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报柱信 出自诗经哪篇“抱柱”始见〈庄子〉:“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说是有个叫尾生的人,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下起大雨,河水暴涨,尾生坚守信约,不忍离去,最后抱着桥柱,直至淹死。 后来用“抱柱”比喻坚守信约。 李白〈长干行〉用此典: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2.谁在说3、《信南山》 诗经·先秦信彼南山,维禹甸之《毛诗序》称:“《信南山》,刺幽王也。不能修成王之业,疆理天下,以奉禹功,故君子思古焉。” 《信南山》,《诗经·小雅·谷风之什》的一篇。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全诗六章,每章六句。这首诗与《小雅·楚茨》同属周王室祭祖祈福的乐歌。但二者也有不同:《楚茨》言“以往烝尝”,乃兼写秋冬二祭;而此篇单言“是烝是享”,则仅写岁末之冬祭,而且它侧重于对农业生产的描绘,表现出周代作为一个农耕社会的文化特色。《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3.诗经《信南山》的详解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 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 既沾既足,生我百谷。 疆埸翼翼,黍稷彧彧。曾孙之穑,以为酒食。 畀我尸宾,寿考万年。 中天有庐,疆埸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 曾孙寿考,受天之祜。 祭以清酒,从以騂牡。享于祖考,执其鸾刀。 以启其毛,取其血膋。 是烝是享,苾苾芬芬。祀事孔明,先祖是皇。 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4.报柱信 出自诗经哪篇“抱柱”始见〈庄子〉:“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说是有个叫尾生的人,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下起大雨,河水暴涨,尾生坚守信约,不忍离去,最后抱着桥柱,直至淹死。后来用“抱柱”比喻坚守信约。 李白〈长干行〉用此典: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