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赞美陶渊明的诗句

1.赞美陶渊明的名句

《读陶渊明诗》

年代: 宋 作者: 李复

渊明才力高,诗语最萧散。矫首捐末事,阔步探幽远。

初若不相属,再味意方见。旷然闲寂中,奇趣高蹇{左山右产}。

众辞肆滂葩,奸怪露舒惨。凋刻虽云工,真风在平澹。

距今几百年,有作皆愧赧。予尝跂清尘,忽忽气相感。

安得起从游,绝顶与同览。

《咏陶渊明》

年代: 唐 作者: 颜真卿

张良思报韩,龚胜耻事新。狙击不肯就,舍生悲缙绅。

呜呼陶渊明,奕叶为晋臣。自以公相后,每怀宗国屯。

题诗庚子岁,自谓羲皇人。手持山海经,头戴漉酒巾。

兴逐孤云外,心随还鸟泯。

《杂咏一百首·陶渊明》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卜筑堪容膝,休官免折腰。宁书处士卒,不践寄奴朝。

《陶渊明》

年代: 宋 作者: 王柏

义熙鼎向寄奴轻,归去来兮绝宦情。特笔谁书晋处士,千年心事一朝明。

《陶渊明》

年代: 宋 作者: 叶茵

唤得归来是督邮,东篱千古占风流。白衣未至秋萧索,曾记公田种秫不。

《陶渊明》

年代: 明 作者: 郭登

渊明宰彭泽,月请米五斗。折腰乡里儿,浮名真可丑。

凤凰不啄粟,岂肯同鸡口。悠然见南山,竟掷怀中绶。

篱边几丛菊,门外五枝柳。不负头上巾,且尽杯中酒。

2.形容陶渊明的诗句

1李白《戏赠郑溧阳》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

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2孟浩然《仲夏归汉南寄京邑旧游》

赏读《高土传》,

最佳陶征君,

目耽田园趣,

自谓羲皇人.

3白居易在《效陶潜体十六首》:

先生去我久,纸墨有遗文.

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

我从老大来,窃慕其为人.

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3.赞美陶渊明的散文

没时间写,在网上淘了两篇: 陶渊明与菊花 金秋时节,到处都能看到盛开的菊花。

人们欣赏菊花,总会联想到陶渊明的爱菊,总会想到它是花中四君子之一。 菊花是中国本土的花卉,种植历史悠久,《礼记•月令》就有“菊有黄华”的记录。

屈原在《离骚》中写到:“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认为秋菊与木兰一样都是高洁的花草,吃了令人长寿,好及时做成大事、树立美名。

汉魏时,人们对菊花很感兴趣,也是因为相信常吃菊花可以长寿。汉•应邵《风俗通义》载,河南内乡县西北有个叫甘谷的地方,小溪上游长有很大的菊花,水中含有了菊花的滋液,山谷里的三十几户人家长期喝这溪水,寿命长者一百二三十岁,少者亦有七八十岁。

西晋•葛洪《西京杂记》也记载了汉初宫中吃菊花酒的习惯:他们在菊花初放时连叶采下,和粟米捣在一起酿酒,到第二年重阳时才打开来喝。魏文帝曹丕在给大臣钟繇的信中谈论菊花,说是秋天里只有这种花长得茂盛,可见它汲取了天地真气,使人延年益寿没有比这草药更好的了,还派人专门送给钟繇一束菊花。

晋代,菊花入酒已是十分普遍。潘岳《秋菊赋》中就说到:“泛流英于清醴,似浮萍之随波。”

陶渊明种了许多菊花,经常采菊入酒。他的《饮酒》其五写到:“秋菊有佳色,浥露掇其英。

泛此无忧物,远我遗世情。”认为喝菊花酒不仅能“祛百虑”,还能“制颓龄”,因此,喝酒、作诗成为陶渊明躬耕隐居生活的两大爱好

因为贫穷,有时没有酒喝,陶渊明就光吃菊花解馋,《九日闲居》的诗序中就自叙:“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九华,重九之花,即菊花。

史书《宋书•隐逸传》还记载了陶渊明九月九日而无酒,在菊丛中久坐;适值江州刺史王弘派人送酒来,他“即便就酌,醉而后归”的故事。 陶渊明爱菊,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不单看到菊花的药用价值,还注意到了菊花的审美价值,并赋予其人格的意义。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这是他《和郭主簿》中的诗句。前两句是对松菊外在美的描写:菊花盛开,芳香流溢,树林为之增辉;高高山岗,青松耸立,列队而迎秋风。

后两句是对松菊内在美的揭示:它们坚贞秀美的姿态,实是霜天中的英杰。松菊秀美坚贞、不畏风霜的审美特征被写得形神兼备,如在眼前。

渊明赞美松菊精神是有所寄托的。《和郭主簿》大约作于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前后,时作者三十八岁左右,因母丧而闲居在家。

在此期间,江州刺史桓玄以讨伐尚书令司马元显为名,举兵攻入京师,独掌了朝廷大权;第二年桓玄便篡夺帝位,改国号为“楚”。这一切令陶渊明对政治十分失望,萌生了躬耕隐居的想法。

他作《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说:“长吟掩柴门,聊为垅亩民。”《与从弟敬远》诗又说:“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因此,在与老朋友郭主簿的和诗中,陶渊明便借歌咏松菊精神表达了自己芳洁贞秀的品格与节操,赋予了菊花“君子”的人格内含。

此后,渊明一直把宁折不弯,不畏艰难的松菊精神铭刻在心激励自己。尽管热切希望建功立业,但他决不同流合污,宁愿辞官归田,过平淡而真实的人生,也决不“为五斗米折腰”。

当他辞去彭泽县令返回家乡时,最想见到的就是“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可见,晋代最爱菊花、最懂菊花的人,非渊明莫属。 陶渊明情趣高雅,他不止于爱松爱菊,还十分欣赏兰花、柳树、竹子与梅花。

比如,他写兰花的清雅:“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饮酒》)他状兰柳的生机勃勃:“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

(《拟古》)“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他赏梅花的傲雪凌霜:“风雪送余运,无妨时已和。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陶渊明生活在宁静美丽的自然之中,颇感满足与惬意。

他说:“斯晨斯夕,言息其庐。花药分列,林竹翳如。

清琴横床,浊酒半壶。黄唐莫逮,慨独在余。”

(《时序》)又说:“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读山海经》)他给自己取的号,就叫“五柳先生”。

花鸟树木的灵性给了陶渊明创作的灵感,陶渊明还给了它们以优美的诗篇! 陶诗冲淡自然,就像菊花一样美丽淡雅;诗人对自由的追求,也像菊花一样不畏风霜;他的人生道路,也像菊花一样坦荡深情。司空图的《诗品》中提倡“人淡如菊”的典雅风格,其实,这与平淡真实的人生态度何尝不是相通的呢? 龚自珍可谓是陶渊明的知音,他的《己亥杂诗》说:“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

在平淡之中仍不失豪迈的气概,这确实说出了陶渊明性格的全貌。 陶渊明的菊花情 陶渊明独爱菊花,世人皆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已 成千古绝唱。庭院栽菊,高山赏菊,他甚至给自己的小女儿取名为爱 菊。

每有暇日,便坐青松之下,饮酒赏花。一有苦恼,就入菊圃,在 菊花丛中忘却人生的焦虑,进入“欲辨已忘言”的空灵虚静境界。

在 他的诗辞里有很多关于菊的描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4.陶渊明的名言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盛年不重来,一日再难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东晋·陶渊明·移居)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