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慎独的古诗1、古人贵慎独(宋·吴芾·《寄题杨宰清畏轩》) 2、暗室戒慎独(宋·陈天麟·《题南金慎独斋》) 3、燕居常慎独(宋·李处权·《题吕季升谷隐堂兼寄居仁》) 4、九经始慎独(宋·方回·《送宋昶明仲湖州学录》) 5、慎独仍三省(宋·李处权·《留别范元长二十八韵》) 6、诗是尧夫慎独时(宋·邵雍·《首吟》) 7、君子贵慎独(宋·邵雍·《意未萌于心》) 8、子思慎其独(宋·方回·《寄题朱信州自闲堂》) 9、苦恨斋居方慎独(宋·杨亿·《次韵和李寺丞见寄之什》) 10、慎勿成独往(元·贡师泰·《秋夜和韩与玉》) 11、向晦惟慎独(明·张宇初·《癸亥元日》) 2.与慎独相关诗句有哪些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____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 3.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____李绅《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 4.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____翁卷《乡村四月》 5.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____佚名《长歌行》 6.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____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7.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____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8.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9.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____白居易《村夜》 10.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____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1.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2.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____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13.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____李绅《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 14.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____王维《渭川田家》 15.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6. 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____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17.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8. 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____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19.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____温庭筠《利州南渡》 20.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____颜仁郁《农家》 21.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____曾几《苏秀道中》 22.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____王维《渭川田家》 23. 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____周邦彦《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24.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____颜仁郁《农家》 25.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____聂夷中《田家》 26.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____姚鼐《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27.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28.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____白居易《望月有感》 29.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____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3.廉洁诚信的诗歌民心是镜 是贪是清? 民意是秤。 是丑是美? 口碑鉴证。 功过是非, 天地分明。 善恶终报, 民心是镜。 官场做人 民心不可欺, 法纪不可违。 善恶天地知, 良心不可昧。 报国当作为, 民苦须记心。 当为孺子牛, 官场做正人。 慎独 作恶有报应, 积德多善行。 是非天地知, 日日当自省。 廉洁民心敬, 坑民天不容。 莫为贪欲害, 坦荡一世清。 为官八点 名利淡泊一点, 民苦重心一点。 政绩淡化一点, 子孙多留一点。 钱财淡漠一点, 法纪留心一点。 交友淡雅一点, 历史多学一点。 清白 史中铭典故, 历历说祸福。 官场沉伦事, 悔恨追千古。 名利不可贪, 钱财身外物。 清白留子孙, 勤奋厉后人。 门前的嘱托 心莫贪,昧心钱。 眼莫花,婚外恋。 嘴莫馋,酒肉宴。 耳莫听,奉承言。 手莫抻,乱用权。 脚莫进,赌博间。 身莫陷,枉法案。 纪莫违,守清廉。 自吟 不贪不赌不嬉艳, 粗茶淡饭心坦然。 不违法纪严律己, 勤俭本分作奉献。 不为当官不为钱, 尽职尽责遂民愿。 为民谋利公仆责, 一世清白无遗憾。 欲贪畏 欲是坝中一汪水, 坝溃水泻难收回。 贪是笼中一猛兽, 笼开兽会把人吞。 祸莫大于纵己欲, 欲溺多少黑良心。 恶莫大于放任贪, 且看官场落马人 4.关于慎独的话题作文能不能做成自律所谓慎独,就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觉地遵纪守法,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规范、准则和要求去做.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慎独”的传统,认为它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是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和高尚的境界. 一般说来,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在组织和领导的监督之下,每个人都较能注意自己的言行,注意自己的工作态度.但在“无人监督之处”,却容易放松自己的要求,甚至做一些为人所不齿的事.只“畏人知”,而不“畏己知”. “慎独”,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崇高境界,是我们执行规章制度、落实工作任务所必须遵循的道德要求.我们每一位组织成员都必须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用“慎独自律”的方法来促进落实工作呢? (1)慎独自律的关键,是要有高度的自觉性 “慎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在“无人之态”时,你做了好事,没有人为你扬名;你做了坏事,也没有人批评你.这就需要你有高度的自觉性,时刻不忘用党纪国法、道德规范、规章制度来约束自己.真正做到表里如一,人前人后一样. 在清朝雍正年间,有位名叫叶存仁的官吏,先后在淮阳、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做官.他当官三十多年,却两袖清风,从未收取过任何贿赂. 有一次,在他离任升迁时,僚属们派船送行,但船只却迟迟不启程.直到夜半时,才见一叶小舟划来. 原来,僚属们为他带来了馈赠礼品.为避人耳目,特意在深夜送来.他们以为叶存仁平日不收礼品,是怕他人知道出麻烦,而夜深人静之时,神不知鬼不觉,叶存仁一定会收下. 谁知,叶存仁见此情景,却挥笔赋诗一首,将礼物退了回去.诗云:“月白清风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相送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叶存仁为什么能两袖清风,就是他的严格“慎独”,“不畏人知畏己知”. (2)坚持慎独自律,还要从“隐”处下功夫 大家一起工作时,如果你头脑中萌发了某些不正确的念头,一般来说比较容易在行动上进行自我克制和约束,即使在行动上做出了某些错事,也能很快被领导和群众发现,及时给予批评、纠正和引导.所以,人们在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坚持道德原则,遵纪守法,相对来说比较容易. 但是,在没有组织和他人监督,失去外力约束的情况下,组织成员要把任务落实好,工作做到位,就要实行严格的慎独自律.在这种情况下,要时刻想到党和人民的利益,时刻牢记制度、规则,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做到思想和表现一个样,说的和做的一个样,在人前和人后一个样,有人监督时和无人监督时一个样.产生了不正确念头要坚决地克服掉,一旦发现错误就要立即加以改正. 5.主题为奉公守法,勤俭节约,诚实守信,正直知耻的童谣.诗歌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八荣八耻要牢记; 你拍二,我拍二,为了祖国要出劲; 你拍三,我拍三,铺张浪费要揭穿; 你拍四,我拍四,做人不能自顾自。 你拍五,我拍五,好逸恶劳是耻辱; 你拍六,我拍六,我们尊老也爱幼; 你拍七,我拍七,崇尚科学属第一; 你拍八,我拍八,诚实守信人人夸; 你拍九,我拍九,法律法规要遵守; 你拍十,我拍十,争做文明小卫士! 八荣八耻“七字歌谣”: 八荣八耻”要牢记,“八荣八耻”要明晰。 爱国爱校爱集体,为了祖国齐努力。 做人不能顾自己,服务他人记心里。 好逸恶劳是耻辱,参加劳动要积极。 勤俭节约不能忘,铺张浪费要摒弃。 尊老爱幼是美德,团结友爱创美誉。 诚实守信最重要,做人诚信要牢记。 克服困难争上游,崇尚科学数第一。 自觉遵纪又守法,不要违规又违纪。 知晓荣辱会做事,争做文明小卫士 。 八荣八耻童谣 小朋友,来来来,大家一起咏童谣,八荣八耻记心间. 小喜鹊,站枝头,爱国爱家最光荣, 老乌鸦,林中窜,破坏家园多可耻. 小燕子,捉害虫,服务人民最光荣, 老麻雀,吃庄稼,祸害人民多可耻. 小黄鹂,鸣翠柳,崇尚科学最光荣, 老斑鸠,食五谷,愚昧无知多可耻. 小蜜蜂,采蜜忙,勤劳一生最光荣, 寒号鸟,不做窝,好吃懒做多可耻. 小蚂蚁,力气大,团结互助最光荣, 老狐狸,心眼多,损人利己多可耻. 小黄狗,门前站,诚实守信最光荣, 老花猫,哭老鼠,见利忘义多可耻. 小青蛙,住田间,遵纪守法最光荣, 老耗子,窃果实,违法乱纪多可耻. 小黄牛,勤耕耘,艰苦奋斗最光荣, 大灰狼,河边坐,蛮横无理多可耻. 小朋友,咏童谣,八荣八耻要记牢,生活学习要做到,自主创新早成才.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东方红、太阳升,祖国腾飞似巨龙; 城乡经济大发展,和谐社会乐融融。 民族团结如磐石,统一祖国要坚持; 热爱祖国最光荣,危害祖国最可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爱祖国、爱人民,为人服务要热情; 多给集体作好事,常为社会献爱心。 公益活动莫松弛,扶老携幼做好事; 服务人民最光荣,背离人民最可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爱学习、爱思考,学知识、要动脑;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习也要找诀窍。 迷信除、**止,从小执着求真知; 崇尚科学最光荣,愚昧无知最可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小学生、要自理,学会自己管自己; 在家不当小皇帝,长大才能有出息。 学校活动莫推迟,班级工作要尽职; 辛勤劳动最光荣,好逸恶劳最可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同学间、要和气,就像姐妹与兄弟; 遇到难题大家帮,有了困难齐出力。 损人事、要制止,利己行为非小事; 团结互助最光荣,损人利己最可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待他人、要真诚,总将自己比别人; 负责任、守信用,说到做到得人心。 舍利取义立大志,犯了错误不掩饰; 诚实守信最光荣,见利忘义最可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在学校、守纪律,学生守则要牢记; 学法规、守法纪,法制社会齐出力。 违反纪律要处置,触犯法律要惩治; 遵纪守法最光荣,违法乱纪最可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艰苦奋斗是传统,勤俭节约莫放松; 从小养成好习惯,长大报国记心中。 铺张浪费要抵制,贪图享受当禁止; 艰苦奋斗最光荣,骄奢淫逸最可耻。 八荣八耻新童谣 衣着整洁领巾飘,高唱国歌多骄傲。 唱准歌词真情表,国家大事我知道。 志向远大有目标,优异成绩传捷报。 中华美德要记牢,爱国情怀最荣耀。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建设美好新家园,服务他人心里甜。 做好事,不间断,扶老携幼讲奉献。 公益活动乐参与,争做奥运宣传员。 快乐生活常相伴,人人夸我好少年。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小学生、爱动脑,学知识、勤思考。 遇事快把答案找,寻根求源是诀窍。 敢发明,乐创造,勤于实践手更巧。 崇尚科学不迷信,勇于探索展新貌。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小学生,要自理,日常生活靠自己。 在家不当小皇帝,家务劳动多参与。 轮到我当值日生,垃圾分类放整齐。 辛勤劳动结硕果,绿色奥运我出力。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彩色蜡笔画友谊,同学之间心相系。 遇到难题大家帮,有了困难别着急。 邻里相处一家亲,团结互助不分离。 你爱我来我敬你,同绘和谐新天地。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红领巾、胸前飘,诚实守信最重要。 犯了错误不逃避,主动承认要做到。 答应事情定做好,许下诺言要记牢。 说到做到讲信誉,从小培养好情操。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是非面前多思量,纪律法规心中装。 在校守纪讲秩序,令行禁止做榜样。 法律知识不能忘,依法做事要提倡。 遵纪守法是保障,社会稳定大家创。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我们都是好儿童,勤俭节约讲文明。 珍惜资源爱生命,自主劳动最光荣。 不铺张、不浪费,变废为宝再利用。 不攀比、不炫耀,艰苦朴素记心中。 6.关于廉洁的诗歌,急啊1、石灰吟 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2、招魂 先秦:屈原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译文 我年幼时秉赋清廉的德行,献身于道义而不稍微减轻。具有如此盛大的美德,被世俗牵累横加秽名。 3、清如玉壶冰 / 赋得清如玉壶冰 唐代:王维 玉壶何用好,偏许素冰居。 未共销丹日,还同照绮疏。 抱明中不隐,含净外疑虚。 气似庭霜积,光言砌月馀。 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 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 译文 玉壶有什么作用,偏许素冰放在里边。让冰不在日下融化,还同照绮彩窗户。透明得中间能看清,从外看怀疑是虚无的。冰气像庭中霜累积,光胜过台阶边的光亮。早晨照凌飞鹊镜,晚上映射聚萤书。如果与您比起来,清心还不如您呢。 4、赠瑕丘王少府 唐代:李白 皎皎鸾凤姿,飘飘神仙气。 梅生亦何事,来作南昌尉。 清风佐鸣琴,寂寞道为贵。 一见过所闻,操持难与群。 毫挥鲁邑讼,目送瀛洲云。 我隐屠钓下,尔当玉石分。 无由接高论,空此仰清芬。 译文 王少府,你玉树临风,身姿矫捷如仙鹤,神态超然像神仙。你就是汉朝的仙人梅福啊,为什么来南昌作府尉?你抱元守一,无为而治,甘守寂寞,清风袅袅,琴声铮铮。你操持高尚,不入巢穴,冰清玉洁。挥笔之间,诉讼了结,傲视王侯,目送飞云。 我现在隐居在渔民屠夫之间,你要玉与石分清。无缘与你高谈阔论,只好远远地致意,表示仰慕之情。 5、书端州郡斋壁 宋•包拯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译文 端正思想是吏治的根本,刚直的品性是修身的原则。优质的大树终成栋梁之材,柔韧的好钢也不愿枉道而行。仓廪丰实那些鼠雀兔狐之辈可高兴了,如果没什么好处那些贪官污吏就发愁。在这方面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的教训,不要做出使后人蒙羞的事情吧! 7.“慎独”一词最早的出处“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 最先见于 《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强调的“道” “不可须臾离”之意,是“慎独”得以成立的理论根据。 【完整译文】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4;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 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 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厌恶邪恶,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喜爱善良。只有这样,才能说自己的意念诚实,心安理得。 所以道德修养高尚的人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使自己规行矩歩。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 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 【译文】 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 而装出一付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其实别人的眼睛是雪亮的,看透这些坏人坏事,就像是见到他们的五脏六腑一样,那么这种隐恶扬善的做法,又有什么益处呢。 这就是说,人心里有什么样的实际德性,外表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言行表现。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即使独处之时,也要使自己规行矩歩。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译文】曾参说:“一个人若是被许多双眼睛注视着,被许多只手指点着,这难道不是严肃可怕的嘛!”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使房屋华丽;道德可以修养人的身心,使人思想高尚。 心胸宽广开朗,身体自然安适舒坦,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传统解释[编辑本段]这一解释是社会上广为接受的,字面上也比较容易为世人接受的解释。 朱子解释《大学》的“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说:“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 使其恶恶则如恶恶臭,好善则如好好色,皆务决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于己,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为人也。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慎独”指的是 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 **对慎独作了更通俗的解释,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能否做到“慎独”, 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 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 “慎独”作为自我修身方法,不仅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重 要作用,而且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仍具有重要 的现实价值。较新的解释[编辑本段]这一解释是一些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儒学的学者所持的意见。 所谓“慎独”或“慎其独”,就是持守或牢固地保持自我的道德本性和本心。从功夫论说,“慎独”就是面对自我的身心如何“以心治身”;面对外部世界,如何不被外物所左右而保持道德自觉。 从消极的角度说,“慎独”是一个防止和约束“自我非道德性”萌生和出现的过程;从积极的角度说,“慎独”则是一个保持和守护“自我”道德本性的过程清人主张释“慎独”的“慎”为“诚”,相应地有人就把“独”解释为“身”, 如陈硕甫说:“《中庸》言慎独,即是诚身。”( 见王先谦《荀子集解·不苟篇》,中华书局,1997年)独的解释:《五行》篇的“说”,从丧服制度与内心悲哀的关系,解释《诗·邶风·燕燕》“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之诗句说:“能差池其羽然后能至哀。言至也。 差池者,言不在衰绖。不在衰绖也,然后能至哀。 夫丧,正绖修领而哀杀矣,言至内者之不在外也。是之谓独。 独也者,舍体也。”另外还有“舍其体而独其心”、“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谓独”的说法。 明确地把“心”界定为“独”,或者以“心”为“独”。《荀子·不苟》篇:“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 惟仁之为守,惟义之为变化代兴,谓之天德。天不言而人推其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其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 ……夫此顺命,以慎其独者也。善之为道者,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类至。” 明儒中,则有:刘宗周:“圣贤千言万语说本体说工夫,总不离慎独二字,独即天命之性所藏精处,而慎独即尽性之学。”(《刘子全书》卷五《圣学宗要。 8.“慎独”一词最早的出处“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 最先见于 《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强调的“道” “不可须臾离”之意,是“慎独”得以成立的理论根据。 【完整译文】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4;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 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 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厌恶邪恶,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喜爱善良。只有这样,才能说自己的意念诚实,心安理得。 所以道德修养高尚的人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使自己规行矩歩。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 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 【译文】 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 而装出一付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其实别人的眼睛是雪亮的,看透这些坏人坏事,就像是见到他们的五脏六腑一样,那么这种隐恶扬善的做法,又有什么益处呢。 这就是说,人心里有什么样的实际德性,外表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言行表现。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即使独处之时,也要使自己规行矩歩。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译文】曾参说:“一个人若是被许多双眼睛注视着,被许多只手指点着,这难道不是严肃可怕的嘛!”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使房屋华丽;道德可以修养人的身心,使人思想高尚。 心胸宽广开朗,身体自然安适舒坦,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传统解释[编辑本段]这一解释是社会上广为接受的,字面上也比较容易为世人接受的解释。 朱子解释《大学》的“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说:“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 使其恶恶则如恶恶臭,好善则如好好色,皆务决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于己,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为人也。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慎独”指的是 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 **对慎独作了更通俗的解释,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能否做到“慎独”, 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 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 “慎独”作为自我修身方法,不仅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重 要作用,而且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仍具有重要 的现实价值。较新的解释[编辑本段]这一解释是一些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儒学的学者所持的意见。 所谓“慎独”或“慎其独”,就是持守或牢固地保持自我的道德本性和本心。从功夫论说,“慎独”就是面对自我的身心如何“以心治身”;面对外部世界,如何不被外物所左右而保持道德自觉。 从消极的角度说,“慎独”是一个防止和约束“自我非道德性”萌生和出现的过程;从积极的角度说,“慎独”则是一个保持和守护“自我”道德本性的过程清人主张释“慎独”的“慎”为“诚”,相应地有人就把“独”解释为“身”, 如陈硕甫说:“《中庸》言慎独,即是诚身。”( 见王先谦《荀子集解·不苟篇》,中华书局,1997年)独的解释:《五行》篇的“说”,从丧服制度与内心悲哀的关系,解释《诗·邶风·燕燕》“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之诗句说:“能差池其羽然后能至哀。言至也。 差池者,言不在衰绖。不在衰绖也,然后能至哀。 夫丧,正绖修领而哀杀矣,言至内者之不在外也。是之谓独。 独也者,舍体也。”另外还有“舍其体而独其心”、“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谓独”的说法。 明确地把“心”界定为“独”,或者以“心”为“独”。《荀子·不苟》篇:“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 惟仁之为守,惟义之为变化代兴,谓之天德。天不言而人推其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其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 ……夫此顺命,以慎其独者也。善之为道者,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类至。” 明儒中,则有:刘宗周:“圣贤千言万语说本体说工夫,总不离慎独二字,独即天命之性所藏精处,而慎独即尽性之学。”(《刘子全书》卷五《圣学宗要??阳明王子》)“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功夫。” (《刘子全书》卷八《中庸首章说》) “慎独之功,只向本心呈露时随处体认去,使得全体荧然,与天地合德。”(《刘子全书》卷六《证学杂解》) 慎的解释:《左传》:“慎守其一”《周书》:“慎,德之守也。 守终纯固”上博简《三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