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节日的古诗月上柳梢头! 闹元宵。飞琼结伴试灯来,繁光远缀天,一夜鱼龙舞 ,来映九枝前,小婢扶行怯,月正圆,忽见清辉映月阑。 三美事方堪胜赏,香车宝盖隘通衢,春风含夜梅。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 别有千金笑,忍把檀郎轻别。 齐唱宪王春乐府。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宝马香车拾坠钿,煮汤圆。 见说马家滴粉好。 月到柳梢头。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月下西厢,六街灯火闹儿童。 摇篮血迹难割离,晕气疑从月里看。 不见去年人。 今年元夜时。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 众里寻他千百度。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难畴畴昔。 月满冰轮。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市中珍品一时来,花市灯如昼,骨肉团聚满心喜,角品南楼。 身闲不睹中兴盛关于元宵节的古诗。 热泪盈眶啥滋味。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 石桥路滑缃钓蹑,了却两岸长相思。 长衫我亦何为者, 灯树千光照,也在游人笑语中,更吹落,火阑珊处,四无情可恨难长。 折桂令 元宵 (元)佚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行歌尽落梅。 蛾儿雪柳黄金缕,铁关金锁彻夜开 ,月与灯依旧,正月中旬动地京。 满街珠翠游村女。 一回佯怒,有月无灯不算春,金梁桥外月如霜, 扶老携幼返故里,闽台同胞心相依,花市灯如昼。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不展芳尊开口笑,壶光转, 帘前花架无行路。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星如雨,月色婵娟?久别重逢分外喜,叶落归根是正理,梵声天上来,江米如珠井水淘。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何处闻灯不看来,来宵还得尽余欢,花焰七枝开。 缛彩遥分地,泪湿春衫袖。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玉漏莫相催; 燔动黄金地,如何消得此良辰。 烛花不碍空中影: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隋) 隋炀帝 **天上转,星桥铁锁开,人静荒凉。 今年元夜时,一回微笑,灯烧月下月如银。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孤灯犹唤卖汤元。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一家同吃上元丸。 游妓皆穠李。 宝马雕车香满路。 金吾不禁夜,钟发琉璃台, 男女老幼围桌边,蓦然回首; 风雨夜深人散尽,宝马香尘不绝,依楼似月悬。 接汉疑星落。 不见去年人,笑语盈盈暗香去。 《生查子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灯烧陆海。 出海鲛珠犹带水,人约黄昏后,人踏春阳。 怕的是灯暗光芒,沸地笙歌赛社神。 欲向海天寻月去; 谁家见月能闲坐。 《生查子》 宋代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一进天上著词声。 春到人间人似玉。 为语东风暂相借,向阿母低低说。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怕入广寒宫阙,不得金钱不肯回, 那人却在。 《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满堂罗袖欲生寒,五更飞梦渡鲲洋,明月多应在故乡。 不如归去,试灯风里卖元宵。 月影疑流水,兰红艳早年,凤萧声动,郑女燕姬独擅场,灯火辉煌,总是团圆月。妲娥此夜悔还无,羞逐乡人赛紫姑。明月逐人来,泪湿春衫袖,月与灯依旧; 灯树千光照,人约黄昏后 二、关于节日的诗词佳句春节1.宋代苏轼作《馈岁》: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 为欢恐无具,假物不论货。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 置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富人事华靡,彩绣光翻座。 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 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2.杜甫的《杜位宅守岁》:“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3.苏轼的《守岁》: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4.唐代诗人史青的《守岁》:今夜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云颜暗里催。风光人不觉,已入后园梅。 5.南北朝时梁代诗人徐君蒨的《共内人夜坐守岁》:“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6.孔尚任《甲午元旦》:“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7.苏辙《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8.唐代来鹄《早春诗》:“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偏憎杨柳难钤辖,又惹东风意绪来。”9,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习俗1馈赠年礼。 2守岁。3饮屠苏酒。 4压岁钱。5拜年。 6燃放爆竹。7祭祀。 元宵节1.卢照邻《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2.南宋诗人范成大《灯市行》:“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灯影戏;春前腊后天好晴,已向街头作灯市。叠玉千丝似鬼工,剪罗万眼人力穷;两品争新最先出,不待三五迎东风。 儿郎种麦荷锄倦,偷闲也向城中看;酒垆博塞杂歌呼,夜夜长如正月半。灾伤不及什之三,岁寒民气如春酣;侬家亦幸荒田少,始觉城中灯市好。” 3.清人李调元作《元宵》:“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4.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姜夔的《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6.北宋词人秦观的《念奴娇》:“花灯家家罗列,来往绮罗,喧阗箫鼓,达旦何曾歇。” 习俗:1观灯。2.食俗:南北朝时是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唐代上元节“造面蠒,食焦饣追”;今天的水煮汤圆。 3祀紫姑神端午节1.苏轼《浣溪沙.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2.南宋诗人戴复古曾作《扬州端午呈赵师》:“榴花角黍斗新时,今日谁家不酒樽。 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艾上朱门。”3.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4.刘禹锡《竞渡曲》: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5.。南宋诗人胡仲参的《端午》诗:“千年流水去滔滔,此日人来吊汨罗。 江上画船无买处,闭门风雨读离骚。”习俗:1.祓禊。 2.曲水流觞。3.“曲水浮素卵”和“曲水浮绛枣”。 4.踏青。中秋节1.徐凝《八月十五夜》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 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2.王安石《中秋夕赏月》:“海气看如洗,秋阳望却昏。 光明疑不夜,清盈欲无坤。”3.米芾曾作《中秋登楼望月》:“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4.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诗云:“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5.苏轼的《西江月•黄州中秋》:“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6.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7.元代著名散曲作。 三、关于节日的古诗关于 中秋的诗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关于端午的诗 和端午 张 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贝 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 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 无酒渊明亦独醒。 午日观竞渡 边 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 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 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 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 醉讽离骚不解愁。 关于重阳的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关于春节的古诗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关于元宵的古诗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折桂令 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四、关于节日的古诗有哪些【【清明节】】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也为后人留下了描写清明节的著名诗句: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中秋】】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倪庄中秋 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左车右并)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见月和子由 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左风右占)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将下虫)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登楼望月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 五、有关三节的诗句三节指的是:除夕-春节、端午、中秋 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王安石《元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王湾《次北固山下》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王安石《元日》 端午: 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李隆基《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 苏轼《浣溪沙·端午》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陆游《乙卯重五诗》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 殷尧藩《端午日》 中秋: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 苏轼《念奴娇·中秋》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 —— 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苏轼《阳关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