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柳絮

1.谁能给我描写柳絮的诗句(10句)

小园桃李东风后,却看杨花自在飞杨花:柳絮。

宋·王令《瀹瀹》春尽絮花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唐·刘禹锡《杨柳枝河九首》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

宋·张先《剪牡丹》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香,日日香成阵卷絮风头:吹卷着柳絮的阵风。

寒欲尽:寒意将尽。粉红。

指花片。香成阵:香气阵阵。

宋·晏殊《蝶恋花》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落絮:飘落的柳絮。 意谓柳絮伴着几点雨星,无声地飘落下来,好象春天为自己的结束暗暗流泪;月亮时时被浮云遮掩,似乎羞涩地不愿抛头露面。

宋·吴文英《浣溪沙》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啭:鸟鸣宛转。北周·庾信《春赋》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杨花:柳絮。

榆荚:榆钱,榆树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唐·韩愈《晚春》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杨花:柳絮。

宋·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不解:不知,不能。 禁:制止。

杨花:柳絮。宋·晏殊《踏莎行》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意谓柳絮自由自在地飞舞,不流连于画堂朱户的富贵之家。

宋·王安石《清平乐》。

2.柳絮在古文里是什么意思

咏雪诗赏析

河北省 辛集市第三中学 秦 静

大自然中雨雪风霜一类景物,雪是最富于诗情画意的,因而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历代诗家对雪妙笔生花的描绘和热情洋溢的赞美,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一、《诗经》中《小雅、采薇》的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下雪之初,先下雪珠,有时降雪也伴随着降雨,所以有“雨雪霏霏”之句。

二、晋联句诗 谢太傅寒雪日集儿女讲论文义事,雪下大了,公曰:“大雪纷纷何所似”,兄子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便可以看作是韵同义贯的咏雪联句诗。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三、南朝梁吴均有一首《咏雪》五言诗,近于律体,是历来传诵的名篇:“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全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极有韵致,不论是写雪的动态美“如雾转”,还是写雪的静态美“似花积”,都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四、(一) 唐•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赏析] 燕山一带的雪花大得像席子一样,一片一片吹落在轩辕台上。 这是李白描写雪花的名句。燕山在今河北蓟县东南,这里泛指我国北方。轩辕台遗址在今河北怀来县乔山上。句中说“雪大如席”,这是高度的艺术夸张,但又不失其真实。正如鲁迅在《漫谈“漫画”》一文中所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

3.杨花即柳絮,在古诗词中往往有什么含义呢

杨花,据《辞源》解释为“柳絮”.庾信《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落满飞”.古代诗词中“杨柳”意象不是指杨树和柳树,而是指柳树,一般是指垂柳,这是一个词,不是杨和柳并列.折柳送别是古人的一个习俗,形成这个习俗大概因为古代交通不方便,远行走水路居多,而水边多植柳树,折柳条最方便,而且柳者,留也,也更能表达送别者的依依惜别之情.隋代无名氏《送别》:“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这里就用了“杨柳”、“杨花”、“柳条”几个词,显然,这里的树是柳树,“杨柳”是柳树,“杨花”是柳絮.梁元帝《折杨柳》:“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其实垂杨即垂柳.。

4.《柳絮》白居易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自《诗经》唱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起,柳与诗便结下了不解之缘.仅西昆派诗人所崇尚的李商隐就写下十多首以柳为题的诗.大凡柳之可人,在其婀娜之态,宛如少女;依依之状,触动离情;花絮似雪,轻飞曼舞.本诗咏柳,亦承此而来,但其咏的是宫柳,并且寄托了红颜易老、美人迟暮的感慨.诗题既为《柳絮》,诗句便紧紧扣题而来.首联“半减依依”已为全诗定下了一个暗淡的基调,直逗出尾联的“万缕空”.古代有折柳赠别的风俗,但到了‘柳条折尽花飞尽’之时,却只能平添无奈之愁.柳絮飞去,离人远别,都仿佛秋风中的飞蓬,无可奈何,任意东西.古代往往将柳絮和雪互喻,李商隐《赠柳》诗有“忍放花似雪”之句,杨亿《柳絮》诗云:“洛城花雪扑离樽.”钱惟演《柳絮》则道:“三月江南花渐稀,春阴漠漠雪霏霏.”尾联是诗眼所在,突然一问,引出主题,表面说柳,实则写人,抒发了作者韶华虚度、美人迟暮的沉重哀叹.此诗出语平淡无奇,立意却见出几分高妙.。

5.杨花即柳絮,在古诗词中往往有什么含义呢

杨花和柳絮,在古诗词中往往和春天联系在一起,他们是春天的象征。

具体含义有三种:第一,纯粹是写春天的美景,预示春天已经来了。咏柳 / 柳枝词唐代-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第二,用来代表心情。

一个是正面写愉悦心情;另一个是反面衬托愁绪,离情。如:金陵酒肆留别唐代-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第三,跟春情,男女的恋爱情事有关。《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6.哪位女诗人被称柳絮才

“柳絮才”——谢道韫 谢道韫(349—409),东晋女诗人,著名才女。

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她出身于晋代王、谢两大家族中的谢家,成人后又是王家的媳妇。

她是打败苻坚百万大军的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聪慧有才辩,被后人称之为绝代才女、奇女。

在谢家众多的儿女中,历史上所说的“谢家风范”,在谢道韫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因此,谢道韫的才情倍受伯父谢安的欣赏。

有一次,谢安问谢道韫:“《毛诗》中哪首诗写得最好?”谢道韫轻松地回答道:“周朝贤臣文能安邦、武能治国的尹吉甫写的《民》一诗最好,其诗‘词清句丽,穆如春风’。”谢安与自己的这位侄女也有着同样的感觉。

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谢道韫对《诗经》也读得如此之熟。谢安当即称赞谢道韫颇有“雅人的深致”。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俄而雪骤,公(谢安)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拟?’兄子胡儿(侄子谢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侄女谢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后世用“咏絮才”喻女子聪颖有诗才者。

此典亦用作“谢女”,“谢家”、“谢娘”、“柳絮才”、“咏雪之才”等。赞同4| 评论(1)。

7.柳絮这个意象最初的出处是什么

(1).柳树的种子。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因以为称。

南朝梁庾肩吾《春日》诗:“桃红柳絮白,照日复随风。”

唐杜甫《绝句漫兴》之五:“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宋苏轼《和孔密州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晏殊《寓意》诗:“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红楼梦》第七一回:“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的东西,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才不落套。”

杨朔 《的故事》:“窗外满地正照耀着暖洋洋的太阳光,漫天正飞舞着软绵绵的柳絮。”

(2).喻指雪花。

《水浒传》第九三回:“是夜刮起东北风,浓云密布,纷纷洋洋,降下一天大雪。明日,众头领起来看时,但见:纷纷柳絮,片片鹅毛。”

明 无名氏《贫富兴衰》第一折:“四野云迷,雪花飘坠,长空内,柳絮纷飞,裁剪的鹅毛碎。”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