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如日

1.“如日冲天”是什么意思

向左转|向右转

正确的词语为:如日中天

读音:rú rì zhōng tiān

释义:好像太阳正在上中天。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造句:他如今事业正可谓光辉灿烂,如日中天。

“如日中天”出处:

1. 《诗经·邶风·简兮》:"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2. [清]丘逢甲《为潮人衍说孔孝于鮀浦·伯瑶见访有诗·次韵答之》:"重提孔子尊王义,如日中天万象看。"

2.今夕何夕 见此良人 如月之恒 如日之升什么意思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出自《诗经·国风·唐风·绸缪》

译:把柴草捆得更紧些吧,那三星高高的挂在天上。今天是个什么样的日子呀?让我看见如此好的人呀。你呀你呀,你这样的好,让我该怎么办呀?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天保》

译:好比天上上弦月,好比太阳正高升,好比南山寿命长,不会亏蚀不会崩,好比松柏一样茂盛,没谁与之相比或者继承。

3.《诗经》的一首诗,「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

《诗经·小雅·天保》全诗译注 题解:为君王祝愿和祈福的诗,现多用于祝寿,南山之寿,三多九如等语均出此诗。

原 文 天保定尔, 亦孔之固1。 俾尔单厚2, 何福不除3? 俾尔多益, 以莫不庶4。

天保定尔, 俾尔戬谷5。 罄无不宜6, 受天百禄。

降尔遐福, 维日不足7。 天保定尔, 以莫不兴。

如山如阜8, 如冈如陵, 如川之方至9, 以莫不增。 吉蠲为?10, 是用孝享11。

禴祠?A尝12, 于公先王13。 君曰:卜尔14, 万寿无疆。

神之吊矣15, 诒尔多福16。 民之质矣17, 日用饮食。

群黎百姓, ?涛ض?8。 如月之恒19, 如日之升。

如南山之寿, 不骞不崩20。 如松柏之茂, 无不尔或承。

译文 上天保佑你安定, 江山稳固又太平。 给你待遇确宽厚, 一切福分都赐尽。

使你得益多又多, 没有东西不丰盛。 上天保佑你安定, 降你福禄与太平。

一切称心又如愿, 接受天赐数不清。 给你远处的福分, 唯恐每天缺零星。

上天保佑你安定, 没有事业不振兴。 上天恩情如山岭, 上天恩情如丘陵, 恩情如潮忽然至, 一切增多真幸运。

吉日沐浴备酒食, 用它将那上天祭。 四季祭祀祖庙里, 先公先王在一起。

神尸说要给你福, 江山万代无尽时。 神灵受祭降下土, 送给君王多福庆。

人民纯朴又善良, 有吃有穿真高兴。 天下所有老百姓, 受你感化有德行。

你像上弦月渐满, 又像太阳正东升, 你像南山寿无穷, 江山万年不亏崩。 你像松柏长茂盛, 子子孙孙相传承。

注释 ·1。孔:很。

·2。俾(bēi):使。

尔:你,即周宣王。单厚:确实很多。

单,"宣"之假借,确实。 ·3。

除:给予。 ·4。

庶:众多。 ·5。

戬(jiǎn)谷:幸福。 ·6。

罄:所有。 ·7。

维:通"惟",惟恐。 ·8。

阜(fù):土山。 ·9。

川之方至:河水涨潮。 ·10。

吉:吉日。蠲(juān):祭祀前沐浴斋戒使清洁。

馆:祭祀用的酒食。 ·11。

是用:即用是,用此。 ·12。

禴(yuè)祠?A尝:一年四季在宗庙里举行的祭祀的名称,春祠,夏禴,秋尝,冬?A。 ·13。

公:先公,周之远祖。 ·14。

卜:"畀"字之借,给予。君:祭祀中扮演先王的神尸。

·15。吊:降临。

·16。诒(yí):通"贻",送给。

·17。质:质朴。

·18。??biàn):"遍"的异体字。

为:通"化",感化。 ·19。

恒:"?(ɡènɡ)"的假借,指月到上弦。 ·20。

骞(qiān):因风雨剥蚀而亏损。 。

4.“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或”这里指:即“是”宾语前置。

出处:《小雅·天保》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原文节选:

吉蠲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徧为尔德。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译文:

吉日沐浴备酒食,敬献祖先供祭享。春夏秋冬四季忙,献祭先公与先王。先祖传话祝福你,寿手无止境万年长。

神灵感动来降临,赐您鸿运多福庆。您的人民多纯朴,饮食满足就算行。黎民百官心一致,普遍感激您恩情。

您像明月在天恒,您像太阳正东升。您像南山永长寿,永不亏损不塌崩。您像松柏永繁茂,福寿都由您传承。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是臣子祝颂君主的诗。周克商之后,周的统治者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鉴于殷商灭亡的教训,他们“畏天之威”,“敬天之命”,奉行德政,以安抚百姓,国家日益安定。

这时产生了一些歌颂上天、歌颂君主的诗歌。此诗即为其中之一。赵逵夫在《论西周末年杰出诗人召伯虎》中说:“此诗乃是召公致政于宣王之时祝贺宣王亲政的诗。”

而此诗作者口气、祝愿方式与大体内容都与《尚书·周书·康王之诰》一致,可以推定其作者身份应是太保一类的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