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讽刺诗

1.简述《诗经》中怨愤讽刺诗的表达方式

《诗经》中的诗篇,除三颂全是宗庙祝颂乐歌外,国风和二雅部分主要可分为情、赞、怨、刺四体,刺体,即讽刺诗。《诗经》中的讽刺诗,大约有三十来首。这三十来首虽然都叫讽刺诗,但从讽刺对象、讽刺目的,以及讽刺色彩几方面进行分类考察

政治讽刺诗

《大雅》

《桑柔》

芮良夫讥刺厉王的诗

《板》

假托讽刺同僚,指斥朝政的昏暗

《荡》

借古喻今的手法,假托周文王哀伤商纣的亡国,比喻厉王将会有同样的下场。

《民劳》

讽刺厉王不理朝政,专用坏人当政,使人民不得安宁。

《小雅》

《十月之交》、《小旻》、《正月》、《瞻昂》

2.诗经·小雅中的讽刺诗

《节南山》是家父所作,讽刺周王用太师尹氏,以致天下大乱,太师尹执掌国柄, 却为政不善,做事不公,不亲临国事,而委之于姻亚,欺君罔民,无所忌惮,以 致天怒人怨,祸乱迭起,民怨沸腾,而他却仍不鉴察和警戒。

诗歌的内容是专咎 尹氏,但末章说“家父作诵,以究王讻。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其规讽所向, 又在幽王。诗人是把太师尹之乱政与幽王之昏愦联系起来了。

《正月》是失意官 吏所作,揭露当时政治的腐朽,统治者的残暴,怨恨上天昏愤,对小人充斥朝廷、人民处于危难绝境熟视无睹,悲悼周王朝的沦亡。《十月之交》是日蚀和大地震 后,王朝官吏叙事抒情之作,讽刺贵族统治阶级扰乱朝政,以致灾异迭起,民不 聊生,国运将尽,并慨叹自己无辜遭受迫害、谗毁,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雨 无正》是侍御官所作,讽刺幽王昏愦,倒行逆施,群臣皆不尽职,但求保身。如 第二、第四章写正值天灾人祸之际,三司、诸侯并不尽力王事,群臣百官亦皆畏 罪不肯进谏,而自己辛勤王事,却受到谗毁。

因此,诗人十分愤慨,深切悲叹。 小雅中还有一些诗,直接倾泄对谗佞小人的怨恨诅咒,如《巷伯》就是寺人孟子 遭人谗毁后抒发愤懑之作。

诗人愤怒地写道:“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 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

由于遭受迫害,生活处境艰难,因此,在诗 中感怀身世,诉说人间的不平,如《北山》是一位士子所作,抒发其被繁重差役 压迫的不平和愤慨。第四、五、六章连用十二个“或”字起头的对比句,揭露大 夫分配差役不均,以及士在当时的处境和地位。

小雅中的这些诗,针砭时政与大 雅有些诗相同,但更多的是将笔锋集中在奸臣佞幸者身上,言辞更为激烈,情绪 也更为怨愤。

3.诗经怨刺诗一共有多少篇

诗经怨刺诗一共有31篇

《毛诗序》将82篇“风”诗和 49篇“雅”诗列为刺诗,几乎占了全部诗篇的一半,至今公认的怨刺诗仍占全篇的三分之一以上 。这就是《汉书·礼乐志》所说:“周道始缺,怨刺之诗起。”孔颖达曾说:“怨与刺皆自下怨上 之辞。怨者情所恚恨;刺者,责其愆咎,大同小异耳。”在诸多怨刺诗中,有一类讽刺诗, 在针砭时弊,表达主观情感时,具有极强的现实主义特征。《说文》心部:“怨,恚也。”“恚, 怒也。”《毛传》解释《大雅·瞻?NB421?》的“天何以刺”为“刺,责也。”同样的刺, 《魏风葛屦》的“维是褊心,是以为刺”就有明显的讽刺之意了,《大雅·桑柔》的“诵言如醉” 一句,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说文》:‘诵,讽也。’……诵言即讽谏之言也。”

4.诗经中讽刺父娶子妻的诗是什么

《诗经·邶风·新台》 新台有??,河水????。

① 燕婉之求,蘧篨不鲜。②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

③ 燕婉之求,蘧篨不殄。④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

⑤ 燕婉之求,得此戚施。⑥ 【注释】刺卫宣公筑新台强占儿媳的丑事。

①新台:台的故址在今山东甄城县黄河北岸,卫宣公为纳宣姜所筑。 有??(音ci3此):鲜明貌。

河水:黄河。 ????(音米):大水茫茫。

②燕婉:燕,安;婉,顺。指夫妇和好。

蘧篨(音qu2 chu2渠除):鸡胸。一说蛤蟆。

鲜:善。 ③洒(音cui3催):高峻。

浼浼(音mei3美):水盛貌。 ④殄(音舔):善。

⑤鸿:蛤蟆。 离:通罹,遭受。

⑥戚施:驼背,一说蛤蟆。

5.古代讽刺诗有哪些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以针砭时弊、鞭笞丑恶、警世醒人为特色的讽刺诗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历代的讽刺诗是十分丰富的,若按其内容分,主要的可以分为七类。

一是讽刺统治阶级重赋巨敛、残酷剥削的。如曾任唐朝宰相的李绅在其《悯农二首》第一首中写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二是讽刺执政者好大喜功、劳民伤财的。如在秦代流传的一首民歌中写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骨相支拄。"

三是讽刺权贵们荒淫无度、醉生梦死的。如唐朝中书舍人杜牧在其《泊秦淮》一诗中写到:"烟笼寒江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四是讽刺掌权者卖官鬻爵、用人失察的。如汉朝末年的一首乐府民歌中写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黾。"

五是讽刺官场之中溜须拍马、曲意奉承的。如明朝工部侍郎董应举在其《杂作》一诗中写到:"小官事大官,曲意逢其喜。事亲能若此,岂不成孝子。"

六是讽刺统治集团内部勾心斗角、残害异己的。如北宋诗人唐庚在其《白鹭》一诗中写到:"说与门前白鹭群,也须从此断知闻。诸公有意除钩党,甲乙推求恐到君。"

七是讽刺统治者兄弟争权夺利、兄弟相残的。如三国时期曹植在其《七步诗》中写到:"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生根,相煎何太急。"

下一篇
炜彤诗经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