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编写诗歌的内容

1.诗歌的内容有哪些

七言律诗

就是每一句都有7个字组成的诗

五言律诗

每一句都由5个字组成

藏头诗

其诗意分两层,第一层是普通的读法,第二种是每句的首字串联起来,又是一个新内容

藏尾诗

同上,每句句末一字串联,为第2层意思

按国别可分为本国诗歌和外国诗歌。

中国诗歌按创作的时代和诗歌所反映的时代内容,可分为现代诗歌和古代诗歌(古典诗歌)。1919年,"五四"新文学运动开始并发展起来的新诗以及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某些旧体诗,是现代诗歌;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写作的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等旧体诗,是古代诗歌。旧体诗中,除词和曲之外的诗歌,还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与绝句、律诗等格律诗相对而言,除绝句、律诗以外的旧体诗称为古体诗;从南朝开始到唐代形成的绝句、律诗、排律等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旧体诗称为近体诗

按内容,诗歌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抒情诗主要是通过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感受来反映社会生活,根据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诗歌内容,抒情诗又可分为颂歌、哀歌、恋歌、田园诗、山水诗、讽刺诗、史诗等等。叙事诗主要是通过对事件的描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现实生活,它以叙事为主,且以抒情的方式叙事,一般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人物形象。

按形式,诗歌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民歌等,它们都具体体现各自不同的形式特点

2.诗歌的编写

一、捕捉和创造诗的形象 (一)诗用形象思维写作 写诗要用形象思维。

所谓用形象思维,首先指的是深入生活时,要对生活进行形象的感受,形象地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 进行形象思维,要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善于进行形象的捕捉。

艾青指出:“形象思维的活动,在于使一切难以捕捉的东西,一切飘忽的东西固定起来,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象印子打在纸上样地清楚。”因此他说:“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

能捕捉到新颖的形象,也就有了写诗的素材。那么怎样才能捕捉到形象呢?这就要靠灵感。

马雅可夫斯基举过一个捕捉形象的例子:大约在1913年,他从萨拉托夫回到莫斯科。为了对一个在火车上同路的女人表示他对她完全没有邪念,诗人就说道:“我不是男人,而是穿着裤子的云”。

说了这句话之后,他立即考虑到这话可以入诗——但他又担心这句话口头上传出去白白地滥用掉了。那怎么办呢?他十分焦急,差不多有半小时,诗人用许多问题问那少女,直到他相信自己的话已从少女的另一只耳朵飞了出动之后,他才放心。

两年之后,他用了“穿裤子的云”作为一首长诗的标题。 (二)诗是“想象的表现”雪莱:“一般来说,诗歌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

布莱士列特:“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艾青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诗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象。”

诗人的想象和科学家的想象不同。诗是一门学问,在文学的韵律方面大部分有限制,但在其他方面极端自由,并且和想象有关系。

想象因为不受物质规律的束缚,可以随意把自然分开的东西联合,把联合的东西分开。这就造成了不合法的配偶和离异。

诗使它触及的一切变形。安徒生在他的童话《创造》中写道:一个爱写诗的青年人,因为写不出好诗来而苦恼,于是去找巫婆。

巫婆给他戴上眼镜,安上听筒,他就听到了马铃薯在唱自己家庭的历史,野李树在讲故事,而人群中,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在不停地旋转。这里说的其实是,要做一个诗人光凭常人的听觉还不够,还得有诗人变形的眼镜和听筒。

所以,我们写诗,既要对生活特征观察得很精确,而同时又不缺乏把这些特征加以变化的勇气。 由于变形,诗的形象往往具有象征的意义。

例如臧克家的《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这里写的并不仅仅是一匹可怜的老马,而主要是写三十年代北方农民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精神素质。

“老马”是个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三)诗歌形象的创造 创造形象就是“寻找思想的客观对应物。

具体方法 很多,例如:虚与实转化;人与物转化;物与物转化;内与外转化;大与小转化;远与近转 化;少与多转化;部分与整体转化;历史与现实转化;现实与未来转化等。 需要强调的是:诗中的诗人形象和景物形象都是为表现情感、情绪、情趣服务的。

诗的情感性重于形象性,离开抒情需要去胡乱堆砌形象,只能损害诗歌。 二、巧妙地进行诗的构思 (一)诗的灵感 构思是诗歌创作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阶段。

构思是什么引起的?简单的回答是:创作的冲动——灵感的爆发。 艾青说:“所谓灵感,无非是诗人对事物发生新的激动,突然感到的兴奋,瞬即消逝 的心灵的闪耀。

所谓灵感是诗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最愉快的邂逅。” 对于一首诗来说,灵感是因;对于客观世界而言,灵感是果。

由客观世界获得灵感,由灵感开始创作。这是诗人写诗的过程。

在“灵感”爆发之后,创作就进入具体的构思。 (二)诗的构思 诗歌构思十分重要。

关于诗的构思的内容,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首先关于适合于诗的构思的内容, 我们可以马上把纯然外在的自然界事物排除在外,至少是在相对的程度上排除。诗所特有的 对象或题材不是太阳、森林、山川风景或是人的外表形状如血液、脉络、筋肉之类,而是精神方面的旨趣。

诗纵然也诉诸感性观照,也进行生动鲜明的描绘,但是就连在这方面,诗也还是一种精神活动,它只为提供内心观照而工作。 什么是诗的构思方式呢?诗的构思方式是内心体验。

黑格尔说:“诗既然能最深刻地表现全部丰满的精神内在意蕴,我们就应该要求诗人对他所表现的题材也有最深刻最丰富的内 心体验。”诗人必须从内心和外表两方面去认识人类生活,把广袤的世界及其纷纭万象吸收 到他的自我里去,对他们起同情共鸣,深入体验,使它们深刻化和明朗化。

所以,诗人写诗虽然并不是每首诗都在写自己。但是,每首诗都由自 己去写——就是通过自己的心去写。

遵循这个构思方法,在写作抒情诗时,由于抒情的真正源泉就是创作主体(诗人自己) 的内心生活,诗人应该只表现单纯的心情和感想之类,而无须就外表形状去描述具体外在情境” 诗歌构思的过程包括以下的内容: (1)提炼诗情。就是从一般感受中寻觅显示一般感受的独特感受,从共同感受中寻觅表现共同感受的具体感受。

(2)选取角度。抒发诗情应选择合适的角度。

一般地讲,有两个大角度,一是直抒胸 臆,诗人直接站出来抒情,用这。

3.诗歌写什么内容好写又有意义

任何表达真情实感的是个都是好写的,

例如1当于同学分别事的不舍可以写一种带有悲伤和不舍的诗歌;

2与同学友谊的快乐的诗歌;

3可以分别写对春夏秋冬四季喜爱的诗歌;

4可以写对其他地区受灾自己而感到悲痛的诗歌;

5可以写表扬别人助人为乐的诗歌;

6可以写父母的爱是无私的诗歌……

还有关于动物植物的诗歌。

这些诗歌的是内容好写又有意义的,只要是自己写的都可以。

希望我的回答让你满意。

4.怎样写现代诗歌

很多人觉得现代诗少了格律的束缚 往往更容易写 其实不然 这样反而要求更高 要有真东西 平时多读 多游历,增加自己的胸襟和经历才是根本之道 否则文字再优美也只是无病呻吟 让人看了反感 所以不妨从自己的身边做起 一点一滴记录自己的感受 再去丰富自己的生活 适当阅读些文学作品 如何学写现代诗 近来上网翻阅网络写手的古诗和现代诗,觉得几点: 1。

虽然鲁迅说,唐宋后再无诗词,但是不可否认,现代很多优秀的民间诗人,吸取了前人的精华,写出了不少精品。但是,只是局限于古诗。

现代诗的质量明显不如古诗。 为何?这和古诗的独特性有关。

中国人的方块字一字一音,有形声、会意等结构,字的语意模糊性很强,很合适创作需要意会的古诗。很多古诗译成现代诗后味道全无,说明古诗的写作主要重在意境,而意境的创造主要靠单个字的语意模糊,比如“千山鸟飞绝,万迹人踪灭”;“推窗千年雪”;等等,读者可以联想出无穷的内涵;而现代诗由于有相对明确的话语结构和词的语意,因此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较少,在意境的刻画上明显先天不足,所以要求作者更加高的写作技巧来弥补;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写出优秀的现代诗,相对需要更大的文学修养。

“春风又绿江南岸”,作者故意用“绿”,这就是古诗的优势,如国翻译成现代诗,一定会翻成“吹绿了”让人无法有想象空间的具体动词,意境大大消失了。 当然,古诗的写作要写好,也一样需要,只是他的入门在掌握了一定的古文功底后,相对容易 。

因此,古诗在现代网络上的繁荣,并不意外。但是,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在继承的同时,如何发扬光大,和现代的语言更好的一致呢?我们决不能满足于重复老祖宗说过的东西,已经存在的事务,永远这样,中国诗歌将没有前途,失去创新。

而外国人,尤其是美国人庞德,早在上世纪中叶,就勇于创新,吸收了王维等诗人的优点,创作了意向派诗歌。而我们自己,却没有继承和创新,要么一直跟在外国人后面,写出了什么朦胧诗、象征派等等,要么一直跟在古人后面,写来写去就是一些古人早就玩过的玩意儿,却没有自己的好东西。

这一点,日本人做的比我们更好,他们学习了我们的唐诗,却创作了俳句;他们吸收了法国象征派,却保持着古诗格律的风格。 有人曾说,中国无诗人,有某个网络诗人大声反驳,“我,就是!”很好,中国需要诗人,但是他还只是一个写作古诗的现代作者。

缺乏创新,他的诗歌注定将湮没无闻,要是有创作现代诗歌的人能勇敢地站出来,说,“我,是中国真正的诗人!”那么,中国的诗歌才有希望。 诗歌的意义、诗歌的真理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我辈业余作者妄谈这一话题多少有些贻笑方家。

谈论这一话题需要认真深刻的思考与对诗歌本身历史的研究与思考,还须诗人本身具备深厚的诗歌理论修养。 有人说诗歌是为自己写的,我不太赞同,但也不全然反对——人是社会的人,诗人也一样,具有社会性,诗人永远是社会的一分子,没有诗人不食人间烟火竟能写出绝世华章。

水、沙粒、云霞,只是大海或者小溪中的一滴水,沙漠中的一粒沙,天上的一片云。诗人是社会的,同时也是他自己,是个体,有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与这个社会有共性的东西也有本身的特质,一粒沙子有大小,有质地的分别。

这些都可以在某位诗人的诗歌中得到展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首诗在我理解,纯为个人心灵与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它的社会价值并不积极,在这里也无客观体现,但这丝毫不影响它作为优秀诗篇留传后世。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寻找光明。”纯粹而简洁的现代诗,类似真理的诗歌,于社会的价值却同样在这首诗中没有彻底展现,对灵魂的启示作用倒是不容忽视。

对比二者,到底是古诗出色还是现代诗歌优秀,谁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无论诗人是孤独无比,灵气非凡还是高瞻远瞩放眼未来铁肩担道义,从本质上说,仍然属于这个社会,同时属于个人。 古体诗词与现代诗歌,形式上的区别是最明显也是最根本的区别,尤其是在平仄的讲究上。

计较形式,也就是说,固执地以为,写诗一定要精通格律并按照规定的格式字数完成它,是有害的,弊大于利。现代诗歌缘何兴起,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话题。

现代诗歌创作,是这个时代乃至更远的将来诗歌创作的主流,这从我们在网络与传统刊物中所发表的诗歌比例中可以看得出来。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古体格律诗主流地位的约束,只怕现代诗的水平早已超过古体诗了。

细说的话,我想古诗与现代诗没有内容上的时代意义与历史意义之分,喜欢古体诗还是精通现代诗,与作者个人的爱好与创作方式有关系,与诗歌质量本身没有关系,或者说关系不大,与诗歌创作要求没有冲突(格律诗和现代诗都要求具备音乐美、跳跃性、辩证法、可以触摸得到的生命体验)。 现代诗歌在中国古代已有萌芽,屈原《九歌》之《惜颂》、《怀沙》《离骚》、《橘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蜀道难》,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哪一首又讲究了格律了呢?其中无论是内容还是音乐韵律同样。

5.怎么写诗歌

首先你要有广泛的阅读面、多读多看、我认为这是写诗歌的一个基础;第二、你要一颗敏感的心、即你要善于观察、对身边的事物能十分敏感、能将身边的事物化为你写诗歌的题材;第三、写诗歌必须要富有感情、也就是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升华诗歌的意境!第四、粗俗化语言不用、例如“雪花飘落”中的“飘落”就可改成“飘零”;第五、用词一定要凝练、切忌长篇大论、你要搞明白你写的是诗歌,而不是散文! 怎样写诗?在学过诗歌之后,应该在以下几点加以注意: ①在感受生活的过程中提炼主题,要有鲜明的形象。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我们写作的源泉,平常我们写作文,强调的总是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真实的感受。

在写诗歌时,我们同样应该如此。对于自己真实的感受,要着眼于写出具体的形象,用形象体现思想观点。

②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人或事进行构思和立意,抒发充沛的感情。人总是有感情的,而诗歌是最要抒情的文学形式。

因为,诗歌常常是有感而发的,而且,优美的诗篇也总是产生在感情激荡的时候,试看我们学过的《沁园春·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你在哪里》、《甘蔗林--青纱帐》,哪一首不是诗人感情的喷发?在我们为某一人,某一事或某一物而动情之时,抓住自己的这种感受,通过诗歌的形式抒发出来,将自己的这种感情赋予诗歌之中,是写好诗歌的基础。 ③语言凝练、准确,生动流畅,富有韵律。

诗歌究竟是诗歌,在语言运用上,它毕竟与其它文体不同。诗歌的语言比其它文体要精炼,我们要注意把握这一不同之处,捕捉生活中最好的镜头,用最精炼的语言勾画出鲜明的形象;诗歌的语言有韵律感,我们可以在写诗的过程中尝试押韵,让自己的诗给人以美的感受。

④写诗时,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和象征、烘托等表现手法。 所谓押韵,也叫压韵、叶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所谓韵部,就是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

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对于押韵的限制多与少、严与宽的不同而已。这也是诗歌同其它文学体裁的最大分别。

韵式的规律 新诗韵式中押韵的问题,都是从古诗押韵规律中借鉴而来。所以,在新诗押韵的问题上也可以遵循律诗用韵的规律。

如: 1、偶句押韵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例如:杜甫的《阁夜》便是偶句押韵: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颇寂寥。 新诗偶句押韵很多,像笔者在上文列举李敖的《只爱一点点》就是属于偶句押韵。

由此可见,行押韵和跳行韵也可以说是从偶句押韵中引申而来的。 2、只押平声韵 律诗规定,只能押平声韵,这几乎是一条死规矩。

为什么呢?因为押仄声字会感到非常拗口,所以古人都能自觉遵守这一规则。新诗可以相对宽泛一点,但也应注意只押平声韵。

新诗相对律诗较长,若只采用平声韵,往往会觉得平声韵字不够用,也可以投机取巧一点,可采用韵尾押韵的方法。(注:韵母中饱含韵头、韵腹、韵尾。

写新诗押韵相对律诗而言,可以宽限一点,韵尾相同就算押韵了。)根据这一方法,像an ian uan ,甚至en in uen 他们的韵尾为n,可以算作同韵,又如ang iang uang , 甚至eng ing ueng ong iong 他们的韵尾为ng,也可以算作同韵。

这样一来,平声韵字就多了。 3、一韵到底 律诗中间不能换韵。

古风允许中途换韵。新诗歌可以二者兼而有之。

像节押韵、节转韵,就是这种情况。 另外,关于律诗押韵中的避忌,在新诗中也可借鉴,增加诗歌的美感。

譬如:忌重韵,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避免同义字相押,如一首诗中同时使用“花”、“葩”,“芳”、“香”等。

不过,对于今天的新诗而言已没有必要再强调这一点了。 初学者怎样学习写诗呢? 一、捕捉和创造诗的形象 (一)诗用形象思维写作 别林斯基早就指出:“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

(《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这就告诉我们,写诗要用形象思维。所谓用形象思维,首先指的是深入生活时,要对生活进行形象的感受,形象地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

进行形象思维,要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善于进行形象的捕捉。艾青指出:“形象思维的活动,在于使一切难以捕捉的东西,一切飘忽的东西固定起来,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象印子打在纸上样地清楚。”

因此他说:“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 能捕捉到新颖的形象,也就有了写诗的素材。

那么怎样才能捕捉到形象呢?这就要靠灵感。马雅可夫斯基举过一个捕捉形象的例子:大约在1913年,他从萨拉托夫回到莫斯科。

为了对一个在火车上同路的女人表示他对她完全没有邪念,诗人就说道:“我不是男人,而是穿着裤子的云”。说了这句话之后,他立即考虑到这话可以入诗——但他又担心这句话口头上传出去白白地。

6.写现代诗(要内容)

感谢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

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

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我把小船划向月亮

请不要责怪

有时 会离群索居

要知道

孤独也需要勇气

别以为 有一面旗帜

在前方哗啦啦地招展

后面就一定会有我的步履

我不崇拜

我不理解的东西

我把小船划向月亮

就这样划呵

把追求和独立连在一起

把生命和自由连在一起

只要明天还在

只要春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

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

只要生命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陷身茫茫沙漠

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

只要明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冬雪终会悄悄融化

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7.诗歌基本知识怎么写

【古典诗歌的体裁】 我国的诗歌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

古典诗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的诗歌,包括诗、词、曲;现代诗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出现的新诗体,包括新体诗和以旧体诗形式反映现代生活的诗。古典诗歌中的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指唐朝以前的诗歌体,又称“古诗”“古风”,其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限制,押韵较宽,可一韵到底,也可中途换韵。广义的古体诗还包括乐府诗,如“歌”“行”“吟”,句式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不讲究平仄和对仗。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是古体诗。近体诗也称“今体诗”,因在音韵格律方面有严格要求,又称“格律诗”。

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有五律(一句五字)和七律(一句七字)之分,每首八句,分别是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绝句有五绝(一句五字)和七绝(一句七字)之分,每首四句,二、四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歌体,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

根据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在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9-90字)、长调(91字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限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曲即散曲,有“小令”“套数”之分。是在宋金时期形成的新诗歌体。

与词相比,曲可以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强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情达意。【古典诗歌的题材】1.写景:一般是通过写景来抒发感情、表明志向或感慨时事,如,王维的《山居秋瞑》,以物芳表明志洁;刘禹锡的《石头城》在对古城萧条景物的描写中,寄托了对国运衰微的感慨。

2.记事(咏怀):通过叙述具体事件来抒写胸臆,表达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杜甫的《春望》、陆游的《书愤》、李白的《行路难》和《将进酒》等。

3.咏史(怀古):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多表达对古人的缅怀和对昔盛今衰的感慨。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只叙述和做对比而不加议论的。

咏史为题的诗歌以东汉班固的《咏史》和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代表作。之后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等。

4.咏物: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趣和情怀。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咏物诗的常用手法。

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朝以后佳作渐多,如,王维的《相思》、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5.山水田园:通过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来表达清闲恬淡的心境,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者,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朝时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6.边塞: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生活的诗歌,或表达对塞外风光的热爱,或表达戍边将士的卫国豪情,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都是边塞诗的佳作。7.送别:送别诗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

古人很重视送别,士大夫送别,不光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或激励劝勉,或表达深情厚谊,或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伴,又称“山水送别诗”。

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等。8.哲理: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和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

有的哲理诗点明主题,有的则含而不露,引人思考。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9.爱情:就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开始,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相思之苦。

如,李商隐的《无题》、秦观的《鹊桥仙》等。【解题规律】 对于古典诗歌的考查,《考试大纲》有两点要求:1.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此类试题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思考。

一.分析形象1.分析人物形象:抓住关键词作为切入点,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通过“独”“佳节”“遥知”等词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思念亲人的游子形象。2.分析景物形象:抓住景物的特点、色彩、空间、气势等来判断诗中描绘的是哀景还是乐景。

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了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的场景。分析景物形象还要抓一些特殊意象,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

下一篇
诗经夏达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