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寻找的诗句“滚滚的红尘,难掩你的笑容;茫茫的雪域,何处寻觅你的影踪……”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走过无雪的冬天,走过多思的雨季。 遥远的风,牵长我荒野中的脚印,唤回我梦中的情思。 野潇潇,人在风雨里 。 路漫漫,何处有相知? 《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作品的名篇之一。 2.寻找有关爱情的诗句有关爱情的诗句关雎 《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冒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上 邪 (汉)乐府民歌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子夜四时歌 《南朝乐府民歌》秋风入窗里,罗账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华山畿 《南朝乐府民歌》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折杨柳歌辞 《北朝乐府民歌》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出入擐郎臂,蹀坐郎膝边.春思 (唐)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子夜吴歌 (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玉阶怨 (唐)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欲不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怨情 (唐)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闺情 (唐)李端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江南行 (唐)张潮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江南曲 (唐)于鹄偶向江边采白菽,还随女伴赛江神.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江南曲 (唐)李益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望夫石 (唐)王建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竹枝词(一) (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二) (唐)刘禹锡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梦江南 (唐)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馀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菽洲!思帝乡 (唐)韦庄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寄人 (唐)张泌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江陵愁望有寄 (唐)鱼玄机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江南行 (唐)张潮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江南曲 (唐)于鹄偶向江边采白菽,还随女伴赛江神.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江南曲 (唐)李益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望夫石 (唐)王建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竹枝词(一) (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二) (唐)刘禹锡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梦江南 (唐)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馀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菽洲!思帝乡 (唐)韦庄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寄人 (唐)张泌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江陵愁望有寄 (唐)鱼玄机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相见欢 (五代南唐)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相思怨 (李冶)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卜算子 答施 (宋)乐婉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要见无因见,拼了终难拼.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一剪梅 (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生查子 (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卜算子 (宋)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武陵春 (宋)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丑奴儿 (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不休,却道天凉好个秋.长相思(宋)林逋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蝶恋花(宋)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能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卜算子(宋)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采桑子(宋)吕本中恨君不。 3.寻找诗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是古代诗歌中的重要题材。 以《诗经》中的《采薇》、《黄鸟》为滥觞,一直到当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无不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而且人们往往借助外物传达这种感情。 在长期的积淀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意象,了解和整理这些意象是我们解读思乡类作品的一把钥匙。(一)借助月亮表达思乡之情:在先秦及汉魏晋时期开始借助月亮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如汉代古诗《明月何皎皎》中有“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的诗句。 有一部分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如曹丕的《杂诗》“……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到唐朝时借月表达思乡之情已经屡见不鲜,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如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一时期的内容往往是边关战士望月思乡或是求仕游子望月怀乡。 再如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也是这一类的题材。(二)借助音乐表达思乡之情:在边塞诗中常常出现这样的乐器如羌笛、芦管、芦笛等,如人们所熟悉的名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益的《夜上受降闻笛》“回乐烽前沙如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再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中“芦管”即是芦笛、芦笳。这是一种少数民族的乐器,据《文献通考·乐考·竹之属·胡部》说:芦管,胡人截芦为之,大概与觱篥相类,出于北国。 可见芦管所吹音乐寄托了离情别绪。以上诗句中还提到“杨柳”、“折柳”,这指的是唐宣宗自制的“杨柳枝”这首曲子。 通过演奏“杨柳枝”勾起戍边战士对自己故乡“杨柳依依”的怀念,与边塞的孤独、凄苦形成一个反差,诗人们与戍边战士一样在这感伤的音乐中难以入睡,思念着远方的故乡。(三)借助飞禽表达思乡之情:常见的有两种:一种为大雁(或称鸿雁):“雁”为候鸟,每年春季飞回北方,古又有鸿雁传书的故事,所以鸿雁多用来象征传递故乡音信的使者。 雁成为表达思乡之情的特殊符号。是古诗中一个含有多种比喻意义的意象。 如:杜甫的《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该诗以“孤雁”自喻,把自己在战乱中与亲人离散的情思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 表现客居他乡的杜甫对朋友、亲人的思念之情。宋词中有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借助雁归人不归,满眼是乡愁。表达了一种去国怀乡之情。 另一种为黄鹄。黄鹄是传说中的大鸟(一说为天鹅),一举千里,仙人所乘。 如古诗《步出城东门》“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 该诗借黄鹄表达了欲归不能的愁苦。(四)借助黄昏之景表达思乡之情:最早用于思妇诗。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云:“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黄昏之时牛羊纷纷归圈。 勾起主人公对“君子”的思念,可见黄昏之时,无论是对在外的游子来说还是在家的思妇来说,都是睹物思人之时。唐代崔颢的《黄鹤楼》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一句表达了一种日已归山,人却独自望乡的凄凉,唤起了后世的共同的思乡之愁。鲁迅在日本见到“日暮里”时还勾起他潜意识中的思乡之情。 元曲中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描绘的是两幅截然不同的黄昏景象:一幅由萧条的意象组成。如“枯藤、老树、西风、瘦马”等。 另一幅由具有暖色调的意象组成如“小桥、流水、人家”。前者使游子感到身处异地;后者使游子触景生情,联想到此时故乡的炊烟已起,正是家人翘首企盼自己归来的时刻。 两种反差极大的黄昏之景怎不使游子肝肠寸断呢?。(五)借助凄寒之景表达思乡之情:如“童童孤生柳,寄根河水泥。 ……去家千余里,一身常饥渴。……寒风吹我骨,严霜切我肌”(《别诗三首•其三》)。 衣起彷徨。……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曹丕的《杂诗》)。 在古代诗词中经常借助“寒山”、“寒风”、“凄雨”、“白露”、“清秋”等类似的意象寄托漂泊之苦。另外,如重阳登高、漂泊的小舟等也经常进入思乡诗之中。 前者源于古代九九登高的习俗;后者最早见于《诗经•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一诗。其中“一苇”比喻如苇叶般的小舟,“刀”通“舠”指小舟。 两者都给人不能稳定、四处漂泊之感。引起思乡之情的意境不能一一举尽,以上只是将经常出现的略做归纳。 总之,游子。 4.关于寻找的诗句关于寻找的诗句包括: 1、唐代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原文: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译文: 群峰陡峭上摩碧天,逍遥世外不用记年。 拨开浓云寻找古老的山间古道,倚树听那潺潺的流泉。 温暖的花丛中卧着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鹤在眠。 与雍尊师一直交谈到江面笼罩在暮色里,我只好独自走下烟云弥漫的寒山。 2、唐代杜甫《蜀相》 原文: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锦城官外翠柏长得郁郁苍苍。 碧草映照石阶自有一片春色,黄鹂在密叶间空有美妙歌声。 当年先主屡次向您求教大计,辅佐先主开国扶助后主继业。 可惜您却出师征战病死军中,尝使古今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3、唐代白居易《忆江南三首》 原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 清晨夜晚总要再次相逢。 4、唐代杜甫《望岳》 原文: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译文: 华山群峰耸峙,其最高峰像一位长者,其他诸峰宛如儿孙罗立在身边。 如何才能得到那根仙人九节杖,拄着它一路飞行到达明星玉女的洗头盆前? 峡谷何其险啊,车箱进入便无归路,就像一支箭杆直通南天门。待到秋风送爽之后,我要登上山巅探访白帝的仙居,询问仙道的本源。 5、宋代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原文: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 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 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5.查找诗句敕勒歌 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1.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2.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3.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4.苍苍:青色。 [简析]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 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 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 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因为作者对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点,不必用力雕饰,艺术效果就很好。 长江 咏怀 【魏晋】阮籍 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 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 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淫。 朱华振芬芳,高蔡相追寻。 一为黄雀哀,泪下谁能禁。 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 【唐】白居易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放鱼 【唐】窦巩 金钱赎得免刀痕,闻道禽鱼亦感恩。 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 白沙渡 【唐】杜甫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 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 高壁抵嶔崟,洪涛越凌乱。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梅雨 【唐】杜甫 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过长江 【唐】黄滔 曾搜景象恐通神,地下还应有主人。 若把长江比湘浦,离骚不合自灵均。 送柳八员外赴江西 【唐】皇甫冉 岐路穷无极,长江九派分。行人随旅雁,楚树入湘云。 久在征南役,何殊蓟北勋。离心不可问,岁暮雪纷纷。 题长江 【唐】贾岛 言心俱好静,廨署落晖空。归吏封宵钥,行蛇入古桐。 长江频雨后,明月众星中。若任迁人去,西溪与剡通。 送别 【唐】李白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赋得送贾岛谪长江 【唐】李洞 敲驴吟雪月,谪出国西门。行傍长江影,愁深汨水魂。 筇携过竹寺,琴典在花村。饥拾山松子,谁知贾傅孙。 ------------------------------------------------------------------ 庐山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生在此山中。 苏东坡《湖上初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人汤促友——山色湖光步步随,古今难画亦难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唐《浪淘沙》 关于描写长江的诗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6.寻找有关“寻找”的诗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苍山无语,不问光阴。我生来便在寻找,寻找那精神的故园。 我知道一个理想的城穿越了时空向我低喃,而我正伫立茫然的渡口。“渡向何方?”我寻找着声音的来处。 “渡向何方?”它再度响起,沉重,像寒风般无孔不入,让我纤弱的身躯颤抖不止。 “我在寻找。” 我告诉它。 它便让我在寻找的道路上遇上了你们,那些被埋葬在历史淤泥之下的寂寞灵魂。 我知道你们也在寻找,寻找那精神的故园。 那多情的光阴,请渡我,渡我到泛黄的春秋。 孔子,在一条沙尘飞扬的小道上,我看见了你。六十三岁的你依然瘦小,九年周游列国的经历耗尽了你的心血,却未能让你功成名就。 “发愤忘食,乐以亡忧,不知老之将至。”你笑着形容自己。 纵使风尘已经改变了你的容颜,而我知道你的一生都在寻找。那“仁政”的理想已在九年车轮的碾压中化为沙砾,而你坚持着,寻找着, 于是后世连同你的儒学,记住了你湮没在斜阳古道里的身影。 那多情的光阴,请渡我,渡我到遥远的大唐。杜甫,在那安静而破败的草堂里,我寻到了你的身影。 艰难苦恨染得你两鬓如霜,连绵的战火与生活的窘迫终于拖住了你一生寻觅的足迹,却无法遮蔽你的炯炯目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我明白,那沧桑凝泪的双眼,为何只向着你梦里的桃花源。寻找的结果是国破山河在的破败,我看见你疲惫了。 满树红枫如泪般落下,染红了护城河的水。 那多情的光阴,请渡我,渡我到黯然的晚清。 王国维,看那清华园满池的荷花,在你生命的滋养下开得多么绚丽。他们说你的自沉“是殉清,是尸谏”,而你已经说过:“五十之年,唯欠一死,至此事变,义无再辱!”他们怎么知道,你殉的不是清王朝而是清文化。 你是为学术而生,为学术追寻一世,最后为学术而死!北伐军在“万方鼓角”中势如破竹,你仿佛看到了你的理想连同故清的象征被连根拔起。“生灭元知色即空,眼看倾国付东风。” 我凝视着昆明湖的一池碧水,我想问,王老,你可曾寻到——那精神的故园? 我仍伫立在那茫然的渡口,我看见人们匆匆走过。他们都在寻找。 他们的目的地也许不尽相同,无论幸福、爱情、亲情、财富,但我知道,那一切终归属于他们精神的故园。 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它让我看见你们孤独追寻一生的宿命,你们的灵魂因寻找而回归,因而永垂不朽。 我们依然在寻找。然而即便寻得的只是一抔精神故园的尘土,也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苍山无语,不问光阴。我生来便在寻找,寻找那精神的故园。 我知道一个理想的城穿越了时空向我低喃,而我正伫立茫然的渡口。“渡向何方?”我寻找着声音的来处。 “渡向何方?”它再度响起,沉重,像寒风般无孔不入,让我纤弱的身躯颤抖不止。 “我在寻找。” 我告诉它。 它便让我在寻找的道路上遇上了你们,那些被埋葬在历史淤泥之下的寂寞灵魂。 我知道你们也在寻找,寻找那精神的故园。 那多情的光阴,请渡我,渡我到泛黄的春秋。 孔子,在一条沙尘飞扬的小道上,我看见了你。六十三岁的你依然瘦小,九年周游列国的经历耗尽了你的心血,却未能让你功成名就。 “发愤忘食,乐以亡忧,不知老之将至。”你笑着形容自己。 纵使风尘已经改变了你的容颜,而我知道你的一生都在寻找。那“仁政”的理想已在九年车轮的碾压中化为沙砾,而你坚持着,寻找着, 于是后世连同你的儒学,记住了你湮没在斜阳古道里的身影。 那多情的光阴,请渡我,渡我到遥远的大唐。杜甫,在那安静而破败的草堂里,我寻到了你的身影。 艰难苦恨染得你两鬓如霜,连绵的战火与生活的窘迫终于拖住了你一生寻觅的足迹,却无法遮蔽你的炯炯目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我明白,那沧桑凝泪的双眼,为何只向着你梦里的桃花源。寻找的结果是国破山河在的破败,我看见你疲惫了。 满树红枫如泪般落下,染红了护城河的水。 那多情的光阴,请渡我,渡我到黯然的晚清。 王国维,看那清华园满池的荷花,在你生命的滋养下开得多么绚丽。他们说你的自沉“是殉清,是尸谏”,而你已经说过:“五十之年,唯欠一死,至此事变,义无再辱!”他们怎么知道,你殉的不是清王朝而是清文化。 你是为学术而生,为学术追寻一世,最后为学术而死!北伐军在“万方鼓角”中势如破竹,你仿佛看到了你的理想连同故清的象征被连根拔起。“生灭元知色即空,眼看倾国付东风。” 我凝视着昆明湖的一池碧水,我想问,王老,你可曾寻到——那精神的故园? 我仍伫立在那茫然的渡口,我看见人们匆匆走过。他们都在寻找。 他们的目的地也许不尽相同,无论幸福、爱情、亲情、财富,但我知道,那一切终归属于他们精神的故园。 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它让我看见你们孤独追寻一生的宿命,你们的灵魂因寻找而回归,因而永垂不朽。 我们依然在寻找。然而即便寻得的只是一抔精神故园的尘土,也将耗尽我们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