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青雅诗经

1.诗经的风,雅,颂分别代表什么

“风”乃国土之曲,即民间歌谣。“雅”乃朝廷之乐,多为京都一带朝廷官吏的作品。“颂”乃庙堂之音,是王候举行祭祀或其它重大典礼专用的乐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蒹葭》)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2.诗经的风雅颂各有什么含义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当产生于春秋时期。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3.《诗经》中二雅和颂有什么名篇

《诗经•小雅•鱼藻之什•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甫田之什•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鸿雁之什•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大雅•荡之什•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小雅•鸿雁之什•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诗经•小雅•鸿雁之什•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诗经•大雅•荡之什•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4.诗经中风雅颂各是代表什么

对于风,雅,颂的解释有种种说法,一般认为是按照音乐来划分的,因为《诗经》的诗篇当初都是乐歌,由于曲调的特点不同,划分三类,后乐谱失传,仅留歌词,我们今天看到的不过是一部乐曲歌词的底本。

*风,地方乐调,这一部分共选了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乐调,称十五国风,共160篇,内容都是民歌,这十五国风是:周南(今陕西,河南之间),召南(今河南,湖北之间),邺,镛,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 其中周南、召南产生于汉水和长江中游,其余为黄河中下游。十五国风绝大部分是周室东迁以后到春秋中叶的作者,大部分是民歌。

*“雅”诗就是西周王畿的乐调。王畿,都城地区,就是渭水流域地区,雅诗就是这一地区的乐调,之所以如此,有两种解释:1,雅,同“夏”,周称西周的王畿为“夏”雅乐就是“夏乐”,夏乐就是王畿乐调2:雅,正也,雅乐即正乐,当时称诸侯国的地方音乐为俗乐,周天子的都城是全国的中心,出于尊王观念,把王畿之乐称为“正乐”两种解释都可通。“雅”诗分为大雅,小雅,大小雅类于后代的大小曲,大小调,其中小雅较接近于“国风”可能是未被贵族改造的王畿地方音乐。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多数是贵族之作,少数是人民。关于产生年代,“大雅”大部分是西周初的作品,“大雅”小部分、“小雅”大部分是西周末年的作品。

*“颂”,颂是祭祀用的宗教音乐,内容分为赞美神灵,祖先的功德,颂诗中周颂31篇,产生于王畿地区,渭水流域,是西周初年作品。鲁颂4篇,商颂5篇,它们都是东迁以后到春秋中叶的作品,产于鲁国,宋国(宋是商的后代)。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