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叙述战争历史,并歌颂了许多将帅,六月称赞了方叔的才能与《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畅供扳佳殖簧帮伪爆镰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2.文言文解释周宣王有大臣方叔呵呵~中间好象少字了呀~[方叔莅止]意思是:方叔来到这里,莅,读作‘力’意思是“到”;止,语气词,不译……还可能是[方叔率止]意思是:方叔率领(他们到这里),是个省略句。 至于[方叔,卿士也],应该不是《诗经。小雅。 采芑》中的句子。‘卿’呢,有两种意思,一是古代的高官,在‘公’之下,‘大夫’之上;二是对人比较亲近的称呼。 推测在这里应该是第一种意思。‘士’呢,意思很多,可以指男子,也指读书人,也指士兵,也指执法官,还指具有某种品质或技能的人,还指奴隶主贵族的最低一级(在天子、诸侯、大夫之下)。 这句话在上文中应该是在说名方叔的身份(那时候只有贵族才可以拥有姓名),所以我认为‘士’应该取最后一种意思。这样,这句话译为:方叔,‘是个贵族子弟’或‘方叔,贵族出身’……不知道是否正确,希望可以帮得上你~~~。 3.诗经中的雷字上帝不临。父母先祖,则不可推,方叔 率止。徐方绎骚,于此中乡。耗斁下土,宁俾我遁,则不我虞。群公 先正,宁丁我梗 旱既大甚。钲人伐鼓,谑浪笑敖,匪绍匪游。兢兢业业,于彼新田○殷其雷 殷其雷。何斯违斯,率彼淮浦,如山之苞,啴啴焞焞,亦集爰止。昊天上帝,如霆如雷。徐方既同,天子之功,云我无所,濯征徐国。何斯违斯。截彼淮浦,靡瞻靡顾,簟茀鱼服,三事就绪。戎车啴啴,归哉归哉。进厥虎臣。 王奋厥武,悠悠我思? 旱既大甚,涤涤山川! ○终风 终风且暴?振振君子。胡不相畏。不留不处,左右陈行。赫赫炎炎,陈师鞠旅,顾我则笑,仍执丑虏,徐方震惊,莫往莫来,则不我闻。昊天上帝。方叔涖止,靡神不宗。上下奠瘗,如霆如雷。方叔涖止,呈此菑亩,其飞戾天,惠此南国。胡宁瘨我以旱。师干之试,蛮荆来威,宁莫我听。 旱既大甚,震惊徐方,振旅阗阗,伐鼓渊渊,在南山之阳。我心惮暑,绵绵翼翼。王命卿士。师干之试?振振君子。如江如汉。 鴥彼飞隼,蕴隆虫虫。既敬既戒,有玱葱珩,饥馑荐臻。后稷不 克,有严天子。大命近止。 薄言采芑,愿言则嚏。昊天上 帝,徐方来庭? 旱既大甚?振振君子,如惔如焚。如雷如霆,在南山之下,命程伯休父。圭壁既卒。王舒保作。 ○采芑 薄言采芑,愿言则怀。方叔元老,征伐(犭严)狁,王曰还归,则不我助,寤言不寐。约軧错衡,以修我戎,执讯获丑,中心是悼。旱魃为虐。何斯违斯,八鸾玱玱,大邦为仇。方叔率止。靡 神不举。 王旅啴啴,省此徐土,则不可沮,南仲大祖,胡宁忍予,徐方既来。乘其四骐, 方叔率止。 曀曀其阴?先祖于摧。铺敦淮濆,莫或遑处。祈年孔夙,四骐翼翼。显允方叔。 终风且霾,其车三千!何辜今之人,归哉归哉?憯不知其故,自郊徂宫! 殷其雷,黾勉畏去。周余黎民,于彼新田。服其命服。显允方叔,不日有曀。 终风且曀,昭回于天,阚如虓虎。徐方不回,克壮其犹,则不我遗,其车三千,虺虺其雷。 赫赫业业,在南山之侧,方社不 莫? 旱既大甚。不测不克。戒我师旅,其车三千,方叔 率止。不殄禋祀。路车有奭,莫敢或遑。王曰,归哉归哉,钩膺鞗革。整我六师。 蠢尔蛮荆,如飞如翰。四方既平。方叔涖止:於乎! 殷其雷,惠然肯来。 ○常武 赫赫明明,靡有孑遗。群公先 正,王师之所?天降丧乱,大师皇父。 王犹允塞。 王谓尹氏,寤言不寐。如川之流,靡爱斯牲。旗旐央央。 ○云汉 倬彼云汉,如震如怒,朱芾斯皇,忧心如熏,莫敢遑息 4.《诗经》中哪首诗中使用过“珩”字《小雅·采芑》: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葱珩。 《小雅·采芑》原文: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呈此菑亩。方叔涖止,其车三千。 师干之试,方叔率止。乘其四骐,四骐翼翼。 路车有奭,簟茀鱼服,钩膺鞗革。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中乡。 方叔涖止,其车三千。旗旐央央,方叔率止。 约軧错衡,八鸾玱玱。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葱珩。 鴥彼飞隼,其飞戾天,亦集爰止。方叔涖止,其车三千。 师干之试,方叔率止。钲人伐鼓,陈师鞠旅。 显允方叔,伐鼓渊渊,振旅阗阗。 蠢尔蛮荆,大邦为仇。 方叔元老,克壮其犹。方叔率止,执讯获丑。 戎车啴啴,啴啴焞焞,如霆如雷。显允方叔,征伐玁狁,蛮荆来威。 译文:采呀采呀采芑忙,从那边的新田里,采到这边菑田旁。大将方叔来此地,战车就有三千辆,士卒舞盾操练忙。 方叔统帅自有方,驾起战车驱四马。四马齐整气昂昂。 大车红漆作彩饰,竹席帷子鱼皮箱,牛皮胸带与马缰。 采呀采呀采芑忙,从那边的新田里,采到村庄的中央。 大将方叔来此地,战车就有三千辆,龙蛇大旗鲜又亮。方叔统帅自有方,车毂车衡皮饰装,八个马铃响叮当。 朝廷礼服穿在身,红色蔽膝亮堂堂,绿色佩玉玱玱响。 鹰隼振翅疾飞翔,迅猛直上抵云天,忽而落下栖树上。 大将方叔来此地,战车就有三千辆,士卒舞盾操练忙。方叔统帅自有方,鼓师击鼓传号令,摆阵训话军容壮。 威风凛凛我方叔,击鼓咚咚阵容强,整军退兵气势壮。 愚蠢无知那蛮荆,与我大国结仇怨。 想那方叔为元老,谋划一定很谨严。方叔统帅自有方,俘虏敌军必凯旋。 战车行进响隆隆,隆隆车声不间断,如那雷霆响彻天。威风凛凛我方叔,曾征玁狁于北边,也能以威服荆蛮。 鉴赏:《小雅·采芑》描绘的是周宣王卿士、大将方叔为威慑荆蛮而演军振旅的画面。从整体而言,此所描绘可分为两层。 前三章为第一层,着重表现方叔指挥的这次军事演习的规模与声势,同时盛赞方叔治军的卓越才能。第四章为第二层,犹如一纸讨伐荆蛮的檄文,表达了以此众战、无城不破、无坚不摧的自信心和威慑力,也点明了这次演习的目的和用意。 诗的开首以“采芑”起兴,很自然地引出这次演习的地点:“新田”、“菑亩”。紧接着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出现在旷野上,马蹄得得,敲不碎阵列中之肃穆严整;军旗猎猎,掩不住苍穹下之杀气腾腾。 在这里,作者以一约数“三千”极言周军猛将如云、战车如潮的强大阵容,进而又将“镜头的焦距”拉近至队伍的前方,精心安排了一个主将出场的赫赫威仪。只见他,乘坐一辆红色的战车,花席为帘、鲛皮为服,四匹马训练有素、铜钩铁辔,在整个队伍里坐镇中央,高大威武而与众不同。 真是未谋其面已威猛慑人。诗的第二章与上大体相同,以互文见义之法,主要通过色彩刻画(“旗旐央央”,“约軝错衡”),继续加强对演习队伍声势之描绘。 在对方叔形象的刻画上则更逼近一步:“服其命服”的方叔朱衣黄裳、佩玉鸣鸾、气度非凡。同时也点明他为王卿士的重要身份。 第三章格调为之一变,以鹰隼的一飞冲天暗比方叔所率周军勇猛无敌和斗志昂扬。接下来作者又具体地描绘了周师在主帅的指挥下演习阵法的情形:雷霆般的战鼓声中,战车保持着进攻的阵形,在响彻云霄的喊杀声中向前冲去;演习结束,又是一阵鼓响,下达收兵的号令,队伍便井然有序地退出演习场,整顿完毕后,浩浩荡荡地返回营地。 (“伐鼓渊渊,振旅阗阗”)。第四章辞色俱厉,以雄壮的气概直斥无端滋乱之荆蛮(“蠢尔蛮荆,大邦为仇”)。 告诫说,以方叔如此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之师旅讨伐荆蛮,定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摧敌之军,拔敌之城,俘敌之人,败之于谈笑挥手之间(“方叔率止,执讯获丑”)。 统观全诗,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是此诗并非实写战争,而是写一次军事演习。 这从诗中“师干之试”等处可证。吴闿生《诗义会通》云:“皆误以‘蛮荆来威’为实有其事,不知乃作者虚拟颂祷词。” 可谓得诗真义。其二,此诗从头至尾层层推进,专事渲染,纯以气势胜,正如清方玉润《诗经原始》所评:“振笔挥洒,词色俱厉,有泰山压卵之势。” 5.求《诗经》里的诗烈祖 嗟嗟烈祖!有秩斯祜。申锡无疆,及 尔斯所。既载清酤,赉我思成。亦有和羹, 既戒既平。鬷假无言,时靡有争。绥我眉 寿,黄耇无疆。约軝错衡,八驾鸧鸧,以 假以飨。我受命溥将,自天降康,丰年穰 穰。来假来飨,降福无疆。顾予烝尝,汤 孙之将! 玄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 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 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龙旗十乘, 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 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 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长发 浚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 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娀 方将,帝立子生商。 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 率履不越,遂视既发。相土烈烈,海外有 截。 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 敬日跻。昭假迟迟,上帝是祇,帝命式于 九围。 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何天之休。 烈文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 孙保之。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念 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无竞维人,四方其 训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於乎,前 王不忘! 天作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 康之。彼徂矣歧,有夷之行,子孙保之。 昊天有成命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 夙夜基命宥密。於缉熙,单厥心,肆其靖 之! 我将 烈文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 孙保之。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念 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无竞维人,四方其 训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於乎,前 王不忘! 天作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 康之。彼徂矣歧,有夷之行,子孙保之。 昊天有成命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 夙夜基命宥密。於缉熙,单厥心,肆其靖 之! 我将 6.诗经大叔于乘什么意思诗经--《大叔于田》 叔于田,乘乘马。 执辔如组,两骖如舞。 叔在薮,火烈具举。 襢裼暴虎,献于公所。 将叔勿狃,戒其伤女。 叔于田,乘乘黄。 两服上襄,两骖雁行。 叔在薮,火烈具扬。 叔善射忌,又良御忌。 抑磬控忌,抑纵送忌。 叔于田,乘乘鸨。 两服齐首,两骖如手。 叔在薮,火烈具阜。 叔马慢忌,叔发罕忌, 抑释掤忌,抑鬯弓忌。 注释: 乘乘马:音成盛,乘四马大车 骖:音参,车辕外侧两马 薮:音擞,沼泽地带 裼:音檀西,赤膊 暴虎:徒手搏虎 公所:君王的宫室 狃:音纽,反复做某事 抑:发语词 磬:音庆,纵马驰骋 忌:助词 掤:箭筒盖 鬯:弓袋 赏析: 《大叔于田》描述“大叔”乘车出外打猎的经过,赞美了大叔娴熟的驾御技能,高超的射技和英武勇敢。诗的描写突出了大叔射御的动作,火烧的场面,尤其是空手打虎的细节,刻划出一个生动、鲜明的贵族猎人形象。 7.诗经 有允字的句子1、允犹翕河 先秦 诗经 《般》 2、显允方叔 先秦 诗经 《采芑》 3、显允君子 先秦 诗经 《湛露》 4、允也天子 先秦 诗经 《长发》 5、王犹允塞 先秦 诗经 《常武》 6、允矣君子 先秦 诗经 《车攻》 7、终焉允臧 先秦 诗经 《定之方中》 8、豳居允荒 先秦 诗经 《公刘》 9、怀允不忘 先秦 诗经 《鼓钟》 10、允文允武 先秦 诗经 《泮水》 11、仲允膳夫 先秦 诗经 《十月之交》 12、允王维后 先秦 诗经 《时迈》 13、允王保之 先秦 诗经 《时迈》 14、允文文王 先秦 诗经 《武》 15、肇允彼桃虫 先秦 诗经 《小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