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曲敏

1.诗经中有哪些诗句描写女子有美德

满招损,谦得益。 《尚书》

1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2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3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离骚》

4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5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

6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

7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

8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9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

1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

1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1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13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

1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15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周易〉

16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17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屈原

18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9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20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21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

2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2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4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25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26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

27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

28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

29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

3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31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论语〉

3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3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

34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报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爱国)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约)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梅花香自苦寒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士不求有用于世,但求无愧于世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纯懿一词来自诗经中的哪首诗

《诗经?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蜎蜎者烛,烝断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果嬴之实,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种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叨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蒙。鹳鸣于垤,妇叹于室。

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仓庚于飞,熠耀其羽。 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3.诗经中“渌水澹澹”出自哪里

东京赋 《东京赋》 ——张衡 汉文化遗产传续至今的既有《东京赋》、《西京赋》、《灵宪》、《七弁》、《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

《东京赋》中的安处先生否定和批判了他的观点,警告凭虚公子“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又对东都洛阳的盛况进行了一番描绘,意在称颂东京的兴盛而不流于奢侈。

东京赋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闲,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今而荣古矣。

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而知新,研核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始于宫邻,卒于金虎。嬴氏搏翼,择肉西邑。

是时也,七雄并争,竞相高以奢丽楚筑章华于前,赵建丛台于后。秦政利觜长距,终得擅场,思专其侈,以莫己若。

乃构阿房,起甘泉,结云阁,冠南山征税尽,人力殚。然后收以太半之赋,威以参夷之刑。

其遇民也,若氏之芟草,既蕴崇之,又行火焉。〔A11C〕々黔首,岂徒高天、厚地而已哉!乃救死于其颈,驱以就役,唯力是视。

百姓弗能忍,是用息肩于大汉,而欣戴高祖。高祖膺受图,顺天行诛,杖朱旗而建大号。

所推必亡,所存必固。埽项军于垓下,绁子婴于轵涂。

因秦宫室,据其府库。作洛之制,我则未暇,是以西匠营宫,目玩阿房,规摹逾溢,不度不臧。

损之又损之,然尚过于周堂。观者狭而谓之陋,帝已讥其泰而弗康。

且高既受命建家,造我区夏矣,文又躯自菲薄,治致升平之德。武有大启土宇,纪禅肃然之功。

宣重威以抚和戎狄,呼韩来享,咸用纪宗存主,飨祀不辍。铭勋彝器,历世弥光。

今舍纯懿而论爽德,以《春秋》所讳而为美谈,宜无嫌于往初,故蔽善而扬恶,祗吾子之不知言也。必以肆奢为贤,则是黄帝合宫,有虞总期,固不如夏癸之瑶台,殷辛之琼室也,汤武谁革而用师哉!盍亦览东京之事以自寤乎?且天子有道,守在海外。

守位以仁,不恃隘害。苟民志之不谅,何云岩险与襟带?秦负阻于二关,卒开项而受沛。

彼偏据而规小,岂如宅中而图大?昔先王之经邑也,掩观九奥,靡地不营。土圭测景,不缩不盈,总风雨之所交,然后以建王城。

审曲面势,溯洛背河,左伊右,西阻九阿,东门于旋。盟津达其后,太谷通其前。

回行道乎伊阙,邪径捷乎に辕。大室作镇,揭以熊耳。

底柱辍流,钅覃以大丕。温液汤泉,黑丹石辎。

王鲔岫居,能鳖三趾。宓妃攸馆,神用挺纪。

龙图授羲,龟书畀姒。召伯相宅,卜惟洛食。

周公初基,其绳则直。苌弘魏舒,是廓是极。

经途九轨,城隅九雉。度堂以筵,度室以几。

京邑翼翼,四方所视。汉初弗之宅,故宗绪中圮。

巨猾闲,窃弄神器,历载三六,偷安天位。于是蒸民,罔敢或贰,其取威也重矣。

我世祖忿之,乃龙飞白水,凤翔参墟。授钺四七,共工是除。

枪旬始,群凶靡余。区宇宁,思和求中。

睿哲玄览,都兹洛宫。曰止曰时,昭明有融。

既光厥武,仁洽道丰。登岱勒封,与黄比崇。

逮至显宗,六合殷昌。乃新崇德,遂作德阳。

启南端之特闱,立应门之将将。昭仁惠于崇贤,抗义声于金商。

飞云龙于春路,屯神虎于秋方。建象魏之两观,旌六典之旧章。

其内则含德、章台,天禄、宣明,温饬、迎春,寿安永宁。飞阁神行,莫我能形。

濯龙芳林,九谷八溪。芙蓉覆水,秋兰被涯。

渚戏跃鱼,渊游龟。永安离宫,修竹冬青。

阴池幽流,玄泉冽清。鹎ス秋栖,鹘鸟春鸣。

且鸠丽黄,关关嘤嘤。于南则前殿灵台,和欢安福。

讠移门曲榭,邪阻城洫。奇树珍果,钩盾所职。

西登少华,亭候修敕。九龙之内,实曰嘉德。

西南其户,匪雕匪刻。我后好约,乃宴斯息。

于东则洪池清。渌水澹澹。

内阜川禽外丰葭。献鳖蜃与龟鱼,供蜗{庳虫}与菱芡。

其西则有平乐都场,示远之观。龙雀蟠蜿,天马半汉。

瑰异谲诡,灿烂炳焕。奢未及侈,俭而不陋。

规遵王度,动中得趣。于是观礼,礼举仪具。

经始勿亟,成之不日。犹谓为之者劳,居之者逸。

慕唐虞之茅茨,思夏后之卑室,乃营三宫,布教颁常。复庙重屋,八达九房。

规天矩地,授时顺乡。造舟清池,惟水泱泱。

左制辟雍,右立灵台。因进距衰,表贤简能。

冯相观,祈褫禳灾。于是孟春元日,群后旁戾。

百僚师师,于斯胥洎。藩国奉聘,要荒来质。

具惟帝臣,献琛执贽。当觐乎殿下者,盖数万以二。

尔乃九宾重,胪人列,崇牙张,镛鼓设。郎将司阶,虎戟交铩。

龙辂充庭,云旗拂霓。夏正三朝,庭燎,撞洪钟伐灵鼓,旁震八,平盖隐訇,若疾霆转雷而激迅风也。

是时称警跸已,下雕辇于东厢。冠通天,佩玉玺,纡皇组,要干将,负斧,次席纷纯,左右玉几,而南面以听矣。

然后百辟乃入,司仪辨等,尊卑以班。璧盖皮帛之贽既奠,天子乃以三揖之礼礼之。

穆穆焉,皇皇焉,济济焉,将将焉,信天下之壮观也。乃羡公侯卿士,登自东除。

访万机,询朝政,勤恤民隐,而除其眚。人或不得其所,若己纳之于隍。

荷天下之重任,匪怠皇以宁静。发京仓,散禁财,赉皇寮,逮舆台。

命膳夫以大飨,饔饩浃乎家陪。春醴惟醇,燔炙芬芬。

君臣欢康,具醉熏熏。千品万官,已事而。

勤屡省,懋乾乾。清风协于玄德,淳化。

4.白露为霜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濉K蒌Т又雷枨矣摇K萦未又鹪谒?b。

——先子《诗经。秦风》——《蒹葭》 译文:河中芦苇莽苍苍,晶莹露珠凝成霜。

有位丽人真可爱,站在河水那一方。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崎岖又漫长。

顺流而下再追寻,仿佛就在水中央。 河边芦苇青又青,晶莹露珠一层层。

有位丽人真可爱,站在河水那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求,道路艰险难攀登。

顺流而下去追求,仿佛就在河之洲。 河边芦苇郁葱葱,晶莹露珠明晃晃。

有位丽人真可爱,站在河水那一旁。逆流而上去追她,道路艰险曲又弯。

顺流而下去追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注:蒹葭(jianjia):芦苇。

溯洄:逆流而上。 从:随。

溯流:顺流而下。??:干。

湄:水草交接之处。跻:升,升高。

坻(chi):小沙洲。采采同萋萋。

澹╯i):水边。右:绕弯,不直。

b:河中沙滩。 。

5.诗经中有哪些诗句描写“女子有美德”

1、《桃夭》

《诗经 国风 周南》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译文: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

2、《静女》

《诗经 国风 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

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

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彤管。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3、《绿衣》

《诗经 国风 邶风》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译文:

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面子黄里子。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止!

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上衣黄下裳。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忘!

绿丝线啊绿丝线,是你亲手来缝制。我思亡故的贤妻,使我平时少过失。

细葛布啊粗葛布,穿上冷风钻衣襟。我思亡故的贤妻,实在体贴我的心。

4、《采苹》

《诗经 国风 召南》

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译文:

哪儿可以去采苹?就在南面涧水滨。哪儿可以去采藻?就在积水那浅沼。

什么可把东西放?有那圆筥和方筐。什么可把食物煮?三脚錡与无足釜。

安置祭品在哪里?祠堂那边窗户底。这次谁来做主祭?恭敬虔诚待嫁女。

5、《蒹葭》

《诗经 国风 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6.诗经名句取名女孩

1.彬蔚 富有文采。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陆机《文赋》“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2.彬彬 文质兼备。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博裕 广阔富饶。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汉代刘向《说苑•敬慎》:“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

4.博闻 见闻广博。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汉书•东方朔传》:“自以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5.博容 度量大。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后汉书•桥玄传》:“懿德高轨,泛爱博容。”

6.博文 通晓古代文献。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这个名字取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7.博艺 博通艺文。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孔子家语•弟子行》:“好学博艺,省物而勤也,是冉求之行也。”

8.博雅 学识渊博,品行端正。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后汉书•杜林传》:“博雅多通,称为任职相。” 9.承德 蒙受德泽。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汉书•礼乐志》“诏抚成师,武臣承德”。

10.朝宗 百川归海。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诗经•小雅•沔水》“沔波流水,朝宗于海”。 11.澄泓 水清而深。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唐代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茧纶牵拨剌,犀焰照澄泓。”

12.存志 保全志向。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滍水》:“学道遭难逢危,终无悔心,可以牢神存志。” D字母开发的诗经取名 13.澹雅 淡泊高雅。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图画》:“夫画者澹雅之事。”

14.得韬 拥有用兵的谋略。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李德裕《 李文饶集》“不劳孙子法,自得太公韬”。 15.德辉 仁德的光辉。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礼记•乐记》“故德辉动于内,而民莫不承听。”

16.方旭 早晨太阳刚出来的样子。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太玄•从》“方出旭旭”。 17.飞轩 指廊宇。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文选•刘琨》:“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

18.芳华 亦作“芳花”。香花。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九章•思美人》:“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19.芳蕤 盛开而下垂的花。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晋陆机 《文赋》:“播芳蕤之馥馥,从青条之森森。” 20.芳苓 香草名。

指莲。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文选•枚乘》:“漃漻薵蓼,蔓草芳苓。” 21.芳蔼 芳香而繁盛。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九辩》:“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

22.芳菲 花草香美的样子。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3.管彤 彤管,古代女史用以记事的杆身漆朱的笔。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诗经•邶风•静女》“贻我彤管”。

24.和畅 亦作“和昶”,温和舒畅。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晋代王羲之 《兰亭集序》:“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25.涵畅 滋润化育,使之发扬。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程氏外书》卷三:“兴于诗者,吟咏性情涵畅道德之中而歆动之,有‘吾与点’之气象。”

26.涵涵 水波晃动。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唐代韩愈《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太原王公神道碑铭》:“秩秩而积,涵涵而停。” 27.浩初 太初。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唐代陈子昂《昭夷子赵氏碑》:“请尔灵龟,永晏息乎浩初。”

28.浩丽 壮丽。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唐代司空图 《成均讽》:“江天浩丽,杳春思于龙舟。” 29.浩然 正大刚直。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30.浩学 博学。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范仲淹《南京书院题名记》:“先生之嗣,故都官郎中维 ,枢密直学士纶 ,并纯文浩学,世济其美,清德素行,贵而能贫。” 31.泓涵 水深广,比喻学问渊博。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唐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日大以肆。”

32.泓浵 水深广。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吕坤《序》:“其既放也,泓浵瀇瀁,若千里悬流,四达而不可穷。” 33.慧艳 聪明美丽。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后生一女,稍长,极慧艳。”

34.慧语 妙语。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程羽《鸳鸯牒》:“步非烟慧语谁聆,娇花不赏,飘香坠粉,亦复何疑。” J字母开发的诗经取名 35.嘉言 美好的语言。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宋代朱熹《朱子全书•学五》:“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记录之。”

36.嘉懿 善、美。出自成语:嘉言懿行。

意思是美善的言行。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37.江沅 沅,水名。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楚辞•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 38.瑾瑜 比喻美德贤才。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今世所覩,怀瑾瑜而握兰桂者,悉耻为之。” 39.景铄 盛美,盛明。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班固的《东都赋》:“铺鸿藻,信景铄,扬世庙,正雅乐。”

40.静淞 淞:水汽凝结的冰花。

7.诗经和论语里的名句

爱 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明 志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持 节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微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桓宽《盐铁论•地广》 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赐萧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气歌》 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燮(xiè)《题画•竹石》 自 强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商君书•画策》 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乌江》 5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诚 信 52.修辞立其诚。

——《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5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鱼父》 5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5.轻诺必寡信。

——《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5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60.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果:果断 61.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知 耻 62.记己有耻。

——《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6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 6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6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66.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 6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6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69.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70.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

——龚自珍《明良论二》 改 过 71.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72.改过不吝。

——《尚书•仲虺(huǐ)之诰》 7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7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7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有了。

8.求元曲或诗经中的名句

那可多了. 一自多才间阔,几时盼得成合?今日个猛见他,门前过。

待唤着怕人瞧科。我这里高唱当时《水调歌》,要识得声音是我。

(徐再思《双调·沉醉东风·春情》) 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 (倪瓒《越调·小桃红》)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张养浩《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一阵风,一阵雨,满城中落花飞絮。纱窗外蓦然闻杜宇,一声声唤回春去。

(马致远《双调·寿阳曲》) 一声画角谯门,半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白朴《越调·天净沙》)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徐再思《双调·水仙子》) 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关汉卿《双调·大德歌》) 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 (张可久《正宫·醉太平》) 人海阔,无日不风波。 (姚燧《中吕·阳春曲》) 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白朴《双调·驻马听》) 九里松,二高峰,破白云一声烟寺钟。 (张可久《越调·寨儿令》) 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

(胡祗遹《中吕·阳春》)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奥敦周卿《双调·蟾宫曲》) 万里夕阳锦背高,翻身犹恨东洋小。

(王和卿《双调·拨不断》) 万顷沧波浮天地,烂银盘寒褪云衣。 (曾瑞《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 万顷波光天图画,水晶宫冷浸红霞。

(钱霖《般涉调·哨遍·看钱奴》) 三千尺侵云粪土,十万家泣血膏腴。 (徐再思《双调·蟾宫曲》) 才欢悦,早间别,痛煞煞好难割舍。

(卢挚《双调·阳春曲·珠帘秀》) 才社日停针线,又寒食戏秋千。一春幽恨远。

(李致远《中吕·红绣鞋6·晚春》)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马致远附录七·元曲名句集萃《双调·阳春曲·平沙落雁》) 飞来千丈玉蜈蚣,横驾三天白螮蝀,凿开万窃黄云洞。 (乔吉《双调·水仙子·吴江垂虹桥》) 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范康《仙吕·寄生草·酒》) 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 (白朴《中吕·阳春曲》) 不是不修书,不是无才思,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

(贯云石《双调·清江引·惜别》) 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老天只恁忒心偏,贤和愚无分辨。

(无名氏《中吕·朝天子·志感》) 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歹没条道。

(无名氏《中吕·朝天子·志感》)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周德清《中吕·寒鸿秋》) 长江万里归帆,西风几度阳关,依旧红尘满眼。夕阳新雁,此情时拍阑干。

(吴西逸《越调·天净沙》) 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山水相连,楼台相对,天与安排。

(张养浩《双调·折桂令·过金山寺》) 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张鸣善《双调·水仙子·讥时》) 无官何患?无钱何惮?休教无德、人轻慢! (张养浩《中吕·山坡羊》) 天公尚有妨农过,蚕怕雨寒苗怕火。

阴,也是错;晴,也是错。 (陈草庵《中吕·山坡羊·叹世》)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瓦垄上宜栽树,阳沟里好驾舟。瓮来大肉馒头,俺家的茄子大如斗。

(无名氏《商调·梧叶儿·嘲谎人》) 日月闲中过,风波梦里惊,造物无情。 (钟嗣成《双调·凌波仙》) 月缺终须有再圆。

圆,月圆人未圆。朱颜变,几时得重少年? (吴弘道《南吕·金字经》) 手执著饯杯,眼阁着别离泪。

刚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关汉卿《双调·沉醉东风》) 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

(白朴《双调·驻马听》) 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 (白朴《中吕·阳春曲》)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白朴《中吕·阳春曲》) 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 (张可久《正宫·醉太平》) 忆疏狂阻隔天涯,怎知人埋怨他?吟鞭醉袅青骢马,莫吃秦楼酒、谢家茶,不思量执手临歧话。

(白朴《仙吕·点绛唇》)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关汉卿《窦娥冤》) 《西厢记》里,张生对崔莺莺“透骨髓相思病缠”,琢磨着她“临去秋波那一转”,惹得铁石人也魂牵梦绕。

夫妻的离愁是和相思有关的,我也期待着云中谁寄锦书来!^^。

9.研究诗经的植物意象需要买哪些书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 美人如诗 草木如织——《诗经》中植物的意象组员:韦眷、邓宁、朱冬艳、李铭瑞、张孟、刘懿瑾、穆姮、余艳婷、李通丽、王娟、陈辉班级:文学院07级2班《诗经》的创作距今至少已有3000多年。

孔夫子有言:“不学诗,无以言。”这里的“诗”指的就是《诗经》,可知这中国首部诗歌文学总集对古代读书人的重要意义。

那么作为现代人,为什么也要阅读古言的《诗经》呢?人们之所以看重这部历史久远的文学总集,除了欣赏古人文学艺术的创作之外,更重要的是想从中获取古人的智慧。何况历代经典很多都是从《诗经》中吸取精华,创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成语,如“投桃报李”、“甘棠遗爱”等。

因而要想读懂典,就一定要了解《诗经》。 《诗经》中收录了135种植物,要读懂诗的含义,必然要多识草木之名。

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采采芣苡,薄言采之”等。“蒹葭”实际上就是芦苇,“芣苡”就是车前草,都是现代常见的植物,但因为时代变迁,使用的名称也发生了变化,使得人们无法得知诗句中植物名称所指为何物,这在体会诗的意境时必然会出现一些盲点。

《诗经》中写到的植物种类及其丰富。像《豳风?七月》中就出现了20种植物。

“桑”是其中引用最为频繁的植物。在此,我们收录了其中上百种植物,依照该植物在《诗经》中的顺序,将其分为衣用、食用、药用、杂草、花草五大类。

并标注难读之音,列出所有《诗经》中使用到主题植物的篇章名。简单扼要的文字说明主题植物的特性。

在了解这些植物不同的意象所指之后,读者就更能实实在在地领悟到古时人民结合了生活、自然与艺术的智慧。《诗经》植物意象研究之一1、荇菜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国风.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周南.关雎》 “参差”两字,“寤寐”两字,到是大有深意,有不解的味道。

其实包含了和谐的意思,其中没说的话,就是要懂得自己,敏悟万物,然后顺着自然的情势而行。 最好的诗,就是和谐简练的大白话,情话同样如此。

荇菜是水环境的标识物,荇菜所居,清水缭绕,污秽之地,荇菜无痕。“高洁”二字,高到未必,洁却是当的上的。

《颜氏家训》里有:“今荇菜是水有之,黄华似莼。”的句子,也是训导族人,行世要有清澈之心。

荇菜能不能吃,就不知道了,在古人眼里,若窈窕淑女般的,想来是可以能吃的吧!2. 葛藤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周南·葛覃》 葛藤(又叫苎麻),是一种豆科类的藤本植物,在山林的坡地上,城市公园里的无人区,路边的脚底里,草原牧野的落日下,恶风沙石的缝隙间,就是葛藤的生长地。葛藤的性情,既不温柔,也不刚劲,它有着看不见的爆发性的内在生命力,就象是一个不定性的自然界里的坏孩子,要管束好,让葛藤根煲上靓汤,葛藤粉拌着炒出清香的鸡蛋,酒桌上饮到“千杯不醉”的能解酒的葛藤花。

在不加管束的时候,20世纪70年代,葛藤在无声无息,没有任何天敌的情况下,占领了美国佐治亚、密西西比、亚拉巴马等州的万顷土地,将当地的植物挤死挤光。野马一样的葛藤,是需要人心理性缰绳约束的。

3. 卷耳(又名苍耳)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周南·卷耳》思念是恒久的光,它从心里透出来,落到眼前的苍耳上,就思念的人来说,那一刻她变的酥软了,就苍耳来说,它物化成魂,进入人心思虑的海洋里,不再仅仅是凡俗世界里的苍耳。自然和人,在这个时刻,同时产生了双重的意义,爱恋和寄托,物性和幻念。

从诗的美学意义来说,吟读这句诗,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如水的妇人,在爱的光影的诱导之下,如何由生活里的一个活泼情形化做柔情缭绕的一缕轻烟,飘飘渺渺的飘落到平凡自然的一个物件---苍耳身上。而苍耳,则在静默时分,不再是个空间里单纯的自然形象,它被一种神秘之力开启了时间相连人心的通道,让一双痴迷的眼睛穿越地域阻隔,看到梦幻般的镜子里,日思夜想的那个人,是如何行走在艰难的征途古道上。

就岁月所形成的席卷,我们现在身处的时代,极少将女子如水的形象看做是生命里可以绽放的艳丽花朵,女人们多是想要重新将水化成冰的坚固,挺着锋芒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上。但是读这样的诗,内心里飘然浮现的女子,依然让人爱过妖媚果敢千倍。

这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新时代的西方的社会发展特征之间在产生融合性的对抗力量了。苍耳子上的短刺勾镰,体现的不是独立个体的个性特征,而是男女之间和谐关系所要体现的一种普遍联系,一种相互的不是外在利益形式上,而是在内在心理当中的的牵挂思念的柔和的共振情形。

就真正爱的久远形式,在这种如水柔情里,深藏着的,到不是一片弥散世界,而是有更深的力将结合在日常生活所要遭受的千转百回中间。然而,我们的世界里,脚下和人心上的节奏太快了,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很少有人在去冒险进入舒缓的付出和角力,不知道这是人们智慧了,还是更脆弱,更愚蠢一些。

想着,在青。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