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心得体会

1.经典唐诗读后感

[经典唐诗读后感]在灿如星海的唐宋词中,有一颗星星时时照亮着我,经典唐诗读后感.那是文天祥在临死前吟成的一首千古绝唱——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千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一个响亮的名字,南宋末年杰出的民族英雄.他的一生,处于元军大举南侵,南宋濒临灭亡的时期.为了救亡图存,他积极组织和领导宋军抗元. 这首诗表现的正是文天祥被俘之后宁死不屈、正气凛然的高尚节操.就是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表现了他坚强的爱国意志,成为我们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座右铭.每当我吟起《过零丁洋》,就觉得文天祥的一腔浩然正气充溢于天地之间.看文天祥的这首诗,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我的自白书》:我渴望自由,但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人人都渴望生命,生欲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可矣!又觉得国亡我不亡就是耻辱,我必须与邪恶斗争.这首词告诉我历史上宋元两朝的盛衰,让我更加地热爱祖国,愿为祖国效力,宁死不当亡国奴.宋词是回味无穷的,宋词给我带来无限的遐想.读唐诗有感乐清育英学校 黄雯雯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这首唐诗是我在一年级时学的《咏鹅》.现在我想起这首诗,仍然读得津津有味.我喜欢读唐诗,吟诵起唐诗,就像唱歌一样高兴.因为在唐诗里,我能懂得很多道理,学到很多在课本上找不到的知识.它是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我觉得读唐诗是一种乐趣,它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三年级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份《唐诗70首》.我把这本不值钱的书看作宝贝似的,都过了两年多了,还放在我家的书柜里.现在打开它,我读起里面的诗还是那么的着迷.这本厚厚的《唐诗70首》里,我最喜欢、记得最熟的一首就是《静夜思》,它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大作.记得我们最近学的一首歌,歌的歌名是《读唐诗》.这首歌的开头就是朗诵了这首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诉说的是远在它乡的游子李白非常想念自己的家乡.这首诗虽然只是说了李白想念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可我觉得他也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他很想自己的母亲,很想回到遥远的家乡与年老的母亲一起度过这寂静而冷清的中秋之夜.学古诗的好处有很多.读唐诗,丰富我的课外生活,让我知道不少名人故事,也能从中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如: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让我感受到陆游这颗深深的爱国之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我做一个爱惜粮食的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感受到母亲博大的爱,有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我读了唐诗以后,觉得自己变得有教养了,不像以前那样孩子气,不懂道理.整个人就像脱胎换骨一样,成了一个小大人.《读唐诗》这首歌里还唱道:唐诗唐诗传家宝,一代一代传到我,文明哟古国……既然唐诗是宝,中国是文明的古国,大家还不快行动起来去读这个宝,去寻我们文明古国的宝!读《论语》,学做人乐清育英学校 陈天杨暑假里,爸爸要我背《论语》,读后感《经典唐诗读后感》.我接过一看, 学而第一四个大字映入我眼帘,下排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爸爸郑重地对我说:天杨,以后你每天背两句,要记住圣人的教诲.尽管我心里有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可看到爸爸那虔诚的神情,我迟疑了片刻,为了不使爸爸失望,我只能装出很乐意的样子,高兴地说:好呀!开始背诵时,我只是勉强应付,死记硬背.到了后面,我才发现,这里面的寓意很深.在前十篇中共出现十五次孝.整部书主要讲的是仁.商鞅还讲过半部论语治天下.我们学的《弟子规》,只是根据《论语》中的一小部分进行扩写的.其中一句——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溪不曰,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意思是:叶公问子路,孔子这个人怎么样,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呢?我这人呀,发奋时忘记吃饭.高兴时忘记忧愁.不知道老就要来了.如此而已.这句话使我很受感动.孔子,千年一见的奇才,却只说如此而已.做人,不能骄傲,也不能吝啬.《论语》中说过: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于不足观也已.周公是一个孔子都佩服的圣人,可孔子还说如果他骄傲而且吝啬,那就没有什么可赞扬的了.因为他的缺点像一朵朵乌云掩盖了他的才华这个太阳.《论语》使我受益匪浅.它告诉我如何做人,告诉我治国之道,告诉我孝道,它还告诉我仁义.《论语》,你就像一座用之不完,取之不尽的宝库,从做人到治国,你都说得让人心服口服.你让爱学习的人变得更充实.读唐诗宋词有感乐清育英学校 黄重文唐诗宋词,四书五经…… 当我唱起这首歌,一种自豪便涌上心头.因为我是中国人!唐诗宋词是我们中国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像一条条清泉流进我心窝.它是传家宝,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岳飞,读过宋词的人都知道,他可不是一个小人物哟!其中,他写的《满江红》使我受益匪浅.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

2.唐诗读后感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有这么一些文字发出它那万丈光芒。它就是古诗,是中国文明的见证。它,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行字,却凝聚着几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那简洁而又生动的语言,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中国曾经的历史文化。

就这么屈指可数的几个字,却如海上的照明灯,风雪中的煤炭,时时帮助着我们,温暖着我们,这一切,都离不开古诗告诉我们的哲理。古诗,他并不是哑巴,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上遇到困难,他都像老师那样教导着我们,关心着我们,给予我们希望。每一首诗,都出自不同诗人之手,这些诗人已文明于世,而这些古诗却不得而知。它们是那样的孤独,被众人所遗弃,不被众人所知。它们也有自己的光彩,也有自己的灿烂。它们一直在等待着,等待我们的发现。

每一首是都是那样的耐人寻味,每一首是都是那样的含义深刻。拿起《唐诗三百首》再去细细品读,我们会发现,每一首是都是一个伊索寓言,告诉别人一个深刻的道理。品读古诗,能让罪犯走向光明之路;能让事业的流浪者重新成为有名的人士。古诗似乎有着让人起死回生的力量,只要细细的去品读,这便是一生中最大的财富,让我们一辈子受益。

《唐诗三百首》,寄托了中国人对文明的梦想。作为一个现代人,为了不辜负古人的希望,我们要为他而努力,为他而奋斗。不仅是为祖国,也是为我们自己,创下伟大的事业。

3.唐诗宋词心得各5篇

悠悠中华,上下五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文化灿烂,纵横千里,诗之国度,词之故乡。唐诗宋词,任我飞翔! 诗由情生,词为愁作:爱恨情愁,生离死别,闺妇思君,慈母爱儿,游子远行,故人重逢。

一杯淡酒,西出阳关,海内知己,天涯比邻,望断江水,孤帆过尽。 李有太白,浪漫豪迈。

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行路之难,歧路犹在。长风破浪,济得沧海,抽刀断水,举杯消愁。

仰天大笑,岂做蓬蒿?不为权贵,催眉折腰。力士脱靴,赐金放还,浮云流水,美酒相伴。

杜有子美,忧国忧民,生不逢时,国亡家破。妻离子散,家书难求,感花溅泪,恨鸟惊心。

无边落木,萧萧而下,不尽长江,滚滚而来。安得广厦,大庇寒士,风雨不动,茅屋独破。

壮志未酬,孤独左右。 游子陆游,一心报国,收拾河山,北定中原。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铁马冰河,梦中才来。东风也恶,桃花吹落,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人也空瘦,泪痕消透,驿外梅花,零落依旧。 词有苏轼,豪放旷达,仕途坎坷,阴雨难测。

三次遭贬,两下南蛮,流放离京,心系家园。几时明月,把酒问天,琼楼玉宇,何处胜寒?君王岂知,百姓冷暖,白堤之后,苏堤再造,为民谋福,名垂千古,苏门三士,流芳百世。

千里婵娟,离合悲欢,阴晴圆缺,自古难全。十年生死,茫茫难忘,幽梦还乡,尘面如霜,柔肠寸断,为情所伤。

大江东去,浪花淘尽,风流人物,赤壁周郎。人生如梦,早生华发,叹古伤今,人月难圆。

读 诗 上海 王俊愉 我手头上有三本《唐诗三百首》,其中两本还是近两年刚出炉的精品,雪白的纸张,新颖的装帧,精美的印刷……然而我却是不大去触摸的。因为它们夺目的外表让我觉得少了一份唐诗的凝重与古雅。

与之相较,我更喜欢中华书局1957年版的旧本。褐黄的纸张,竖排的版本,带着一种古装书的气息,显得简朴而厚重。

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作者面广,流派纷呈,体裁众多,因而就多方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复杂感情。唐诗可以让我透过书页窥见长安城那车水马龙、如真似幻的繁华,看见未央宫中长裙如风,摇曳生姿的宫女。

一首唐诗就像一幅工笔的花鸟,写意的山水,散透的人物画卷,灵气而耐看,将气质的华丽隐于朴素的文字之后,简单的表达,勾勒的却是耐人寻味的意境。 物换星移,世事变迁,历史一去不返,时间在销蚀着一切,盛唐的遗迹渐渐地消亡了,不变的只有华美的诗句。

卷帙浩繁的唐诗就成了那个时代的缩影,当它被写在纸面上,便有了不朽的生命,可以连接古今,诉说兴衰。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可以在忙中偷闲之时,独处僻静之角,捧一本《唐诗三百首》,在清茗的氤氲烟气和书香之中,倾听那自远古而来却清晰的声音,让心也随同它飞越大川深谷。

我们可以看到唐诗在浔阳江头琵琶女伤感的眼睛中停留,在霓裳羽衣舞的奢华中掠过,在哀鸿遍野的战场上空徘徊,在妙绝天下的名山大川中漫步……唐诗是历史的沉淀,时代的产物。历史上如果少了唐代,今天我们的中华文学就将缺失最亮丽的瑰宝。

可以想像,如果没有了张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今天的寒山寺钟声将索然无味;如果没有了杜牧“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那心力交瘁的忧郁,今日的秦淮河可能就少了一份醉人的韵味;没了“我愿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的柔情,今夜的星空将黯然失色;同样,若没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豪放,今朝的美酒就显得寡然无味。唐诗就是诗化了的中国,几乎凝结了我们中国人所有的情感,读唐诗恰似与古人的一次情感对话,你可以在一刹那间抽离都市的繁华,在诗句垒起的世界里寻找一种别样的心境,灵魂的乐土。

然而,诗人们的意境我们又真正了解几分呢?张继的寒山寺是他沧桑人生和失意心境的统一,而今,寒山寺的钟声至多寄托着人们新年的祝祷;秦淮河在诗人的笔下是繁华掩盖不住的苍老,千百年来挥之不去的哀怨,而今,秦淮河却流光溢彩,歌舞升平,游人如织。对于寒山寺,张继的失意是没有了,然而,秦淮河的忧郁又存几分呢?诗是不变的,人却变了,于是心境就和人一起变了。

在今天标新立异的现代生活中,与唐诗竞争的对手可谓太多太强了。人们会敲击电脑键盘,在网上搜集各种信息,肯读李杜诗集的人却越来越少;人们可以目不转睛地关注股市的涨跌,却不屑翻阅诗词典籍。

于是,他们疏远了王维的秋,岑参的雪,于是,他们时而浮躁,时而沉闷。 其实,在古人的唯美和今人的高速之间,唐诗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境应该是一剂很好的调节剂,这种难得的文化瑰宝不应只属于那个古老而又华丽的时代。

如果你有闲暇时间而又无谓虚掷,为何不静下心来读几页唐诗?在杜甫的月亮下,李白的山水边,王维的田园中,你会感受到一份宁静和安详,你会感到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在物质和精神的两极间保持宁静和平衡。 简评 身处市场经济汹涌澎湃的大潮中,面对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作者却在静心捧读《唐诗三百首》,畅游于杜甫的月亮下、李白的山水边、王维的田园中,这是怎样一种宁静与安详、古雅与凝重、灵性与趣味?这。

4.跪求学习唐诗的心得~~~~~~~~~~~~

我喜爱古典诗词。因为它有助于了解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文化素养;有助于培养高度的爱国主义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大支柱,是传统文化的无价之宝,其历史之久远、数量之巨大、内容之丰富、意蕴之深长、韵律之优美、文字之精妙、形式之多样、传世之久远都为世所罕见。纵观历代诗词,有的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的表现了高尚的思想情操和伦理道德,有的描写了自然景观的壮丽,有的歌颂祖国山川的秀美,有的提示人生哲理,有的反映生活情趣,有的为民呐喊,有的抒发个人情怀,有的倡扬正气,讴歌真善美,有的针砭时弊,鞭笞假丑恶。这些就是古典诗词的巨大魅力,正因为如此,我在工作之余,大部分时间都徜徉在诗词的王国之中。从《诗经》到宋元明清各代诗词都有点滴涉猎。虽不能全读,但却读过其中的名篇,虽不能完全弄懂,但却略知一二。从中汲取了文化营养,增强了工作信心,增加了生活乐趣。

我更喜爱唐诗。在中国这样一个怏怏大国,有五千年可考的历史,先人给我们留下了数以万计的文化典籍,这些大量的文化遗产中单就诗词一类,就浩如烟海,任你穷其一生,也只能涉猎其中的极小一部分。所以,我重点学习了唐诗。唐诗是我国历史上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典文学园地里三株奇葩,唐诗则是艳丽多彩的第一株奇葩,它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达到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顶峰。它如满天繁星,闪烁令人心旷神怡的光彩,如春兰秋菊,装点着祖国的山山水水。它是一个取之不竭的营养宝库,千百年来它曾哺育了千千万万的诗歌作者。这些我深有体会,因为我不仅是唐诗的爱好者,也是唐诗的受益者,倘若不从唐诗中汲取营养,就没有现在的文化素养,更写不出任何水平的诗来。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诌”。对这句俗语我是深有体会的,正是在学习唐诗中得到了潜移默化,受到了深深地感染,正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学习中时不时地写首小诗,时间长了积攒起来,一经整理编纂竟然成书,不胜荣幸。我写的诗大都是五言和七言的仿古体诗,但决不敢妄称律诗。所谓古体诗是区别于近体诗(律诗、绝句)的一种诗体,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形式,句数没有限制,平仄和用韵都比较自由,也叫古体或古风。因为,我没有专门学习作诗,不大懂平仄,声韵掌握得也不好,对偶有些牵强附会。所以,我写的诗充其量只能说是仿古体诗。其中不免有无病呻吟之作,化用引用几句也难以融会贯通,其意境和品位更谈不上,把这些情况实实在在地告诉读者,决不敢隐其鄙陋。

参考资料:?si=1

5.唐诗体会与心得 议论文

读了唐诗三百首后,我感到书里的诗个个都非常的好。比如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去泉,

去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

更添波浪向人间!

诗意是:天平山白去泉边是那样清幽静谧,天上的白去随风飘荡,舒卷自如;山上的泉水淙淙潺潺流,从容自得。我问泉水,你既然在这里如此闲适,何必要奔向山下,给原本纷扰多事的人间推波助澜?

还有一首诗也很好,是这样写的:

秋词二首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去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意是:自古以来,人们一到秋天只觉得万木萧条,不免感到悲伤。我说秋天比欣欣向荣的春天更好。在秋日晴空中那排腾云直上的白鹤多么矫健凌厉,把我们的诗情也带到蓝天上。这首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之气,令人精神振奋。

背过了90首古诗,我感到很高兴,我感受到古代诗人的那种伟大的精神,他们用简洁精湛的诗歌表达出自己的情绪,有悲痛的报国情,有忧伤的相思情,还有婉转的亲情。像《陇西行》一样:“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写出了战争的残酷,将士们已经牺牲了,可家乡的亲人仍做梦盼他们回来,表达了诗人对战死者和家人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争的憎恨。

每一首唐诗都有自己的思想,我们只有背更多,就能吸收很多的营养,他对我们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

6.【唐诗宋词心得体会】

诗中有画”是诗词创作的高境界,也是诗词评论中常用的褒扬之辞.这里的诗中这“画”大体上蕴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形体,二是色彩.李清照照词《醉花阴》中“人比黄花瘦”之句,以人比黄花,不但有形,而且有色,既描绘了憔悴的面色,又刻划了娇弱的体态.用黄花的形色作比,把闰中少妇憔悴、娇弱、病态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诗人把“形”与“色”统一于一体,创造了浑然一体的诗词画意.本文试图略去诗词中有关形体的刻划,单纯对其色彩加以品评.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诗词中生动的形体刻划影响我们对色彩的品味,另一方面暂时放置“形体”不论,可以更加深刻地领会诗词中有关色彩描绘的丰富内含和艺术魅力. 一、两类色彩,风格各异. 唐宋时代的诗人十分注意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色彩,并在作品中把这些色彩生动地表现出来.他们不像画家那样把色彩直接铺陈在读者面前,而是通过对于色彩的描绘和形容,通过读者的想象,间接地把动人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总观诗人笔下描绘和形容色彩的词,大致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用以描绘和形容有明确色相的色彩的词.如:赤、红、橙、蓝、紫、黑、白等.这类词每一个都表现了明确而固定的色相.不论是单独出现,还是同别的词组成其它语汇,这类词所表现 的色相都有是固定不变的.无需依靠上下文义来判断. 例如: 1、“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千秋岁》) 2、“朱门酒肉臭.”(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3、“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5、“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6、“霜黄碧梧白鹤.”(杜甫《暮归》) 7、“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这类描绘色彩的词不论在什么环境中,其色相不变. 第二类是用以描绘和形容没有固定色相的色彩的词.这类词所描绘的色相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各不相同,要根据上下文意来判断.如:青、绿、碧、苍、翠等词. 例如: 1、“青”在不同的语境中表现不同的色相.“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其中青为蓝色;在“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青为灰蓝色;在“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漫兴》)中青为石绿色;在“山外青山楼外楼”(林升《题临安邸》)中青为灰绿色;而在“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中青则为黑色. 2、“碧”在不同语境中表现的色相也是各不相同.“便引诗情到碧宵”(刘禹锡《秋词》)“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明月不归沉碧海”(李白《哭晁卿衡》)“闲来钓碧溪上”(李白《行路难》)“万里浮云卷碧山”(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映阶碧草自春色”(杜甫《蜀相》)这些句子中碧空、碧水、碧山、碧草所描绘的色相各异.碧空描写蔚蓝色的天空;碧水形容澄澈的绿水;碧山指的是翠绿的山峦;碧草即是嫩绿的青草.碧字所描绘的具体色彩,只有品味全诗方可领会. 3、“翠”字在“翠掩重门燕子闲”(郑会《题邸间壁》)中为绿色,而在“燕姬翠黛愁”(杜甫《纳凉晚际遇雨二首》)中则为浓黑色. 4、“苍”在色相的表现上更为宽泛.“应怜屐齿印苍苔”(叶绍翁《游园不值》)“两鬓苍苍十指黑”(白居易《卖炭翁》)“高标跨苍穹”(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日暮苍山远”(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寒山转苍翠”(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此五句中苍字所表现 的色相各不相同. 总观上述两类词在诗词中的具体运用,会让人明显地感觉出不同的色彩风格.第一类词表现 了明确色相,产生出一种明快、清爽的色彩效果.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独特感受和强烈的激情.红、黄、橙、蓝、紫等每一个词都浸透了诗人的心绪.第二类词与第一类词相比显得曲折含蓄、耐人寻味.在苍、翠、青等词汇的运用上,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这类词像是寄托了某种弦外之音,造成一种细腻、繁复、微妙的色彩效果,以其丰富的节奏韵律创造了另一种美的境界. 二、两种手法,各显千秋. 唐宋诗人描绘色彩的手法是各不相同的.如同画家用同样的颜料画出不同风格的作品一样,其手法是丰富多样的.这里把唐宋诗人描绘色彩的典型手法粗略地归纳为两种,并加以简单地分析. 一是对比调合法.这是唐宋诗人运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描绘色彩的手法.这种手法的最大特点是强调生活中各种色相的个性.根据色相之间的对比程度,我们可以把这种手法归纳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第一种类型:强烈对比,即不同色调的色彩对比. “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江南绝句》)中“红”对“绿”,“紫蝶黄蜂俱有情”(李商隐《二月二日》)中“黄”对“紫”‘“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中“白”对“青”,这些不同色调的色彩都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又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其中莲叶和天色形成一个绿色的调子,而荷花和落日又形成了红色的调子,两种调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再如“绿遍山原白满川”(翁卷《乡村四月》)其中山野之绿和江水。

7.唐诗学习心得800字

轻轻地翻开《唐诗三百首》,和王摩诘一齐畅游在山水之间,一轮皎洁娇美的圆月在松枝间穿拂,如水的山间软泥上缥缈着点点精巧的光斑,如碎碎的宝石镶嵌在大山的锦缎上,自然而不虚浮,淳朴而不媚俗。一汪清泉静静地流淌,柔柔地穿梭在林间,不时地撞击在石壁上,蜿蜒成圈圈涟漪,完美诗意地荡漾开来。在溪畔的静夜中氤氲成心中淡淡的思绪。

思念之情

缓缓翻开《唐诗三百首》,和王勃一齐沉浸在友人的思念之中。“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是他的祝愿,“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他的心声,“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是他的思念,那对朋友的思念,那对朋友的不舍,在长河中聚集在一齐,永远乐会消逝。

人生之挫

静静翻开《唐诗三百首》,和李白一齐应对人生挫折。“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他的挫折,“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是他的感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他的信念。那缕坚贞的信念,是他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烙印。

《唐诗三百首》让我欣赏如此温柔的山水之气,美哉!

《唐诗三百首》让我感觉到朋友之间浓浓的友情,幸哉!

《唐诗三百首》让我体味如此伟大的人生之挫,妙哉!

沏一杯菊花茶,捧着唐诗三百首,窗外有阳光照过窗帘,蓦然回首,细细欣赏那温柔的山水之气,感受那浓浓的思念之情,体味那伟大的人生之挫,倏然,忘记了今夕今日。

我读《唐诗三百首》,我看人生三千景,我悟世间人世情,我体世间人之挫……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