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词《梨花赋》梨花辞 一 宫廷浩荡,又年年、寒夜百花香烂漫。唯有梨花白锦无纹,玉树石凳堆雪。梨花飘香,愁断了肠, 冷浸寥寥人,皇宫内外,忆昔故人达旦。 那年共坐石台,梨花勃然,杯酒叹古今。共约月老鉴今生,梨花落似叹息。物是人非,难见百花, 恨透离别苦。独坐石台,忆昨日而涕下! 梨花辞 二 笑看世间 痴人万千 白首同倦 实难得见 人面桃花是谁在扮演 事过境迁 故人难见 旧日黄昏 映照新颜 相思之苦谁又敢直言 梨花香 却让人心感伤 千杯酒解思量 莫相望 旧时人新模样 思望乡 为情伤 世间事皆无常 笑沧桑 万行泪化寒窗 勿彷徨 脱素裹着春装 忆流芳 笑我太过痴狂 相思夜未央 独我孤芳自赏 残香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的原意是用来形容什么,后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3.东栏梨花中,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诗歌还有那些词来描绘梨花 爱问知识最形象地描绘出梨花的品格:梨花如静女,寂寞出春暮。 春色惜天真,颊洗风露。 素月谈相映,肃然见风度。 恨无尘外人,为续雪香句。 孤芳忌太洁,遣凡卉妬。 长相思·梨花风中树,雨中树,树下梨花蹁跹舞,赢得几分妩。天上路,地上路,路旁芬芳不知处,佳人采花护。 ——[粟海洋·原创]江岸梨花》 ——唐·白居易 梨花有思缘和叶,一树江头恼杀君。 最似孀闺少年妇,白妆素袖碧纱裙。 《左掖梨花(与丘为、皇甫冉同作)》 ——唐·王维 闲洒阶边草,轻随箔外风。 黄莺弄不足,衔入未央宫。 《左掖梨花(同王维、皇甫冉赋)》 ——唐·丘为 冷艳全欺雪,馀香乍入衣。 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和王给事(一本有维字)禁省梨花咏》 ——唐·皇甫冉 巧解逢人笑,还能乱蝶飞。 春时风入户,几片落朝衣。 《左掖梨花》 ——唐·武元衡 巧笑解迎人,晴雪香堪惜。 随风蝶影翻,误点朝衣赤。 《梨花》 ——唐·钱起 艳静如笼月,香寒未逐风。 桃花徒照地,终被笑妖红。 《清平乐·梨花》 ——元·邵亨贞 绿房深窈。疏雨黄昏悄。 门掩东风春又老。琪树生香缥缈。 一枝晴雪初乾。几回惆怅东阑。 料得和云入梦,翠衾夜夜生寒。《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元·丘处机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 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村琼葩堆雪。静夜沈沈,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 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 。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 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别。 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临江仙·梨花》 ——元·刘秉忠 冰雪肌肤香韵细,月明独倚阑干。 游丝萦惹宿烟环。东风吹不散,应为护轻寒。 素质不宜添彩色,定知造物非悭。杏花才思又凋残。 玉容春寂寞,休向雨中看。 《点绛唇 梨花》 ——元·刘秉忠 立尽黄昏,袜尘不到凌波处。 雪香凝树。懒作阳台雨。 一水相系,脉脉难为语。情何许。 向人如诉。寂寞临江渚。 《水龙吟·赋秋日红梨花》 ——元·王恽 纤苞淡贮幽香,玲珑轩锁秋阳丽。仙根借暖,定应不待,荆王翠被。 潇洒轻盈,玉容浑是,金茎露气。甚西风宛胜,东兰暮雨,空点缀,真妃泪。 谁遣司故来相慰。燕几螺屏,一枝披拂,绣帘风细。 约洗妆快泻,玉瓶芳酒,枕秋蟾醉。《木兰花慢·赋红梨花》 ——元·王恽 爱一枝香雪,几暮雨,洗妆残。 尽空谷幽居,佳人寂寞,泪粉兰干。芳姿似嫌雅淡,问谁将、大药驻朱颜。 塞上胭脂夜紫,雪边蝴蝶朝寒。风流韵远更清闲。 醉眼入惊看。甚底事坡仙,被花热恼,惆怅东兰。 细倾玉瓶春酒,待月中、横笛倩云鬟。吹散碧桃千树,尽随流水人间。 《好事近·赋庭下新开梨花》 ——元·王恽 轩锁碧玲珑,好雨初晴三月。 放出暖烟迟日,醉风檐香雪。 一尊吟远洗妆看,玉笛笑吹裂。留待夜深庭院,伴素娥清绝。 《婆罗门引 赋赵相宅红梨花》 ——元·张之翰 冰姿玉骨,东风著意换天真。软红妆束全新。 好在调脂纤手,满脸试轻匀。为洗妆来晚,便带微嗔。 香肌麝薰。直羞煞海棠春。 不殢数卮芳酒,谁慰黄昏。只愁睡醒,悄不见惜花贤主人。 枝上雨、都是啼痕。 《木兰花慢·和杨司业梨花》 ——元·吴澄 是谁家庭院,寒食后,好花稠。 况墙外秋千,书喧风管,夜灿星球。萧然独醒骚客,只江蓠汀若当肴羞。 冰玉相看一笑,今年三月皇州。底须歌舞最高楼。 兴味尽悠悠。有白雪精神,春风颜貌,绝世英游。 从教对花无酒,这双眉、应不惹闲愁。那夏关西夫子,许来同醉香篘。 《和孔密州五绝·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二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梨花》 ——宋·陆游 开向春残不恨迟,绿杨窣地最相宜。 征西幕府煎茶地,一幅边鸾画折枝。 《梨花》 ——宋·陆游 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 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 《梨花》 ——宋·陆游 嘉陵江色嫩如蓝,凤集山光照马衔。 杨柳梨花迎客处,至今时梦到城南。 《次韵晋之五丈赏压沙寺梨花》 ——宋·黄庭坚 沙头十日春,当日谁手种。 风飘香未改,雪压枝自重。 看花思食实,知味少人共。 霜降百工休,把酒约宽纵。 《次韵梨花》 ——宋·黄庭坚 桃花人面各相红,不及天然玉作容。 总向风尘尘莫染,轻轻笼月倚墙东。 《梨花》 ——宋·黄庭坚 巧解逢人笑,还能乱蝶飞。 清风时入户,几片落新衣。 《压沙寺梨花》 ——宋·黄庭坚 压沙寺后千株雪,长乐坊前十里香。 寄语春风莫吹尽,夜深留与雪争光。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句的整首诗、诗意.3、有关“梨1.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现代文翻译:北风呼啸着卷过大地,刮断了早已枯干的荒草;尽管是八月份,这里的天空已飘起了雪花. 一夜之间,所有树枝上挂满了雪,就像春天里千万朵绽放的梨花. 雪花透过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衣服也不觉得暖和,丝绸锦缎做的被子都让人觉得有些单薄了. 将士们都冻拉不开弓弩,盔甲也很难穿在身上. 沙漠里都结了厚厚的冰层,将士们的脸上布满愁云,想着这寒冷的天气快点过去. 中军大厅里摆好了酒宴,欢送返京的客人,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美妙的乐曲. 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 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蹄印.2《江岸梨花》——唐·白居易梨花有思缘和叶,一树江头恼杀君.最似孀闺少年妇,白妆素袖碧纱裙.《左掖梨花(与丘为、皇甫冉同作)》——唐·王维闲洒阶边草,轻随箔外风.黄莺弄不足,衔入未央宫.《左掖梨花(同王维、皇甫冉赋)》——唐·丘为冷艳全欺雪,馀香乍入衣.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和王给事(一本有维字)禁省梨花咏》——唐·皇甫冉巧解逢人笑,还能乱蝶飞.春时风入户,几片落朝衣.《左掖梨花》——唐·武元衡巧笑解迎人,晴雪香堪惜.随风蝶影翻,误点朝衣赤.《梨花》——唐·钱起艳静如笼月,香寒未逐风.桃花徒照地,终被笑妖红.《和孔密州五绝·东栏梨花》——宋·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二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梨花》——宋·陆游开向春残不恨迟,绿杨窣地最相宜.征西幕府煎茶地,一幅边鸾画折枝.《梨花》——宋·陆游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梨花》——宋·陆游嘉陵江色嫩如蓝,凤集山光照马衔.杨柳梨花迎客处,至今时梦到城南.《次韵晋之五丈赏压沙寺梨花》——宋·黄庭坚沙头十日春,当日谁手种.风飘香未改,雪压枝自重.看花思食实,知味少人共.霜降百工休,把酒约宽纵.《次韵梨花》——宋·黄庭坚桃花人面各相红,不及天然玉作容.总向风尘尘莫染,轻轻笼月倚墙东.《梨花》——宋·黄庭坚巧解逢人笑,还能乱蝶飞.清风时入户,几片落新衣.《压沙寺梨花》——宋·黄庭坚压沙寺后千株雪,长乐坊前十里香.寄语春风莫吹尽,夜深留与雪争光.。 5.古诗赏析《东栏梨花》(追加分)一:求一篇古诗赏析东栏梨 爱一、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翻译: 如雪偶般又轻又薄的梨花瓣烦刻间已飘飞满地。 这一刹那的景象使我们顿悟了人生,最美的时刻也就是开始领悟到人生凄然的时刻。 清明时节,草熏风暖,梨花如雪,已是募春繁华过眼即空,但是这一刻仍是一年当中最美的,人生能有几度清明? 诗人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这就抓住了梨花的特点,它不妖艳,也不轻狂的神态,又在“一株雪”里再次赋予梨花以神韵,并把咏梨花与自咏结合了起来。 其实,这“一株雪”不正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吗?因为苏轼一生正道直行,清廉洁白,坦荡如砥。 在咏梨花时,苏轼用了“柳絮飞时花满城”来加以衬托,你看梨花既不像“颠狂柳絮随风去”,也不像“轻薄桃花逐水流”,其品格是何其高尚的;诗人还用了“人生看得几清明”来加以侧面烘托梨花之“清明”。 二、古诗词赏析方法 1、古诗分类: 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律诗:首联(1,2)、颔联(3,4)、颈联(5,6)、尾联(7,8) 2、方法指导: (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 (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 (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 (4)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对比映衬、虚实明暗、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3、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 田园: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陶渊明、王维、孟浩然) 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 (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 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陆游、杜甫(沉郁顿挫)、辛弃疾、文天祥、) 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 (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 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李白、王勃、) 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马致远、崔颢、苏轼、) 咏(物)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 。 志向、心愿,抒发对。 愤慨、不满。 (曹操、李白、韩愈、) 写景: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叙事: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 之情)。 (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 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温庭筠、李商隐、李清照) 怀古:对古人、物、事发出感慨,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对。 的不满,或对。 寄予。 的愿望。 分析: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 常见的题材如下: 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 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 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 6.包含梨花和桃花的诗句描写杏花的诗句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唐·白居易《南湖早春》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 憔悴去。 零落不堪。两句写杏园零落不堪,是因为折花插头的人太多。 唐·杜牧《杏园》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李商隐《日日》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 唐·温庭筠《经李徵君故居》(又作王建诗) 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唐·温庭筠《菩萨蛮》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宋祁《玉楼春》风吹梅蕊闹,雨红杏花香 宋·晏殊《临江仙》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 淡红褪白:淡红的花色褪成了浅白色。 涴:为泥所沾污。宋·苏轼《蝶恋花》疏疏晴雨弄斜阳,凭栏久,墙外杏花香 宋·曹组《小重山》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 宋·张良臣《偶题》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释志南《绝句》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 宋·刘彤《临江仙》描写梨花的诗句 岸苇新花白,山梨晚叶丹 岸苇:岸边芦苇。 丹:红。唐·郑愔《贬降汝州广城驿》带叶梨花独送春 唐·杜牧《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杨叶:杨柳 唐·岑参《送杨子》月胧胧,一树梨花细雨中 宋·陈克《豆叶黄》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宋·范成大《棠梨》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间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春来桃花水,中有桃花鱼。 浅白深红画不如,花开是鱼两不知。 花开正值鱼戏水,鱼戏转疑花影移。先食桃花为羹汤,后烹鳜鱼伴新荠。 描写桃花的诗句和描写桃花的古代名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夭夭:茂盛的样子。灼灼:鲜明的样子。 诗经·周南·桃夭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缤纷 芳华鲜美:一作芳草鲜美。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唐·宋之问《有所思》:“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幽闺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 容:打扮。 唐·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然:燃。唐·王维《辋川别业》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唐·王维《田园乐》:“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 唐·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桃蹊李径年虽古,栀子红椒艳复殊 栀子:栀实,可作黄色染料。 唐·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唐·贾至《春思二首》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 唐·韩愈《题百叶桃花》桃花乱落如红雨 唐·李贺《将进酒》:“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 杜若:香草名。 唐·刘禹锡《寄朗州温右史曹长》蕙兰有恨枝尤绿,桃李无言花自红 宋·欧阳修《舞春风》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 鸭头:形容春江江水如鸭头的浓绿色。宋·苏轼《送别诗》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宋·苏轼《新城道中》桃花香,李花香。 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斗:比赛。 宋·秦观《江城子》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桃蹊:桃树下的小路。《史记·李将军列传》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句意谓:桃柳成荫的小路,似乎把春天的美景分送到家家户户。宋·秦观《望海潮》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 宋·曾巩《城南》梅花落尽桃花小,春事余多少。 宋·叶梦得《虞美人》桃初破两三花,深浅散余霞 余霞:晚霞。宋·李弥逊《诉衷情》东风着意,先上小桃枝 宋·韩元吉《六州歌头·桃花》夹岸桃花蘸水开 蘸水开:桃花拂着水面带水开放。 宋·徐俯《春游湖》桃花初也笑春风,及到离披将谢日,颜色逾红 离披:花将谢的样子。元·姚燧《浪淘沙》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路烟 千尺雨;连天的细雨。 一路烟:水上弥漫着云烟。清·吴伟业《鸳湖曲》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碧桃:桃的变种,花重瓣。 和:伴随。唐·高蟾《上高侍郎》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碧桃:仙桃。 栽和露:伴着玉露栽种。数:辈。 宋·秦观《虞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