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中《颂》的第一篇是什么《颂》就是祭祀颂歌。 《颂》分三类,一是《商颂》,一是《周颂》,一是《鲁颂》。《商颂》5篇,《周颂》31篇,《鲁颂》4篇。 《商颂》五篇,即《那》、《烈祖》、《玄鸟》、《长发》、《殷武》,是殷商初期一次大的祭祀仪式,在歌唱了商民的祖先契后,歌者颂扬了成汤继承契的思想与行为,南下征伐荆楚之地。在《长发》中,征伐荆楚应是成汤王的一次较远、较大的战争,尔后便天下太平,众国来贺。 歌者在意的不仅是歌颂成汤王的功绩,他主要歌颂的还有商国立下的很多规矩、规则,成为各小邦国效法的榜样。成汤王在推翻了夏桀后,在伊尹的帮助下,制定了很多治国原理和规则,在平定战乱后,便推广了这些规则,使得所有臣服于殷商的诸侯小邦国也得以改进。 所以颂中说:“稼穑匪懈”,就是明显地推广农业种植。分封建立诸侯邦国其实在此时已经开始,只不过成汤王是小规模分封,没有象周武王、周成王那样大规模分封。 如果没有成汤王的分封建立诸侯邦国,那么历史发展到周武王时期,人们也就不可能大规模分封建立诸侯邦国。因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分封建立诸侯邦国是大国统治的一个较为成熟的经验。 整个《周颂》,如果连起来看的话,是在一个祭祀仪式上所有的颂歌。开始的《清庙》,即是周成王率领百官在宗庙祭祀周文王,颂唱清静纯洁的宗庙。 然后《维天之命》是周成王歌颂上天的美好,第三首《维清》则是周成王歌颂文王之德的,第四首《烈文》还是一首歌颂周文王的颂歌。周武王消灭商纣王后,就开始了分封建立诸侯,而武王仍把这归功于文王。 分封,是文王对所有人民的仁爱,所以歌者称颂文王是“大爱无疆”。第五首《天作》歌颂了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及周文王,并从人们的投奔岐山来表现出周国的繁荣昌盛。 第六首《昊天有成命》是周成王的自我表白,说自己不敢懈怠,不敢追求安乐,希望天下太平。第七首《我将》中,周成王视文王、武王犹如活着一般,表明自己将每天侍奉、早晚侍奉,希望依靠文王、武王的威严,让周国能存在下去,能使天下安宁。 第八首《时迈》是插入一首另外的人的颂歌,想向文王、武王说明,周成王继承王位是正确的,成王也如同文王、武王一样,是可以依靠的。第九首《执竞》,又是另一人的颂歌,歌者首先回忆周武王保持争竞的武装力量,然后歌颂周武王并不单纯依靠武装力量的光明磊落的行为。 随后又歌颂成王也继承了武王的这种思想。第十首《思文》即是祭祀怀念周人的祖先后稷。 第十一首《臣工》则是颂扬众多官吏臣民共同努力于农业种植工作上。祭祀仪式由此从纪念祖先转为向祖先告白。 第十二首《噫嘻》则是歌颂周成王率领农夫千万从事于农业耕作。第十三首《丰年》是在祭祀仪式上敬酒时的一首颂歌,全歌主要是歌颂丰收,这来之不易的丰收既是人的努力,也是天意。 因丰收而致谢上天,致谢祖先,是寄希望于来年仍有丰收。第十四首《丰年》是欢迎来宾的颂歌。 第十五首《有瞽》是乐队就座,开始序曲,唱此颂歌以示对贵客的欢迎。第十六首《潜》是在祭祀仪式的后半段贡献祭品时所唱的颂歌。 在贡献祭品中的鱼时,人们要说明这些鱼儿来自何处。这从另一方面描绘出当时渔业生产的丰富。 第十七首《雍》是周成王将亡父亡母之灵升入宗庙、附于祖宗之后的大祭祀之颂歌,这是祭祀仪式在欢迎来宾后的又一高潮。第十八首《载见》是周成王率领诸侯们充满希望来拜见去世的君王之颂歌。 第十九首《有客》是在祭祀仪式结尾时为挽留客人所唱的颂歌。第二十首《武》歌颂的对象又是文王、武王,似是向文王、武王告别之歌。 在第二十一首《闵予小子》中,周成王所强调的就是要继承人际伦理关系。第二十二首《访落》是周成王向文王、武王叙述自己心情的一首颂歌。 第二十三首《敬之》也是周成王向文王、武王叙述自己心情的一首颂歌。第二十四首《小毖》是周成王就惩管、蔡之乱一事在宗庙里向祖先的自责与告白。 第二十五首《载芟》中,歌者告诉祖先,我们在全国推行农业生产,并取得了大丰收,现在我们用丰收的果实奉献给祖先,希望能够得到祖先的保佑。第二十六首《良耜》所颂唱的内容也是关于农业生产之事,是上一首的补充。 第二十七首《丝衣》是一首充满感激之情的颂歌,读后着实让人羡慕。第二十八首《酌》是周成王在祭祀时自表心迹之颂歌,把韬光养晦作为政治手段之一。 第二十九首《桓》也是周成王自表心迹之颂歌。周成王认为,天的运行有黑夜有白天,人世间的规律则是有黑暗有光明,黑暗与光明将会交替,残暴与美好也是交替出现的。 但愿美好的光明将会长久持续下去。第三十首《赍》是周成王在祖先牌位前告白,我要寻求事理,要勤奋思考,我该怎么办?这就是周成王的“绎思”。 诗经之颂篇【周颂·清庙之什】清庙于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维天之命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维清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禋,迄用有成,维周之祯。 烈文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 无。 2.出自《诗经》的成语出自《诗经》的成语共分《诗经·国风》、《诗经·大雅》、《诗经·小雅》、《诗经·颂》四大部分:一、出自《诗经·国风》的成语1、【诗经·国风·周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辗转反侧——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逃之夭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赳赳武夫——赳赳武夫,公侯干城。2、【诗经·国风·召南】鹊巢鸠占——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忧心忡忡——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有女怀春——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3、【诗经·国风·邶风】泣涕如雨——瞻望弗及,泣涕如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悠悠我思——瞻彼日月,悠悠我思。新婚燕尔——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我心悠悠——思须与漕,我心悠悠。 携手同行——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4、【诗经·国风·庸阝风】胡天胡帝——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5、【诗经·国风·卫风】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螓首蛾眉——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泣涕涟涟——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二三其德——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言笑晏晏——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6、【诗经·国风·王风】遇人不淑——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7、【诗经·国风·郑风】人言可畏——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孔武有力——羔裘豹饰,孔武有力。邂逅相遇——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8、【诗经·国风·魏风】夙夜无寐——予季行役,夙夜无寐。9、【诗经·国风·唐风】硕大无朋——彼其之子,硕大无朋。 悠悠苍天——父母何食?悠悠苍天!10、【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苍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1、【诗经·国风·曹风】衣冠楚楚——蜉蝣之羽,衣裳楚楚。12、【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万寿无疆——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风雨漂摇——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二、出自《诗经·大雅》的成语1、【诗经·大雅·文王之什】自求多福——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小心翼翼——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天作之合——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2、【诗经·大雅·生民之什】不可救药——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同仇敌忾——修我戈矛,与子同仇。3、【诗经·大雅·荡之什】投桃报李——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进退维谷——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兢兢业业——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明哲保身——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爱莫能助——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长舌之妇——妇有长舌,维厉之阶。 三、出自《诗经·小雅》的成语1、【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兄弟阋墙——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寿比南山——南山之寿,不骞不崩。杨柳依依——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乔迁之喜——出于幽谷,迁于乔木。2、【诗经·小雅·白华之什】不醉无归——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3、【诗经·小雅·彤弓之什】载沉载浮——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4、【诗经·小雅·小旻之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巧言如簧——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生不逢辰——我生不辰,逢此鞠凶。5、【诗经·小雅·桑扈之什】高山仰止——高山仰止,景行行之。 绰绰有裕——此令兄弟,绰绰有裕。四、出自《诗经·颂》的成语1、【诗经·颂·闵予小子之什】高高在上——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 2、【诗经·颂·商颂】无所适从——寝成孔安,无所适从。 另:。 3.含有“天”字论语、诗经、中的名句论语( ①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②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③或问谛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④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也。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⑤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⑥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⑦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⑧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 以上是我手工打的.教给你个方法 /confucius/lunyu.htm 或者 诗经的 txt里 按Ctrl+F(查找) 输入 "天" 然后就可以找到了. 4.诗经中山水的句子万年弱受QVgg6 :你好。 《诗经》有【山】: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国风 郑风 山有扶苏》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国风 齐风 南山》 山有枢,隰有楡。。。。。 山有栲,隰有杻。。。。。 山有漆,隰有栗。。。。。 ——《国风 唐风 山有枢》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 ——《小雅 南有嘉鱼之什 南山有台》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节彼南山,有实有猗。。。。。 ——《小雅 节南山之什 节南山》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 ——《小雅 谷风之什 北山》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 ——《小雅 谷风之什 信南山》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小雅 莆田之什 车辖》 崧高维岳,峻极于天。 ——《大雅 荡之什 崧高》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 ——《大雅 当之什 韩奕》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颂 周颂 清庙之什 天作》 《诗经》有水: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召南 关雎》 予以采蘩,于沼于沚。 ——《召南 采蘩》 予以采苹,南涧之滨。 ——《召南 采苹》 江有汜,之子归。。。。。 江有渚,之子归。。。。。 江有沱,之子归。。。。。 ——《召南 江有汜》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 。。。。。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 。。。。。 ——《邶风 泉水》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 ——《邶风 新台》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卫风 淇奥》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邶风 河广》 扬之水,不流束薪。。。。。 扬之水,不流束楚。。。。。 扬之水,不流束蒲。。。。。 ——《王风 扬之水》 溱与洧,方涣涣兮。。。。。。洧之外,洵訏且乐。。。。。 溱与洧,浏且清矣。。。。。 ——《郑风 溱洧》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 ——《魏风 汾沮洳》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 沔彼流水,其流汤汤。。。。。 ——《小雅 鸿雁之什 沔水》 凫鹥在泾,公尸来燕来宁。。。。。 凫鹥在沙,公尸来燕来宜。。。。。 凫鹥在渚,公尸来燕来处。。。。。 凫鹥在潀 ,公尸来燕来宗。。。。。 凫鹥在亹 ,公尸来止熏熏。。。。。 ——《大雅 生民之什 凫鹥》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 江汉汤汤,武夫洸洸。。。。。 江汉之浒,王命召虎。。。。。 ——《大雅 荡之什 江汉》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思乐泮水,薄采其藻。。。。。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 ——《鲁颂 泮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