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中国诗歌的意义

1.诗的意义和作用有哪些

诗歌的意义

在中国的诗歌史上,都表现出了“诗言志”、“词写情”、“曲叙事”的观念。就诗歌来说,其意义就是常说的“诗言志”,这个“志”不但思想的表现,也是情感的表现。因而,诗歌的意义就是诗人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写宇宙天地,忧国忧民,抒写怀抱,人情事理等思想情感,主旨意蕴。

记得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一段就是《香菱学诗》。其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这里,林黛玉就强调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也就是说,诗歌还是弄清楚意义重要。

在诗歌中,通常说的意,就是诗人的立意。立意是诗的主旨,就我们常说的主题思想。也就说我们常说的为什么要写这首诗,表达什么思想,抒发什么情感,甚至说明什么道理等。总之,诗歌的立意是诗的灵魂。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诗教传统的国度。从孔夫子到今天,用诗歌作为人伦教化和情感陶冶的载体,早已深入人心。诗歌,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花朵,是德、智、美的殿堂。而中国古诗词,内容极为丰富,绚丽多彩,特别是一些优秀诗人的创作,往往体现着诗人的高尚情操和人格力量。例如,两千年前伟大诗人屈原的崇高"美政"理想,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九死不悔”的节操和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关心国家命运,同情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情怀;宋代著名诗人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人的满腔报国热忱,至死不渝的爱国情结,以及民族英雄岳飞的一曲"怒发冲冠",至今还使每个中华儿女为之感奋。不仅如此,历代诗歌中的那些讴歌壮丽山河的诗篇,对艰危时事忧心感怀的诗篇,歌咏亲情和真挚友谊的诗篇,抒写纯真爱情和争取婚姻自主的诗篇,以及生动描写四季景物、赏心乐事的诗篇等等,读起来都会涤荡心灵,陶冶性情,使我们的道德情操得到升华。

2.诗歌的意义是什么

诗歌 1.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以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高度地集中反映现实生活、抒发思想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抒情色彩、音韵之美、含蓄凝练即成为诗歌的三大基本特征。

诗歌有许多种类。从内容上分,主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从形式上分,有格律诗、自由诗和民歌体等。

谈谈古代诗歌的分类 中国诗歌源远流长,优秀作品极为丰富。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歌词。

古人所说的“诗言志,歌咏言”,就是指诗和歌的作用。今人所说的诗歌,主要是偏义指称诗而言,而所说的诗词,则是指诗和歌词。

诗歌的种类多种多样。 按内容分,有抒情诗、叙事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等;按结构形式分,有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快板诗;按时间分有新诗和旧诗;从其它角度还可分为:哲理诗、打油诗、讽刺诗、朗诵诗等。

所谓古代诗歌,就是指与新诗相对的旧诗,即“五·四”前中国社会的诗歌,也称旧体诗。 古代诗歌除可按内容划分外,还可按句式分为: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杂言诗等;按体裁分为:楚辞体、乐府体、歌行体、格律体等;按声律要求标准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唐代以前,写诗不讲究平仄、对仗,用韵自由,句式句数不拘,每句则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古体诗、七言者较多),唐人因而将这类诗歌称为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

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类,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 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

以格律严整计,格律诗中除律诗、绝句外,尚包括词和曲,但近体诗只称律诗绝句而不含词曲,故严格地说,广义的格律诗不能全等于近体诗。 与广义相对的格律体裁相对的诗歌体裁,则有楚辞体、乐府体、歌行体等。

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乐府体,是指汉魏到唐五代乐府机关搜集保存而传下来的可配乐的歌辞。 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

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一体。到了唐代,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已不限于声律,故称新乐府。

此类诗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如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等,白居易的许多作品,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大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了解了古代诗歌的分类情况,当我们面对一首具体作品时,就很容易辨识其体裁类型了。譬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和白居易的《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日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有人说是律诗(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一册第222页),但按律诗特点看,这二首诗无论如何,不能算作律诗。

其实,陈诗题目已明示:这是一首歌行体诗;至于白诗,仔细分析,则应是一首三言、七言错杂运用的新乐府诗。 诗歌赏析文章一般有两种写法: ⑴综合分析法——通过对全诗的整体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这种体式下,较完整的写法是: A.作者简介。 B.作品写作背景简介。

C. 作品意象分析(诗句的解释或翻译,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思想,诗句表达的意境)。 D.作品艺术手法分析(通常结合在作品意象分析之中)。

E.作品艺术特点的综合评价(往往带有总结的意味)。 如果不要求很完整,则可不写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两部分。

⑵主题分析法—就诗歌最突出的方面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采用这种写法时,往往只抓住一个方面,如意境、语言表现力、某一手法的表达思想情感的妙处等等。

对于其他方面,则不论及,因而它的篇幅一般较短小。 必须指出的是,无论采用那一种写法,都应该有欣赏者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力戒人云亦云、甚或抄袭。

如何赏析古代诗歌作品 赏析古代的诗歌作品,是我们古代文学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我们进一步进行研究的一个基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古典诗歌进行分析呢? 首先要读懂诗歌作品,这要求我们对一首诗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要有正确的理解。如果连诗的本意都没有弄懂,那么我们又如何去对一首诗进行分析和鉴。

3.中国现代诗歌的意义是什么

就当下社会价值取向来看,当下现代诗歌是奢侈品,某种意义来说并不是没有好的诗人,而是没有好的读者。很多不了解现代诗歌的人总是看不起现代诗,以为这是每个人都能用enter键换行居中就能写出来的。其实这是大错特错!!很多人为什么看不起现代诗,一是因为自己看不懂,有种潜意识嫉妒加排斥;二是由于压根儿就没正面接触现代诗;三就是文化积淀不多,就是本质的肤浅,看不起文人,在他们眼中生活就是1234的机械组合,以金钱价值为本质取向。

从现代诗人来说的话就是好诗人出不了名,垃圾诗人漫天飞,也难得很多人误解。

举个大家熟悉的例子,去年那个羊羔体的车延高,被网友调侃了不少,其实,我本人而言,他的诗歌并没有想象中的差。相反,还有很大的欣赏价值。如此,可见诗歌诗歌当下不讨好的东西啊。

如果你问当下诗歌的使命什么的,告诉你吧,大多数是装x用的。

如果真要看中国好的现代诗歌,应该在上世纪8,90年代的那批诗人,海子,欧阳江河等。

好了,就这样,发点牢骚,见谅!

4.古诗的意义

古代人所作的诗。

附资料。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

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

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

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说诗□语》)晋、宋时,这批“古诗”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

西晋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东晋陶渊明、宋代鲍照等,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到了梁代,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更从理论上总结评论了“古诗”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探索了它们的作者、时代及源流,并大体确定它们是汉代作品。同时,萧统《文选》,以及陈代徐陵《玉台新咏》又从诗歌分类上确定了“古诗”的范围:凡无明确题目的作品,有作者的称“杂诗”,无名氏者为“古诗”。

因此,梁、陈以后,“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

而《古诗十九首》便在文学史上占有“古诗”代表作的地位,这一标题也就成为一个专题名称。 [编辑本段]古诗体,又称古风。

俗话说:唐诗、宋词、元曲,可见唐诗多么重要! 唐代以前的古诗体是一种不讲究格律,也没有字数句数限制的诗体。唐以后,由于近体诗的产生,诗人为了将古体诗与新兴的格律诗相区别,便有意模仿汉魏六朝古诗的写法,在某些方面加以限定,从而形成了唐代古体诗的固定模式。

其结果就是把唐以前完全自由的诗体,变成一种处于格律诗与自由诗之间的半自由诗。 古体诗的字数和诗行: 古体诗没有固定的诗行,也不会有固定的体式。

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

四言诗,远在《诗经》时代就已被人们采用了。但至唐代却逐渐衰微,写它的人很少了。

所以古体诗仍以五言、七言为代表。 五言古诗,是古体诗的正统,写的人很多。

七言古诗,不是古体诗的主流,这是它起源较晚的缘故。所以,七言股风颇受七言近体诗的影响。

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都是字数整齐的古体诗。另有一类杂言古诗,诗行里的字数长短相杂,参差不齐。

古诗词包括以下内容: 从时间上说指1840年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词是宋代人的发明,又叫长短句。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古体诗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

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

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就是我们所说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

唐代以及其后的诗人仍有写古体诗的。 我们可以说。

凡不受近体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古体诗分为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

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 古诗体式简谈兼对中学课本两处诗体说法的商榷 我国古代诗歌体式繁多,在古诗的分类和叫法上也众说纷纭。

尤其是对于乐府、古风、歌行体三类诗,更易混淆。因为,从形式上看,乐府体与古风都是五言体,七言古诗与歌行体都是七言体,很难区分。

但是,从古代以来,人们比较一致地承认它们在表达内容、手法、风格特色的区别,对它们有约定俗成的称呼。

5.现今学习古典诗词的意义

现今学习古典诗词的意义: 古典诗词不仅浓缩了国家民族发展的方方面面,也概括了人民生活的细枝末节,是中国历史的精华。

古典诗词有助于今人更好的理解历史。 中国人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也就汲取了发展智慧。

古典诗词锻炼了中国文化的含蓄内敛,中国的知识精英讲究精神交流,文人墨客都是在一唱一和中表达观点,头脑风暴的。 一、古典诗词是历史的精华。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历史悠久、绵延不绝的国家,这是中国与众不同、卓然独立的关键内在。比起西方国家,中国的文化传统、民族性格有截然不同的地方。

比如说西方国家的艺术代表是雕塑建筑,而中国则是诗歌书画。 历史传统就有注重诗教,而诗歌创作和推广更是绝无仅有的,从周朝开始的采风辑《诗经》,到孔子不遗余力的推广教化,这是中国现实主义精神传统的发轫,自此中国人的智慧总结就离不开诗歌表达。

第一骚客屈子胸怀理想与苦闷投身汨罗,写下了光照千古的伟大诗篇《离骚》,成就开山绝唱。自此开创了中国精英文人浪漫主义先河。

中国人尊重历史,善于从历史的角度观察问题,总能得出公允的结论。而近来南中国海中菲“黄岩岛”之争就是菲方无视历史的结果。

未来在国际社会上捍卫主权的时候,仍需要将历史依据讲给世人听,假使征伐师出有名;古典诗词在中国一直承担着浓缩历史、记述历史的作用。近代诗人黄遵宪的一句“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传达给了清政府无能在甲午战败后屈辱割台湾给日本的历史;诗圣杜甫的作品被称之为“诗史”,可能从卷贴浩繁的官方史册上并不能了解“安史之乱”对社会民生带来的具体影响,而从《三吏》、《三别》,从一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中今人也能感同身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动荡历史。

古典诗词不仅浓缩了国家民族发展的方方面面,也概括了人民生活的细枝末节,是中国历史的精华。古典诗词有助于今人更好的理解历史。

二、古典诗词是智慧的源泉。 中国人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也就汲取了发展智慧。

古典诗词锻炼了中国文化的含蓄内敛,中国的知识精英讲究精神交流,文人墨客都是在一唱一和中表达观点,头脑风暴的。 从一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诗中能感受到一种永恒亘古的孤独感;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感受到天才的自信和气度。

古典诗词陶冶了中国人的性情,培养了中国精英的胸襟和豪情。正如中国文化是一脉传承的,在文学艺术创作中今人都能汲取到古典诗词的智慧。

当今台湾著名填词人方文山,香港著名填词人林夕都是有较为深厚的古典诗词造诣的。他们在古典诗词当中获得灵感和有益的启示。

创作了一首首风靡年轻人的流行中国风。 三、古典诗词是民族崛起的精神支持。

中华民族曾经辉煌灿烂,但也经历了近代的屈辱历史。如今民族崛起的号角已经吹响,如何树立好今天的强国心态,不妨钻进古典诗词中的灿烂篇章,以资参考。

这其中有鼓舞人心、激励人民的雄心壮志初唐边塞,有民族主义豪情洋溢的满江红,在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降落在这一代人的身上的情况下。在西方强势文化的猛烈攻击下,如何保留自己的民族特色,重新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央,就需要坚持优秀传统,自觉抵制外来文化的侵蚀。

中国人要表达自己的心声,要在西方文化的夹击下树立信心,就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挖掘古典诗词的丰富宝藏。在世界发出真正的东方声音。

不妨梦回大唐,国家敞开胸怀欢迎四海万邦,兼容并蓄,歌舞升平,唐人的心态当是今人的标杆;大中华两千年的四方来贺,近代忽然出现了个崇洋媚外的词眼,愿回归到古典诗词中的精神状态,让崇洋媚外成为华夏历史的小插曲,小警告,小鞭挞。 古典诗词是绝无仅有的精神宝库,她涵盖了一切中国人的精神情感。

无论世界多极化如何发展,国际情势如何复杂,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的中国人都不会失去信心,那一首首绮丽诗篇将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下一篇
诗经牧川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