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思乡的现代诗歌

1.关于思乡的现代诗

月与乡愁

我的月亮憔悴地挂在

故乡苍白的颈项

露珠上光影圆润了阿婆

一脸的沧桑和记忆

直到被晨鸡颗颗叼起

吞进时光的胃里

我在记忆中屡屡翻起

一篇一篇的月影

从阿婆的幼时直到

墙上的黄昏 这月亮

已在我的眼中幻化成了

故乡阡陌间的任何一个晨昏

蓑衣斗笠淌下的 是什么?

是我认定的月亮的泪啊!

我在这泪水中

睡进了故乡的月影

那鼾声也变成了方言的遗韵。

故乡】

淡远的天空下

凋谢的梨花瓣

飘落在小溪的两旁

耸立的山峰

回荡着片片沉寂

乡村小道上的卵石

蕴育着明晨的清馨

黄昏深处

徘徊的老态龙钟的身影

被落日拉得老长老长

在那嬉耍的孩提时代

我曾怀着稚嫩的梦想

在美好的愿望中飞翔

而今

那往日的故乡

被岁月的尘埃

掩埋在朦胧中

开始悄然消散

台湾]黄雍廉《唐人街》

是一所港湾

专泊中国人的乡音

无须叩问客从何处来

浅黄的肤色中亮着

扬州的驿马

长安的宫阙

湮远成为一种亲切之后

风是历史的萧声

倾听如

一首梦般柔细的歌

是一所永不屯兵的城堡

汇集着中国的二十四番花讯

你是不用泥土也能生根的兰草

饮霜雪的冰寒

绽东方的芬芳

鲜明矗立的旗 像

黄河的浪 东流 永远向着阳光的一面

是一座璀璨的浮雕

亮丽着殷墟仰韶的玄黄釉彩

烟云变幻

一如西出玉门关外的信使

海便是你的心中的丝路

孤帆远影

故乡的明月 是仰望北斗的磁场

你乃成为一位细心的收藏家

曾经也穷困过典当过手头的软细

就是不肯典当从祖国带过来的家私

五千年 不是一件可以随便拍卖的古董

而是一盏会带来幸福的神灯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恨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2.【求一首关於乡愁的现代诗,把节奏划分一下,重读点一下.(不要馀光

乡愁 席慕容(个人很喜欢这首诗)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 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 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席慕蓉在有关“乡情,乡思,乡愁”的诗歌也不少,而且这类诗歌她写得更是情难自抑,犹如悬崖瀑布,奔腾飞跃,很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无论身在何处,每每走进这类诗歌,心中珍藏的那分对故土的惦念之情可谓一泻千里,大有不可收拾之势. 一首《乡愁》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心头绕: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第一节) 仅此两句,已经使我想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古佳句,可以想像这是多么心动的感觉.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第二节) 最初对这两句诗歌的理解比较幼稚和片面,也没有过多地思索作者为何说“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后来全面了解席慕蓉之后方有更清晰的认识,也进一步认识到“模糊”是因为别离时间太久,又因为种种原因这种“模糊”变成了“怅惘”,了解诗人的境况,对解读这样的诗句很有帮助. 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第三节) 诗歌最后小节将“乡愁”凝结在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上,充分表达“思乡之情”不会因为人的老去而渐失,而是永远鲜活.。

3.关于思乡的现代诗

1、《满月下》 余光中 在没有雀斑的满月下 一池的莲花睡着 蛙声嚷得暑意更浓 这是最悦耳的聒噪 坐池边的石凳,想起 这时你也该睡了 想起你的长睫该正缝起 缝起一串梦寐—— 梦见你来赴我的约会 来分这白石的沁凉 或者化为一只蜻蜓 憩在一角荷叶上 啜一口露水,掬一捧月光 或者让我揽你的腰 揽你古典的窈窕 恰使楚王嫉妒的那样 楚王?楚王?巡夜的萤 说夜深了,说雾 自池面升起空濛 多纤维的月色有点蓬松 那就折一张阔些的荷叶 包一片月光回去 回去夹在唐诗里 扁扁的,像压过的相思 2、《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3、《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会老去。

4、《乡色酒》 舒兰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5、《中秋节》 余从 不要有星星 也不要有月光 不要有牵挂的无眠 也不要有动身的旅人 北方,今夜我搭乘文字回家乡请古城安详,虫鸣依旧 寒气倦伏于桂花的幽香 不要有灯光 不要有风惊醒门窗 也不要让我看到 白发的爹娘。

4.思乡的现代诗及赏析

百度才是王道。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的这首诗,把 祖国大陆与台湾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表达了作者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1、赏析: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可见作者愁思之重,小时候,作者将乡愁寄托在给家人的书信里'所以将乡愁比喻为邮票;长大后,作者和家人分居两地,很难与家人相见,于是将乡愁寄托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乡愁比喻为船票;后来,母亲去世,作者与母亲再也不能见面,于是作者就将愁绪比喻为坟墓;现在,由于人为的原因,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能团聚,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大陆的强烈愿望。

2、结构方面:本诗分四个小节,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将乡愁依次比喻为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结构严谨,很好的表达了本诗的中心。 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以“乡愁诗人”著称,他的一首意蕴深刻,家喻户晓的《乡愁》更是写出了海外游子的思归之情,洋溢着诗人魂牵梦绕的“中国情结”。

感受:一、浓重的文化寻根情结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余光中的《乡愁》从两个方面着重表现了对祖国大陆的这种文化上的归属感或者叫作落叶归根情结。

首先,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民族感。中国诗歌强调含蓄,强调借助意象来表现情与思。

余光中先生借助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技巧,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可感的,和诗人人生的四个阶段息息相关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并且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抽象的情绪转化为四个意象。小时候与祖国母亲分隔两地是由于国家政策关系,那时只能通过书信的形式,用一枚小小的“邮票”承载自己厚重的乡愁,一枚小小的“邮票”成了两岸人民情感交流的枢纽,正如杜甫在《春望》中所写下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蕴含了中国人民多少的苦难与思念呀。

到了中年,作者成家立室之后依然不能摆脱这种隔岸的牵挂。本应幸福,温馨而甜蜜的婚姻却变成了海上旅途的疲乏,孤独,一张张旧“船票”饱含着多少空虚的岁月和相聚的感动,一张张旧“船票”割断了无数鸳鸯梦。

而最令诗人痛心疾首的是自己朝思暮想要回去探望的老母亲,却在苦苦的等待和思念中烟消云散,被一撮刺眼的黄泥永远地掩埋在自己苦思的故土里,一方短短的“坟墓”却成了生与死无法逾越的长城,一方矮矮的“坟墓”却成了叫人销魂的思念。 余光中先生在叙述自己思乡的感情基础上,将这种情感体验流露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将所有海外游子,港澳台同胞们乡愁的心声用一湾浅浅的海峡展现给了祖国同胞,将这种乡愁的中华民族本性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灵的殿堂里。

此时,诗歌的思想情感已经升华到了整个民族及全世界华人的心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叶落归根情结。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

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中国情结”。 其次,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作品深受中国文化,尤其是《诗经》的影响。

《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

《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乡愁》共四节。

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采用《诗经》中的复沓手法,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

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对古典诗词资源的利用使余光中的诗在整体上呈现出纯美的维度,在文化的框架中也极有意味。铭文似的语句和速度,纯美的语言,齐整的体式,这些余光中一以贯之的手法,均源自他始终不渝的“中国情结”。

二、深沉的历史沧桑感 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但台湾和大陆人为地长期隔绝,使流落到台湾的千千万万炎黄子孙有了无尽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历史沧桑感。

即特有的“中国情结”。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语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流。

5.有关思乡的现代诗

归乡 夸西莫多 纳伏那广场夜幕沉沉, 我孤寂地坐在石凳上 凝眸眺望灿烂的繁星, 一颗凄惶的心寻觅宁静; 童年,在普拉达尼河畔, 我也曾这样张望闪烁的星辰, 默默地祈祷, 周围一片迷蒙的黑暗。

驾着记忆的轻舟, 我重归遥远的家乡: 芦席上依旧晾着 拉文达、桂竹和生姜, 散发出缕缕沁人的清香。 啊,妈妈,我和你 坐在昏暗的角落里, 我多么想悄悄地 对你讲述“游子归乡”的故事; 它好似一曲低徊的乐章, 袅袅不绝, 又似我的忠实的伴侣, 形影不离。

游子的重归何其短暂, 当生活的道路把我呼唤 我再也不能伴随母亲; 茫茫的夜晚我又离别家乡 惟恐黎明把我苦苦挽留。 啊,生活的道路 赋予我诗与歌; 那饱满的麦穗临风摇曳, 那橄榄园里乳白色的花朵星星点点, 那水仙,亚麻绽开蓝蓝的笑靥; 更有那西西里的夜, 乡村小路扬起一溜尘烟, 车轮凄凉地轧轧滚过, 赶车人轻轻地哼起一支歌, 那一盏清冷的马灯啊,晃晃悠悠, 仿佛一星荧火幽游。

列宁格勒 曼德尔施塔姆 (北岛译) 我回到我的城市,熟悉如眼泪, 如静脉,如童年的腮腺炎。 你回到这里,快点儿吞下 列宁格勒河边路灯的鱼肝油。

你认出十二月短暂的白昼: 蛋黄搅入那不祥的沥青。 彼得堡,我还不愿意死: 你有我的电话号码。

彼得堡,我还有那些地址 我可以召回死者的声音。 我住在后楼梯,被拽响的门铃 敲打我的太阳穴。

我整夜等待可爱的客人, 门链象镣铐哐当作响。 1930年12月,列宁格勒 如果山那边降雪 洛夫 如果山那边降雪 你可否看到 巨蟹星行于 天宇的历历爪痕? 这且不去管它 我们久久冰立山顶 无非是想证实 山是否仍是白山 水是否仍是黑水 高中地理课本上的河川 仍在我的体内蜿蜒 如果山那边降雪 乌拉草和貂皮 是否能保证黑龙江解冻? 这也不去管它 寒梅也许开了,开了又将如何? 总得有人来此踏雪吧 涧水浅了又深 在暗香浮动中 飘起了 一张张肿得像黄昏的脸 床前明月光 洛夫 不是霜啊 而乡愁竟在我们的血肉之中旋成年轮 在千百次的 月落处 只要一壶金门高粱 一小碟豆子 李白便把自己横在水上 让心事 从此渡去 黑色地图 北岛 寒鸦终于拼凑成 夜:黑色地图 我回来了——归程 总是比迷途长 长于一生 带上冬天的心 当泉水和蜜制药丸 成了夜的话语 当记忆狂吠 彩虹在黑市出没 父亲生命之火如豆 我是他的回声 为赴约转过街角 旧日情人隐身风中 和信一起旋转 北京,让我 跟你所有灯光干杯 让我的白髪领路 穿过黑色地图 如风暴领你起飞 我排队排到那小窗 关上:哦明月 我回来了——重逢 总是比告别少 只少一次 乡音 北岛 我对着镜子说中文 一个公园有自己的冬天 我放上音乐 冬天没有苍蝇 我悠闲地煮着咖啡 苍蝇不懂得什么是祖国 我加了点儿糖 祖国是一种乡音 我在电话线的另一端 听见了我的恐惧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当我死时 余光中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余光中--《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6.原创一首有关思乡的现代诗

乡愁

(我自己创作的,希望给你帮助)

我已经记不清那家乡的模样

在皎洁的月光下,还未消尽乡的渴望

怅然地望着小路的尽头,乡,你在何处?

记得乡曾有过桃红柳绿

儿时的我嬉戏玩耍

乡的影子,在我身旁萦绕

长大后

隔着万里长河,乡愁越发凝重

自问,乡,你在何处?

乡愁像雾,像风

那样的无形,只有记忆,在疯狂的追逐

乡,你在何处?

(我呕心沥血的创作出来的杰作啊。。。我要分哦!追加一些吧!)

7.描写思乡现代的诗歌(要短的)

现代诗写乡愁的最有名的当属余光中的《乡愁》,虽然不一定是最短,但是超好背,只要记住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点就背过了,不信试试就知道了。但这首诗也超有名,能够选这首,老师也自会对你另眼看待的。事半功倍,祝你成功!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