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中带玉字的句子和玉的意义1)白茅纯素,有女如玉。《野有死麕》 2)玉之瑱也,象之揥也。《君子偕老》 3)巧笑之瑳,佩玉之傩。《竹竿》 4)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将翱将翔,佩玉将将。《有女同车》 5)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汾沮洳》 6)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小戎》 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鹤鸣》 8)追琢其章,金玉其相。《棫朴》 9)何以舟之, 维玉及瑶。《公刘》 10)瑟彼玉瓒,黄流在中。《旱麓》 11)王欲玉女,是用大谏《民牢》 12)佩玉将将,寿考不忘。《终南》 13)何以赠之,琼瑰玉佩。《渭阳》 14)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白驹》 2.急求《诗经》中有关玉的句子中国石文化源远流长。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一些关于玉石的记载和描绘,值得石文化研究专家注意。 “有问斐君子,充耳琇莹。” 琇莹,美石也。天子玉璞,诸侯以石。 (《诗经·卫风·淇奥》)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 琼,玉之美者;琼瑶,美玉。 (《诗经·卫风·木瓜》) “尚之以琼华乎而。又尚之以琼莹乎而。” 琼华,美石似玉者,即所以为琼也。琼莹、琼英亦美石似玉者。 孔氏认为:木谓之华,草谓之荣。荣而不实者谓之英。 然则琼华、琼莹、琼英皆玉石光色。.cn (《诗经·齐风·著》) “何以赠之以琼瑰玉佩。” 琼瑰石而次玉。琼者,玉之美名非玉名也。 瑰是美石之名也。以佩玉之制,唯天子用范。 诸侯以下则玉石杂用。此赠晋侯故知日美石次玉。 (《诗经·秦风·渭阳》) “彼都人士,充耳琇宝。” 琇,美石也。 (《诗经·小雅·都人士》) 《诗经》中和玉有关的诗句 ①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这是《诗经》“鹤鸣”中的诗句。 这里“错”,作锋利的琢玉石头解释;“攻”作打磨、琢磨解释。 ②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有匪君子,充耳秀莹,会弁如星。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诗经.卫风.淇奥》) 这是《诗经》的名篇“淇奥”的诗句,“匪”在这里作“斐”解释,即有文才的人。诗句解释为:那文采焕发的君子,如切磋、琢磨后的玉器一般俊美;那文采焕发的君子,耳垂上悬着晶莹的玉坠,鹿皮帽子上的缀玉如同星光闪烁;那文采焕发的君子,精神如同金锡,品格如同圭璧。 ③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磋,佩玉之傩(《诗经.卫风.竹竿》)。 这是《诗经》“竹竿”中的诗句,傩,举止优雅,行有节度。 诗句解释为:淇水在右边奔流,泉源在左边流淌,美人巧笑时露出洁白如玉的牙齿,身上挂着配玉显得是那样的婀娜多姿。 ④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诗经.卫风.终南》)。 这是《诗经》“终南”中的诗句,黻(音福)衣:古代黑青相间的礼服。 诗句解释为:来到这里的那位君子,黑青绣衣潇洒宽敞,配玉铿锵悦耳动听,祝你永远长寿安康。 ⑤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诗经.郑风.有女同车》)。 这是《诗经》“有女同车”中的诗句,我们似乎感受到,佩玉的铿锵增强了青春的活力,像芙蓉花一样美丽的姑娘,在这美妙的铿锵声中翩翩起舞。诗句解释为:与我同车的那位姑娘,美得如同芙蓉花一样。 身体轻盈得像要翱翔,佩戴的美玉闪烁发光。美丽姑娘复姓孟姜,真是可爱娴雅不能忘。 与我同车的那位姑娘,美得如同芙蓉花一样。身体轻盈得像要翱翔,佩戴的美玉闪烁发光。 美丽姑娘复姓孟姜,她的德行永不能忘。 ⑥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来,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经.郑风.子衿》) 这是《诗经》“子衿.”中的诗句,女子等待爱人时的焦急心情,跃然纸上。 诗句解释为:你赠给我的青青佩玉,牵动着我的悠悠情思,纵然我不能到你那里去,为什么你就不能快点来?来来往往一趟接着一趟,我独自在城楼上眺望。一日见不到你的身影啊,就像过了三个月那样漫长。 ⑦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诗经.秦风.渭阳》) 这是《诗经》“渭阳”中的诗句,表现的是外甥送别舅父时的情景。诗句解释为:我为舅舅送行,常常思念我的娘亲,拿什么赠送他呢?只有美玉才能表达我的心意。 ⑧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诗经.王风.丘中有麻》) 这是《诗经》“丘中有麻”中的诗句,表达了女子对情人的思念。这里讲留氏之子送的佩玉,成为了女子思念的寄托。 诗句解释为:山丘中长满了李树,李树留住了我的爱人。李树留住了我的爱人。 他赠我美丽的玉佩表达爱情。 ⑨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诗经.郑风.女曰鸡鸣》) 这是《诗经》“女曰鸡鸣”中的诗句,反映了夫妻以玉相赠,互相爱悦的情景。“杂佩”,是当时常用的一种玉佩,用多种玉石串成。 诗句解释为:知道你对我好,送你玉佩作为纪念;知道你对我很体贴,送你玉佩表达心意;知道你对我恩爱深,送你玉佩以为报。 ⑩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是《诗经》“木瓜”中的诗句,反映了男女相爱,以礼物互相赠答时的心理活动。诗中的“琼”为赤色玉,泛指美玉,“琚”是佩玉;“瑶”也是美玉,一说似玉的美石;“玖”,指浅黑色的玉石。 诗句解释为:你送我以木瓜,我回送你美玉,美玉哪能算报答,但愿我们永远相好!你送我以红桃,我回送你琼瑶,琼瑶哪能算报答,但愿我们永远相好啊!你送我以酥李,我回送你琼玖,琼玖哪能算报答,只求我们永远永远地相好。 3.诗经里带妍或佩的句子首先,古人佩于皮革上的物件有两作用,一事佩,是指实用性物件,觽,鞴,二为德佩,玉佩香草为主。三,刀剑。诗经主玉石,而楚辞则更偏重花草。 诗经中的带佩的句子: 1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芄兰之叶,童子佩韘。 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诗经·国风·卫风·芄兰》(讽刺有成熟的外表而无稳重的品德) 2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诗经·国风·秦风》(赞美秦君相貌不凡,祝他长寿。) 3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国风·卫风·竹竿》(嫁到异乡女人思乡) 4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来,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郑风·子佩》 5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国风·王风》(等待情人时所作的各种悬想) 6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郑风·有女同车》 7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郑风·女曰鸡鸣》 8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维是褊心。———《魏风·葛屦》(对傲慢的贵族妇女的讽刺) 9四骊济济,垂辔濔濔。鲁道有荡,齐子岂弟(音为佩。讽刺文姜回齐的无耻行为。) 10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秦风·渭阳》 11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秦风·终南》 12或以其酒,不以其浆。鞙鞙佩璲,不以其长。————《小雅·大东》(反映王室与诸侯的矛盾) 经过核查,貌似没有带妍的句子,还望 指正及补充 4.《诗经》中描写“玉”的诗句有哪些1.君子偕老 先秦:《诗经》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 子之不淑,云如之何?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 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皙也。胡然而天也? 胡然而帝也?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 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2.竹竿 先秦:《诗经》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3.有女同车 先秦:《诗经》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4.渭阳 先秦:《诗经》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5.终南 先秦:《诗经》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 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 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5."《诗经这句话的意思是姑娘和我同乘车,容貌就像花一样。姑娘和我同路行,容貌就像木槿花。 语出先秦佚名《诗经》中的《国风·郑风·有女同车》,全诗原文如下: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白话文释义:姑娘和我同乘车,容貌就像花一样。体态轻盈如飞鸟,珍贵佩玉泛光芒。她是美丽姜姑娘,举止娴雅又大方。姑娘和我同路行,容貌就像木槿花。体态轻盈像鸟翔,佩玉锵锵悦耳响。美丽姑娘她姓姜,美好声誉人难忘。 注释: 同车:同乘一辆车。一说男子驾车到女家迎娶。 舜华(huā):木槿花,即芙蓉花。 将翱(áo)将翔:形容女子步履轻盈。一说遨游徘徊。翱、翔,飞翔。 琼琚:指珍美的佩玉。 孟姜:姜姓长女,后世孟姜也作为美女的通称。 洵(xún):确实。 都:闲雅,美。 英:花。 将(qiāng)将:即“锵锵”,玉石相互碰击摩擦发出的声音。 扩展资料 《国风·郑风·有女同车》是一首贵族男女的恋歌,主要描写与男子共同乘车的姑娘外表和内在的美。全诗二章,每章六句,字数、句数完全相等,意思也大致一样,唯有所押的韵不同。 此诗用叙事或铺陈的方法饱含感情地对美女进行描写,摹形传神,活画出一位出众的美女形象,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较大的影响。 全诗共二章,两章字数、句数完全相等,意思也大致一样,唯有所押的韵不同。第一章“舜华”之“华”,这个“华”字音“夫”,因此与以下的“琚”“都”属于一个韵部。 第二章的“行”字,即音杭(háng) ;“英”字“叶於良反”,即音央(yāng),皆与以下的“将”“忘”属于一个韵部。从首章“六鱼”韵到次章“七阳”韵的转换,也反映了诗中情绪的变化,它更为欢快和昂扬了。 6.《诗经》中的郑风,子衿、子佩、子宁是什么意思啊一、《郑风》为《诗经》国风中的内容,采集的先秦时代郑地地区的带有地方色彩的民间歌谣。 主要内容为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其弟姬友于郑,是为郑桓公。春秋时代郑国的统治区大致包括今河南的中部和河南省邻省的一些地方。 “郑风”就是这个区域的诗。 二、子衿、子佩、子宁的意思 1、子衿:你的衣领。 衿:即襟,上衣或袍子的胸前部分,衣领,这里指周代读书人的服装。 2、子佩:你的佩带。 佩:系在衣带上的装饰品,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 3、子宁:你难道。 宁:岂,难道,表示反问。 子衿、子佩、子宁中的“子”是对男子的美称,在这里的意思就是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子衿中的“衿”和子佩中的“佩”都是指穿着的衣饰,以物代人,用恋人的衣饰来借代恋人。 扩展资料: 《国风·郑风·子衿》原文、译文及赏析 原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 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 赏析:歌者热烈着一位青年,他们相约在城阙见面,但久等不至,歌者望眼欲穿,焦急地来回走动,埋怨情人不来赴约,更怪他不捎信来,于是唱出此诗寄托其情思。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 “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 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 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 前。 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 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像,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自,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 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此诗已开其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五国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风·郑风·子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子(汉字)。 7.君子至止,佩玉将将什么意思诗经·国风·秦风·终南 君子至止===君王受封来此山 佩玉将将===身上佩玉声锵锵 ---------------------------------------------------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题解] 赞美秦君相貌不凡,祝他长寿。 [注释] 1、条:山楸。《毛传》:“条,槄(涛tāo);梅,楠也。” 2、渥(沃wò):丰润。 3、君:指秦襄公。 4、纪:借为“杞”。堂:借为“棠”。 5、黻(扶fú)衣:黑白花纹的衣服。 6、将将(锵qiāng):即锵锵。 7、寿考:长寿。忘:亡,结束。 [参考译文] 终南山上有什么,既有山楸又有楠。君王受封来此山,锦衣狐裘身上穿。脸色红润像涂丹,君王气度真不凡。 终南山上有什么,既有枸杞又有棠。君王受封来山上,锦衣狐裘身上穿。身上佩玉声锵锵,祝君大寿万年长。 8.诗经里带珍的句子查遍诗经诗,并无带珍句。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3、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5、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7、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9、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0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11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12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13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 14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1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16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17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18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 19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20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鸿雁。斯干》 21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国风.邶风.) 9.谁知道诗经中〈子衿〉的译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选自《诗经.郑风》-《子衿》 译文为:君子衣领青又青,悠悠思君伤我心。即使我不去拜访,难道你就不回音? 君子佩玉青又青,悠悠思君伤我怀。即使我不去拜访,难道你就不能来? 君子交往情切切,城边同游又相别。如果一日不见面,相思若渴如三月。 注:子:男士。衿:衣领,此处指学子的衣服。嗣:续,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