢碎甭。

高谷为岸,深谷为陵。 (《诗经》)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无。

(王维 《汉江临泛》) 晋·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宋·郭熙: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唐·司空图: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唐·王维: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韩愈: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唐·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唐·张锡: 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

唐·李白: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3.描写西湖的诗句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装浓抹总相宜。 望湖楼醉书 苏 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柳 浪 闻 莺 【明】 万达甫 柳阴深霭玉壶清, 碧浪摇空舞袖轻。

林外莺声啼不尽, 画船何处又吹笙。 苏 堤 春 晓 【元】 尹廷高 翰苑诗人去不还, 长留遗迹重湖山。

一铯残月莺呼梦, 诗在烟光柳色间。 花 港 观 鱼 【明】 吴从先 余红水面惜残春, 不辨桃花与锦鳞。

莫向东风吹细浪, 鸳鸯惊起冷香茵。

4.描写黄山云雾飘渺的诗句有哪些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唐代大诗人李白游历黄山,写下了《赠黄山胡公晖求白鹇(有序)》和《送温处士归白鹅峰旧居》两首,在后一首中留下了:“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的名句。

在结尾处,李白恋恋不舍地写下:“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可惜这一愿望李白并没有实现,这是李白的遗憾更是黄山的遗憾。

唐代诗僧岛云留居黄山,深爱黄山,据史料记载他是最早登上天都峰的人,他的诗留存下来的有10首,是唐代诗人中存诗最多的人,在他的诗中,对轩辕黄帝在黄山炼丹羽化成仙的传说就有记载:“浮丘处处留丹灶,黄帝层层隐玉书。 终待登临最高顶,便随鸾鹤五云车。”

元代郑玉笔下的黄山,没有过多的描写景色,但却把游山的感觉写得如此传神: 江左诸峰罕出群,谁云华岳与平分? 几千百涧流苍玉,三十六峰生白云。 幽谷高人抱真独,荒岩野草剩芳芬。

几回独向风前立,夜半吹箫天上闻。 明代诗人余绍祉的诗则更多的是一种写实的风格: “翠壑丹崖千丈画,白云红叶一溪诗”。

这是描写黄山秋景的千古绝唱,“翠”、“丹”、“红”、“白”这四个描写颜色的字,把黄山秋日缤纷的色彩描绘得五彩斑斓,一个“云” 字,一个“溪”字,把黄山秋日的天高地阔,秋高气爽衬托得无比准确,使人读来如临其境,“千丈画”三个字把黄山大自然神来之笔所绘就的巨幅画图呈现在读者面前,而“一溪诗”三个字又赋予了画面溪水孱孱的美妙动感。 两句诗14个字,把一幅有声有色、壮阔秀丽、众花争艳、峰水相衬的黄山秋日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

现当代的大家更是感怀吟咏,留下了不可胜数的名篇佳句,他们的作品几乎屡见于国内外成百上千种报刊,总数当远远超过古代诗人。 黄宾虹在迎客松下吟颂:今古几游客,劳劳管送迎。

苍官不知老,披拂自多情。 许承尧在江丽田琴台边感叹:鸣琴客久去,石床犹在兹。

蓊蔚四山静,冷冷水环之…… 郭沫若末到黄山之前就先从黄山风光摄影展上预习了黄山:我未到过黄山,今来影上大观。仿佛身在云海,胸中涌起波澜。

胡绩伟置身于黄山风云之中疑惑万千:转眼山变海,弹指岛环峰;骤然劈头雨,刹时满目松。 唐?|在黄山定是想起了一千多年前的李谪仙:千树悬崖采药去,一林幽径觅诗还。

我来欲作胡公客,求取新生双白鹇。 张万舒聆听着阵阵松涛热情地赞叹:好!黄山松,我大声为你叫好…… 穆青儒雅地抒情:昂首青霄界,惊造化,黄山幻景,松奇石怪。

雪虐风摧亿万载,芙蓉娇娆不败。 邵燕详把思绪引向了千百年前:山啊山,你亲眼见过海枯石烂,你亲身经历过谷换陵移,你比参天古木的年轮该有更多的记忆。

明代的程敏政就有这样的诗句:“眼看奇绝口难名,变态分明似化成。” 清代的金照吟道:“黄山变态自天公,移步看看又改容。”

真可谓“一片之云有异势,一尺之松无凡枝”。

5.描写侨乡诗句

又到中秋,一个人在他乡。想念亲人,想念老朋友,想念过去的一切。一首诗,寄给我海外的朋友(原创):

是谁让我平静的心再起漪涟

谁令时空就此缩短

太平洋的潮水

能否阻拦

那丝仿佛已经遥远的

眷恋

如果没有海风

我愿意

化作一只小船

漂到彼岸

再搭那乡村汽车

与君

把杯问盏

看他乡明月

是否

一如家里的圆?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