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伊《诗经》

1.带“伊”字的古风诗句子有哪些

带“伊”字的古风诗句子包括:1、唐代杜甫《九日登梓州城》原文: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

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弟妹悲歌里,乾坤醉眼中。

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译文:从前喝黄花酒,现在已经是白发的老头。

想狂欢体力已经不允许了,望向远处的东西还是一样。弟弟妹妹已经不在了,醉了感觉看东西已经不清楚了。

打仗时候的关塞,让人感到回味无穷。2、春秋无名氏《国风·秦风·蒹葭》(选自《诗经》) 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译文: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3、周代无名氏《国风·邶风·雄雉》(选自《诗经》) 原文:雄雉于飞,泄泄其羽。

我之怀矣,自诒伊阻。雄雉于飞,下上其音。

展矣君子,实劳我心。瞻彼日月,悠悠我思。

道之云远,曷云能来?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译文:雄雉在空中飞翔,舒展着五彩翅膀。我如此思念夫君,给自己带来忧伤。

雄雉在空中飞翔,上下鸣唱声嘹亮。我那诚实的夫君,实让我心劳神伤。

看日月迭来迭往,思念是那样悠长。道路相隔真遥远,何时才能回家乡?那些在位君子们,不知我夫德高尚。

不贪荣名不贪利,为何让他遭祸殃!4、西周无名氏《国风·豳风·东山》(选自《诗经》) 原文: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

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译文: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

栝楼藤上结了瓜,藤蔓爬到屋檐下。屋内潮湿生地虱,蜘蛛结网当门挂。

鹿迹斑斑场上留,磷火闪闪夜间流。家园荒凉不可怕,越是如此越想家。

5、宋代王安石《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原文: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

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

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译文:伊尹和吕尚两位老人,困窘和顺利的境遇全都经历过了。

他俩一位是钓鱼翁,一位是奴仆。如果两位英雄遇不到英明的君主,最终也只能老死于山野之中。

他们偶然与成汤和周武王相遇,英明的君主得到了贤臣,犹如云生龙、风随虎一般,谈笑中建起了王业。到现在已几千年了,谁又能与他们所建立的丰功伟业一争高下呢?6、北宋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原文:花似伊,柳似伊。

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

相逢知几时。译文:看着花儿像你一样,柳枝像你一样;花儿柳枝已青的春天,人却要别离,低下头不禁流下两行清泪。

长江的东边,还有那长江的西边,两岸的鸳鸯在东西两处飞舞着,(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再次相逢呢?7、宋代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原文: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译文:我伫立在高楼上,细细春风迎面吹来,极目远望,不尽的愁思,黯黯然弥漫天际。夕阳斜照,草色蒙蒙,谁能理解我默默凭倚栏杆的心意?本想尽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

当在歌声中举起酒杯时,才感到勉强求乐反而毫无兴味。我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2.《诗经》:“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作品内容 年代:先秦作者:诗经作品:蓼莪内容: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榖,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作品注释 人民苦于兵役不得终养父母。

蓼(音陆):长大貌。莪(音俄):莪蒿。

蔚(音卫):牡蒿。花如胡麻花,紫赤;实象角,锐而长。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瓶小而尽,罍大而盈。言罍耻者,刺王不使贫富均。

怙(音护):依靠。 昊天罔极:指父母之恩如天,大而无穷。

烈烈:艰阻貌。发发(音拨):疾貌。

榖:养。律律:同烈烈。

弗弗:风声。卒:终。

指终养父母。 【赏析】 这一首是儿子悼念父母的诗。

诗人痛惜父母辛辛苦苦遗养育了他,而他却不能报恩德于万一。子女赡养父母、孝敬父母,这是我国人民的美德之一,直至今日,仍然是一项必须提倡的公德,人人都应尽这个责任。

这首诗前两章用比,表现“父母劬劳”;后两章用兴,象征自己遭遇不幸,首尾遥遥相对。中间两章一写儿子失去双亲的痛苦;一写父母对儿子的深爱。

全诗情真意切,表现了作者对父母的深厚感情。 译文: 那高大的植物是莪蒿吧,不是莪蒿,是青蒿。

可怜的父母亲啊!为了生养我受尽劳苦。 那高大的植物是莪蒿吧,不是莪蒿,是牡菣,可怜的父母亲啊!为了生养我积劳成疾。

小瓶的酒倒光了,是大酒坛的耻辱。孤苦伶仃的人活著,还不如早些死去的好。

没了父亲,我依靠谁?没了母亲,我仰赖谁?出门在外,心怀忧伤;踏进家门,魂不守舍。 父母双亲啊!您生养了我,抚慰我、养育我、拉拔我、庇护我,不厌其烦地照顾我,无时无刻怀抱著我。

想要报答您的恩德,而您的恩德就像天一样的浩瀚无边! 南山高耸耸,暴风阵阵起,人们没有不过好日子的,为何只有我遭受不幸!南山高巍巍,暴风呼呼吹。人们没有不幸福的,为何只有我不得终养父母! 《诗经·蓼莪》写道:「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很细腻地传达了父母对孩子的痴情眷恋。

因此,身为子女,如何行孝,是我们每个人不可不知的。 诗经·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榖,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注释】:人民苦于兵役不得终养父母。

蓼(音陆):长大貌。 莪(音俄):莪蒿。

蔚(音卫):牡蒿。 花如胡麻花,紫赤;实象角,锐而长。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瓶小而尽,罍大而盈。言罍耻者,刺王不使贫富均。

怙(音护):依靠。 昊天罔极:指父母之恩如天,大而无穷。

烈烈:艰阻貌。 发发(音拨):疾貌。

榖:养。 律律:同烈烈。

弗弗:风声。 卒:终。

指终养父母。 【赏析】: 《蓼莪》悼念父母恩德,抒发失去父母的孤苦和未能终养父母的遗憾,沉痛悲怆,凄恻动人,清人方玉润称为“千古孝思绝作”(《诗经原始》卷十一)。

诗以丛丛莪蒿摇曳兴起心中苦涩的悲悼之情, 或正是悼念之情景,其中连用“生”、“鞠”、“拊”、“蓄”、“长”、“育”、“顾”、“复”、“腹”九个动词,直颂父母恩德。充分表达“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的孝子之思,而一旦失去,“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的失落油然而生,终于发生“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的悲天怆地呼号。

末两章又是景象描绘,南山高大,正示父母的恩德,飘风的吹拂,又写孝子的悲苦,情与景交融,虚与实相衬,充分表达了诗人一片至真至性的情咸,却又给人无比想象的空间。 /sicijianshang/tangqian/shijing/0673003364846316.htm。

3.《诗经》中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释义:可怜我的父母,抚养我大太辛劳!看那莪蒿相依偎,却非莪蒿只是蔚。可怜我父母,抚养我大太劳累!汲水瓶儿空了底,装水坛子真羞耻。没有父亲何所靠?没有母亲何所恃?

出门行走心含悲,入门茫然不知止。父亲你生下我,母亲你喂养我。你们护我疼爱我,养我长大培育我,想我不愿离开我,出入家门怀抱我。想报父母大恩德,老天降祸难预测。

出处:出自周代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的《诗经·小雅·蓼莪》。

原文: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白话译文:

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父母,抚养我大太辛劳!看那莪蒿相依偎,却非莪蒿只是蔚。可怜我父母,抚养我大太劳累!汲水瓶儿空了底,装水坛子真羞耻。没有父亲何所靠?没有母亲何所恃?

出门行走心含悲,入门茫然不知止。父亲你生下我,母亲你喂养我。你们护我疼爱我,养我长大培育我,想我不愿离开我,出入家门怀抱我。想报父母大恩德,老天降祸难预测。

扩展资料:

赏析:

此诗六章,似是悼念父母的祭歌,分三层意思:首两章是第一层,写父母生养“我”辛苦劳累。头两句以比引出,诗人见蒿与蔚,却错当莪,于是心有所动,遂以为比。莪香美可食用,并且环根丛生,故又名抱娘蒿,喻人成材且孝顺。

而蒿与蔚,皆散生,蒿粗恶不可食用,蔚既不能食用又结子,故称牡蒿,蒿、蔚喻不成材且不能尽孝。诗人有感于此,借以自责不成材又不能终养尽孝。后两句承此思言及父母养大自己不易,费心劳力,吃尽苦头。

中间两章是第二层,写儿子失去双亲的痛苦和父母对儿子的深爱。第三章头两句以瓶喻父母,以罍喻子。因瓶从罍中汲水,瓶空是罍无储水可汲,所以为耻,用以比喻子无以赡养父母,没有尽到应有的孝心而感到羞耻。句中设喻是取瓶罍相资之意,非取大小之义。“鲜民”以下六句诉述失去父母后的孤身生活与感情折磨。

汉乐府诗《孤儿行》说“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从地下黄泉”,那是受到兄嫂虐待产生的想法,而此诗悲叹孤苦伶仃,无所依傍,痛不欲生,完全是出于对父母的亲情。诗人与父母相依为命,失去父母,没有了家庭的温暖,以至于有家好像无家。

诗人一连用了生、鞠、拊、畜、长、育、顾、复、腹九个动词和九个“我”字,语拙情真,言直意切,絮絮叨叨,不厌其烦,声促调急,确如哭诉一般。如果借现代京剧唱词“声声泪,字字血”来形容,那是最恰切不过了。

4.伊字了本意怎么解释

你好。

【伊】字,指他、她。五四前有的文学作品中,“伊”专指女性。后来改用“她”。

“伊”字在古文中较多用,是需要学习的。

①,彼也。《诗经 秦风》有: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②,语气词。《诗经 邶风 谷风》伊余来墍(xi第四声)。

《诗经 小雅 何人斯》伊谁云从。

③,语助词。维也。《仪礼士冠礼》嘉荐伊脯。

④,是也。《杨雄河东赋》伊年暮春,将瘗后土。

⑤,郁伊不舒貌,《后汉崔寔传》智士郁伊。

⑥,吾伊,读书声。《黄庭坚诗》:北窗读书声吾伊,

⑦,伊威:委黍也。《诗经 豳风 东山》伊威在室。

⑧,州名,在敦煌,唐代设伊州。

⑨,水名。《山海经》:熊耳之山,伊水出焉。

10,姓

5.求《诗经》中曹风的部分

●国风·曹风

○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候人

彼候人兮,何戈与礻殳。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维鹈在梁,不濡其咮。彼其之子,不遂其媾。

荟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娈兮,季女斯饥。

○鳲鸠

鳲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鳲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

鳲鸠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鳲鸠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

○下泉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忾我寤叹,念彼周京。

冽彼下泉,浸彼苞萧。忾我寤叹,念彼京周。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忾我寤叹,念彼京师。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四国有王,郇伯劳之。

下一篇
诗经国风6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