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里的洛

1.《诗经》里 有哪一句是提到“洛”这个词的

国风-洛城-科黑鲨鱼鲨鱼,无食我黍。

十八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出其洛城,有女如云。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虽速我狱,室家不足。山有艾伦,隰有卡特。

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麦帝,隰有保罗。未见君子,忧心靡乐。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山有典韦,隰有蟹皇。

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采葑采菲,无以**。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既生既育,及尔颠覆。育恐育鞫,比予于毒。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2.有什么含洛字的诗歌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

唐·刘克庄《莺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宋欧阳修香车倾一顾,惊动洛阳尘。唐·韩愈《李花二首》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唐韦庄曾为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宋欧阳修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唐陈子昂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周易》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古诗十九首之三》《小雅·瞻彼洛矣》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禄如茨。

韎韐有奭,以作六师。瞻彼洛矣,维水泱泱。

君子至止,鞸琫有珌。君子万年,保其家室。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禄既同。

君子万年,保其家邦。

3.诗经中周南的第四篇是什么意思

《诗经.国风.周南.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乐只君子,福履将之。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乐只君子,福履成之。注释:1.南有樛木:南,可理解为南方的地区、南山或南方的山上。

樛(音鸠)木,树枝向下弯曲称为樛木。孔颖达疏曰⒑「以兴必取象,以兴后妃上下之盛,宜取木之盛者,木盛莫如南土,故言南土也。

」这句话大意是:「用『兴』的修辞手法写诗必定先要有起兴的物件,以此来比喻后妃上下的膁盛,用树木的茂盛形容最相宜,而树木最茂盛的地方莫如南方地区,所以《毛传》释为南方地区。2.葛藟累之:葛藟(音垒),亦称「千岁藟」,现代称「常春藤」。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千岁藟》:「苏颂曰⒑『藤生蔓延木上,叶如葡萄而小,四月摘其茎,汁白而味甘,五月开花,七月结实,八月采子,青黑微赤。』陈藏器曰⒑『冬只凋叶,大者盘薄,故曰千岁藟。

』累(音雷)之:累,缠绕之意。3.乐只ⅷ音洛纸):快乐,和美。

只?孔颖达疏曰「犹是也」;朱熹注释「语助辞」,均可通。4.福履绥之:福履(音吕),孔颖达及朱熹的注解均为:福禄。

而笔者的个人见解,此诗的「福履」翻译成「善心」或「善行」更贴切,更容易让现代的人理解。当然善心或善行中,包含了用钱财或物品去资助他人,或者皇帝赐给贤德之士官爵(福禄),让他安心为朝廷效力,成就贤臣的美名。

绥(音虽),(使)安定、安抚。5.荒:奄,覆盖。

6.将(音姜):扶助。7.萦:缠绕。

《康熙字典》:【玉篇】萦,旋也。【广韵】绕也。

【诗.周南】葛藟萦之。8.成:就也;成全或使成功之意。

9.以上注音除了「履」字外,其他的字读音均参考孔颖达的《毛诗正义》及朱熹的《诗经集注》。注释除「福履」一词略有不同外,其他也是这样。

赏析:《毛诗.序》:「〈樛木〉,后妃逮下也。言能逮下(恩德施於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而无嫉妒之心焉。

后妃能和谐众妾,不嫉妒其容貌,恒以善言逮下而安之。这手诗在《诗经》中的呐序是第四手,笔者先将〈野有死麇〉提前赏析了,其实不敢改变《诗经》的次序,将来赏析到〈野有死麋〉这手诗的时候,会把次序调过来。

《诗经》在第四篇〈樛木〉诗中讲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人不能有嫉妒灸。那麽君子或淑女应该怎麽做才能去掉嫉妒灸呢?或者说一位没有嫉妒灸的君子或淑女,他/她是如何做的呢?请看下面的赏析。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大意:南方地区有很多生长茂盛的树木,这些树木中有下垂的树枝(樛木),葛藟爬上这根树枝,并在这根树枝上快乐的生长蔓延。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大意:一位快乐的君子,他能够用善心或善行去安抚人或使人安定。

言外之意是,君子以帮助别人而快乐。朱熹曰⒑「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本诗还是以「樛木」及「葛藟」起兴,然后再讲到君子所应该具备的品行。我们看,下垂的树枝(樛木)让葛藟爬上来快乐的生长和蔓延。

以之教化人,君子也以帮助别人而快乐。而君子能够这样帮助别人,是因为他没有嫉妒灸。

为了瞭解此诗的内涵,笔者用这麽一个故事来串讲此诗:北宋时期,在江州府临江乡有这麽两个读书人,一位叫张弘古,一位叫卢仝德。张家是富裕人家,而卢家是贫穷之家。

弘古与仝德从小在一起玩耍长大。到入学年龄的时候,仝德虽然从小就显得很聪明,闻一知十,但因为家境贫寒交不起束脩而面临辍学,弘古就回家求父亲,请父亲资助仝德读书。

弘古的父亲也是个好善之人,认为资助别人读圣贤书是做好事。但张弘古的父亲也说了,还要看卢仝德这孩子是不是个读书的料子,如果仝德真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那麽一直资助下去都没有问题;如果仝德不爱读书,或虽然愿意读书,但根本就领悟不了,先生也认为这孩子不是读书的材料,那麽也就资助他读一两年书,让他当自己儿子的伴读。

可是,事实证明卢仝德这孩子确实是读书的材料,领悟力、记忆力都很强,先生也很喜爱他。反而是张弘古显得木讷了些。

因此,弘古的父亲也就一如既往的资助卢仝德读书,并常常接济仝德的家庭,使仝德能够安心读书。张弘古也没有因为仝德书读得比自己姑及先生经常夸奖他而起嫉妒灸。

还是把仝德当成自己最好的捏友。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我们可以明白,张弘古和他的父亲的所作所为,就体现了「乐只君子,福履绥之」这样的品德。

看到他人的优点,不仅不嫉妒他人,反而给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使他生活安定,能继续发挥他的长处或优点。在中国古代的社会中,「乐只君子,福履绥之」体现在人与人交往中的方方面面

在朝廷中,您是一位宰相,您手下的官员中,可能很多人比您有本事,您应该怎麽做呢?一位七品的县令,您负责的衙门中,可能有个小官吏比您有才识,您又应该怎麽做呢?而一个普通的古代家庭中,可能有正妻及几个妾,正妻如何与妾处理好关系呢?在皇宫中,有皇后、妃子及普通的宫女,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皇后如何与宫中的漠官处理好关系呢?古人讲,先齐家而后治国,如果一位大臣的家庭中妻妾不和,闹得一团糟,大臣如何协助皇帝治国呢?如果皇宫中皇后与妃子不和,争争斗。

4.诗经中有首《芣苡》,其中写到:采采芣苡,薄言采之

采集的芣苡是薏苡,一种草名,可食。

出自——周朝佚名《诗经·国风·周南·芣苡》。

原文: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襭之。

译文:繁茂鲜艳的芣苡,采呀采呀采起来。繁茂鲜艳的芣苡,采呀采呀采得来。

繁茂鲜艳的芣苡,一片一片摘下来。繁茂鲜艳的芣苡,一把一把捋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苡,提起衣襟兜起来。繁茂鲜艳的芣苡,掖起衣襟兜回来。

《芣苡》是古代中国妇女集体采摘野生植物时合唱的歌,再现了她们采集劳作的过程。首章写开始采;第二章写采的方式;第三章写满载而归。全诗十二句,只换了六个动词,便把她们采摘芣苡时的连续动作以及由少积多的情况描写出来了。同时从轻快的节奏中,也表现出采集者劳动的欢乐。

扩展资料: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国风·周南》是《诗经·国风》中的部分作品,包括《关雎》等十一首诗,有东周作品,也有西周作品。武王灭商后,地域扩大,为加强统治力量,西周初期周成王时代,周公姬旦和召公姬奭分陕(今河南陕县)而治。

“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意思是(《书·洛诰》)陕县以东为周公管理,周公居东都洛邑(即成周),统治东方诸侯。

《周南》当是周公统治下的南方地区的民歌,范围包括洛阳(其北限在黄河)以南,直到江汉一带地区,具体地方包括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由于采集地域广阔,又不便国自为编,故统称“南”以示南国之诗 。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芣苡

5.诗经中周南的第四篇是什么意思

南山上的樛木呀,弯弯绕绕地耸入云霄,曲度没有损减他的伟岸挺拔一丝一毫。正值枝繁叶茂好华年,器宇轩昂,体格风骚。

葱茏的那一团绿,清新鲜嫩,清香宜人,是葛蔓。她密密地毫不顾忌地将樛木缠绕。

枝干扶持着藤蔓,藤蔓攀附着枝干,他们拥抱得那么紧密,那么缠绵。浓绿和鲜绿交相呼应,挺拔和柔软相得益彰。君当如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多么和谐!多么自然!

秋日的黄昏宾朋满屋,坐无虚席。欢歌笑语声后紧跟着礼炮,快乐的新郎手挽着娇羞的新娘下车了。最幸福的时刻终于来到,人们送来鲜花、端起酒杯向这对新人献上最纯洁的祝福和最真诚的微笑……

6.诗经中有“翮”这个字吗

诗经中不知道,但是古文中有。

“羽”和“鬲”联合起来表示“带有空心硬管的羽毛”。本义:羽毛中间的空心硬管。

禽鸟羽毛中间的硬管,代指鸟翼,鸟。

西晋·左思《咏史》诗其八:“习习笼中鸟,举~触四隅。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

羽本谓之翮。——《尔雅·释器》。郭注:“翮,鸟羽根也。”

掌以时征羽翮之政于山泽之农。——《周礼·地官·羽人》

取大鸟翮为两翼。——《汉书·王莽传下》

南海则有羽翮齿革。——《荀子·王制》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高适《别董大》

7.纯懿一词来自诗经中的哪首诗

《诗经?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蜎蜎者烛,烝断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果嬴之实,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种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叨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蒙。鹳鸣于垤,妇叹于室。

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仓庚于飞,熠耀其羽。 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上一篇
采的诗歌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