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春卷的诗句“春卷” 含义:传统习俗,吉祥如意,消灾去难。 小吃“春卷” 用烙熟的圆形薄面皮卷裹馅心,成长条形,然后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浮起而成。 春卷的来历: 春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北方人也称为“春饼”。据传在东晋时代就有。那时叫“春盘”。当时人们每到立春这一天,就将面粉制成的薄饼摊在盘中,加上精美蔬菜食用,故称“春盘”。那时不仅立春这一天食用,春游时人们也带上“春盘”。 到了唐宋时,这种风气更为盛行。著名诗人杜甫的“春日春盘细生菜”和陆游的“春日春盘节物新”的诗句,都真实地反映了唐宋时期人们这一生活习俗。在唐代,春盘又叫五辛盘。 明代李时珍说:“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谓之五辛盘。” 以后春盘、五辛盘又演变为春饼。宋朝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这样描述:“常熟糍糕,馄饨瓦铃儿,春饼、菜饼、圆子汤。”到了清代,富家或士庶之家,也多食春饼。 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打春》中记载:“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闹也。” 2.形容春卷的诗句《咏柳》——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 渭城朝雨悒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3.请教春饼的做法名小食。 原是立春日的食品,唐宋时称为春盘。清代以后制作上有了改进,其馅料由芹、韭、笋组成,表示勤劳、长久、蓬勃之意。 以后成为四时皆备的小食,称为春饼。制作用料逐步改进。 现代潮汕春饼的用料和制法:将面料制成的薄饼皮披开,放入用鱼露、味精、胡椒粉、麻油、猪油搅拌均匀的绿豆瓣,猪肉,鲜虾肉,香茹,虾米和蒜茸,包成卷状,用稀面糊粘紧接合处,放入约180℃的油锅炸至呈金黄色。 其特点是:外皮酥脆,馅料浓香。 春饼的做法 高筋粉250克,用开水160克,一边加开水一边用筷子搅拌面粉成雪花片,晾凉,合成光滑的面团盖上湿布醒20分钟,切成20个剂子,擀成饺子皮大小的面皮后,表面抹上油,5个叠在一起,再擀成20厘米大小的面片,大概是1。 5个饺子厚,把面片放在抹油的平底锅里,用小火烙至表面有点鼓起,翻面再烙一会就可以了。 又薄又够筋道。 春饼做法2007-02-01 12:12 先看看烙好的饼,放在盘子里,盖上浸过水拧干的笼布 配菜品种很多,今天我准备的比较少,只有葱丝,小黄瓜丝,卤肉,甜面酱.通常会配烤鸭和京酱肉丝,还有豆芽炒肉丝,土豆丝等. 1。 开水烫面,400cc中筋粉兑入开水130cc(约3:1),面粉搅匀 2。和成面团,加盖饧30分钟 3。 取一半面团搓成条,切10个大小相等的剂子 4。剂子沾上少许面粉按扁 5。 分别擀成薄饼 6。 燃气炉上放平底锅,开最小的火,放入一张薄饼,看到起泡就可以翻面了(10多秒的时间) 7。 翻面的样子 8。第一张饼不用取出,直接在上面盖上第二张饼,约10~20秒将两张饼一起翻转,顶面再覆上第三张饼,依此类推,一直到烙好10张饼 另一半的面团,重复上述步骤,就可以了. 刚烙好的饼,有点脆或硬都没关系,盖上浸过水拧干的笼布或者其他盖子,饼内发散的热的水气渐渐就把饼焐软了,吃的时候薄饼就很柔韧。 菜谱名称 春饼卷菜 所属菜系 北京菜 所属类型 地方特色 基本特点 北京夏季家常主食,特点是做法简单,风味独特 基本材料 面粉100克,水30克,圆白菜,火腿各50克,荸荠25克,洋葱25克 原料: 面粉100克,水30克,圆白菜,火腿各50克,荸荠25克,洋葱25克。 烹饪方法:将圆白菜,洋葱,火腿,荸荠切片,用沸水将圆白菜,洋葱焯一下捞 出,然后放入火腿,香油,醋,盐拌匀,将面粉用水调匀烙成薄面饼。 将拌匀的调料放在薄面饼上卷起即可。 特点:北京夏季家常主食,特点是做法简单,风味独特 制潮州春饼,先用面粉制成薄饼皮,绿豆碾畔,去壳蒸熟,再与蒜白、鱼露、味精搅拌调匀,虾米切片、香菇切丝、猪肉切成细条,然后用一点五张薄饼皮包上豆馅,逐条加入猪肉、虾片、香菇丝,卷成长方形饼,加盖红印,再油炸便成。 胡荣泉春饼由于选料考究,制作精工,就是绿豆畔还每每放到甘美的韩江水中漂洗,配料新鲜,咸淡过度,色泽均匀,故闻名遐迩。 。 4.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杜甫《立春》诗: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诗意】:唐朝立春日时兴食春饼、生菜,号春盘。杜甫这时忆起了当年在“两京”(长安、洛阳)过立春日的盛况:盘出高门,菜经纤手,一个个迭送白玉青丝,好不欢乐。可是现今经过了安史之乱,困居夔州(今奉节),再也不能过那样的立春日了,悲愁之际,只有呼儿觅纸题诗遣怀。 【注释】 春盘:古代习俗,立春日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即为“春盘”。 两京:即长安、洛阳两都。 那对眼:那,通挪,挪动、移动;对眼,双眼。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目光随着巫峡的滚滚江流移动。 杜陵远客:诗人的自称。杜陵,即长安东南的杜县,汉宣帝在此建陵,称杜陵。杜子美的远祖杜预是京兆杜陵人,他本人又曾经在杜陵附近的少陵住过,因而经常自称为杜布衣、少陵野老、杜陵远客。 5.关于春之韵的诗歌(1)《立春日感怀》明 于谦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白话译文: 一年年过去,白头发不断添新,戎马匆匆里,又一个春天来临。 为了什么事长久留我在边塞?岁月太无情,年纪从来不饶人。 念念不忘是一片忠心报祖国,想起尊亲来便不禁双泪直淋。 孤独的情怀激动得难以排遣,就凑个五辛盘,聊应新春节景。 (2)《立春偶成》宋 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白话译文: 时近年终冰霜渐渐减少,春回大地草木最先知晓。眼前只觉一片生机盎然,东风吹来水面绿波荡摇。 (3)《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白话译文: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4) 《江南春绝句》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白话译文: 辽阔的千里江南春景美如画,莺歌燕舞绿叶映衬鲜艳红花。 水村山郭酒旗在春风中招展,南朝佛寺有多少笼罩烟雨下? (5) 《立春》唐 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白话译文:唐朝立春日时兴食春饼、生菜,号春盘。杜甫这时忆起了当年在“两京”(长安、洛阳)过立春日的盛况:盘出高门,菜经纤手,一个个迭送白玉青丝,好不欢乐。可是现今经过了安史之乱,困居夔州(今奉节),再也不能过那样的立春日了,悲愁之际,只有呼儿觅纸题诗遣怀。 扩展资料: 春之韵 一抹晨曦,托起乡村袅婷的回忆 几声鸟啾,撩拨着人们倦乏的睡意 牧歌声声,拧响柳笛潜滋暗长的情愫 春雪,漫舞着料峭的思绪 树干,横七竖八着干瘪的写意 白沙河,摇篮着小草的梦呓,依堤凝望 春日的思语在无数枝头等待翠绿 定格在晨风中的清洁工,高伟无比 匆匆行人,踏出一行奔忙的节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