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与鸣有关的诗句

一、含有鸣字的诗句

1.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 鸡鸣桑树颠,狗吠深巷中——陶渊明《归去来》

3.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绩《入若耶溪》

4.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5. 独吟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1、读音: [míng ]

2、基本释义:

1.鸟兽或昆虫叫:~啭。~唱。~叫。~禽。鸟~。

2.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响。~奏。孤掌难~。

3.声明,发表意见、情感:~谢。~冤。百家争~。

4.闻名,著称:“以文~江东”。

3、详细释义:

〈动〉

6. (会意。从口,从鸟。本义:鸟叫)

7. 同本义

4、组词:

鸣叫 轰鸣 鸣谢 鸣笛 哀鸣 共鸣 鸣镝 雷鸣 鸣鞭 争鸣鸣啭 啸鸣 悲鸣 耳鸣

二、有关鸣字的诗句

鸡鸣桑树颠,狗吠深巷中——陶渊明《归去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绩《入若耶溪》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诗 / 木兰辞》 南北朝·佚名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木兰诗 / 木兰辞》 南北朝·佚名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友人》 唐·李白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短歌行》 魏晋·曹操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 唐·王维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 / 琵琶引》 唐·白居易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 《离骚》 先秦·屈原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 《离骚》 先秦·屈原恐鹈鴃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离骚》 先秦·屈原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琵琶行 / 琵琶引》 唐·白居易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所见》 清·袁枚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燕歌行二首·其一》 魏晋·曹丕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汉·佚名。

三、关于蝉鸣的诗句有哪些

1、《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原文:

夜热依然午热同 ,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 , 时有微凉不是风。

译文:夏天的中午,天气炎热,想不到夜晚还是那么热。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吧。 这时,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可是,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

2、《塞上曲》 唐-王昌龄

原文: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译文:知了在枯秃寂寥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且冷清。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的寒冷,关内关外尽是枯黄趴地的芦草。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英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莫学那自恃勇武不爱惜生命的游侠,自鸣不凡地把紫色的骏马夸耀。

3、《四时读书乐》 元-翁森

原文:

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译文:新长出来的竹子垂压着屋檐,屋子四周种满桑树。我的小书斋安静敞亮,射入灿烂的阳光。白天变长了,读完书以后,听听蝉儿在树上的鸣叫;夜晚读书时,灯花一节节落下,还有萤火虫飞入帷帐。

只因为向来深知读书的乐趣,我在北面的窗户下闲适地躺着,就像远古时候羲皇时代的人一样逍遥自在。读书的乐趣是无穷的,好比沐浴着煦暖的南风,用瑶琴来弹奏一曲。

4、《闻蝉》 宋-游九言

原文:

悄悄山郭暗,故园应掩扉。

蝉声深树起,林外夕阳稀。

译文:慢慢地山边都变暗了,老园子的门半开着。老树上的蝉声开始鸣叫,树林外的太阳开始下落。

5、《蝉》 唐-虞世南

原文: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四、与鸣字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百家争鸣 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百家,这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

不平则鸣 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电闪雷鸣 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轰轰烈烈。

飞遁鸣高 飞遁:指隐退。远离尘俗,自鸣清高。

肥遁鸣高 退隐不做官,自以为清高。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凤鸣朝阳 朝阳:早晨的太阳。凤凰在早晨的阳光中鸣叫。比喻有高才的人得到发挥的机会。

篝火狐鸣 夜里把火放在笼里,使隐隐约约象磷火,同时又学狐叫。这是陈涉、吴广假托狐鬼之事以发动群众起义的故事。

孤掌难鸣 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力量孤单,难以成事。

鼓角齐鸣 鼓:战鼓;角:古代军队中的乐器,即号角。战鼓响,号角鸣。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

鹤鸣九皋 九皋:深泽。鹤鸣于湖泽的深处,它的声音很远都能听见。比喻贤士身隐名著。

鹤鸣之士 指有才德声望的隐士。

鸿雁哀鸣 哀:悲哀。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生活凄惨。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击鼓鸣金 古时两军作战时用鼓和金发号施令,击鼓则进,鸣金则退。

鸡鸣而起 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鸡鸣狗盗 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鸡鸣狗吠 鸡啼狗叫彼此都听得到。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

鸡鸣戒旦 怕失晓而耽误正事,天没亮就起身。

金鼓齐鸣 金钟战鼓一齐响起。形容战斗气氛紧张激烈。

雷鸣瓦釜 釜:锅。锅发出雷一般的响声。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声势烜赫。

擂鼓鸣金 金:指锣。指战场上击鼓打锣,以壮声势。

龙鸣狮吼 比喻沉郁雄壮的声音。

龙跃凤鸣 象龙在腾跃,凤凰在高鸣。比喻才华出众。

驴鸣犬吠 如同驴叫狗咬一般。形容文字言语拙劣。

鸾凤和鸣 比喻夫妻相亲相爱。旧时常用于祝人新婚。

鸣鼓而攻之 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鸣锣喝道 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声势,开辟道路。

鸣锣开道 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声势,开辟道路。

鸣琴而治 指以礼乐教化人民,达到“政简刑清”的统治效果。旧时常用做称颂地方官的谀词。

鸣野食苹 比喻诚心待人,同甘共苦。

弄口鸣舌 弄口:逞巧辩,搬弄是非;鸣:发声。掉弄口舌。指巧言辩饰或挑拔是非。

人头畜鸣 鸣:叫。这是骂人的话,指虽然是人,但象畜类一样愚蠢。也比喻人的行为非常恶劣。

蛙鸣蝉噪 蛙声和蝉声,使人听了厌烦。比喻拙劣的议论或文章。

瓦釜雷鸣 瓦釜:沙锅,比喻庸才。声音低沉的沙锅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

一鸣惊人 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嘤:鸟鸣声。鸟儿在嘤嘤地鸣叫,寻求同伴的应声。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鼋鸣鳖应 比喻互相感应,一倡一和。

钟鸣鼎食 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钟鸣漏尽 漏:滴漏,古代计时器。晨钟已经敲呼,漏壶的水也将滴完。比喻年老力衰,已到晚年。也指深夜。

五、含有鸣鼓的诗句

1、《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2、《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3、《塞下曲》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4、《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5、《塞下曲》

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6、《从军行七首(其五)》

唐·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