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中带素

1.诗经中含有素字的句子

原 文译 文注 释羔羊之皮,

素丝五紽1;

退食自公2,

委蛇委蛇3。

羔羊之革4,

素丝五緎5;

委蛇委蛇,

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6,

素丝五总7;

委蛇委蛇,

退食自公。身穿一件羔皮裘,

素丝合缝真考究。

退朝公餐享佳肴,

逍遥踱步慢悠悠。

身穿一件羔皮袄,

素丝密缝做工巧。

逍遥踱步慢悠悠,

公餐饱腹已退朝。

身穿一件羔皮袍,

素丝纳缝质量高。

逍遥踱步慢悠悠,

退朝公餐享佳肴。1.五紽:指缝制细密。五,通"午",岐出、交错的意思;紽(tuó驼),丝结、丝钮,毛传释为数(cù促),即细密。

2.食(sì四):公家供卿大夫之常膳。

3.委蛇(wěi yí尾移):音义并同"逶迤",悠闲自得的样子。

4.革:裘里。

5.緎(yù玉):缝也。

6.缝:皮裘;一说缝合之处。

7.总(zōnɡ宗):纽结。

【赏析】

这首诗清代以前学者皆以为是赞美在位者的,所赞美的内容,或说是纯正之德,如薛汉《韩诗薛君章句》:“诗人贤仕为大夫者,言其德能称,有洁白之性,屈柔之行,进退有度数也。”或说是节俭正直,如朱熹《诗集传》:“南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故诗人美衣服有常,而从容自得如此也。”其说大多牵强不可信。确如方玉润所批评的“固大可笑”、“附会无理”(《诗经原始》)。纵观以“美”立说者,唯有姚际恒之说稍可通,其说谓“诗人适见其服羔裘而退食,即其服饰步履之间以叹美之。而大夫之贤不益一字,自可于言外想见。此风人之妙致也”(《诗经通论》)。“于言外想见”是本诗的主要表现特点,故录以参考。首倡剌诗说的,我所见之《诗经》著作,以清人牟庭《诗切》最早,他说:“《羔羊》,刺饩廪(膳食待遇)俭薄也。”今人诗说仍是美、刺并存,比较而言,笔者以为“刺”稍近诗意,但与牟氏所言“刺”的内容恰相反,诗人所刺者乃大夫无所事事、无所作为,与《魏风·伐檀》所刺之“素餐”(白吃饭)相似。

对这首诗表现特点的理解,姚际恒之说是可取的,不过要反美为剌,即是说,全诗不用一个讥刺的词,更没有斥责之语,诗人只是冷静而客观地抉取大夫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一个小片断,不动声色用粗线条写真。先映入诗人眼帘的是那官员的服饰——用白丝线镶边的羔裘。毛传说“大夫羔裘以居”,故依其穿戴无疑是位大夫。头两句从视觉来写,暗示其人的身份,第三句是所见也是所想,按常规大夫退朝用公膳,故诗人见其人吃饱喝足由公门出来,便猜想其是“退食自公”。《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公膳,日双鸡。”杜预注:“谓公家供卿大夫之常膳。”这与当时民众的生活水准相对照,无疑天上地下之别,《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阐述的符合王道的理想社会,在丰收年成,也才是“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而大夫公膳常例竟是“日双鸡”,何等奢侈!诗人虽然没有明言“食”是什么,以春秋襄公时代的公膳例之,大约相差无几。诗人生活在同时代,一见其人“退食自公”必然有所触动,想得很多,也许路有饿殍的惨象浮现在他眼前。正因为如此,所以厌恶之情不觉油然而生,“委蛇委蛇”诗句涌出笔端。这第四句“美中寓刺”,可谓点睛之笔,使其人仿佛活动起来:你看他,慢条斯理,摇摇摆摆,多么逍遥惬意。把这幅貌似悠闲的神态,放在“退食自公”这个特定的场合下,便不免显出滑稽可笑又丑陋可憎了,言外诗人的挖苦嘲弄可以想见:这个自命不凡的家伙,实则是个白吃饭的寄生虫!三章诗重复这个意思,回环咏叹,加深了讥刺意味。各章三、四两句,上下前后颠倒往复,清陈继揆《读诗臆补》曾评为:“随意变化,妙绝奇绝。”妙绝奇绝。” (蒋立甫)

2.诗经中带玉字的句子和玉的意义

1)白茅纯素,有女如玉。《野有死麕》

2)玉之瑱也,象之揥也。《君子偕老》

3)巧笑之瑳,佩玉之傩。《竹竿》

4)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将翱将翔,佩玉将将。《有女同车》

5)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汾沮洳》

6)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小戎》

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鹤鸣》

8)追琢其章,金玉其相。《棫朴》

9)何以舟之, 维玉及瑶。《公刘》

10)瑟彼玉瓒,黄流在中。《旱麓》

11)王欲玉女,是用大谏《民牢》

12)佩玉将将,寿考不忘。《终南》

13)何以赠之,琼瑰玉佩。《渭阳》

14)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白驹》

3.诗句中含有华和素两个字的诗歌

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

白居易的《白牡丹》全文如下: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

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

闭在深寺中,车马无来声。

唯有钱学士,尽日绕从行。

怜此皓然质,无人自芳馨。

众嫌我独赏,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

对之心亦静,虚白相向生。

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

折来比颜色,一种如瑶琼。

彼因稀见贵,此以多为轻。

始知无正色,爱恶随人情。

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

君看入时者,紫艳与红英。

4.诗经中带涵的句子

《诗经》中带“涵”的句子有: 《东湖》 年代:宋 作者: 苏轼 苏轼诗词全集 涵涵六合八肱裹。

涵涵六合八肱裹,类聚化生何可纪.固然两人阴与阳,大要一个不得已.所从无声亦无臭,所出如彼复如此.成象效法森目前,大自三才小一虮.形样度数各有极,体段一一无偏倚.纇疵痕迹毫发空,可惊可怪复可喜.参如交错天然文,不断去来川上水.尧舜得之御黄屋,不动脚手万物理.孔颜得之洗其心.四时收夜。出自:《太极诗上范天碧侍郎》 年代:宋 作者: 陈普 陈普诗词全集 涵涵鹦鹉卮。

美禄无过酒,星泉奠两仪.端由皆作圣,意趣少人知.肇命惟元祀,迎春祝寿祺.功深资药石,力厚起疲赢.若羡千钟美,休嫌九酝迟.忘情惟大禹,无量乃宣尼.抔饮觞初滥,留连祸始基.先王防以礼,后世利其资.默识人情异,参稽俗羽移.放怀无事矣,问口纵言之.惑溺终长夜,奢残竟作池.包茅齐服楚,奏鼓。《对月与念六弟谈化作》 年代:宋 作者: 汪莘 汪莘诗词全集 一陂绿水镇涵涵衣冠不但数城南,百世诗书味孔甘.夜半辞金知畏四,璞中有玉刖宁三.宦情本与秋俱薄,旅梦每惊春未酣.已矣参军谁喜愠,一陂绿水镇涵涵.出自:《雅州教授杜君挽诗》 年代:宋 作者: 魏了翁 魏了翁诗词全集 涵虚混太清。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出自:《尚书惠蜡面茶》 年代:唐 作者: 徐寅 徐寅诗词全集。《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 年代:唐 作者: 陈子昂 陈子昂诗词全集 涟漪涵白沙。

乔木万余株.清流贯其中.前临大川口.豁达来长风.涟漪涵白沙.素鲔如游空.偃卧盘石上.翻涛沃微躬.漱流复濯足.前对钓鱼翁.贪饵凡几许.徒思莲叶东. 。 出自:《纳凉》 年代:唐 作者: 王维 王维诗词全集 演漾绿蒲涵白芷。

5.诗经中带诚的句子

国风·周南·兔置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免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国风·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国风·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国风·鄘风·干旄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丝纰之,良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孑孑干旟,在浚之都。素丝组之,良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孑孑干旌,在浚之城。素丝祝之,良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国风·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更多见整合文档:/p/a1f0bc903acc

6.诗经中带凡的句子

未见君子,忧心靡乐!

原文翻译

鹯鸟如箭疾飞行?你把我忘实在多。如何如何。如何如何!

山有苞棣,忧心忡忡似醉迷,隰有树檖?你已把我全忘记!

山坡长满那唐棣。未见君子,忧心如醉鴥彼晨风,忧心忡忡难快乐。如何如何,忘我实多,洼地梓榆真斑驳,飞入北边茂密林?你竟把我忘干净。意中人儿未望见,忧心忡忡情难平。怎么办呵怎么办,郁彼北林。意中人儿未望见!

山坡栎树真丛错,洼地挺立那山梨。意中人儿未望见。怎么办呵怎么办。未见君子,忘我实多,隰有六驳。怎么办呵怎么办!

山有苞栎,忘我实多,忧心钦钦

7.诗经中带有“清”字的句子有哪些

1、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春秋 郑公子素《国风·郑风·清人》

白话译文:清邑军队驻在彭,驷马披甲真威风。两矛装饰重缨络,黄河边上似闲庭。

2、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先秦 佚名《国风·魏风·伐檀》

白话译文:砍伐檀树声坎坎啊,棵棵放倒堆河边啊,河水清清微波转哟。

3、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先秦 佚名《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白话译文:有位美女路上走,眉清目秀美容颜。不期而遇真正巧,与她幽会两心欢。

4、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终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先秦 佚名《诗经·猗嗟》

白话译文:这人长得真精神,眼睛美丽又清明。一切仪式已完成,终日射靶不曾停。箭无虚发中靶心,真是我的好外甥。

5、既载清酤,赉我思成。亦有和羹,既戒既平。——先秦 佚名《商颂·烈祖》

白话译文:祭祖清酒杯中注,佑我事业得成功。再把肉羹调制好,五味平和最适中。

8.含有子、喻二字的诗经

含有“子”、“喻”二字的《诗经》诗句有

《关雎》的 君子好逑

《汉广》的 之子于归

《缁衣》的 适子之馆兮

《将仲子》的 将仲子兮

《素冠》聊与子同归兮

含有“子”、“喻”二字的《诗经》诗句唯美诗句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首诗描写了抒情主人公对一位少女邂逅、追求、相思并同她完婚的全过程。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缁衣》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