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丹霞地貌的诗句1,远海动风色,吹愁落天涯。 南星变大火,热气馀丹霞。——出自唐代李白《早秋赠裴十七仲堪》 白话文释义:远风海上来,吹来愁绪满天涯。 南星的出现预示炎夏的到来,热气蒸腾,结成彩霞。 2,西真人醉忆仙家。 飞佩丹霞羽化。——出自宋代辛弃疾《西江月·宫粉厌涂娇额》 白话文释义:西真人喝醉了回忆了以前在仙家的事,丢掉的玉配在丹霞中消散不见。 3,念丹霞秋冷,风巾雾屦,五湖春暖,雨笠烟蓑。——出自宋代刘过《沁园春·一别三年》 白话文释义:想其丹霞山那边秋天风冷,有没有带遮风的头巾挡雾的厚鞋子,等到春天各处都暖和了,就只需要防雨用的蓑衣笠帽了。 4,岁岁丹霞天近处。借问殷勤,何以逢兰杜。 ——出自宋代王义山《乐语》 白话文释义:年年岁岁丹霞地貌上接近天的高峰。由它来借问您是否安好,何时才能相见。 5, 岭南岩峒多佳胜,到处看来独自雄。——出自明代赵壁《锦石岩》 白话文释义:五岭以南岩石洞与岩穴多又优美,到处看来还是这里的最雄伟。 2.描写张掖丹霞地貌的古代文章或诗句有哪些忆丹霞山居(明)李永茂 云半结庐夜授经,流泉细细晓来听。 天空但立千群竹,月落犹余数点星。 雁阵南飞悲故国,螺川西望恨街亭。 三岩一出秋容老,惭愧闲身泛水萍。 其二 倚杖锄茶续陆经,喈喈野鸟傍林听。 客来共踏花间露,老去徒怜鬓上星。 未辟入州开幕府,空劳午梦泣新亭。 曾缘多病觅新药,却热应须瀚海萍。 其三 花卸花开逐岁经,松风松雨四时听。 长闲独赋关山月,小集俄占太史星。 丹诏一阳瞻凤辇,捷书万里发虢亭。 孤臣强揾昏朝泪,高要峡边诵野萍。 扩展资料: 张掖丹霞地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 张掖丹霞地貌在方圆五十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地带,有造型奇特,色彩斑斓,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 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 这里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亿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 一般认为,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称为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1928年,冯景兰等在粤北仁化县发现丹霞地貌,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此后又有多人对其概念进行阐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掖丹霞地貌。 3.描述一下丹霞地貌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世界上由红色砂砾构成的、以赤丹崖为特色的一类地貌是以广东省仁化县的丹霞山命名的,这就是丹霞地貌。 它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我国分布最广,其中又以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 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曾昭璇在比较了国内外的丹霞地貌之后,认为丹霞山“无论在规模上、景色上”,皆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一”。 丹霞地貌是上世纪30年代命名的一类地貌类型。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是一种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屑岩,后来地壳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岩层就构成了红色山块。 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所谓“红层”就是在中生代 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 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物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 中国丹霞地貌分布福建泰宁风景区、福建武夷山、贵州 赤水、江西 龙虎山、青海 坎布拉、广东 韶山丹霞山(名称来源)是我国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质地貌。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 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 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 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 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在红色砂砾岩层中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物,碳酸钙被水溶解后常形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层的钙华沉积,甚至发育有石钟乳。 沿节理交汇处还发育漏斗。在砂岩中,因有交错层理所形成锦绣般的地形,称为锦石。 河流深切的岩层,可形成顶部平齐、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种各样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在岩层倾角较大的地区,则侵蚀形成起伏如龙的单斜山脊;多个单斜山脊相邻,称为单斜峰群。 岩层沿垂直节理发生大面积崩塌,则形成高大、壮观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组主要节理的走向发育,形成高大的石墙;石墙的蚀穿形成石窗;石窗进一步扩大,变成石桥。各岩块之间常形成狭陡的巷谷,其岩壁因红色而名为“赤壁”,壁上常发育有沿层面的岩洞。 中国广东丹霞山、金鸡岭、南雄的苍石寨、平远的南台石和五指石,江西 鹰潭、弋阳、上饶、瑞金、宁都,福建 武夷山、连城、泰宁、永安,浙江永康、新昌,广西桂平的白石山、容县的都峤山,四川江油的窦山、灌县的青城山,陕西凤县的赤龙山以及承德等地,都有典型的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 形成原因 红层地貌中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 水平构造地貌指由铲状水平或近于水平的第三纪厚层红色砂砾岩为主组成的平坦高地,受强烈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状地形。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 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 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 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 在红色砂砾岩层中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物,碳酸钙被水溶解后常形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层的钙化沉积,甚至发育有石钟乳。沿节理交汇处还发育漏斗。 在砂岩中,因有交错层理所形成锦绣般的地形,称为锦石。河流深切的岩层,可形成顶部平齐、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种各样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 在岩层倾角较大的地区,则侵蚀形成起伏如龙的单斜山脊;多个单斜山脊相邻,称为单斜峰群。岩层沿垂直节理发生大面积崩塌,则形成高大、壮观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组主要节理的走向发育,形成高大的石墙;石墙的蚀穿形成石窗;石窗进一步扩大,变成石桥。 各岩块之间常形成狭陡的巷谷,其岩壁因红色而名为“赤壁”,壁上常发育有沿层面的岩洞。 丹霞地貌 地貌特点编辑本段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 4.历史上有哪些赞美丹霞山的诗词1、丹霞蔽日行 魏晋:曹丕 丹霞蔽日,采虹垂天。 谷水潺潺,木落翩翩。 孤禽失羣,悲鸣云间。 月盈则冲,华不再繁。 古来有之,嗟我何言。 译文: 红霞遮天蔽日,彩虹遥挂天际。溪水潺潺流淌,落叶翩翩飞舞。鸟儿脱离了鸟群,独自在云间悲鸣。月圆之后就是月缺,盛开的花不再旺盛生长。这些现象自古就存在,我何必再来感慨呢。 2、《界围岩水帘》 唐代 柳宗元 界围汇湘曲,青壁环澄流。 悬泉粲成帘,罗注无时休。 韵磬叩凝碧,锵锵彻岩幽。 丹霞冠其巅,想像凌虚游。 灵境不可状,鬼工谅难求。 忽如朝玉皇,天冕垂前旒。 楚臣昔南逐,有意仍丹丘。 今我始北旋,新诏释缧囚。 采真诚眷恋,许国无淹留。 再来寄幽梦,遗贮催行舟。 译文: 界围岩和湘江的江畔相汇,青青的山壁,环绕着清澈的江水。 悬挂着的泉水,形成一面鲜明的水帘,排列下流,没有停止的时候。 水帘好比一面音调和谐的玉磬,敲声锵锵,响彻岩谷。红霞笼罩在岩顶上,使我忽然想象升上天空游览的景况。 奇妙的境界,简直不可形容,即使是神鬼的工力,谅必也难造成。 忽然好像朝见玉皇,只见他的皇冠前面,垂着一排玉串。昔时屈原被逐南来,他有意依恋神仙之地,不思回国。 如今我幸获新诏释放,开始北归。 在这里任情遨游,固然值得留恋,但我以身许国,必须迅速回朝效力,不容停留。 再来游玩,只有寄托在梦境了,行前站立良久,乘舟离去。 比较出名的是曹丕的《丹霞蔽日行》。 扩展资料: 丹霞山( 中国红石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总面积292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风景区、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的风景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 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赤壁丹崖为特色。据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发现1200多处丹霞地貌中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距今1.4亿年至7000万年间,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四周山地强烈隆起,盆地内接受大量碎屑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红色地层。 距今7000年前后,地壳上升而逐渐受侵蚀。距今600万年以来,盆地又发生多次间歇上升,平均大约每万年上升1米,同时流水下切侵蚀,丹霞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也就是现在的丹霞山景区。 丹霞山境内有大小石峰、石墙、石柱、天生桥共计680多座;丹霞山在地层、构造、地貌表现、发育过程、营力作用以及自然环境、生态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丹霞地貌区最为详细和深入,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基地。 5.关于张掖丹霞山的诗词忆丹霞山居(明)李永茂 云半结庐夜授经,流泉细细晓来听。 天空但立千群竹,月落犹余数点星。 雁阵南飞悲故国,螺川西望恨街亭。 三岩一出秋容老,惭愧闲身泛水萍。其二 倚杖锄茶续陆经,喈喈野鸟傍林听。 客来共踏花间露,老去徒怜鬓上星。 未辟入州开幕府,空劳午梦泣新亭。 曾缘多病觅新药,却热应须瀚海萍。其三 花卸花开逐岁经,松风松雨四时听。 长闲独赋关山月,小集俄占太史星。 丹诏一阳瞻凤辇,捷书万里发虢亭。 孤臣强揾昏朝泪,高要峡边诵野萍。丹 霞 山 记(明)李充茂 粤自洪朦既降,岳渎同尊。 其他名山胜概,历世则一,而显晦各异;譬如被褐怀瑾之士,遇合有时,莫不有天者存乎其间耳。 韶郡丹霞山,在仁化治中,绵亘逶迤,方数十里,高数千仞,即余与梓里诸君子今所托迹处也。 山,下、中、上划而为三。有两关、一峡,险自天设。 岩则有锦石、天然、篻竹、大明、草悬、水帘、晚秀、海螺诸名称,率皆离奇古怪。或如龙蟠虎蜛于上;或如凤舞蛟腾于前;或如狮面螭形,悬立狰狞于十步之处。 凸凹不同,吞吐异状。然石室星错,实外虚中,良有俯纳万千之用。 且中山一带,长松婆娑,修篁掩映,清泉瀑布,飞玉喷珠,幽赏之胜,令人应接不暇。嗟乎!此山当中原、吴会之墟,何终南、崆峒、姑射、匡庐、天门、姑苏之不逮?乃溯从前,游屐鲜到,赠赋无闻,果太傅灵运罕其人哉?何能铲彩韬光于数千百年之后也! 嗟乎!物之遇合有时,是不能不重忆我先文定伯子矣。 伯子抚军虔州时,于乙酉仲冬,闻先大夫讣,奔号逾岭,扶榇南徙,抵仁化界上,怆然曰:“兵燹载道,时变靡穷,当早厝吾父于万全。吾自庚岭至此,万山蜿蜒不绝,其可以有深藏者乎?余一家具奉先灵而止于是焉。” 于是麻履縗杖,日涉百余里,凡云峰峭壁,崒嵂崱历登眺几遍,或守御为难,或樵汲是艰。 一夕,与邑太学生周子长公,文学生刘子望夫、松涛昆玉,名蜿夜话,语及“治南二十里,有丹霞山,生等曾筑精舍数楹,读书其上,第扪崖陟磴,负济胜者,犹难焉。” 伯子第领之。 明旦,辄以一舴艋邀诸子偕往。 至则一望辟易,俨有剑阁之险。摄衣而登,约数十丈,便崎岖难犯。 伯子攀藤拊木以进,手足交致力焉。如是者数,才抵关门。 关门峭削直上,高亦仅十仞内,而攀缘路绝。伯子竭数倍力,迂回盘折,仅而登假入中山焉。 稍行,经六祖堂、天然庵,里许,入篻竹岩。得自篻竹岩折行半里许,入石峡。 峡路不远而羊肠,且棘身难进。伯子委纡而前,若不有其难也。 峡尽,忽见雄石陟峙,是所谓霞关矣。较前关高无虑十倍,极目天半,意骇心惊,犹幸石稍丰下,尚可受足,伯子俯首约躬,拊石而上,遂克跻焉。 霞关右出山背,稍可寓目。伯子自左路过云度南行,登大明岩,陟山之巅。 环望群山罗列,若为丹霞拱护,而突兀,山含岈翕受,终无有出丹霞之右也。复北游草悬岩,西游水帘岩、晚秀岩、海螺岩,已穷日之力矣。 伯子余勇可贾意津津未倦,盖乐此不为疲乎?此丙戊重九日也。是夕,偕诸子宿中山之六祖堂。 堂有上人以默跏趺诵经。伯子因有“听经此日当重九,采蕨何人更一双”之句。 随与诸子谋曰:“是山也,有险足固,有岩足屋,有樵可采,有泉可汲,其亦避世之奥区乎?倘得牛眠之处先人安厝,吾烟霞之癖,快足于是矣。” 乃搜积俸百余金购之。 而先严佳城,即卜于对岸石云山之阳焉。襄事既竣,伯子入丹霞,剪除荆棘,鸠工重修关门,曰:“此山之键也,以固吾圉耳。” 而从入之路,石可凿者,凿而梯之;不可凿者,梯之以木,盖升天之无阶而有阶矣。而凡我故旧,风雨飘摇,伯子胥与居处于山中焉。 嗟呼!丹霞之名,不自今日而始也,乃阒乎无人,寂寞者数千百岁矣。自伯子至止,而人人知有丹霞焉,且人人丹霞是依赖焉。 是岂不有天者存乎其间哉!顾予所甚悼者,伯子以介行,甘播越之苦,苍梧既驾,赍志旋终,不获久有此山耳。今先后同志来处此者,如际霞包君、两岐贺君、亦若姚君、丹鸣朱君、羽明王君、若那李君、美生韩君、樵谷张君、厚吾宁君、二酉陈君、文梦许君、经宇李君暨余小子充茂,两侄灏、鸿,甥唐运泰,皆有室家仆婢,无虑千百辈,咸邀灵此山,以脱然于劫灰煨烬之外,则兹山之造我流人,功宁纪极?而平日所称名胜于中原、吴会之区者,正恐名公卿大夫,冠盖渐稀,才子骚客,吟咏亦歇,而幽人贞士高蹈远引者,亦不敢过而问焉。 则终南、崆峒、姑射、匡庐、天门、姑苏,今日以与丹霞较,其不逮抑又远矣! 兹余小子奉先大夫遗嘱,扶榇北归。倘得修途无阻,就窆先陇,两侄子获有宁宇,可以岁时伏腊,余不肖,期以一瓢一衲,重赋归来,与丹霞相终绐。 俾野鸟飞花,再识故人杖履。庶几丹霞移文后之君子,可以不作乎?是为记。 6.形容“丹霞山景色”的诗句都有哪些1、《绕丹霞山》明代:释今回 峰前峰后许相从,踏遍洪崖面面同。 放脚不知青嶂尽,杖藜随意白云中。 行依映掩千林雪,归绕萧森万壑风。 信步溪山原不异,幸陪巾锡共从容。 白话释义: 峰前峰后答应跟着,踩遍洪崖面面同。 放脚不知道青嶂尽,杖藜随意白云中。行依映掩千林雪,回到森林万壑风绕着萧。 信步溪山原不异,到陪巾锡共从容。 2、《雨中登丹霞山》近现代:何永沂 万方多难此登临,尘满空门寺半侵。 怪石泼红腥剑拔,江篁摇翠水龙吟。 岚迷惊鸟千峰肃,劫老情天一线阴。 古树生风人袖手,潇潇暮雨冷诗襟。 白话释义: 万方多难愁思满腹我来此外登临,尘满空门寺半侵。 怪石泼红腥剑拔,江水竹林摇翠水龙吟。雾气迷惊吓鸟千峰肃,抢劫老情是一线天阴。 古树生风人袖手,潇潇暮雨冷诗衣襟。 3、《与古健青刘珊游丹霞山四首 其一》近现代:陈永正 东来大庾势横侵,三百里间原始林。 目纵苍螺旋万态,壑遮丰草失千寻。 褰霞欲度衣红湿,披径还归梦碧深。 历历山川回首处,夜闻风鬣作雄吟。 白话释义: 东来的大庾权势恣意侵犯,三百里间原始森林。 眼睛放蓝色螺旋万态,沟壑遮青草失去千寻。提起霞想度穿红湿,打开直接回到梦碧深。 历经过山川回首处,夜晚,听到风胡子作雄吟。 4、《丹霞山》宋代:晁端彦 白鹤山头飞瀑,玉箫峰顶生烟。 溪上空闻流水,竹间不见真仙。 白话释义: 白鹤山头瀑布,箫峰顶生烟。 溪上只听见流水,竹林间不见真仙。 5、《澹归大师自丹霞山至海幢寺有赠》明代:陈子升 多君驻白足,结宇向丹霞。 依树珠林矗,缘藤石径斜。 闲摇下山策,方值泛源花。 可念江城客,飘零似出家。 白话释义: 多你驻守白脚,结字向丹霞。 依据树珠林矗,绿藤石径斜。熟悉摇下山策略,正赶上泛源花。 可以想到江城客,飘零像出家。 7.描写丹霞山的诗句有哪些忆丹霞山居 (明)李永茂 云半结庐夜授经,流泉细细晓来听。 天空但立千群竹,月落犹余数点星。 雁阵南飞悲故国,螺川西望恨街亭。 三岩一出秋容老,惭愧闲身泛水萍。 锦 石 岩 (明)赵 壁 三窍玲珑倚碧空,洪濛开辟自天工。 炼云不假娲皇力,刊木谁劳禹后功。 雪点寒梅晴月白,光分锦石夕阳红。 岭南岩峒多佳胜,到处看来独自雄。 宿丹霞 廖 燕 偶宿丹霞顶,红尘隔翠微。 怪来秋梦冷,山瀑近床飞。 丹霞山( 中国红石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 仁化县境内,东经113°36′25″至113°47′53″,北纬24°51′48″至25°04′12″之间。 总面积292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风景区、以 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的风景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 丹霞山是世界“ 丹霞地貌”命名地。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赤壁丹崖为特色。据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发现1200多处丹霞地貌中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距今1.4亿年至7000万年间,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受 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四周山地强烈隆起,盆地内接受大量碎屑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红色地层;距今7000年前后,地壳上升而逐渐受侵蚀。距今600万年以来,盆地又发生多次间歇上升,平均大约每万年上升1米,同时流水下切侵蚀,丹霞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也就是现在的丹霞山景区。 8.形容青海丹霞地貌的词语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系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 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节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貌特征。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部及西南部,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其中中国分布最广。1928年,冯景兰等在粤北仁化县发现丹霞山,将此地地貌取名为丹霞地貌,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此后又有多人对其概念进行阐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