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落日

1.求古诗词句曲(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等)里带有“落日”两字的句子.越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李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渔家傲》范仲淹好看落日斜衔处,一片春岚映半环.—— 《和元八侍御升平新居四绝句·高亭》白居易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乡思》李 觏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杜牧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 —— 《登新平楼》李白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 《落日》杜甫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永遇乐》李清照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天净沙·秋》白朴。

2.求古诗词句曲(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等)里带有“落日”两字的句子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李白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渔家傲》范仲淹

好看落日斜衔处,一片春岚映半环。—— 《和元八侍御升平新居四绝句·高亭》白居易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乡思》李 觏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杜牧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 —— 《登新平楼》李白

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 《落日》杜甫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永遇乐》李清照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天净沙·秋》白朴

3.古诗中“落日”与“夕阳”有何不同意味

这涉及到夕阳意象在文学中的演变发展,简单来说,落日虽然有太阳的光辉,但他预示着黑夜的来临,夜晚总是有众多让人遐想的,孤独的人尤其难熬漫漫长夜,自然会引发人的一些感触。

找到这篇小文章,应该会对你有所帮助。古典诗词中夕阳意象浅析 作者:孙 跃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的这句千古绝唱道出了中国古代诗人心中深深的“夕阳”情结。

“夕阳”在空间上的“无限好”常带给人温馨喜悦,在时间上的“近黄昏”又增添了诗人的无限悲愁,也正因此而成为诗人情有独钟的情感符号。古典诗词中,青春易逝、岁月蹉跎的感伤,国家衰微、个人途穷的嗟叹,羁旅思乡、友人离别的哀伤等情感中,无不涂抹着夕阳的残红。

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激昂之志 傍晚时分,落日斜照,连接了苍茫的天空和辽阔的大地,如同天地之间的纽带;浑圆而火红,又像一个仍在燃烧的火球,和天地万物共同构成了一幅幅壮丽的画卷。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这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通过广阔地平线上的一轮红日,和无尽的长河、大漠孤堡上的烽烟,共同构成了一张壮阔的塞上风景图,向我们展现了唐朝军队的威风凛凛,斗志昂扬。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诗人登楼远望,夕阳正依山而落,和滚滚东流的黄河相互映衬,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读来如临其地,如见其景,精神为之一开。由此触景生情,发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叹,把诗篇推入更高的境界,抒发了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

二.“夕阳临水钓,春雨向旧耕”——生归隐之情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一直重复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存节奏。人们往往随着太阳西沉而停止劳作回归家园。

在官场上苦苦挣扎而日趋厌倦的诗人此时也渴望这种回归,他们摆脱官场回归田园,更应该说是回到了精神家园。这时富有诗意的夕阳美景增加了傍晚时分的静谧,成为诗人们摆脱外物、摆脱官场、摆脱异化的理想追求,成为精神的寄托。

刘长卿《过前安宜张明府效居》一诗“寂寥东郊外,白首一先生。解印孤琴在,移家五柳成。

夕阳临水钓,春雨向旧耕。终日空林下,何人识此情?”诗人“夕阳垂钓”让我们感受到他告别了追求功名利禄的官场生活之后,对这种平和、安宁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而到了王维笔下“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渭川田家》),夕阳中牛羊晚归、野老等候牧童、农夫们闲聊,渲染的是一种温馨、和谐、安宁的氛围。恰又引起诗人“羡闲逸”的情感,表达的是信佛的王维渴望从官场归隐田园的愿望。

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羁旅之思 《诗经》中云“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日薄西山,飞鸟返巢,走兽入穴,人自然也该要回到自己温暖而又舒适的家,面对夕阳黄昏,独在异乡的游子征夫,便不由自主地问起“我的家到底在何方呢?”独依阑干的闺中之妇也不禁会发出“远方之人何时回呢?”于是便有了崔颢的叩问:“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于是也有了家中妻子“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的牵肠挂肚。 这样表现羁旅思乡愁思最深切的当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浪迹天涯的游子面对夕阳肝肠寸断,好一个“断肠人”?此时夕阳已与怀乡思归念人融为一体。

再来看看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在这个女子眼中,夕阳脉脉含情,江水也有了无尽的温柔。

又是一个夕阳下的“断肠人”,这不过此处已不是游子了,而是“思妇”,真是“一轮夕阳,两处断肠”。 四.“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表惜别之情 “日暮送君”的离别之情本就难分难舍,再加上夕阳西下的低沉氛围,就显得更加的浓厚。

向来以豪放飘逸而著称的的李白在此时也吟诵到“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则隐喻李白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人留恋而感到难舍难分。 再如刘长卿的诗《送灵澈上人》中“荷笠带斜阳,青山独远归”是说朋友你背负斗笠,身上披着落日的余辉独自一人回到那遥远的青山中去,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惆怅和依恋之情,深情绵邈,宛如杳杳钟声。

五.“夕阳西下几时回?”——抒迟暮之怀 落日沉沉,常有些昏暗不明,模糊不清,又给人一种荒凉萧瑟的感觉,让人想到一天又即将结束,油然而生迟暮情怀。诗人面对人生的傍晚,或感伤岁月蹉跎,或感伤国事衰微,或感伤个人途穷,倍增郁愤。

晏殊在《浣溪沙》中写道“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这是诗人从心底涌出的喟叹,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时光流逝的迷惘,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也有:“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夕阳下诗人追怀刘裕建立的功业,发思古之幽情,抒现实之感慨,深感郁愤难为。

再看李商隐的《登乐游原》:。

4.古诗中 夕阳(斜阳、落日)表示什么

l.夕阳(斜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游子、思妇、壮士、思乡怀古

(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夕阳则多给人以凄凉、沮丧和失落之感。古代游子思妇们就特别善用夕阳来抒发他们的情思。如:

南朝民歌《西洲曲》:“鸿飞满西洲,望郎上西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上述四者都是借助夕阳来映衬、烘托、渲染男女相思不相见的伤感情思。

(2)夕阳在特定的环境中,会给人以苍茫沉郁之感。故古人也常以夕阳意象塑造气象浑然、辽阔、苍莽的意境,如: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范仲淹《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柳永《八声甘州》:“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萧瑟凄寒中尤显几分苍莽浑然的气象。

(3)“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罗贯中《三国演义)),夕阳和时序流转有关,故诗人常借夕阳发思古之幽情。如:

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就用“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为现实背景,感喟“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的物是人非。

周邦彦的《西河金陵怀古》则巧妙运用拟人手法,将夕阳与兴亡联系起来:“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李白的《忆秦娥》更见大家手笔,在同一首词中,上阕以月写思妇,下阕却以夕阳写怀古,词末“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八字,展现了一个气象浑然、辽阔、苍莽的意境,其凝重深邃的历史沧桑感力透纸背。

5.求古诗词句曲(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等)里带有“落日”两字的句子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李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渔家傲》范仲淹 好看落日斜衔处,一片春岚映半环。—— 《和元八侍御升平新居四绝句·高亭》白居易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乡思》李 觏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杜牧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 —— 《登新平楼》李白 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 《落日》杜甫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永遇乐》李清照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天净沙·秋》白朴。

6.诗经中黄昏的诗句

君子于役

国风·王风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春怨】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从军行】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代赠二首之一】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7.李白写的日落的古诗快急~~~~~~~

落日怅望 谢朓 昧旦多纷喧,日晏未遑舍。

落日余清阴,高枕东窗下。 寒槐渐如束,秋菊行当把。

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 已伤归暮客,复思离居者。

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 既乏琅邪政,方憩洛阳社。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一何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色隐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途次(一作落日)望乡 孟浩然 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 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 可叹凄惶子,高歌谁为媒。

落日 杜甫 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 芳菲缘岸圃,樵爨倚滩舟。

啅雀争枝坠,飞虫满院游。 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千忧。

边城落日 骆宾王 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 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

候月恒持满,寻源屡凿空。 野昏边气合,烽迥戍烟通。

膂力风尘倦,疆场岁月穷。 河流控积石,山路远崆峒。

壮志凌苍兕,精诚贯白虹。 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

落日忆山中 李白 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 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

落日山照曜 无名氏 裴回空山下,晼晚残阳落。 圆影过峰峦,半规入林薄。

余光澈群岫,乱彩分重壑。 石镜共澄明,岩光同照灼。

栖禽去杳杳,夕烟生漠漠。 此境谁复知,独怀谢康乐。

落日 齐己 晚照背高台,残钟残角催。 能销几度落,已是半生来。

吹叶阴风发,漫空暝色回。 因思古人事,更变尽尘埃。

天净沙 秋 无名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秋日湖上 薛莹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浮沈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题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高亭 白居易 亭脊太高君莫拆,东家留取当西山。 好看落日斜衔处,一片春岚映半环。

江村晚眺 戴复古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村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谪仙怨 刘长卿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晚风 杨万里 晚风不许鉴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

平野无山遮落日,西窗红到月来时。

8.关于夕阳的诗词要有作者写作背景生平简介

走进诗词的夕阳 文 / 开春长河 日落较之日出,景致哪个最美?怕谁也分不出高下来,一样的红艳圆满,一样的彩霞满天。

闲读古诗词,随处可见夕阳的踪影。它也和朝阳一样,都是诗人们青睐的形象。

夕阳有恃于自己的美走进《诗经》,与一位思念丈夫的女子不期而遇,“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丈夫当兵去了远方,谁知还有几年当。

哪天哪月回家乡?女主人公一眼瞥见了夕阳,接唱道:“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西山落了太阳,鸡儿上巢,羊儿牛儿下了岗。

丈夫当兵去远方,要不想怎能不想!女主人公见到夕阳不是缓解离愁,反而思念得更切了。 这时的夕阳肯定被闹得很没趣吧:我原想安慰她,谁知却悲伤了她的悲伤。

夕阳在宋词元曲中也有着同样的遭遇。记得在王实甫的《西厢记》中,老夫人赖婚,张生无奈上京求取功名,崔莺莺送别张生,离恨绵绵,倚楼极目:“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草长堤”,“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这里崔小姐黯然伤神,哀哀如诉,句句未离夕阳。也许怨不得夕阳,是它的出现恰值萧杀的秋季,秋风飒飒,夕阳西坠,怎能不给人以黯淡、凄清、悲凉之感呢?这种感受是正好吻合离愁别恨的情怀的。

可是,那次宋词中露面的夕阳,它辉映着无边的春色,想来景致不至于凄凉,偏偏也没成为人家喜爱的角色。 周邦彦笔下:“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际”(《兰陵王·柳》),多情的主人公看到离人别去,独自留在水边驿畔凝望,徘徊之中,却看到了冉冉斜阳无边春色,但没引起他半点愉悦,反而更加哀伤,想到伊人已去,佳景虚设,不知有多少绵邈之思悠悠怅恨顿生胸臆,痛苦得话也说不出来了,欲言又止。 这样的结局,更是夕阳所意想不到的吧。

看来,夕阳不在于它美不美,而在于它是“落日”。它意味着一天的结束,反映的是时光的流逝,给人的是一种一切归于黯然、冷淡、沉寂、将尽的悲凉氛围,面对它人们就难免生出时光易逝、凄楚悲凉之感。

较之于朝阳,它不占天时,不得地利,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遭遇如斯时也命也,徒唤奈何! 夕阳对于天涯游子、边关征人来说,更是极易触发心底的乡思乡愁的。

元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描绘的那幅游子苦旅图,更是少不得夕阳。你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里的游子又与夕阳相遇,面前的荒疏凄寒,在夕阳的映衬下更得到了突出强调,天涯游子的断肠之愁便愈发浓烈了。 宋范仲淹描写戍边将士苦役生活的名篇《渔家傲》:“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也是以夕阳寄托无际的乡愁乡思的。

夕阳走在唐诗中,也净与那些失意的人儿相遇。诗人刘长卿在流放途中就与夕阳邂逅,那是在诗人经过贾谊旧宅之时。

诗人想到贾谊是有名的“逐臣”,自己此刻也是“迁客”,心中正不是滋味,又见夕阳,当然是百感交集,于是写下了《长沙过贾谊宅》一诗,有联云:“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寒林、衰草、独人,都凄凉在一抹斜辉之中,那种孤独寂寞悲伤失落郁愤不平之情一下子井喷了,不可抑制。

在唐诗中,夕阳所遇到的诗人真正能抱着欣赏的态度去描绘它的壮美,抒发自己激昂向上之志的实乃寥寥。记得它和李商隐相遇,是在乐游原上,李商隐说了半句客观的话:“夕阳无限好”,可下半句却是“只是近黄昏”,依然是充满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失落和颓唐的情绪,表达的也是悲怀。

只是和王维、王之焕相逢,夕阳还是比较满意和欣慰的。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长河远处缀着圆圆的落日,意境开阔雄浑,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王之焕的著名短章《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确是难得的例外,这里描绘的落日却是阳光灿烂,毫无伤感可言。 全诗意境阔大、壮美,抒发的也是追求光明、奋发向上的情怀。

夕阳走进今人的诗篇之中,才算频频得遇相知。由于今人的思想境界、阔大的胸怀皆远非古代诗人所能比,他们对夕阳都能另眼相看,掸除了夕阳身上为历代诗人所强加给的凄婉、悲凉、黯淡的积尘,使之别具意境、大放光彩。

比如**的“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七律·到韶山》);比如**的“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八十抒怀》)等等。 。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