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各题(1)本题的答题区间为词的上片.其中有两点很好概括,一是“美景”,“兰蕙光风,转头天气还新”,二是人的活动,“看江头、有女如云.折花归去,绮罗陌上芳尘”.容易忽视的是“曲水流觞”,根据《兰亭集序》的内容,可以得知,是指文人们在做着曲水流觞的游戏.(2)分析诗人的情感,注意抓住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及直接体现诗人情感的词句.本首词的构思和情感与《兰亭集序》类似.上片写景,下片由景触发诗人的感慨.答题时概括出上片的景,分析出下片的情即可.答案:(1)这一天,兰蕙花开,风和日丽,春光明媚,(2分)文人们在做着曲水流觞的游戏(2分),江边有众多游春的美女,她们折了花回去,大路上衣袂飘飘,带起了一片芳尘.(2分)(2)面对良辰美景,大好春光(1分),作者从啼鸟的殷勤叫声中感慨时光易逝(2分),感叹在永恒的大自然面前,人们只能借助文学来向后人传达悲喜的感情(2分).。 2.求解贺及的《新荷叶》诗词的意思《新荷叶》朝代:宋代作者:贺及莲萼飘香,金风乍扇轻凉。 郁郁葱葱,瑞烟萦绕华堂。星辰孕秀,良霄梦、吉协熊祥。 紫芝眉宇,莹然如峙圭璋。忠孝传芳,集庆门、奕世簪裳。 他日岩廊,致君直上虞唐。百千椿算,争期并、鹤老龟长。 年年今日,会拼一醉觥觞。《新荷叶》诗意:秋风乍起,荷花香飘,扇扇子感到有一丝凉意。 瑞烟环绕着的华堂之外,树木郁郁葱葱。在这星辰孕秀的良辰佳日,连熊也来送福。 主人家贵气逼人,芝兰毓秀的眉宇间,福气泛着如玉般莹光。这家主人以忠孝传家,集中了福庆之门,累世官宦。 他日在朝廷上,或可扶摇直上位极人臣。这家主人十分高寿,可以和仙鹤,仙龟相提并论。 年年今日,我们都在这里相会,一起喝酒,大醉而归。就是一首祝寿词而已。 3.求解贺及的《新荷叶》诗词的意思《新荷叶》 朝代:宋代 作者:贺及 莲萼飘香,金风乍扇轻凉。 郁郁葱葱,瑞烟萦绕华堂。 星辰孕秀,良霄梦、吉协熊祥。 紫芝眉宇,莹然如峙圭璋。 忠孝传芳,集庆门、奕世簪裳。 他日岩廊,致君直上虞唐。 百千椿算,争期并、鹤老龟长。 年年今日,会拼一醉觥觞。 《新荷叶》诗意: 秋风乍起,荷花香飘,扇扇子感到有一丝凉意。瑞烟环绕着的华堂之外,树木郁郁葱葱。在这星辰孕秀的良辰佳日,连熊也来送福。主人家贵气逼人,芝兰毓秀的眉宇间,福气泛着如玉般莹光。 这家主人以忠孝传家,集中了福庆之门,累世官宦。他日在朝廷上,或可扶摇直上位极人臣。这家主人十分高寿,可以和仙鹤,仙龟相提并论。年年今日,我们都在这里相会,一起喝酒,大醉而归。 就是一首祝寿词而已。 4.宋词与元曲的区别宋代最有特色的文艺形式是词,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或者说词本是一种依照一定曲调配乐演唱的诗。 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依调填词叫“倚声”。词在宋代的别称有“曲”、“杂曲”、“曲子词”、“乐府”、“琴趣”、“乐章”等,均与音乐有关。 另一个后世比较通行的别名“长短句”,从表面上看着眼点是文字表现上与传统五七齐言的诗不同,其实词句子的长短参差,还是因为曲调节拍的需要。词依音乐体段和节奏的不同,有“令”、“引”、“近”、“慢”等等分别。 令,也叫“小令”。慢词,古人从字数着眼,也称为“长调”。 词的分段叫“分片”,除单调外,一首词多由上、下两片组成,慢词有多至三四片者。 词在唐五代即由文人在民间创作的基础上引进教坊和诗坛,但所作仍以小令为主,齐言、杂言并存。 慢词的大量出现,则是北宋中期的创造。从此宋词曲调大盛,兼备众体,蔚为中国诗歌史上与唐诗并峙的另一个高峰。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词在11~13世纪的繁荣,是包括与宋先后并存的辽、西夏、金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当时中国虽暂时分裂为几个对立的政权,但在文化方面则是互相融合,相与并进的。 词在11世纪中国的勃兴,有着多方面的社会原因。比如商品经济的发达,城市文化的兴起,以及歌妓制度的发展和士大夫公余生活的优容等。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士庶文化生活的需要和文艺形式的自身发展。任何一种文艺形式的产生,总与社会上文化娱乐生活的价值取向有关,配乐演唱,乃是社会对诗歌创作的传统要求。 盛唐诗歌,特别是近体绝句,本也有入乐者,宋诗承中晚唐之余,向散文化、议论化发展,愈益趋于书面文学化。于是适应秦楼楚馆助觞遣兴的词的创作也就逐渐兴盛起来了。 到元代,士民对文艺的兴趣转向另一种兼有表演性质的新形式,宋词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也就被新起的元曲所替代。 ======================================== 元曲是元朝文学的主流。 蒙古人统一中国后,给汉人以残酷的 和非常不平等的待遇,形成长期剧烈的民族冲突,他们破坏了 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制度,从前看作是上品的读书儒生,这时 却下降到(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地步了,这使得中国 的学术思想沦入了黑暗时期,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却是一个重 要的时期,前人所认为卑不足道的民间文学,大大地发展起来 ,代替了正统文学的地位,而放出了异样的光彩,这一新兴的 文学,正是大众所欣赏的曲子与歌剧。 所谓元曲,实包含两个部份:一是散曲,一是杂剧。 散曲可以说是元代的新体诗,杂 剧是元代的歌剧;散曲可以独立,同时又是构成元代歌剧的主要部份;双方关系非常 密切,但它们却各有诗的与戏剧的独立生命。 曲是词的替身,无论从音乐的基础或是形式的构造上,都是从词演化出来的,词本起 於民间,流传於歌女伶工之口,既便於书写情怀,又宜於歌唱,原是一种通俗文学。 他们在旧的歌曲中求变化,在新起於民间的小调中求资料,接著有乐师来正谱,文人 来修辞,后来作者渐多,曲调日富,渐渐的形成一种与词不同的的体裁,而成为一种 继词而起的便於歌唱的新兴文学了。 大凡一种新文学体裁的发展,都是由简而繁,由不规则而规则,散曲中最先产生的是 小令,由小令而变成合调,在变而为套曲,小令就是民间流行的调,经过文学的陶 冶,变成为曲中的小令;由小令合调再进一步,将曲的形式再扩大其组织的,是谓套 曲,通称为套数,亦名散套,也有称为大令的。 由元曲作品精神的发展来看,大略可分为前后两期。这两期的界限正当元人统一中国 不久的时代。 前期的作品,比较鲜明的表现著曲中特有的民间文学的通俗性、口语化 ,以及北方民歌中所表现的直率爽朗的精神与质朴自然的情致,宋亡之后,由於南北 文学的合流,在后期的作品里,渐渐的离开民间文学的精神,在修辞和表现方面,注 重含蓄琢练的手法,而步入於雅正典丽的阶段。因此,前期作品中高远的意境,清新的语言,泼刺的精神,到了后期便渐渐的减少了。 小令大多数为只曲,每首各自为韵。小令有以下四种: 一、寻常小令:指单阕之曲,为曲中至简者,与诗一首、词一阕相当。 如黄钟节节高、贺圣朝。 二、摘调小令:指从套曲中摘出之曲调,有如词中之摘遍,所摘之调必是套中精粹者。 如中原音韵作词十法所附定格四十首中之「雁儿落带得胜令」,题下注一「摘」字即是。 三、带过曲:即作者填一调毕,意犹未尽,再续拈一他调或二他调,而其间音律又适能衔接。 北带北如正官脱布衫带小梁州,南吕骂玉郎带感皇恩、采茶歌,南带南如双调朝元歌带朝元令,南北兼带如南中吕红绣鞋带北红绣鞋。 四、集曲:即集合数调之美声而腔板可以衔接者次为一新曲,此南曲为盛。 如仙吕九回肠乃集解三酲首至七、三学士首至合、急三枪四至末而成。另一种集曲乃以一曲保留百尾而犯以他调,此亦南曲为盛,如仙吕二犯桂枝香乃合桂枝香首至四、四季花四至合、皂罗袍五至八、桂枝香九至末而成。 [1]小令专用曲牌: 黄钟:人月圆.括地风.昼夜乐.红衲祅(又名:红锦袍).贺圣朝。 正宫:鹦。 5.浣溪沙赏析新荷跳雨泪珠倾一句中的新和跳《浣溪沙》 作者:周邦彦 朝代 宋代 体裁:词 -------------------------------------------------------------------------------- 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 曲阑斜转小池亭。 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 柳梢残日弄微晴。 -------------------------------------------------------------------------------- 作品评述 【注释】 ①翠葆:指草木新生枝芽。竹径成:春笋入夏已长成竹林。 ②跳雨:形容雨滴打在荷叶上如蹦玉跳珠。 【评解】 此词写夏日乍雨还晴的景色,体物工巧。新竹成林,新荷跳雨,柳梢弄晴,具见新 颖别致;至曲阑斜转,风约帘衣,水摇扇影,则人、景浑然一体,意趣横生,清新柔丽, 委婉多姿。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美成这种小词与任何词家的意境和风格都不相同,虽然都是 属于清丽婉柔的一派写法,他于清丽婉柔之外含有一种极细微敏锐的感觉,而以静默自 然的意态写出。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通首皆写景,别具一格。字字矜炼,“归燕”二句 宛似宋人诗集佳句,虽不涉人事,而景中之人,含有一种闲适之趣。“摇扇”句虽有人 在,只是虚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