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安史之乱与唐诗

1.有关于安史之乱的古诗词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安史之乱最后一年写的.新安吏杜甫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暮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嚎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潼关吏杜甫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孙有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新婚别杜甫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一作固)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一作致此)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垂老别杜甫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乾。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无家别杜甫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鼙。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只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月夜杜甫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昨夜闲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逞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哀江头杜甫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忘南北。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悲陈陶杜甫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2.【那些关于安史之乱的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杜甫在安史之乱写了很多诗.石壕吏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通过对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连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感情.。

3.李白在安史之乱时期的诗作

我找到三首,是李白在安史之乱时期所作.《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一度浙江北,十年醉楚台。

荆门倒屈宋,梁范倾邹枚。若笑我夸诞,知音安在哉?大盗割鸿沟,如风扫秋叶。

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中夜天中望,意君思见君。

明朝拂衣去,永与海鸥群。”《献从叔当涂宰阳冰》小子别金陵,来时白下亭。

群凤怜客鸟,差池相哀鸣。各拔五色毛,意重泰山轻。

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弹剑歌苦寒,严风起前楹。

月衔天门晓,霜落牛渚清。长叹即归路,临川空屏营。

《游谢氏山亭》沦老卧江海,再欢天地清。病闲久寂寞,岁物徒芬荣。

借君西池游,聊以散我情。扫雪松下去,扪萝石道行。

谢公池圹上,春草飒已生。花枝拂人来,山鸟向我鸣。

田家有美酒,落日与之倾。醉罢弄归月,遥欣稚子迎。

4.安史之乱出现在唐朝的哪个时期

安史之乱是在盛唐时期发生的。这个事件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李白、杜甫是盛唐诗人

唐代诗歌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

初唐(618年--712年)时期,号称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逐渐完成了诗歌声律化过程,奠定了中国诗歌中律诗的形式。使唐代诗歌呈现出自己的面貌。经过他们的努力,诗歌的题材从宫廷的奢靡走向社会的大众生活,风格也从纤柔卑弱转变为明快清新。初唐最杰出的诗人是陈子昂,他主张恢复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优良传统。陈子昂的诗歌刚健朴素,为唐诗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从公元712年到762年称为盛唐,这时期是诗歌最为繁荣,成就最高的时期。盛唐诗歌题材丰富,风格各异,有人歌颂自然,有人向往边塞,有人高歌英雄主义,有人发出失意的叹息。众多的诗人在浪漫的氛围中自由地创作,共同 营造出震撼后世的“盛唐气象”。

盛唐中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等。岑参以写边塞诗 见长,高适的诗歌较能反映民间的疾苦。真正能代表盛唐诗坛的大诗人当推“诗仙”李白 和“诗圣”杜甫。他们的诗歌对中国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唐(762年--827年)诗人中的佼佼者有白居易、元稹和李贺等人。白居易以讽喻诗见长,他在诗歌中讽刺横征暴敛,反对黩武战争,攻击豪门权贵,另外白居易努力使自己的诗歌语言更加通俗、流畅,生动感人,因而也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李贺是一个短命的诗人,只活了二十余年,他生活穷困潦倒,仕途不顺,但他的诗歌想象丰富,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词瑰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较浓厚的唯美倾向、伤感情绪。

公元827年到859年的晚唐时期,是诗人李商隐和杜牧活跃的时代。杜牧的诗歌将清新与冷峻熔为一炉,这非常适合他在诗歌中表达政治抱负和激情。李商隐则以精心的结构,瑰丽的语言,沉郁的风格,体现出自己在仕途上历尽的坎坷,诗歌常流露出伤感的情调。他著名的《无题》诗究竟是爱情之作,还是隐喻政治内容,中国诗歌评论界至今还有争论。

5.杜甫在安史之乱时写的古诗

新安吏 作者: 杜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潼关吏 作者: 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一作固)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一作致此)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乾。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鼙。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只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6.安史之乱 诗词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他的部将李怀仙斩其首来献,安史之乱结束。

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全诗八句。

开头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

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诗的后六句都是对偶,但却明白自然像说话一般,有水到渠成之妙。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