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能反映春夏秋冬物候现象的诗句,春夏秋冬各十句春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夏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 秋夕 杜 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冬 《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初冬夜饮 唐.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二、关于物候的诗句春夏秋冬一、春天: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____杜甫《绝句》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____秦观《八六子·倚危亭》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____志南《绝句》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____陆游《钗头凤·红酥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____杜甫《绝句二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____白居易《大林寺桃花》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二、夏天: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____高骈《山亭夏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____杨万里《小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____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____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____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____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____陈文述《夏日杂诗》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____蔡确《夏日登车盖亭》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____高骈《山亭夏日》三、秋天: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____徐再思《水仙子·夜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____王维《山居秋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____王勃《滕王阁序》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____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____黄巢《不第后赋菊》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____叶绍翁《夜书所见》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____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____朱庭玉《天净沙·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____杜牧《山行》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____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四、冬天: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____崔道融《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____王安石《梅花 / 梅》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____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____白居易《问刘十九》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____柳宗元《江雪》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____崔涂《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除夜有怀》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____王冕《白梅》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____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____关汉卿《大德歌·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____高适《别董大二首》。 三、关于物候的诗句(春夏秋冬各2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银一杯无?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四、关于春夏秋冬与物候现象的诗春: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夏: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冬: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简单些说,物候就是植物的萌发、开花、结果、凋谢和某些动物的迁徙、冬眠等活动,反映了气候和节令的变化。从这个角度讲,我国古诗歌中包容着极其丰富的物候知识。 比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早春天气,鸭子最先感知春江水暖,嬉戏水中。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秦观《还自广陵》)晚冬时节,水鸟相依,一声冰响,群鸟惊飞。鸭子与小鸟同是春天的使者。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水槛遣心》)诗中出现的三种物象,表明了春末夏初梅子黄熟时的节令特点。 黄巢《题菊花》说:“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菊花凋零,蝴蝶敛迹,虽不着一“秋”字,秋令的阵阵凉意却扑面而来。 至于李白的《塞下曲》,则把读者引向另一个世界:“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五月正值仲夏,在内地早已是百花凋谢之日,而地处西北边塞的天山(祁连山)仍旧积雪覆盖,无杨柳与花草,表明在黄河流域海拔超过四千多米的地方,既无夏季又无春秋的特点。由此不难看出内地跟塞外气候的差异之大。 涉笔物候的古诗中往往会看到前人的农事和军事活动。如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这两句写江南晚春乡村的诗,藉蝴蝶入菜花的描述衬托农夫农妇农事忙碌。再看文同的《早晴至报恩山寺》:“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大麦未收治圃晚,小蚕独卧斫桑稀。”上联描绘了一幅远山高林、野鸟飞翔的生动画图;下联写了春夏之交农夫农妇收麦、整菜、采桑、喂蚕,忙碌不堪的情景,亲切动人。而卢纶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其三)则是写行军打仗:敌人夜逃,雁群惊飞,由此引起我军大将的警惕,遂率领士兵追赶敌骑,充分表现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 五、语文诗词请帮忙找几条描写春夏秋冬物候的诗句(谢谢啦一、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春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春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春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游??东风知我欲山,吹断檐间积雨声。 春景??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夏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 《诗经·小雅·四月》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 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 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缙凇断耐碓⒅笔≈小?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 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 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 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 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m《孟夏》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 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 唐·高骈《山亭夏日》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夏日题老将林亭》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麦气:麦收时的气息。 花时:花开之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 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嘉树:树的美称。 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三、秋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暗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沁园春 长沙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 六、解释各诗句所描写的物候现象,推断各诗句所反映的季节,然后按早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冬) (有雪啊!)2.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早秋) (萤火虫是夏天的,残萤就是夏末,早雁自然是秋初。)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初夏) (黄梅时节就是春末夏初。)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 (荷花不是夏天开的吗?)5.花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晚秋) (菊都残了还不是晚秋?)6.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 (杨柳风是春风)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早春)(早春,草刚刚长出来,所以近却无。)排序应该是7634251。 七、有关物候的谚语及诗,有关春夏秋冬的诗谚语: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蚂蚁移窝,天井成河。 蛇拦道,雨来到。 鸡早舍,天将变。(阴雨转晴) 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 日落红云升,来日是晴天 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 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 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诗句:风马牛不相及。《左传 僖公四年》 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战国 楚 宋玉《 风赋》 金以刚折,水以柔全;山以高陊,谷以卑安。 晋 葛洪《抱朴子 广 譬》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唐 韦应物《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唐 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雪 唐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夏 小 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蜒立上头。 秋 秋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冬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 暮 苍 山 远, 天 寒 白 屋 贫。 柴 门 闻 犬 吠, 风 雪 夜 归 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